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812章 姜衡下聘

第812章 姜衡下聘

施平波原本答应在姜衡下聘那日,作为亲友为姜衡抬聘礼,现在突然接到北上劳军的旨意,只能遗憾地向姜衡致歉。

姜衡笑道:“国事要紧,你不必介怀。若是回来得早,还能赶上喝喜酒呢!”

施平波勉强一笑:“陛下也说,我父亲赶着回来,还能喝上你的喜酒。”

姜衡拍了拍施平波的肩膀,肯定地说:“不会有事的。”

施平波慢慢地点了点头。

此次北上劳军的,主事的是威国公世子和礼部左侍郎,随行的还有锦衣卫指挥使傅冲。

这劳军的规格也够高的,威国公世子领北军将军衔,是正二品;礼部左侍郎是正三品。

一看这阵容就知道朝廷的意思:先礼后兵。

锦衣卫指挥使傅冲是“谋害先帝案”主审三司主官之一,此人又是皇帝的心腹,派他随行,想来是给施伦一个解释,请施伦谅解皇帝的难处。

或者说,真正和施伦谈判的人,是这位熟知案情的锦衣卫指挥使。

普通百姓不会想这么多,他们只知道北征军大胜回朝,朝廷派了高官大臣北上郊迎、劳军,这是给北征军、给施家极大的尊重和荣耀!

就是当初的姜丰打赢了大湾保卫战、远征天竺回朝,都没有这样的阵势。

这也不奇怪,毕竟天竺远在西天,和直接悬在我朝头上的蒙古、鲜卑利亚不一样。

去年,承恩公府犯了事,斩首的斩首、流放的流放,人们还暗戳戳的议论扶桑总督施家会不会受牵连......有人看到施平波孤零零从承恩公府离开,挺唏嘘的。

如今才一年时间,施家就巍巍赫赫地回朝,强势地宣告施家没有倒!

果然还是:手里有枪,心里不慌。

人们都在说施总督这样的功绩,朝廷应当如何封赏?

按施伦的功勋,就是封侯也够资格了。但朝廷法度,文官不能封爵。施伦若封爵,必要先卸了扶桑总督一职。

但扶桑是施伦苦心经营二十年的地方,他会为了一个爵位放弃实权吗?

想必不会。

这和姜丰的情况一样。

姜丰若愿意放弃南洋总督、大夏总督的实权、放弃入主内阁的机会,他也能封公侯之爵、加太傅虚衔。

但姜丰宁要实权、不要爵位。或者说,即使要爵位,也是将来的事。

皇帝把姜丰留在朝中,是隐隐许出了内阁首辅之职。

朝廷不可能有两个首辅,这个位置许给了姜丰,就不能再给施伦。

而内阁次辅已由体察圣意的辜鸿担任......即使没有辜鸿,施伦也未必愿意居姜丰之下。

既生瑜何生亮啊!

在这表面热闹喜庆,暗藏紧张凶险的气氛中,姜衡到陈家下聘了。

下聘又称为“纳征”,是六礼中最为繁琐的。

姜家提前把聘礼单子送到了宗人府。

作为女方亲长主持这桩婚事的宗人府官员看到聘礼单子,首先都是一怔......并不是说聘礼有多豪富,而是每一样都遵循古礼,有象征意义。

《婚礼文》记载:“委禽奠雁,配以鹿皮。”《诗经》也说:“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这鸿雁和鹿皮自然是少不了的。

又有《卫风·氓》中所说“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布匹也是必须的。

姜家所送的布匹为黑中带红和红黄相融的两种,一种代表天,一种代表地,象征着天地的祝福。

下聘又被称为“下茶”,茶叶也是要有的......

“且论聘礼,富家当备三金送之......加以花茶、果物、团圆饼、羊酒等物,又送官会银铤,谓之'下财礼'。”宗人府的官员摇头晃脑地掉书袋,笑道:“如今这样崇尚古礼的人家已不多了。”

另一人也赞许道:“姜丰素来推崇华夏文明,曾立下将华夏文明推向世界的宏愿,自然崇尚古礼了!”

“妙哉!依老夫看来,还是崇尚古礼为妙,那些暴发户,一箱箱的金银下聘,倒落了下成......”

到了下聘这日,熊楚楚在几家诰命夫人的陪同下,一起到陈家,给女方下聘。

而三十样聘礼则由姜衡带着兄弟们亲自送往陈家。

街上的闲人、嘻嘻哈哈的小童跟着看热闹。

“还真的有大雁,这大户人家就是讲究!”

“要我说,这随聘的排场才叫人羡慕!”

............

随准新郎去女方家下聘的,都是准新郎的兄弟、好友,由此也可见男方家的人脉。

姜衡的亲兄长姜殊远在缅甸,表亲们也都不在京中,但下聘的队伍却一点都不简陋。

左都御史王玢的长子、首辅章成贺的幼子、前国子监祭酒季明的长孙;翰林冼海同、大理寺主薄冯坚、齐国大长公主的长孙齐棠......

这一个个叫得出身份的人物,令人对准新郎姜衡羡艳不已。

本来九皇子萧玮也想来给“师兄”随聘的,却被岑皇后拦着了,哪有女方亲眷随男方下聘的?

萧玮想一想......还真是!周佳恒是他义姐!

明华巷陈府,今日也是热闹非凡。

和陈家交好的人家、宗人府选派的勋贵夫人、周佳恒的闺中密友都早早到了,一起说笑着等候男方来下聘。

姜衡为了下聘亲自去猎雁的事他们都听说了,光是这份用心,就可知姜家对周姑娘的重视,真是让人羡慕......

女子一生喜乐皆系于他人,婚事更是一辈子的大事。

吉时已到,陈家中门大开,只听门口一阵鞭炮响,一抬抬聘礼抬进来,女方亲眷对着聘礼单子一样样核对着聘礼。

这一看却又让她们更为赞叹,本以为姜家崇尚古礼,这聘礼的实际价值就会单薄不少。

但打开聘礼一看,才发现,那字画两幅,却是晋朝大家真迹;首饰一盒,却是满满当当的一箱,打开一看,种种宝石华光璀璨,耀得人眼睛都疼......

姜家的家底,果然跟传说中一样厚。在聘礼单子上不张扬,只是人家低调!

熊楚楚一身暗红织锦绣牡丹花的衣裙,白皙红润的脸上带着喜色,笑吟吟地从头面首饰盒里拿出一支金钗簪在周佳恒的发髻上。

这金钗镶着红宝石和钻石,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正在这时,周佳恒身边的李嬷嬷捧了茶盘出来,上面有一盏茶。

周佳恒站起,端着茶杯奉到熊楚楚面前,明朗的声音带着一丝羞意:“请夫人喝茶。”

周围的人都善意地笑了起来。

熊楚楚笑着接过。

所谓“三茶礼”,既送聘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洞房里的“合茶”。

喝了这杯茶,下聘之礼就完成了。

下一个流程,就是女方送嫁妆到大湾,姜衡亲自接新娘到大湾行大婚之礼。

姜家的亲友,包括大夏众人、南洋故交、缅甸的姜殊,都在从四面八方赶往大湾。

这是姜丰回朝后,姜家的第一件大喜事,朝野上下为之瞩目,注定是不同寻常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