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678章 寻突破口

第678章 寻突破口

太后一意孤行要对姜家的人动手,晋苍也只能应下,但他还是觉得无奈和头皮发麻。

此前因为“居中传递消息”、“致太后动气”,他被皇帝打发去行宫。

本以为就要在行宫坐冷板凳到死了,还是太后极力争取,不惜以搬去行宫为威胁,皇帝才允了他回来。

娘娘对他的恩典,不可谓不重。他就是肝脑涂地,也是在所不辞。

但因此事,皇帝对他已经有不满了。如今是有太后护着,一旦太后不在了......晋苍觉得他能守皇陵都是好结局了。

而在他离开宫中的那几个月,太后如断一臂,只能通过驸马王珞与外界联系,手里仅剩一些能用的人也都交给王珞。

现在太后要他去办如此大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动手还是要找王珞执行。

可是王珞毕竟是王家人,就算与王玢不合、暗中别苗头,但到底得顾全家族利益。

晋苍不得不忧心......此事成不成还在其次,最怕的是走漏风声,姜丰的报复会是很可怕的!

这种事多一个人知道,便多一份泄密的风险。

晋苍悄悄地出宫,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约见了王珞,这也是他们的秘密联络点之一。

王珞是王玢的堂兄,年轻时同样是皇帝的伴读,因为尚了公主,便不能在朝廷任职。

只能看着堂弟王玢步步高升,成为正二品督察院左都御史。

偶尔午夜梦回,他都会想自己当初不择手段抢下王府仪宾一位是否正确。郡主成了公主,仪宾成了驸马,也彻底断了他的仕途。

但他也知道,这不是他想不想的事,而是王家和衡川王府需要联姻,他是合适的人。

好在这几年接手东缉事厂的密探之后,虽然声名不显,知道内情的人对他都多了几分敬畏。

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安慰......要他像大长公主府的齐驸马那样寄情于山水,他是不愿意的。

此时王珞坐在晋苍对面,他身体微胖,穿着一身绸缎,像一个敦厚的富家老爷,一双狭长的凤眼却闪烁着精光。

看到晋苍点着茶水在桌上写下的名字,王珞眉头微皱:“换一个人不行吗?她常在家中,姜家守卫森严、用的都是心腹,我们的人都安插不进去。若是派刺客潜行,恐怕进不了二门就被毙了。”

“即使她出门,身边也是护卫重重。一出手而不中,反而打草惊蛇。不如京中那个,他常出门参加宴会,又去季家读书,能下手的机会多。”

若是在季家出事,说不定还能一箭双雕,把季家也给彻底打掉。

晋苍虽是内宦,声音却不尖利,只听他语气低沉地说:“娘娘的意思,就是此人。杀了京中那个,姜丰还有一儿一女。但杀了她,姜家必然大乱。姜丰自诩伉俪情深,也会大受打击。”

王珞不由得腹诽,女人就是这样,总喜欢跟女人过不去......

好在他也没有什么“不杀女人”的原则,大丈夫行事不拘小节,敌人是没有男女之分的。

“既然娘娘执意,我们也没什么好说的。但此事急不得,得好好筹谋。”王珞沉吟道,“硬来只怕不行,得想些手段,找到突破口。”

晋苍苦笑道:“我亦知道,以姜家如今的守卫,想要派刺客强行刺杀很难。即使是远程狙击,经历了蔡谦遇刺一事,别说姜家,其他督抚高官出行都会清查附近可潜伏的地方。”

“但此事也不可拖太久,必须在姜丰回来之前解决掉,否则有姜丰在,守卫更森严,将更难得手。我想,过年就是比较好的时机,女眷间总会有来往。我们的人里面,还有女刺客吧?”

王珞轻轻点了点头,自高金良担任东缉事厂的厂督后,他这个太后的心腹行事处处受阻,手中能用的人不多,女刺客更是珍贵。

如此派出去,最后无论能不能成事,这女刺客都必死无疑。

但若是能成事,以一个刺客换一位“国夫人”的命,还是很划算的!

两人又低声密谋了几句,大致将计划定了下来,具体实施就要王珞去做了。

离开了小院,王珞上了一顶小轿,晃悠悠地回府。

他没有推脱就应下了此事......实在是他很明白,作为驸马,一生荣辱皆系于皇家。太后既有命,便不得不从。

而皇帝若知此事虽未必同意,但真能重创姜丰,皇帝内心恐怕也会乐见其成。

无人处,王珞的嘴角勾出一丝嘲讽的笑容。

他也是自幼陪伴皇帝身边的,自问对皇帝的了解不下于他那堂弟。

皇帝此人,固然是光明磊落的一代明君。

但所有的光明背后都有黑暗,是太后帮他承担了黑暗面,才能让陛下做一个仁人君子!

这是太后娘娘的慈母之心,皇帝或许不知道太后背地里都做了些什么,但他想必也是有所察觉的,才会对太后又敬又爱。

就拿太后派人追杀戴文纲一事,皇帝不知内情,却也不查不问,直接让东缉事厂的密探刺客去执行。

皇帝是不能查还是不敢查?

王珞轻嗤,明明这个世道,人人都是小人,偏偏一个个做出君子的样子来,倒对比得只有他才是小人。

王珞自以为想明白了皇帝的心思,便想把此事办好......他本是皇帝的姐夫,有此事为功绩,才好从高金良手中夺权,成为皇帝的心腹耳目!

如今已近年底,一些家在外地的商人、士绅都陆续返乡。

姜衡是打定主意留京读书的,高雷又要在太医院当值,这一大家子就只有高云夫妇回大湾。

高云是在京中主持药厂事务的,他的妻子张氏本就是京中人士,这两年都随夫在京,可常回娘家,和娘家的关系很是密切。

得知丈夫又要回大湾过年,张氏抿了抿嘴道:“如今夫君掌着京中药厂的事务,大湾那里药厂都由别人接手了,又何必特特赶回大湾过年?这两地奔波的,也是折腾。”

又不像别人家,要回去侍奉公婆......

高云道:“大湾那里也还有些事,我得回去处理一二。再者,有舅母在,我们应该回去过年的。”

“衡弟都不回去呢。”张氏有些不高兴。

“不是说了吗?他要留在京中读书。”高云皱了皱眉,“你今日怎么回事?往年回去过年你也没有二话的。”

张氏强笑道:“不是想着,别人家出嫁的姑奶奶过年都回娘家,我们年年不在京中过年,虽提前送了年礼,到底让人说道。”

张家本来只是开杂货铺的,借着高家的关系,又是卖海货、又是建玻璃温室,如今俨然是大财主了。

既家业兴旺了,便也讲起“规矩”来,原来女婿不够恭敬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