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677章 太后有谋

第677章 太后有谋

“怎么?不愿意?”皇帝的语气难掩失望。

说好的万死不辞呢?

此事虽然有风险,但对圈养的宗室而言未必不是个机会。

既然到海外代天子守藩篱,这权限自然和在国内不同。藩王府配置齐全,相当于一个小朝廷,正好借机大展拳脚。

皇帝自问,若自己还是藩王,面对这个机会,有七成可能答应。

“陛下,事关重大,臣须与父王商量!”年纪较大的川西王世子说道。

德王世子也忙道:“陛下!我父王年迈不能出海,若是改封海外,必然是我。但是我母妃只有我一个儿子,我要膝下尽孝,不能离开。”

还好他有急智,皇帝至孝,想必不忍逼人母子分离......

“无妨,你们全家可以一起出去。”

噗......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萧珍阵亡。

看到萧珍额头上的汗都滴下来了,其他人脸色也难看......皇帝摆了摆手:“你们回去和你们父王商量。好好想想,朕不会害你们。”

一个个只会看到眼前的一亩三分地,竟一点野心和胆量都没有......

要是死去的潞王、晋西王、永安王......在天有灵听到皇帝的心里话,大约会说:这有野心的不都升天了吗?

做藩王好难!

让藩王改封海外这种大事,自然不是皇帝自己拍脑袋决定的,而是章首辅为首的重臣一致决议的。

从章成贺的角度来说,让宗室藩王去海外,倒不仅仅为了制衡督抚,而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从前朝的血泪教训来看,藩王本身也是国家的一大患啊!这些藩王不事生产,却占据着最富饶的封地,又擅长开枝散叶。

一个好色的大藩王生几十个儿子,儿子又衍生出数百孙子,这些都是要朝廷税赋养的啊!

虽然有了推恩制,几代之后宗室降为平民,但还有新封的藩王又生儿子呢?

别的人家百子千孙是好事,皇室百子千孙就是百姓沉重的负担!

看出其中弊端的大臣不少,但却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

总不能不分封了吧?这可是祖制!而贸然削藩只会造成动乱......

现在我朝在海外的殖民地渐多,朝廷对海外的控制有力不从心之感,何不把藩王打发出去,如此一举两得?

章成贺自知在首辅一位上坐不久了,也想临致仕前做一件大事,解决一项国之大患。

也不枉他登阁一场!

本来借着此次万寿节盛典,用万国来朝的盛事给藩王施加压力,让他们看到朝廷的实力、不得不从。

但事关自身利益,这些世子们还是顶着压力婉拒了。

他们的封地是先祖给的,皇帝凭什么说收就收,说换就换?

得知众藩王世子都没有立即答应后,章成贺私下对皇帝说:“他们不肯答应,是以为此事损害了自身利益、形同削藩,但其实伴随着风险的也是巨大的机会。当今之世,目光远大的人都主动出海。像姜丰、施伦、沈之鹤,哪个不是主动请求外任的?这本是陛下提拔宗室的一番苦心,他们不能理解,是他们目光短浅。”

“再说,即便海外条件不比我朝,但陛下的亲儿子都能去安南,难道他们还比皇子尊贵吗?”

嗯......也许是朝廷屡屡监视藩王、暗戳戳想削藩,导致藩王疑心病太重?

皇帝叹道:“章爱卿所言甚是,可惜这些人竟都没有先祖血性!此事却不好硬来,还是得想个办法。”

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现在都没要他们死,就一个个吓成那样。

这种怂货,想要靠他们制衡督抚、代天子守藩篱恐怕也难......

章成贺沉吟道:“即是目光短浅的原因,不如先派他们出洋‘考察’,说不定看到海外机遇,会有愿意的人。只要有一个人带头,后面的事便好办了。”

按照他们此前的计划,要分封藩王的地方有大夏、扶桑、吕宋、苏门答腊、仰光......如今便商议该选谁去哪里。

本来德王是其中势力最大的,皇帝有意将其改封大夏。

“萧珍和姜家有隙,倒是不好改封大夏了。”章成贺有些可惜地说道。

两个年轻人打架不算大事,但德王更有理由不去大夏了。即便他去了,也得担心姜家针对、无法立足。

皇帝微微苦笑,这么说起来,倒像是萧珍早收到风声,故意闹事了。

但这可能性并不大,萧珍怎么知道隔壁的姜衡一定会多管闲事?

“真是一个贴心懂事的都没有!”皇帝冷哼,“这些世子年轻不懂事,派些人去给他们父王‘讲道理’。”

不管愿不愿意,既然皇帝提出了这个想法,就得有人响应。冷场的话,皇帝多没面子?

章成贺心领神会,知道皇帝是要直接给藩王施压了。

而世子们回到宣和会馆后,也不敢聚集起来议论此事,而是赶紧收拾行李、和朝廷辞行,快马加鞭地回家,生怕走慢了被皇帝直接打包扔到海外。

这样的大事,一时之间前朝后宫都有议论。

施太后斜靠在迎枕上,支着额头对心腹太监晋苍道:“我一直反对过分扩张,就是担心尾大不掉,如今果然有这么一天。派藩王去海外?那又有什么用?即使藩王带着护卫,又如何抗衡手握重兵、狼子野心的海外督抚?”

晋苍小声道:“内阁的意思,恐怕不仅是对付督抚,也有趁机削藩的意思。”

“一群被养废了的绵羊,也值当他们费这个心?”施太后冷哼,“从前国库空虚,还说怕养不起人数庞大的宗室。如今朝廷有钱了,不过是养几个闲人罢了,又何必盯着不放?”

藩王也是抗衡地方豪强的重要力量,施太后从皇室的角度来看待,还是有用的。

钱能解决的问题,也就不算大问题。

“我看皇帝会被朝臣说动,多半还是忌惮大夏。”施太后眉头微皱,“既是皇帝的大患,便由我来解决吧。”

皇帝为了此事费了那么多心思,又是要给姜衡赐婚,又是改封藩王的......依施太后来看,都不如釜底抽薪来得直截了当。

姜丰远在海外,她是鞭长莫及。

但姜丰的妻儿不是还在国内吗?

都说姜丰重视妻儿,要是他的妻儿出了事,他还能不回来?

“晋苍,我们还有多少死士?”施太后轻声问道。

晋苍心头一跳,难怪太后要屏退众人,原来要说这么要命的事......

“娘娘,此事......陛下不会同意的。”晋苍低声劝道,“娘娘,太医说了,您要静心养病,不要再劳神费心了。这件事,就交给陛下去处理吧!陛下能处理好的。姜丰明年不是也该回来了吗?”

“让他回朝继续做首辅?”施太后不满地说,“正是皇帝一再纵容才养虎为患,岂能再让他回来把持朝政?!”

她自感时日无多了,这件事不解决,她怕是死不瞑目。

“晋苍,把手里的人都派出去。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施太后缓慢而坚定地说着,在桌上写下了一个人名。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