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813章 两军对峙

第813章 两军对峙

收了姜家的聘礼,周佳恒就是姜衡板上钉钉的媳妇,再无更改。

姜衡眉眼上的喜意和意气风发,比得中解元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便是温润如王淮、贵气如齐棠、俊逸如冼海同、儒雅如章寿......一时之间都被姜衡身上的辉耀之气压了下去。

不知何处飞来两只长尾巴的喜鹊,停在一棵长出翠叶的桃树上,吱吱喳喳地叫了起来。

姜衡到陈家下聘的事,在京中高门大户中引发了一阵讨论。

主要是姜家的用心,就将别家比了下去。

再加上其中还有颇多传奇之处,譬如周姑娘离奇的身世。

前朝陈皇帝长公主的后裔,身怀宝藏线索而被人挟持,又被同是陈皇帝后裔的陈璋收养;偏她气运好,又被皇后娘娘养在膝下。

当然,姜二公子为求娶周姑娘,立下三年中举的誓言,也为人津津乐道。

总的来说,这是一桩佳话。皇帝陛下给这对璧人赐婚,实在再英明不过了。

威国公世子夫人黎氏也作为女方亲眷见证了今日的下聘礼,回家之后对左右叹息:“姜家果然底蕴深厚,可惜老三当年没福气,娶不到姜大小姐。”

心腹嬷嬷笑道:“可三爷过后拍着胸脯说,幸好这婚事没成,姜大小姐他可高攀不起。”

安南那场灭国大火的缘由渐渐为人所知,京中高门提起姜媛都暗自咂舌,这简直就是个杀人放火不眨眼的女魔头......

黎夫人抿唇笑道:“这倒也是......不过嫁女和娶媳妇又不一样。本来姜家大郎才是极好的女婿人选,偏又有西南那位的事。”

京中各家议论姜衡之余,也都难免提起远在缅甸的姜殊。

有可惜的,也有笑话姜殊傻气的。

好好的嫡长子,不留在父亲身边尽孝、娶门当户对的名门淑女为家族联姻,偏偏心仪一个年纪偏大的寡妇,做现成的爹......人家缅甸小王子还未必愿意认这个爹。

若从继承姜家基业的角度考虑,就更觉得姜殊傻了。

看今日姜衡下聘的场面,一起去的都是京中屈指可数的人家,这些都是姜家的人脉,年轻一辈却都和姜衡交好。

而周佳恒是陈璋的独女,关系到大夏那一派。姜衡娶了周佳恒,就能得到大夏一系的支持,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姜殊呢?

和姜家关系密切的王家、施家、冼家等,和他都没有交情!

他只剩下仰光那一个海外小城了。

这可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亏大了吗?

可别说兄友弟恭、不争不抢,穷人家分家,三两个破碗破盆,都能争个头破血流。

............

京中的热闹事一件接着一件,似乎永不停歇。

没几日,又到了皇家理工学院的第一届招生考试,参考的考生早早起床,各自提着考蓝去理工学院、春舒园考场排队,人们索性把这场考试称作“科学科秀才试”。

科学科只设乡试和会试,那这学院的招生考试,可不就是秀才试?

能考进皇家理工学院的,可都是姜大人和太子殿下的学生,这可比秀才出息多了!

而这一切繁华热闹都与施平波无关。

他心情复杂地跟着劳军的队伍,迎着春风朝西北重镇大同而去,把繁华抛在了身后。

大同府长期以来是北方重镇,即使朝廷平定了蒙古草原,也没有放松这里的军备。

总兵黎思安是个老成持重的宿将。

黎思安坐镇西北多年,防范着狼子野心的游牧民族部落,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防范自己的同胞。

去年,他接到威国公府的密令,让他严加防范北方军队动向。

他心中凛然,却也抱着一丝怀疑......施伦真的会调转枪口南下吗?怎么会?论亲疏远近,施伦可是皇帝的表兄,比岑家这外戚还要亲近啊!

可事实证明,威国公的担心并不是杞人忧天,施伦的北征军真的浩浩荡荡地南下了!

劳军的队伍进入大同府,施平波这个没有职司的人被安顿在城中寓馆,其他人直接进入了总兵府。

黎思安冷肃地说:“施伦的大军已到锡林郭勒,距离大同只有数日路程,就是南下京城,十数日也可兵临城下!”

礼部侍郎吸了一口冷气:“不是才收到消息说他要南下,怎么那么快就到锡林格勒了?”

“不快了。”黎思安叹道,“只怕冰雪还未化冻,他们就悄悄从鲜卑利亚南下了,只是我们一直不知道。直到信兵遇到兵部督军的人,才传信回京。”

众人面面相觑,礼部侍郎犹豫地说:“看来来者不善啊!既如此,劳军的事怎么办?”

他们此次来,名义上是来劳军的,当然带着不少的粮草。而施伦大军一路南下,想必粮草上吃紧。

这批劳军的军粮给不给施伦,可是个问题!

岑泽谨慎地说:“就由朱侍郎先去锡林格勒颁旨,傅指挥使带着施平波同去。我押着粮草在大同等候消息。这最后是开战还是劳军,就看你们的。”

先礼后兵嘛!

朱侍郎顿时觉得自己责任重大,看了看一直没说话的傅冲,苦笑道:“此事还得靠傅指挥使。”

承恩公府的案子,可是你们办的!

施伦有怒火,要杀人也得先杀你!

傅冲平静地点了点头:“该如何说,陛下都告诉我了。”

有了他这句话,朱侍郎顿时松了一口气,现场的气氛也没那么凝重了。

毕竟皇帝和施伦是表兄弟,自家人有话好好说嘛!

岑泽又问:“孙琳他们呢?也在锡林格勒?”

黎思安答道:“他们已经回来了,在驿馆里。我想他们跟施伦接触过,恐怕你有话要问,故而留他们多住几日。”

岑泽点头:“确实要见一见他们......总得问一问他们在库伦滞留了那么久都在做些什么。”

............

锡林格勒大草原上,密密麻麻的一大片军帐,士兵们整齐地列阵,仿佛随时可以进攻。

“施”字大旗迎着春风猎猎作响,十多万大军盘踞在草原上,肃杀的气氛弥漫着整个天地。

这,就是威震北方的施家大军!

铁木司科是降将,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看着这支威武雄壮的大军,他的嘴角露出一丝嗜血的笑容,对施伦道:“我的祖先蒙古大军当年踏平汉人江山,也是这样的场景吗?”

施伦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说道:“承认你是华夏人了?”

“是蒙古人。”铁木司科纠正。

都投降了,做蒙古人总比做罗刹人要好......铁木司科还是很识时务的。

施伦道:“蒙古也好、鞑靼、女真也好,都是华夏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说着,摸着腰间的枪把,问道:“你说是不是?”

铁木司科:“......你说了算。”

他怕说一个“不”字,就会像倒霉的皮亚诺夫一样肚皮开花!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