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728章 大义灭亲

第728章 大义灭亲

显然,辜鸿是要牺牲晋苍和承恩公一系来保全太后,还冠冕堂皇地把施伦摘了出去。

晋苍一个阉人的死活,没几个人会在意。

但是施家......那毕竟是皇帝的亲舅舅啊!

刑部尚书刘东山谨慎地说:“施家只是筹措银子,至于这些银子的用途,没有证据证明现任承恩公知情......这个罪名若是扣在施家头上,也太大了。”

若认下这个罪名,其他人难说,承恩公是一定会没命的。

现在皇帝无可奈何认可了这种处理方式,来日想起舅舅的好,他们这些相关办案人等可就尴尬了。

辜鸿意味深长地回答:“必有人蒙蔽太后,也必有人利用太后的信重冒用先王印信犯此大逆之罪。”

必须要有人替罪,不是施家还能是谁?

辜鸿当然也知道这样结案的风险,但他心中以皇帝声名为重、以国家稳定为重,个人的一点风险也就顾不得了。

“那施伦那里?”刘东山又问道。

施伦虽是旁支,但一笔写不出两个“施”字,现在施伦正在鲜卑利亚鏖战,兵部刚命人运了一大批军火过去,正是兵强马壮。

这个时候要对施家动手,万一施伦冲冠一怒,调转枪头往回打呢?

辜鸿看着地板道:“施伦的长子正在京中。施总督深明大义,想必能明白朝廷的苦衷。再说,承恩公府也不无辜,并不是妄加之罪。”

施家到底知不知道内情,至少他们是参与其中的。

那么大一笔银子,一个出嫁女说要就要?即使是王妃也不行吧?必然是太后许诺了什么。

从南方小乡绅到京城新兴勋贵,来日再和宗室权贵联姻,两三代后就是一等一的世家了。

这不是最大的回报吗?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犯罪动机也是明晃晃的!

这已经是最好的处置方法了,不然还能怎样?

做太后的替罪羊,也不是谁都有资格的!

刘东山和傅冲也没有更好的建议,便一齐低头沉默,等着皇帝的决断。

皇帝在犹豫......

三封檄文首先发难,接下来就是烽烟四起了。

为了国家的稳定、为了皇权的稳固、为了他自己的声名,此事都必须尽快解决。

拖得越久,投机的、趁势而起的、搅混水的人会越来越多。

萧家的人都在明面上,是别人的旗帜。

但更可怕的是潜藏在暗处的人,比如说对海外开拓、发展工业不满的保守势力!

他们认为工业化掠夺了农业的劳动力,机器取代人力导致手工业者破产。

而开山建水泥厂更是破坏了风水龙脉,长此以往必将国之不国。

他们不愿意正视科技的便利、不愿意跟随时代的脚步,总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认为科学技术都是“奇技淫巧”,玩意而已。

这些人平日总是痛心疾首“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想要恢复“祖宗礼法”、重回“三皇五帝”之盛世。

从前皇帝大权在握,又有姜丰、施伦这样进取的督抚支持,保守派只能恨恨地发一发无用的牢骚。

现在趁着施太后成为众矢之的,已经有人想把矛头对准皇帝,把这个“穷兵黩武”、“不尊礼法”的皇帝拖下马,再换一个能代表传统地主乡绅的“明君”上位。

皇帝知道,这一股势力并不小。

他坐在皇位上已是高处不胜寒,更是时时刻刻如履薄冰。

“施家既参与此案,便秉公处理吧。”皇帝闭了闭眼睛,有些艰难地说。

承恩公是他的舅舅,虽从不敢以他的长辈自居,但皇帝隐约记得,年幼时舅舅也曾抱过自己。

世人都逼他“大义灭亲”,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灭亲”灭的也是自己的心啊!

辜鸿立即说道:“陛下英明!臣等这就去查办!”

皇帝挥了挥手:“你们退下吧。”

辜鸿等人行礼告退,临出门前,辜鸿迟疑了一下又说道:“陛下节哀。”

这件事始作俑者是施太后,参与其中的是施家,但面对天下人压力的却是皇帝。说起来,皇帝也够可怜的。

皇帝微微点了点头。

刘东山和傅冲:......辜鸿这厮前途无量啊!佩服,佩服!

既已做了决断,三司便雷厉风行地行动了起来。

锦衣卫指挥使傅冲带着属下和刑部、大理寺司官直扑承恩公府,迅速包围了整座府邸,施家所有人许进不许出。

承恩公府这些日子已经乌云遮顶,从上至下陆续请去“问询”,虽然三司堂官都客客气气,但剥丝抽茧的手段却不少,到底让他们问出了一些东西。

这些事,就是承恩公施令嘉都只影影绰绰地知道。

当初筹措银子是他父母亲办的,他当时不过衡川府一个乡绅家的小纨绔,哪里知道其中内情?

接连的问询、汹涌的流言,让施家已有不祥的预感。

施令嘉第一次聪明了起来,要几个小儿媳妇带着小孙子以走亲戚的名义离京,让施平波北上!

“这样的弥天大罪,到谁的头上都是灭顶之灾。我们施家不能这样覆灭,你们走......能走一个是一个。”

儿媳妇和小孙子惶然无措,只知道哭。

施平波淡然道:“小兄弟和侄儿们走吧,我不能走。我父亲领兵在外,我进京本来就有为质的意思。此时若走了,父亲孤军在外,若断了军需供给,又怎么和罗刹蛮子决战?”

施令嘉怔了怔:“是了,还有你父亲,我们施家还有一位领兵在外的总督。”

早些年,对于旁支的施伦,施令嘉是不大看得上的。认为他不过是沾了施太后的光才得以出息的,没想到现在,施伦却成了他们家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有施伦在,似乎事情也不是那么糟?

但看到哭哭啼啼的儿媳妇们,施令嘉还是悄悄把她们送走了。

世子一家太显眼,只能留下了。

傅冲等人封锁承恩公府,照着名单拿人时,便发现少了好些人。

但他也没有追究,甚至笑着说:“下官无事不敢擅造檀府,实在是有旨意在身,如有冒犯,还请恕罪。请国公爷及夫人、府内所有成年男子回衙问案,其余女眷幼童等在府内等候消息。”

施令嘉早有准备,此刻听傅冲的话,竟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还悄悄地松了一口气。

“既是陛下圣旨,吾等自然从命。但施平波并不是我府中男丁,只是客居于此,他是不该入衙的。”施令嘉道。

傅冲微笑:“这个自然。”

施令嘉便对施平波道:“我们去了,家里一切就请你帮忙照应了。”

他的语气淡然,似乎只是寻常外出做客,倒让执行任务的锦衣卫们高看了一眼。

太后娘娘的亲弟弟,虽然没什么盛名,气度还是在的。

施平波认真地答道:“叔祖放心。”

锦衣卫很快把承恩公府相关人等都带走,外面仍有重重守卫,一屋子的女眷终于“呜呜”哭了起来。

这个大阵仗,分明把他们当罪人看,哪里是什么“问案”,分明是“问罪”!

世子夫人哭着道:“我要去见太后!我们是无辜的,我们什么都不知道!谁做的事,谁自己担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