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833章 帝后家事

第833章 帝后家事

黎夫人走后,岑皇后独自坐了一会儿,去了养心殿请见皇帝。

施伦带兵压境,皇帝表面不动声色,内里大动肝火......御医都开了安神降火的药。

从礼部出关劳军到施伦进京献俘,整个皇宫似乎都笼罩在一片乌云之中。

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宫中妃嫔,就连最得宠的大公主和九皇子,在面圣的时候都小心翼翼的,生怕惹怒陛下。

岑皇后叹了口气,满朝文武各有心思,皇帝要驾驭这些人、要平衡各方势力,其实是很辛苦的。

但这皇位......是施太后为皇帝抢来的,既坐了这个位置,就没有回头路、没有后悔药,不是吗?

岑皇后到来时,皇帝正在看太子的功课——一些陈年奏折,让太子写自己的意见。

下午的阳光从殿外斜斜的照进来,整个殿内撒满了橘黄色的暖光。时至初夏,已有些热了,两个太监在摇着大扇子。

皇帝神色平静,不时还露出微笑,显然对太子的功课是满意的。

用丹书铁券安抚住施伦,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又给施伦增加了威势。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一份丹书铁券直接把施伦抬上了风口浪尖、比姜丰还要引人注目,施伦从此更要谨言慎行。

“丹书铁券”,是皇帝的妥协,也是压在施家身上的枷锁。

就拿宋朝时的柴家来说,领了那丹书铁券固然地位超然,却更为人忌惮,朝臣、世家都不敢与之亲近,慢慢的就没落了。

而现在施家领了这丹书铁券,朝臣称颂皇帝宽宏大量之余,也在悄悄议论施伦挟功邀赏,有权臣迫君之嫌。

本来人人称颂的功勋之臣,因此声名上有了瑕疵。

人们不禁拿施伦和姜丰对比......你施伦固然有大功,但比姜丰如何?

也没见姜丰如此威逼君上!

相反,姜丰还积极地居中调和,解决了一场危机。

在这件事上,更让人看到了姜丰的临危不乱、大公无私。

凡事有利则有弊,施家眼前是荣耀至极,但今后是兴是衰,还得看后世子孙的能力。

而同样的,萧家江山能否千秋万代,也得看后世子孙的能力。感受到危机和压力的皇帝,近来对太子的学业更上心了。

他的儿子......总不会比施家、比姜家的差!

岑皇后行礼平身,施施然地在一旁的椅子坐下,有内侍躬身奉上茶来。

皇帝放下太子的功课,温和地说:“你来得正好,朕在看璟儿批复的旧奏折,谋断越发成熟周全了。”

语气中颇有自得,对儿子很满意。

岑皇后谦逊地说:“多半是东宫属官们指点的。”

“能听得进属官的意见,也是上位者的能力。”皇帝肯定了一句,又问道:“璟儿和玮儿近来常出宫?”

“是。皇家理工学院放榜了,上榜的科学生们设宴聚首,他们兄弟俩不时出席一二。”岑皇后答道。

中榜的科学生大多家境优越,像章家、岑家这些人家设宴,是有资格邀请皇子的。

皇帝点了点头:“年轻人,有些交际也是好事。”

说着,看向岑皇后,话题一转:“今日黎夫人进宫,怎么不留她多坐一会儿?”

威国公世子夫人进宫所为何事,皇帝大体上也猜得到......左不过是那道“丹书铁券”引发的反应。

岑家心有不满了?

岑皇后微微笑道:“我嫂子进宫是有一事......黎家大公子到了成亲的年纪,黎家托我嫂子留意人选,她便进宫来问一问我的建议。”

哦?是这个事?

皇帝挑了挑眉,不动声色地问道:“那你有何建议?”

岑皇后笑道:“黎家倒是好眼光,相中了清河长公主的女儿。可是黎家不过是三品总兵府,哪里配得上小郡主?因此我便说此事不行。”

皇帝沉默了一会儿......前些日子阿姊进宫,说及小郡主的婚事,意思是亲上加亲,给太子做正妃。

难道皇后是听到了消息,故意阻拦此事?

皇帝知道,岑皇后历来重视姜家,清河长公主府和姜家有深仇大恨,皇后肯定是不愿意太子娶小郡主的。

但从皇帝的角度来说,长公主是他同母亲姐,再不好也是血脉至亲。尤其太后娘娘故去了,他更有责任照顾这亲姐。

让太子娶小郡主,长公主成为未来皇帝的岳母,也是给公主府一份富贵保障。

不过......

现在施伦升任塞北总督,统摄整个塞北兵权,朝廷理应扶持别的兵马和施伦抗衡。

边疆四镇的总兵就至关重要了。

把外甥女嫁进黎家,以此抬高黎家的地位、拉拢四镇总兵,值不值得呢?

沉吟了一会儿,皇帝说道:“这黎家大郎,就是前回和施平波去滑雪遭遇雪崩的那个吧?”

“是。他原本在国子监读书,听说有意考今年的武举。璟儿说起过他,是个心思醇厚的。”岑皇后笑道。

皇帝心中明了......国子监虽也有骑射科,却是象征性的。这监生不去考文举而是考武举,多半是文不成武不就。

一般一个人没什么才能,人们就只能夸他的相貌,若是相貌也平平,那就只能夸心思醇厚了。

他本以为岑皇后会为黎大郎说话,没想到皇后倒是实在。

“既如此,就看他能不能考上武举。若能中个武状元,也算是一桩佳话!”皇帝哈哈一笑。

他没有完全把话说死,北疆四镇还是要拉拢,此事成不成,就看黎大郎有没这个能耐了!

岑皇后抿了抿唇,皇帝对外甥女婿的要求还真高......谁能保证武状元一定是年轻未婚的世家公子?

只怕清河长公主都不敢提这样的要求。

但她不会把这话说出来,毕竟在皇帝这做舅舅的眼里,自家外甥女是样样都好,就是做太子妃也使得!

“陛下,说起来,我们璟儿也就比姜衡小几个月,也到了议亲的年纪。”岑皇后笑了笑说道。

她若是一开始说起这事,皇帝必然顺势提起王家小郡主。

但先说了黎家大郎的婚事,皇帝心中就有了别的想法,因而说道:“太子妃乃未来的国母,身份尊贵、不可轻忽,还得仔细考察才是。璟儿年未弱冠,再过两年也无妨。”

岑皇后应了一声......说到儿子的亲事,这至尊夫妻之间的关系无形中又拉近了一些。

都是“至亲至疏夫妻”,在帝后身上可谓贴切至极。但太子萧璟,就是他们之间最紧密的联系。

夫妻间说着话,不知不觉间天色擦黑,皇帝便起驾,陪皇后到中宫用膳,正遇到太子萧璟和九皇子萧玮联袂来请安。

萧玮是个半大少年,性情活泼。

他规规矩矩给帝后请安,很快起身,笑盈盈地说:“父皇,他们都说乌拉尔山有好大的宝石矿,将来我封藩,您就把我封到鲜卑利亚去。到时候我就是全天下就富有的王爷!”

皇帝一怔......

封皇子到鲜卑利亚,以亲王之尊,制衡塞北总督?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