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834章 授符大礼

第834章 授符大礼

从蒙古草原到鲜卑利亚,如此广袤的地方,朝廷不加强掌控如何能放心?

设了各地巡抚,再加一个总督,这是文官系统;武将系统要设指挥使和各地总兵。

但这还不够......

作为皇室来说,没有一个藩王守藩篱怎么放心呢?藩王虽然有种种问题,好歹是同姓之人。

皇帝不是没想过在塞北封藩......但是,哪有合适的人呢?

像德王这些大藩王,要他们改封海外就像要他们的命一样,就差揭竿而起了。

分封皇子本是最佳选择,皇子初封,往往都是亲王爵,分位够高。

但塞北那样苦寒荒凉的之地,分封皇子......不说皇子的母妃不愿意,就是皇帝自己也有些顾虑。

万一皇子受不了苦寒,没多久就一命呜呼了呢?

到头来不仅制衡不了地方督抚,反而赔了儿子。

现在听到九皇子萧玮主动提出封藩鲜卑利亚,皇帝欣慰之余,不免有些猜疑......

往岑皇后方向看了一眼,皇帝拍了拍小儿子的肩膀问道:“玮儿如何有这个念头?鲜卑利亚......那可是能把人耳朵冻掉的地方。”

岑皇后垂眸微笑,拉着太子在另一边坐下。

萧玮一脸天真地说:“我听舅舅说,施总督本来是要求封王的。施总督这样的英雄,都心心念念要在塞北封王,想必塞北是极好的地方。他是异姓人,不能坏了祖宗规矩。我是皇子,封到那里,岂非轻易达到了施总督求而不得的目标?”

“父皇,那样的话,我岂不是比施总督更厉害?”

皇帝听到儿子的童言童语,不由得笑了。

皇后和太子也忍俊不禁......太子萧璟笑道:“阿玮,你不是比施伦更厉害,你是有个比施伦厉害的姓,有个比施伦厉害的父亲!”

这话一出,皇帝心情舒畅,笑容更真切了。

是啊!施伦梦寐以求的,他的儿子可以轻易达到!因为这是他们萧家的江山!

“玮儿有志气!”皇帝赞道,“不过你年纪还小,封藩一事不急。你若真想代天子守藩篱,从今往后,学文习武更应加倍努力!”

萧玮受到鼓励,挺着胸膛朗声应是。

大儿子沉稳周全、小儿子乖巧纯真,皇后端庄优雅......在妻儿的环绕之中,皇帝紧绷多日的心弦终于放松了,眉间的皱纹似乎都浅了。

宫中妃嫔有说他偏心中宫的,实在是那么多年下来,他发现只有在皇后这里才能得到心灵的平静。

皇后总是能恰到好处的,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又从不会提过分的要求......

过了几日,礼部在太庙举行了庄严肃穆的授符仪式。

“以铁为契,以丹书之”,古时铁券是以丹砂书写,隋朝以后改为用金填字,故又将其称为“金书铁券”。

在恢弘的礼乐声中,皇帝和施伦在天地祖宗的见证中立下盟誓,金书铁券一剖为二。

施伦身着一品总督朝服,恭恭敬敬下拜,双手接过其中一份铁券。

另一份铁券由皇帝亲自装进金匮中,礼部尚书将金匮请入宗庙。

如此,礼成。

本朝第一份丹书铁券就此授出,再无反悔。

无数钦羡、嫉妒、猜疑的目光投注在施伦身上,也有人悄悄向前方的姜丰看去,想看他是否也同样羡慕。

可无论是施伦还是姜丰,都一脸平静。

这份宠辱不惊的镇定,让心情复杂的众人不禁佩服,又更想知道姜丰是怎么说服施伦的。

其实真相说穿了很简单,姜丰只不过是给施伦一个台阶下罢了。

对施伦来说,他选择进京献俘,就是有心后退一步、在不损害施家军威名的前提下和皇帝达成协议。

所以当姜丰代表皇帝到施家,提出这个解决方案时,施伦心中是松了一口气的......

却还是一脸沉重地说:“本来我是再不敢相信朝廷的,带兵南下也是做了破釜沉舟的准备。但是考虑到同胞相残、令山河动荡、社稷不安,心中不忍。孤身进京献俘,也做了被朝廷秋后算账的准备......把性命荣辱都交给皇帝的一念之间。”

“如今若是其他人来寻我说这些,我是不敢信的。但是姜大人对犬子有救命之恩,是我们施家的大恩人。我不信你还能信谁呢?你说选哪条路,我就选哪条路!”

姜丰佩服地说:“施大人的胸襟气魄、拳拳爱国之心,实在令人敬仰。至于救令郎一事,不过是正好赶上了,何须挂齿。”

心中却说......得了吧!还孤身进京呢,你的大军就在库伦,不是威胁是什么?

说得那么慷慨,那么悲壮,一副引颈就戮的样子......有种你别向皇帝提要求啊?

谁还不知道谁呢?

双方都一脸真诚的笑容,满口江山社稷,心中互相腹诽......终于达成了最终协议。

施伦选择就任塞北总督,保留统摄军政的权利,姜丰毫不意外。

封王还是封公,都是虚名,权利才是实实在在的。

至于丹书铁券,是皇帝给施伦的承诺,让施伦安心镇守塞北的保障。

施伦当然也明白,领了这份丹书铁券,会招人嫉妒、忌惮、防备......但难道不领,朝廷就不忌惮防备他了吗?

授符仪式结束,对大多数朝臣来说,无异于放下了心中大石。

能不打仗还是不打仗的好,安安静静地搞经济建设不好吗?

施伦封了塞北总督,驻地库伦,乃命人去扶桑、库伦报信:麾下扶桑主力一部分撤回扶桑,一部分守卫库伦,其他各部兵马回防驻地;另派人兴建塞北总督府。

而施伦自己,则准备带着儿子施平波启程南下,去大湾喝姜衡的喜酒。

姜家已择好良辰吉日,届时到陈家迎亲,接着新娘后南下大湾、举行婚礼。

京中许多人家也和施家一样行动了起来,或是亲身前往、或是派出子弟带着贺礼,齐齐往大湾赶去。

今时不同往日,姜丰可不仅仅是外洋督抚,他眼看着还是下一任内阁首辅了!

和施伦谈判这样的大事,皇帝都委托给姜丰,从私来说是因为姜丰和施伦有交情,从公来说因为姜丰能代表朝廷。

首辅章成贺对此没有任何异议!

虽然不知道章首辅为何退让到底,但不愿意再和姜丰相争是明摆着的。连章首辅都不愿再争,其他人想争也没这个资格。

姜丰如今就是整个京城乃至举国上下一等一的热灶,此时不烧更待何时?

能够收到姜家喜帖的人,都感到荣幸。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