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706章 烫手山芋

第706章 烫手山芋

大理寺卿辜鸿为官几十年,从未想过会遇到这种事,有人告御状揭发当朝太后谋害先帝!

往前一点说,那个时候施太后还是藩王后,也就是说,是几家藩王合谋害当时的皇帝。

藩王谋反算不得新鲜事,都是一个祖宗的子孙,凭什么你能做皇帝我不能?但偏偏其中一家成功继位成了皇帝,这事就是天大的事了!

辜鸿还记得,今上刚登基时,就有声音质疑他得位不正、质疑先帝崩得突兀。

但是有先帝遗诏在,又有“兄终弟及”的礼法,更重要的是有王家、徐家、岑家等支持,皇帝才渐渐坐稳了皇位。

但最初的几年,各种腥风血雨是不断的,他的老上司——前大理寺卿韩光就处理过不少大案,得罪了不少人。

而现在,他也终于接到了一桩惊天大案。和这个案子相比,元宵节的刺杀案都是小事了。

但他没有天降大任的兴奋,他只想......韩光为什么不撑久一点,处理完这个案子才致仕呢?

辜鸿深知,一旦这个案子传扬出去,原先那些质疑的声音又会汹涌而来,各家藩王蠢蠢欲动,还会有打着“为先帝报仇”、“清君侧”旗号的投机者,整个国家都会陷入动荡中。

这对于正雄心勃勃开疆拓土的皇帝来说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对于正如日中天的华夏来说也是一个大劫!

大局为重!

现在,他不敢去想这个案子是否真实,他只知道必须压下!

又重新看了一遍状纸,辜鸿深吸了一口气,看着堂下痛得嗷嗷叫的戴家兄弟俩。

这两个胆大包天的小子,怕是根本不知道此事有多可怕。这已经不是一家一姓的事,是整个国家的事!

按例,此时辜鸿应该让原告当堂陈述案件。但此时堂上还有司官、文书、刑吏等人,是绝不能让他们当堂说话的!

“你们两个受了廷杖,本官体恤,先带下去处理伤口。此案本官受理了,来日再审!”辜鸿说着,命人把戴家两兄弟先关起来。

戴家兄弟不知道大理寺审案的流程,懵着被人带走。

一旁的司官却很诧异地看了一眼他们寺卿大人......这没有关押原告的规矩啊?而且,挞登闻鼓告御状,受刑之后要立即当堂陈述案件的,哪有改日再审的道理?

辜鸿把状纸仔细卷好,对众下属道:“按制,这御状案件要上达天听。戴家父子事涉闽省民乱,又叛逃出国,此前刑部已发海捕文书通缉。想来陛下也关注此案,但五日后才是大朝会,本官即刻请见陛下,上奏此案。”

他这么说,下属们便以为戴家兄弟上告的是闽省民乱一案,多半是喊冤......

而戴家本是戴罪之身,先关押起来倒也合理,便不再追问。

辜鸿身上已出了一身冷汗,又暗暗命心腹严加看管戴家兄弟,务必不能让他们和外人接触。

然后即刻递牌子进宫,恳请面见陛下。

大理寺卿是九卿之一的高官,又有人挞登闻鼓这样的要事,皇帝很快接见了他。

在养心殿里,皇帝身着龙袍常服,正头也不抬地批着奏折。看到辜鸿进来,才放下笔、抬起头。

看到辜鸿脸色沉重,皇帝笑道:“朕已听闻,今日挞登闻鼓的是前闽省巡抚戴文纲的两个小儿子,戴家父子出逃多时,如今主动投案是好事,爱卿有何事烦忧?”

“陛下!他们这回可不仅仅是申辩民乱、叛逃一事,而是......而是......”辜鸿嗫喏着,那样大逆不道的事,他连说也说不出口啊!

皇帝皱了皱眉,一旁的太监快步下去接过了辜鸿手中的状纸。

既是告御状,大理寺卿就只是此案的受理人员,到底还是要皇帝的抉择。

辜鸿闭了闭眼......这大任,他真的担不起啊!

皇帝一字一句的看完状纸,终于明白辜鸿为什么一副快死的样子了。

“戴家好大的胆子!竟敢构陷污蔑太后!”皇帝怒道。

咦?

辜鸿双目圆睁,构陷?污蔑?

可不就是构陷污蔑!即使状纸上将所有物证一条条罗列出来、人证名录也写得明明白白,但皇帝说是构陷就是构陷,说是污蔑就是污蔑!

“但......”辜鸿踌躇地说,“戴家手握证据,出面告状的却是两个小儿子,戴文纲和戴子高都不知所踪。且他们只提供了状纸,却不知那些所谓的‘物证’藏在哪里......”

皇帝冷笑:“既没有物证,就是诬告。若有了物证,也要再去查验核实,难道他们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其实......看到状纸的那一刻,皇帝就明白,上面说的多半是真的。

当初永安王勾结外敌袭击大湾就罪该万死,是太后力保才以献矿山抵罪。而戴家父子失踪后,母后调遣几乎所有可用的人追杀......

从前疑惑不明的事情,如今都有了答案。

是母后和藩王勾结谋害了先帝,有把柄在藩王手上!而永安王遇袭之后,这些把柄又落到了戴家手里。

皇帝目光黯了黯......从前没看出来啊,戴文纲还有这样的野心!敢手持太后的把柄威胁皇室!

时至今日,先帝的尸骨只怕都敲得响锣鼓了,还想把这事爆出来?想干什么?还想推翻他的皇位不成?

这天下,除了他还有谁敢称帝!

“此案不必公开审理了,你私下处理......务必把所谓的物证挖出来!他们敢进京告状,这证据肯定也带来了。朕也会命人彻查陪同他们进京的人,至于这名单上的人证,你就不必操心了。”皇帝又说道。

辜鸿微微放下心,皇帝能处理得了的,就兴不起风浪了......又说道:“陛下,这告御状的,按制,大朝会时臣要当廷呈报案情......”

到时候怎么说?堂堂大理寺卿说谎?这是徇私枉法!

皇帝淡淡地瞥了他一眼:“你自己想清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说起来,闽省民乱、戴家外逃一案确有蹊跷。说不定是有人暗中陷害和推动。既然戴家子弟都不惜挞登闻鼓告状了,朝廷就重审此案,不要冤枉了一个好人。”

辜鸿明了,皇帝这是要他以“为戴家脱罪”来安抚戴家兄弟,或者说是作为交换,从他们口中套出物证所在。

等辜鸿退下后,皇帝不由得靠在了龙椅上,沉默了半晌,命人拿了个火盆来,亲自把状纸点火烧了。

母后,竟然做下了这样的事!

皇帝也明白,施太后这是为了他!如果先帝没有暴毙,多半会过继晚辈做养子,那皇位还真轮不上他!

且母子一体,即使他不知情,他也没有立场责怪母后。

但那些证据,真的会在戴家这两个纨绔子弟手中吗?皇帝有种不祥的预感。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