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703章 全身而退

第703章 全身而退

现在摆在皇帝面前的几个问题,一是高云死了,姜家杀了王珞报仇肯不肯到此为此;二是朝臣对于刺杀案件的厌恶,此前群情汹涌要求彻查王珞遇刺案,如今同样要求彻查高云的案件。

和这两个问题相比,来自清河公主的压力都不算大事了。

本朝民风较为开放,寡妇再嫁不算什么事。驸马没了,大可以再招一个嘛!

再招一个,有没有能力都不重要,关键是听话懂事少给他惹麻烦!

而正如章首辅所言,目前首先要控制的是纷纷扰扰的舆论。

无论案件的真相是什么,表面上皇室都必须是风光霁月的。像宗室刺杀朝臣这种事,是绝不可以承认的。

既不能承认王珞刺杀姜家人,那姜衡杀王珞复仇的动机也就不成立了。

元宵节的惊天一案,到这里......姜衡算是全身而退了。

他自己全身而退,却留给三司一个烂摊子,和朝廷的暗潮汹涌。

虽然事情有些超出掌控,但皇帝想要引导舆论还是有办法的。

不多时,《京城日报》上就刊登了官方文章,首先痛斥了两桩刺杀案的幕后黑手,为遇害者感到痛心。然后是此案的最新进展,刺客是早就潜伏到高家和姜家的,目的是刺杀姜家人。

而姜衡和王家众人一起出现在灯谜摊子上,刺客一不做二不休,便顺手把王驸马也给杀了。

如此一来,姜家是受害者,王驸马则是被牵连的。

现在官府全力缉凶,请大家不要妄加揣测。

“我就说嘛!姜、王两家是通家之好,都能汇在一处看灯,又岂会互相刺杀?这两个案件必然是同一伙人干的,不仅要杀我朝廷重臣,还要挑起姜、王两家决裂!真是用心险恶!”

“依老夫看来,必定是外国势力。从前扶桑人不是还刺杀过姜总督吗?唉,姜总督开疆拓土,可是外敌的眼中钉肉中刺!前回万寿节,不是来了很多外国使臣吗?保不齐就有间谍刺客在其中!”

“都是因为我朝崛起,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这下番邦按捺不住了,才行此挑拨离间之计!我们又岂会上当?”

“就是,此案由三司会审,就没有三司破不了的案子!”

............

茶楼酒肆中人来人往之地,都有人拿着报纸、煞有介事地分析,一旁的人听了都纷纷点头。

一些之前怀疑过姜衡、王珞的民间侦探纷纷羞愧地低下了头,他们差点就中了外敌的计,成了挑拨离间的推手!

特别是愧对姜公子!姜家是因为开疆拓土才招来横祸,他们竟然怀疑姜公子?这可真是令人痛心!

这舆论传到三司耳朵里......他们什么时候破案了?这案子他们真没破!

不过《京城日报》背后是督察院,那就是皇帝的意思了......恐怕他们即使查清了真相,也只能藏在肚子里了。

而很快的,京中又有了另一件要事:会试要开始了!

科举之事是大事,关乎无数人家的命运。和这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相比,贵人遇刺到底与自身无关,人们的注意力也渐渐转移到会试上面。

京城的赌坊,也在例行开赌局,赌三甲之人、二榜进士人数最多的前三个省等等......

正所谓“亲者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不多久,元宵血夜就如陈年往事一般了。

姜衡和高雷要启程返回大湾,王玢又派人来见了他们,说是内廷可以给高云一个“五品龙禁卫”的虚职,丧事办得更体面些。

这是王玢的好意,此时许多富贵人家,孩子英年早逝了,多会捐一个虚职。

而龙禁卫是内廷禁卫,若是一般人要捐这个虚职,没有八千两拿不下来,还得走内廷大太监的人情呢!

但高雷拒绝了。

纵使掩盖得再漂亮,也改变不了他哥哥因宗亲谋害而死的事实。再让哥哥顶着内廷禁卫的名头下葬,那才是恶心人呢!

姜家既不领情,宫中也不强求......有冤报冤,有仇报仇,他们也没了一个驸马呢!

姜家众人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低调地架了几辆马车出城。

到了京郊码头,却是和冼海云汇合在一起。

冼海云最终决定不考今科会试了......几位同窗受他连累三科不得会试,他也没法安心考试。

再留在京中,又恐怕招人报复。杀不了姓姜的,还杀不了姓冼的吗?

因此,倒不如先回大湾,三年后时过境迁了,再决定是否进京。

会试前有翰林院的散馆考试,冼海同不出意料地考了“甲上”,可以留馆,倒是不能送他们回大湾了。

到了船上,姜衡披着件薄披风坐在窗边,很是愧疚地说:“这些日子忙忙乱乱的,也只有到今日,我才能对你说一句‘对不住’。”

“我们两家,说这些话就没意思了。”冼海云笑道,“你今科不考,我也不考。三年之后我们再一较长短!”

姜衡不由得苦笑......京城这个地方,他其实不想再来了。

那一夜的枪声和火光,到底在他心中留下了阴影。况且他右肩伤了,这些日子都提不起力来,能不能写字了都未可知。

他不欲再提这事,便转移话题道:“你哥哥一个人在京,可要加强护卫。”

冼海云迟疑了一下,说道:“我哥哥那里无妨的。”

其实他怀疑他哥哥冼海同是大湾的密探......虽然没有证据,但从他哥哥事后奔走来看,和姜家的牵扯比他深多了。

又想到他哥曾意味深长地说,他是奉姜总督之意进京的,务必留馆......便觉得更可疑了。

如果哥哥是大湾密探,那安危大约是无妨的了。

但这只是他的猜测,倒不好对姜衡说。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从京城到津港,再从津港乘风破浪,姜衡和高雷终于在二月下旬紧赶慢赶地回到了大佳腊。

而在此之前,姜媛已经从机要局的渠道知道元宵灯会的事。

她的这个小弟真是令她刮目相看!平日只知读书作画的手竟然也敢杀人?

虽然鲁莽了些,到底让他有惊无险地全身而退,也不愧是姜家子弟!

这个案子,此时还未在大湾传开,姜媛也就没有告知母亲。

高云死了,在大湾停灵,熊楚楚和高小雪压抑着心中的悲痛办丧事,已经累得瘦了一圈。姜媛不想再把姜衡的事说出来让母亲忧心。

但姜衡回到了大佳腊,熊楚楚还是发现了他身上的伤。

“这是怎么了?怎么你也受了伤?”熊楚楚既伤心又愤怒地道,“简直欺人太甚!他们这是不给我们家活路了吗?!”

......施太后:背黑锅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