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799章 安南金矿

第799章 安南金矿

藩王府长史司设有左右长史各一人,为正五品。

长史司下设审理所、典膳所、奉祠所、典宝所、纪善所、良医所、典仪所、工正所,每个所都有正、副主官各一名。

可以说,一个藩王府就是一个小朝廷,有整套管理机构,保障藩王府的正常运行。

二皇子萧玦的封地在安南,这么遥远的地方,是没多少人愿意随藩的,多数是些不得志的小官儿,任务分派到头上,不得不以“流放”的心态去那古时的“交趾州”。

交趾者,脚趾也,自是远离权利中心的偏远之地。

但萧玦毕竟是皇帝的亲儿子,早年又是真心疼宠过的,蔡慧妃盛宠时,皇帝还带着萧玦祭天。

虽然后来因蔡氏之罪迁怒萧玦,对这儿子渐渐失望、冷淡。

但萧玦要去遥远的安南就藩,此生恐怕再难相见......皇帝不免动了慈父之心,从禁卫中选了精壮之士组建安王仪卫司,左右长史也都是素有清名、老成持重之人。

有这么一套文武班子辅佐照顾,萧玦在安南应该能不受地方督抚辖制、安稳度日了。

可是没想到,在施太后谋害先帝的案子爆发后,安王萧玦竟成为唯一一家明面上发檄文讨伐太后的藩王!

这亲孙子讨伐祖母的人伦惨剧令皇帝颜面大损,气得要把萧玦召进京中问罪。

萧玦却敢报病不回!

罢了罢了......这儿子只当没了......

现在,素有清明、老成持重的安王左长史曾桐密折进京,告发安南总督莫明、指挥使钱勇勾结贿赂萧玦私开金矿!

如此也令人恍然大悟,怪道萧玦甘冒风险讨伐太后......原来是受地方督抚辖制、蛊惑了!

世人皆知,莫明是姜丰一手提拔的,钱勇是姜丰的女婿,这封密折虽然一字不提姜丰,却是剑指姜丰。

再往深处一想,姜丰是南洋总督,统摄南洋各地,揭开了安南这冰山一角,其他地方呢?

姜家在南洋到底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产业?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被尊为当代圣贤的姜丰背地里是怎样的人?细思极恐!

这道密折不知为何传得沸沸扬扬,皇帝召开紧急小朝会,由内阁及六部九卿重臣参加。

左都御史王玢上奏:请派督查御史与刑部、锦衣卫到安南彻查此案。

左都御史当公正无私,他和姜丰私交再好也不能偏袒。

皇帝一时不语,目光投向文官之首的姜丰,问道:“爱卿统摄南洋,对此有何解释?”

其他人的目光也都投向了姜丰,是要弃车保帅把责任推给莫明呢,还是抵死不认?

曾桐的密折可是附带有各种证据的,其中就包括萧玦和莫明签订的协议副本!

姜丰似乎在思考什么,听到皇帝的问话,满脸疑惑地说:“安南有金矿?我怎么不知道?”

他要抵赖!

户部右侍郎沉声道:“姜大人,曾长史言之凿凿,想必不会是空穴来风。一国上下,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就大人您请建的理工学院耗资就不少。若有这金矿,当由朝廷来开发才是。”

姜丰拱手对皇帝说:“陛下明鉴。从前臣获知虾夷、北美金矿,都是毫无保留的告知朝廷。这两处金矿的矿藏量是有目共睹的,为国库贡献了不知多少船的金子。”

“这么大的金矿臣都毫无保留,若安南有金矿,臣断没有隐瞒的理由。至于说莫明、钱勇私自勘探连我都瞒住了......他们绝对不敢!”

就是这么自信!

可他说得又很有道理......

户部右侍郎底气不足地低声说:“或许正是小的才好隐瞒呢?”

姜丰瞥了他一眼,笑道:“赵大人是肯定本官隐瞒朝廷了?”

“下官不敢!”这位赵侍郎义正言辞地道,“下官只是推断。但既有藩王长史上告,朝廷应早做决断!陛下,为防安南方面掩盖罪证,臣请急派锦衣卫赶赴安南,将莫明、钱勇革职查办!召安王进京自辩!”

不少人都吸了一口气,佩服地看着赵侍郎。

敢当着姜丰的面,要将他的心腹、女婿革职查办?真是一位猛士!

姜丰笑了笑:“本官还有一事不明,按惯例,藩王长史密折上奏,在查实之前都不可公诸于众。此事却在短短时间内传遍朝野,我倒是想问一问,这份密折都经过了谁的手,在何处泄露了消息?”

反将一军!

首辅章成贺悠然道:“这封奏折走的是密折的渠道,想必曾桐是为防在中途走漏消息、被人截留。但奏折本身却是请安折的制式盒子,不在保密之列,因此在都堂当众拆开了。”

他能密谋此事,就不会给姜丰留出攻歼的漏洞。

“原来如此,多谢首辅大人解惑。”姜丰淡淡地说道,“但是只因未知真假的举报就要将一省总督、指挥使革职查办,是否太草率了?要知道,莫明和钱勇可是有为国收复故土之功的!”

安南脱离祖国已经数百年,是莫明耗费十年安插内奸、配合钱勇、姜媛挑起安南和法兰西的战争,朝廷才能名正言顺地派兵收复。

这样的功劳,岂是能轻易抹杀的?

刑部尚书刘东山突然说道:“姜大人言之有理。莫明和钱勇经略安南多年,在案件未明之前,不可轻易问罪,否则将造成地方动荡。”

这话听起来是顺着姜丰,却是给莫明、钱勇上眼药,暗示他们藩镇割据!

只听刘东山接着说道:“君子坦荡荡,姜大人若问心无愧,何不依王大人所言,三司共查安南?”

他们好不容易威逼利诱了安王左长史,查实了姜丰这“形同谋逆”的罪证,又岂能让姜丰三言两语推脱过去?

直接要求将莫明、钱勇革职查办只是“漫天开价”,“三司会查”才是落地还钱。

姜丰微笑:“既然刘尚书和王御史都如此说,三司彻查安南......臣亦不反对!”

姜丰同意了?

章成贺一系心中狂喜,曾桐绝不敢信口开河,协议又是白纸黑字切切实实的,况且金矿这种东西,总不能用一块布盖上。

有刑部参与,真的假不了!

到时候即使动不了姜丰,能把莫明和钱勇问罪,也能对姜丰造成沉重的打击!

皇帝沉吟半晌,下旨:“责令督察院、锦衣卫、刑部组成联合调查组赴安南核查。召安王萧玦进京......给朕和皇后请安。”

到底给亲儿子留了脸面,没说“自辩”、“问罪”,只说请安。

皇帝看着一脸坦荡的姜丰,心情有些复杂......此时此刻,他也不知道该希望安南有金矿还是没有金矿要好。

从一国之君的角度来说,国土内发现金矿越多越好,谁也不嫌金子多啊!

但如果金矿为真,就证明......姜丰确实有谋逆之心。

安南可不比大夏,大夏那里是万里迢迢、鞭长莫及,纵使独立了,朝廷收到消息都是猴年马月了,实在无可奈何。

安南却是与我朝陆路相连,就在桂省之南!

这样的地方要是都脱离掌控,成为姜丰实际上的王国,那这江山是姓萧还是姓姜?

安南......到底有没有金矿?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