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716章 必有余震

第716章 必有余震

冯坚这是补充作证,也不过是在砸向施太后的一堆砖头里再加一块。

皇帝已经有种“债多了不愁”的麻木感,有再多的攻击?尽管来吧,他都接着!

此时朗声问道:“诸卿可还有补充?”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只有皇帝的声音在郎朗殿宇间回荡。

“既无补充,此案关系重大,便由大理寺、刑部、锦衣卫三司会审。”皇帝宣道。

“臣接旨!”

一直装透明的刑部尚书叹了口气,该是你的跑不掉。早就料到,这个案子必然有他的份。

原告当廷陈案,又有人证物证,其实现在就差进一步核实已经提审被告了。

可是,谁又能提审太后?若太后娘娘不配合,便是连问话都不能。

纵使人证物证再齐全,缺乏当事人的口供,到底做不成铁案......

大太监宣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殿外响起钟声,这一日大朝会终于结束了。

群臣躬身送皇帝离殿后,才依次退去。

大理寺卿辜鸿对戴家兄弟和卢旺说:“你们是原告和人证,既有当廷陈案,官府便不留你们了。但为了配合查案,在未结案前,你们必须留在京城不得离开。你们可有住处?”

戴家兄弟相视一眼,摇了摇头。

戴家本来在京中是有宅子的,还是戴文纲早年置办的,预备来日登阁时住。但戴家犯事后,这座宅子也被抄没了。

他们这回一进京就直奔大理寺挞登闻鼓,并没有住处。

卢旺道:“我住在外城车马行的大车店里。”

“大车店”是北方的说法,就是供远行客商歇脚的客栈,但是比较低端,里头都是大通铺。

辜鸿微微皱眉道:“外城太远,且车马行一带人员复杂,恐怕发生意外。你们还是搬到内城住吧。盘缠可有?”

卢旺和戴家兄弟一起点头。

辜鸿便甩了甩袖子,不再管他们。

是死是活,就看他们的命了......说起来,他们既能在暗卫追杀下神不知鬼不觉地进京告状,想必也有些手段。

其他人也神色复杂地看着戴家兄弟和卢旺相互扶持着而去......

这三个小人物,若是平常连进他们府里拜见的资格都没有,如今却搅得京城一片风雨,把整个朝廷拖入漩涡之中。

这个案子,受影响的已经不止是太后和皇帝了,还有他们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

在京官员每七日休沐一日,若逢初一十五的大朝会,早朝结束后便可回家、不必再上衙。

今日百官见证了这重要的历史时刻,早积了一肚子的忧虑,也无心再回衙处理日常事务,便三三俩俩使着颜色,待出宫后“叙叙旧”。

首辅章成贺年纪大了,步子便有些慢,出到殿门,发现威国公岑巍也在不远处。

岑巍看着章成贺,满含深意地笑道:“章阁老刚正不阿,真令人佩服。”

“为人臣子的本分罢了。”章成贺眉头紧锁、神色忧虑。

箭已发出,若无功而返便会反噬自身。但也没有别的选择,公然说谎维护太后?谁知道敌方还有没有别的证据,到时候可连自己的一世声名也搭进去了。

况且......皇帝这些年乾纲独断,他虽是首辅,其实也不过是应声虫。

还真有些不甘啊......

章成贺又回敬道:“国公爷也颇令老夫惊讶。”

都说“亲亲相隐”,作为亲家,岑巍该替施太后遮掩才是。

但他没有......

“我也只求问心无愧罢了。”岑巍拱了拱手,便带着人朝自家轿子而去。

岑巍行事作风历来诡谲,当初提出要给姜丰封爵的也是他。而要说他和姜丰有隙、故意陷害,他转身又和姜丰一起饮宴、言笑晏晏。

大多数时候,众人都难以分辨这位国公爷行事是好意还是歹意。

而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好意和歹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其他人能各自回家商讨应对之策,三司主官接下了此案,便一起到大理寺整理此案的卷宗。

前不久,他们才因为元宵灯会刺杀案聚首,那件案子是由刑部主审的。

现在刺杀案都还没有结案,他们又共同接手了新的案子。

什么时候“三司会审”那么不值钱了?是个案子都要顶级的司法部门会审,还要基层的衙门干什么?

但这个案子,他们真的无可推脱。

对刑部尚书而言,唯一庆幸的就是原告是挞登闻鼓告御状的,主审官是大理寺卿辜鸿。

回到大理寺,里面不用参加朝会的八九品文书得知顶头上司和刑部尚书、锦衣卫指挥使都到了,忙过来请安。

辜鸿摆了摆手让众人散去,侧眼看见冯坚也想随着同僚们溜走......

“你随我们来!”辜鸿冷声道。

刑部尚书和锦衣卫指挥使也一齐看向角落里耷拉着脑袋的冯坚。

刚刚在朝堂上义正言辞侃侃而谈,现在知道怕了?

几人一起进到辜鸿办公的书房,分宾主坐下后,又有杂役送了茶进来。

辜鸿拿着杯盖拨了拨茶叶,抿了一口热茶,才觉得紧张了一个早上的神经舒缓了下来。

看了一眼老老实实站着的冯坚,辜鸿道:“看不出来啊......平日看你挺稳重的,都说有乃父之风。今日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令辜鸿生气的是,冯坚是他的下属,突然当廷补充证据,其他人恐怕会认为是他的主使。

而他要真想把这个案子清查到底,就不会提前把状纸交给皇帝了!

冯坚也知道自己犯了官场忌讳,恳切地道歉,然后说道:“今日早上临出门前,我去给父亲请安,他和我说了那些。家父的意思,我们大理寺的人,当维护律法的尊严。既然有相关线索,又岂能当作不知?”

辜鸿简直要气笑了,你跟我讲冠冕堂皇大道理?你父亲要真的那么铁骨铮铮,他绝对升不到按察使!

想到冯坚背后的冯实,冯实背后的姜丰......辜鸿虽然生气,但还是无奈地说:“你既参与了进来,便由你来做此案的文书整理吧!”

文书整理本来就是大理寺主薄的本职工作,冯坚欣然应诺,看主官端茶......便悄悄地告退。

刑部尚书这才笑道:“辜大人这大理寺,真是人才济济。”

“刘尚书,求您别说了。”辜鸿苦着脸说,“这个案子才是真正的烫手山芋啊!您说,章阁老他们......是什么意思呢?那种鉴定,岂能轻易说出口?”

刑部尚书刘东山是章成贺一党的,此时便正色道:“首辅大人也是先帝旧臣,自然是想要一个真相了!又岂能为尊者讳便泯灭良知、徇私枉法?”

辜鸿:......总觉得刘老头指桑骂槐在骂他。

“然而今日朝会后,京中的流言就更压制不住了!可以预想,关于此案的种种说法将流传到全国。届时各地藩王、驻军、督抚是何反应?我只是怕山河动荡啊!”辜鸿慨然道。

特别是各地藩王,本来万寿节时,皇帝提出让他们改封海外,便有人觉得这是朝廷借机削藩。如今有了太后的把柄,不是正好拿来威胁皇帝、换取自身利益?

还有像西南将军沐声、黔桂将军这些,都是世代镇守边疆的,和当地土司、邻国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会不会趁机而动?

锦衣卫指挥使突然道:“我们既接手此案,便无可退缩,如今且从头梳理。辜大人,原告的状纸呢?”

辜鸿:......状纸早就交给皇帝了。

看来这“为尊者讳、泯灭良知、徇私枉法”的名头他是担定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