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832章 尘埃落定

第832章 尘埃落定

在全城瞩目中,姜丰从皇宫出来,又去了施府。

没有人知道他们说了什么,只知道姜丰在施府用了晚膳才离开。

不久之后,皇帝下了一道圣旨,嘉奖收复鲜卑利亚之战中最大的功勋之臣——施伦。

封施伦为塞北总督,驻地库伦,统摄扶桑、女真、蒙古、鲜卑。赐丹书铁券,施家子孙即使有罪亦不得加刑、免死三次。

着令礼部办颁授铁券之仪。

圣旨一出,朝臣哗然。

封塞北总督、统摄整个北方军政的实权虽然令人忌惮,但并非没有先例——姜丰即是南洋总督,统摄南洋军政。

其实很多时候,实权是各地巡抚的,所谓总督统摄,不过是个名义罢了。

姜丰也没有事无巨细地管南洋各地的政务、军备,要管也管不过来啊!

因此,施伦封塞北总督,成为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是在众人可接受的范围内的。

出乎意料的,是赐丹书铁券!

就是礼部都没有办过这种仪式,只能紧急查阅典籍、制定仪程。

首辅章成贺交代具体承办此事的礼部侍郎朱昭:“这是陛下对地方督抚的恩典,也是收复故土功臣理应获得的荣耀,需办得郑重庄严。”

朱昭心领神会,皇帝好不容易把施伦说服了,用一份丹书铁券打消了施伦封王封公的要求。

现在铁券都许出去了,索性把事情办得漂亮些,也好赶紧把这尊大佛送走......

去过施伦的军营,亲眼目睹过雄壮的大军,朱昭打心底里不愿意朝廷和施伦撕破脸。

而这道旨意在《京城日报》上一刊出,普通百姓、书生士子也都议论了起来:从前只在戏文里听过免死金牌,原来还真的有!

“这可真是皇恩浩荡,这是我朝开国以来第一次颁赐丹书铁券。”

“那也是施大人应得的,收复汉唐故土、好大的功勋。”

“是啊......听闻鲜卑利亚好大的地方,还有各种矿产。”

也有人不信,怀疑地问道:“那种苦寒之地,能有什么好东西?”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一个富家公子模样的年轻人摇着折扇,得意地说:“我表姐夫是兵部主薄,送军备往鲜卑利亚的。听他说,蒙古大草原就是一座金山,河里是金沙,掀开地皮是金子!”

金子!

周围的人顿时轰动了......大夏那么远,开采的金矿都能运回国内,何况蒙古就在我朝头顶?

说出这个“独家消息”的公子得意洋洋,却听另一人说:“这还不算呢......众所周知,这回我朝和罗刹国签的条约叫《乌拉尔条约》,就乌拉尔山那里,有丰富的祖母绿宝石矿!”

祖母绿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宝石,随着丝绸之路传入我朝,来自波斯语的音译,最初称之为“助木剌”。

因为中医大夫认为祖母绿有解毒退热、舒缓心情的功效,广受贵族女眷的喜爱。

众人听了,眼前的金光又变成闪烁的宝光,心动神移、畅想不已,仿佛已经站在了金山、宝石山前......我的,全是我的......

皇后中宫。

威国公世子夫人黎氏紧急求见了岑皇后。

“娘娘!国公爷得知施伦获赐丹书铁券,羡慕不已。”黎夫人端坐在椅子上,叹息着说:“我们岑家,有开国之功,又有平定西北之劳,这也可以说得上是‘收复故土’吧?陛下既赐了施家,总不能厚此薄彼。”

事实上,得知施伦获赐丹书铁券,最气的就是威国公了。

本来,他还想着施伦获封国公再开府库伦,他便有样学样、开府兰州。

谁知道皇帝天马行空,想出了颁赐丹书铁券这一招,成功说服了施伦......这多半是姜丰的主意,也就他才那么多鬼点子。

这么一来,威国公就气不过了......

以岑家的功劳,也理所当然应获丹书铁券!

可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君父给你什么你就受着,君父不给你就不能主动讨要。

岑家总不能也拉一支兵马逼近京城,要皇帝颁赐丹书铁券吧?

就算岑家有这个想法,四镇总兵也未必肯听调......

岑皇后笑道:“此事......陛下也说了,若说平定动乱、开疆拓土之功,岑家、姜丰、陈璋、钱勇都算。但既是以‘收复故土’一条来赐,就得严守规矩、更谨慎些。西北本是我朝领土,只是割据罢了,岑家平定西北,也算不上是收复故土。”

“况且,因这个功劳,二叔已经封侯了。哪有一场功劳赏两次的道理?”

黎夫人绞了绞手中的帕子,一脸失望。

算不算“收复故土”都是两可之间,皇帝不给施家颁赐,无非是担心赐了施家,姜家、陈家、钱家......就全都要赐,这风险就太大了。

想了想,黎夫人还是不甘心地说:“那没有别的法子了吗?我们岑家才是本朝第一武将世家!这施伦颁赐了丹书铁券,又是封塞北,直接压在岑家头上了!”

岑皇后不紧不慢地说:“大郎不是考进了皇家理工学院,要弃武从文了吗?能够抽身退步,也算是一条出路。”

岑家也是进无可进,又出了皇后,太子是岑家的外孙。

太子的外家过于强大,难免招皇帝忌讳。

在岑皇后看来,科学兴起已是大势所趋,岑家子弟出几个“科学家”、开办实业、工厂,慢慢积累雄厚的经济实力,比手握军权更加稳妥。

黎夫人咬了咬唇,小声问道:“娘娘,你说我们家去收复高丽如何?”

高丽?

高丽怎么惹你了?

岑皇后吃了一惊,自从我朝占领扶桑、平定东北,又在津港驻了大军,高丽就瑟瑟发抖,年年朝贡,老实得不能再老实。

实在找不出理由去打它。

“这......总得师出有名。”岑皇后提醒道。

黎夫人微微一笑:“国公爷说,理由嘛,想有总是有的。比如高丽史书上说,我朝东北、华北、山东在历史上都是高丽的领土,甚至孔子都是高丽人,这不是瞎说吗?不仅是瞎说,还是以臣犯君,对我朝的大不敬。”

岑皇后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高丽和扶桑、大湾来往频繁,我们贸然攻打,恐怕扶桑和大湾都不高兴。再说......朝廷也未必同意。”

天朝上国,以和为贵。

我朝自古以来,都是和平崛起的,从来都是防守反击,从未主动侵略过别国。

高丽这些年姿态已经很低了,那么老实的藩属国都打,难免引起南洋暹罗、爪哇、马来、缅甸等独立藩属国的恐慌。

“告诉国公爷,不要轻举妄动。岑家若真想要丹书铁券,不如去找姜丰。”岑皇后给了个建议。

黎夫人虽不太明白,此事找姜丰有何用......但还是记下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