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664章 打就打了

第664章 打就打了

姜衡回家之后,命管事准备了若干份礼物,给今日文会的朋友送去。

这些人可是因他的任性遭受了一场无妄之灾。

管事领命,带着礼物去给各家赔礼,并诚挚地说:“我家二公子本应亲自上门致歉,但想来各位公子也乏了,改日再设宴赔罪。”

各家无论心里怎么想,表面都道“无妨”,并留下了姜家送来的礼物。

今日这事,要说得罪藩王,也是姜衡和施伦,其他人干系不大。各家还有心情观望后续,看姜衡和德王世子怎么收场呢。

是继续拼爹拼爷爷,还是不打不相识?

姜衡给同行的人都送了赔礼,却没有去给德王世子赔礼。同样的,萧珍也没给他赔礼。

萧珍回京住在宣和会馆,此处是藩王进京的住所,名为“会馆”,实则为一处依山傍水的园林,精致风光如皇室行宫。

此时进京贺寿的藩王世子都住在这里,得知萧珍被打,都派人来探视。

萧珍又羞又恼,暗暗琢磨着怎么讨回场子。

此事瞒是瞒不住的,与其让姜衡那小子恶人先告状,不如他先发制人......

他想得没错,虽然王淮和季和澄给了衙役封口费,但在场的人那么多,没两日,京中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德王世子在京中声名不显,但姜丰的名气是很大的,现在他的公子把藩王世子打了,普通百姓不过说个热闹。

因那几个女子是教坊司的,市井间传说此事,多站在姜衡这边,说他不畏权贵、见义勇为的。

而朝堂和士林则是另有思量。

朝堂里的那些人不比平民百姓,只对痛快的事拍手叫好。他们中不乏“七窍玲珑”的,就是别人放个屁都得思考是不是对自己有意思。

此番姜衡狠狠拂了德王世子的面子,联想到皇帝召藩王世子进京,不由得想......难道是皇帝又想削藩了?

不然为什么施家、王家的公子都参与了此事?

本朝开国之后,为避免前朝藩王坐大、占据良田矿产导致民怨沸腾,采用的是“推恩制”,王爵一代一代往下降级袭爵,到第五代基本就是平民了。

德王是郡王,是少数几个大藩王之一。

嗯......本次进京贺寿的都是几个大藩王的世子,难道是想找个由头,把他们一网打尽?

想到前朝末帝把大藩王骗进京全部毒死的骚操作,朝臣们决定密切关注此事,住在宣和会馆里的世子们瑟瑟发抖。

宗人府宗令得知此事,也决定试探一二,义正言辞地上了一份奏折,弹劾姜丰之子仗势欺人、殴打藩王世子。

一个外臣之子竟敢殴打宗室,这是多大的胆子?仗的是何人的势?简直大逆不道!

皇帝把奏折发给内阁处理,章成贺无奈地对宗令道:“可巧,我这里还有十几份弹劾奏折,却是督察院御史弹劾德王世子仗势欺人、强逼女子、殴打官员之子的。宗令大人,您看该怎么断?”

双方各执一词打嘴仗,御史们的弹劾奏折却是人证物证俱全,连那几个清倌人的口供都有了。

宗令看完这十几份奏折,双目圆睁:“王玢这是公器私用!他的长子也参与了此次斗殴!”

章成贺笑道:“御史本有监察百官、闻风上奏之责,况且这奏折也详尽明了。依我看,此事双方当事人都已说了是误会,便就此了结罢!”

宗令哼了哼:“便给章首辅一个面子。”

走出内阁办公的都堂,宗令松了口气。

章成贺那老狐狸向来看皇帝的脸色办事,内阁没有趁机问罪德王世子,此事怕真是巧合,并非有意针对藩王了?

这么说,皇帝召这几位世子进京,真的是为了提拔他们抗衡外臣?

他作为宗人府宗令,是希望皇帝重用宗室的,能担任一二实职,可比五代之后变为平民好多了。

眼看着此事就此完结,参与其中的各家公子都放下了心,市井间更传颂“姜公子威武”,这堂堂藩王世子,打了也就打了,啥事没有!

而经此一事,德王世子的名声是完蛋了。

性子莽撞、个性粗暴、好色好斗这些都罢了,他要是能打赢,把姜衡暴揍一顿再强硬到底,说不定皇帝还能高看他几分。

打输了还要在姜衡的“仗势”之下认怂,那就丢人现眼了。

皇帝私下对太子萧璟道:“本来还想着看看宗室中有无可用之才,没想到是这样的怂货、不堪大用!”

他自己也是藩王出身,颇有些恨铁不成钢。

萧璟心道,前有潞王、晋西王之乱,后有永安王之事,朝廷警惕藩王,各地藩王有个风吹草动都被监察御史弹劾,朝廷下旨申饬,导致各个小藩王都战战兢兢的。

德王世子又是第一次离开藩地进京,面对一群大臣之子,其中还有御史大夫家的公子,哪里敢不怂?

“父皇再看看就是,依儿臣看,能屈能伸也未必是缺点。再说还有其他几家呢,说不定也有俊杰之才。”萧璟笑道。

其实他觉得,藩王庸碌也没什么不好。作为太子,他一点也不想见到太能干的藩王。

他一出生就是皇子,没做过藩王世子,自然不会对藩王有共情之心。要他来说,哪怕用勋贵外戚,也比用藩王好啊!

至少勋贵外戚想谋反,比同姓的藩王难多了。

不过父皇此时有心提拔宗室,他也不好唱反调。

且看看吧......

皇帝叹道:“也只能如此了。倒是这姜衡,令朕有些意外。他进京这两年一直不声不响,我还当他是个老实的,没想到也是颗爆炭。他爹姜丰多谨慎的一个人,竟能养出这样高调的一个儿子。”

“此一时彼一时也。”萧璟笑道,“姜丰在父皇面前自然是谨慎的,可儿臣跟着他出海,他在外邦、敌人面前,那都是威风凛凛的。那一身杀气,甚至比杨安还慑人。”

“这倒是了。居移体养移气,姜丰也变了。”皇帝有些唏嘘。

世上果然没有一成不变的人,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情谊。

却不知,姜丰还记不记得自己的承诺和初心?

萧璟又笑道:“乡试也快放榜了,不知姜衡能否中举,母后也在等着呢。”

三年一科乡试、一科会试,对朝廷来说,会试才是大事,不至会试皆是蝼蚁。

皇后、太子也从未像今年一样重视乡试。

“你母后还有这个闲心?”皇帝不动声色地问道。

皇帝已经算比较开明的,偶尔也会问一问皇后对朝政的看法。但却不喜欢皇后太主动干涉前朝事务......

萧璟仿佛没有察觉皇帝语气中的不满,仍然道:“母后听说,姜衡若中举,姜丰会帮他向陈家提亲。这周姑娘是在母后宫中长大的,母后自然也关心,还要给周姑娘准备嫁妆呢!”

皇帝心中一动,若是姜衡和周佳恒成婚,那姜丰和陈璋岂不是应该回来主婚?

如今最难的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要是这两个人都回来了......

这么说,姜衡还是中了比较好啊!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