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717章 彻查到底

第717章 彻查到底

听到锦衣卫指挥使傅冲问起状纸,辜鸿淡定地说:“如此耸人听闻的案子,我自然第一时间汇报给陛下。状纸也交给陛下了。”

状纸其实不是重点,重点是附带在上面的一系列人名。

而这些人,最近几日东缉事厂已经开始“清理”了。虽不是由锦衣卫动手,但傅冲也知道一些动静。

如今听到辜鸿确认,傅冲心里就更明了了。

“交给了陛下......那便罢了。今日戴家兄弟和卢旺当廷陈案,也有翰林秉笔学士记录,我们拿笔录来就是。”傅冲说道。

刑部尚书刘东山点了点头,此事陛下心里不好受,没必要再去惊扰。

辜鸿见傅冲没有揪着状纸不放,也悄悄松了口气,接着道:“还有今日朝臣的鉴定纪录,亦可作为证人口供。那么如今,人证物证都是齐全的了。”

“傅大人为锦衣卫指挥使,深受陛下信重。刘尚书乃内阁重臣,官职比我高。”辜鸿先抬了抬轿子,诚恳笑道:“陛下虽点我为此案主审,然而下官不敢自专。什么时候去问询太后?还请两位大人做主。”

什么不敢自专?分明是想找背黑锅的?

刘东山和傅冲默默对视一眼,这届大理寺卿不行啊!论风骨,可比前任韩光大人差远了!

“大理寺有复核全国重刑案的职责,寺卿大人为九卿之一,辜大人不必自谦。”刘东山把球推了回去,“辜大人既是此案主审,我们配合就是。”

傅冲严肃地点点头。

辜鸿:......这刘老头狡猾得很。

一对二,没胜算......

辜鸿只能硬着头皮说:“太后娘娘身份贵重,如今凤体有恙,自然不能轻易打扰。我的意思,不如先问询她身边的人?”

傅冲点头道:“晋苍是前东缉事厂厂督,又是太后身边第一心腹。虽调去守皇陵了,也该请他来问话。不如就从他身上入手。”

当初晋苍任东缉事厂督时,仗着资历,连时任锦衣卫指挥使陈璋也不放在眼里,私底下还有些龌龊。

如今要落到锦衣卫手里了吗?真是风水轮流转。

辜鸿心中有数,便道:“问询晋苍公公的事,就由傅大人费心了。”

三人又商量起其他分工,一则要问询审查衡川王府旧人,比如内务府封总管及其子禁军统领封硕;二则是施家相关人等;三则是人证名单上涉及的人。

那名单虽已上交给了皇帝,但戴家子弟脑子里还有。

衡川王府旧人和施家,都是位高权重的,查起来还得注意分寸。他们以后可还要同朝为官的,不能把人得罪了。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三司都是一副彻查到底的架势,也由不得他们不查......

无论最后要怎么结案,都得把事实查清楚。知道事情的真相,才好避重就轻。

如今全盘否定......已经难以服众了。

况且,这样万众瞩目的案子,若是含糊了事,别说其他人不服气,就连他们三司的威名也得扫地了。

辜鸿想了想,又提醒道:“还请傅大人护一护戴家两个小子,他们是挞登闻鼓的原告,万众瞩目。若是出了什么意外,更是说不清了。”

傅冲道:“我已经让人盯着了,一来保护,二来也看看他们和什么人接触。”

以他们的职业敏感性,总觉得这个案子,除了站在明面上的戴家和永安王府旧人,一定还有幕后主使。

三司在这里紧锣密鼓地商议着查案之事,宫廷之外,关于今日大朝会的事早已传得沸沸扬扬。

这种事,朝廷没有下禁口令。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禁是禁不住的。

更何况,对方一串的套路打得毫无防备的施太后和朝廷措手不及。

先是“挞登闻鼓”先声夺人,吸引全城的目光、让人议论纷纷;接着是全城散发传单,似是而非耸人听闻的流言让人觉得禁忌而刺激。

最后,一个早已被人遗忘的老太监在大殿上作为人证提供物证、绝地一击。

而这个老太监本身悲惨的身世更是如戏文般令人唏嘘感慨、充满了话题性和争议性。

这样,又何愁案件议论不起来?

京城乃天底下第一繁华之地,这样集“弑君之罪”、“同室操戈”、“宫闱秘闻”于一体的新鲜事,随着南来北往的人,迅速地传播开去。

谁将会是第一个打起旗号发难之人?

朝堂上的事,很快也传到了后宫。

此时,深宫之中的岑皇后不由得庆幸,万寿节时,有人试探缅甸女王的身份,她一锤定音说是滇王后裔。

当时若是含糊其辞,此刻萧瑢再打起先帝遗孤的旗号兴师问罪,那还真是一件麻烦事。

固然缅甸小国寡民不足为虑,但其身后有姜家,又和西南将军关系密切。且有一就有二,有了先帝遗孤的旗帜,其他人便能群起而攻之了。

听闻皇帝退朝后便宣了御医,岑皇后收拾好心情,和太子萧璟、小皇子萧玮一起去养心殿探病。

在殿外还遇到了其他妃嫔和公主、皇子。

这些人看到皇后和太子来了,都一齐行礼。

不一时,大太监高金良出来道:“陛下无碍,只是累了。陛下宣皇后娘娘、太子和九殿下入内,其他主子请回吧。”

其他妃嫔和皇子公主再不甘心,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岑皇后带着萧璟、萧玮走入殿内。

唉......谁叫人家是正宫皇后,是国公府嫡出大小姐呢?

除非......除非威国公府触怒陛下而覆灭,否则她们永远没有上位的机会。这个可能,真的存在吗?

岑皇后不知道其他妃嫔的心思,纵然知道,也不过哂笑而过。

走进殿内,只见御医已经离开了,皇帝靠坐在胡床上,不知在想什么。

“你们来了。”皇帝有些疲惫地说道。

岑皇后带着两个儿子一丝不苟地行礼,才站起说道:“陛下也请放宽心,这世上,何人不说人?何人不被说?况且此案也还未最终定论,一切还有回旋的余地。”

回旋的余地?

对皇帝来说有,对太后来说已经没有了。

瞒得了不知情的人,也瞒不住今日在朝的文武百官,这些都是国之栋梁。在这些人心里,施太后已经是弑君的罪人了,而皇帝则是罪人之子。

罪人之子,又凭什么厚颜坐在皇位上?

皇帝虽然自诩无所畏惧,也还是不由得心底微颤。

世上不可欺者,唯人心啊!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事到如今,也唯有见招拆招了。”皇帝揉了揉眉心。

他还是没有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其实,他已经做好抛下“仁君”的面具,展现铁血手段的准备。

谁要借此叛乱,那便做好流血漂橹的准备!

萧璟孺慕地看着皇帝,温声道:“父皇,我们不必担心的。您登基以来,国力日益强盛,对外开疆拓土,对内藏富于民。您的功绩,自在民心、在百官心中。我曾听人说过,百姓其实最好哄了,他们根本不在乎皇帝是谁,是怎么上位的,只要能令他们丰衣足食的,便是好皇帝。”

“这些不知真假的陈年往事,和您也没有直接关系......难道还能因此让他们抛下好日子参与叛乱吗?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民心已经父皇手中,其他人费再多的心也是徒劳。”

皇帝的眼中冒出了一道光,太子的话真正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不过......这不在乎谁当皇帝的话,是姜丰说的吧?”皇帝突然问道。

萧璟笑道:“父皇英明。”

姜丰啊......此时此刻,皇帝真的有些思念他。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