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858章 坐等圣旨

第858章 坐等圣旨

姜殊和杨棋乘风破浪,开始了他们的新征程。

钱勇也回安南去调兵......在他动身之前,姜媛觉得有些嗜睡、心烦,心中隐隐有所感,却不敢肯定,请高雷来把脉。

高雷原计划和陈璋一起去大夏的,因陈璋进京了,他也耽误了下来,如今倒是正好给姜媛看诊。

他虽不是什么妇科圣手,到底是进过太医院的人。

仔细把了一会儿脉,又问了几个问题,高雷面带喜色地说:“媛姐大喜,这是滑脉!”

“果然是。”姜媛淡定笑道:“我心里也琢磨着是,只有些不敢相信......嘉树都四岁了,我一直没有动静。”

高雷笑道:“媛姐身体很好,只是从前和姐夫聚少离多,子女上便缺了些缘分。”

还是这回筹备姜衡的婚事,姜媛和钱勇相聚的日子才多些。

姜媛笑着点头。

得知姜媛又有孕了,全家人都很高兴。

此时的人都讲究多子多福,只有小嘉树一个,还是太单薄了些。

钱勇抚掌大笑:“好兆头!真是好兆头!好孩子给爹爹带来好运!等我凯旋归来、升官发财!”

姜媛嗔道:“升官加爵还罢了,发财?你是去打仗还是去打劫?”

钱勇憨憨笑道:“我不是想着给孩子们多积累些财富吗?打仗和打劫又不冲突......听说波斯、大食富有得很。”

姜媛哭笑不得,却也觉得钱勇的话没错。

打仗要没有利益,谁去打?这回姜衡成亲,施家送来的贺礼有满满一箱祖母绿宝石,都是在乌拉尔山缴获的......

周佳恒得知姜媛有孕,亲自送来贺礼。

她自己没经验,身边的李嬷嬷倒是含笑说了好些注意事项......

姜媛是第二胎,自己也有经验了,但听一听也无妨,而且李嬷嬷礼仪周到,说的话也都是老成持重之言,并无不妥。

姜家当然知道周佳恒身边的管事、丫鬟都是宫中指派的,但只要他们安守本分,把周佳恒服侍好了,姜家自然容得下。

就是普通的产业,交给他们打理都可以。

至于姜家真正机密的产业,别说他们了,连姜衡都还摸不到。

周佳恒回去后,李嬷嬷说:“姑太太有孕在身,少夫人正该留在家里,帮夫人分担家事。”

可别出去度什么蜜月了!京中高门哪有这样的规矩!

周佳恒也有些犹豫,如今人人忙碌,他们还出去游玩,是不太好......可度蜜月的事,她又确实挺期待的。

周佳恒将自己的犹豫告诉姜衡。

姜衡笑道:“我问一问爹娘的意思。”

“这能直接问?”周佳恒拦住他,“不显得自己没眼色、不懂事?”

姜衡拉着周佳恒的手道:“有什么不能直接问的?一家人的,有什么不直说,非得你猜我、我猜你的,有什么意思?累都累死了。”

“那你去问吧。”周佳恒还是有些忐忑。

在宫中,谁不是七窍玲珑、凡事自己琢磨的?

姜衡找到父亲,没说是周佳恒的疑虑,只说自己不放心。

姜丰捋须笑道:“你们按原计划出游就是......家里的事,有我和你娘在呢。”

“阿爹不是要进京?”姜衡诧异地问。

“等。”

姜衡怔了怔,恍然道:“等圣旨。”

等升姜总督为内阁首辅的圣旨!

姜丰点头微笑:“我去年进京,原是进京述职,只是耽搁的时间长了一些。我现在的正职是南洋总督,留在大湾才是名正言顺的。没有朝廷的旨意,我急急忙忙的进京,倒现在太迫不及待了。”

他已经和朝廷、章成贺达成了共识,现在万事俱备,等结果就是了。

说起来,真有旨意来了......按规矩,姜丰奉旨进京后也得诚惶诚恐地谦虚一回,表达自己对首辅一职的慎重,得皇恩登阁拜相,也绝不敢擅权的姿态~

无论是朝堂纷争还是海外硝烟,姜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对于前路,心中没有半点犹疑。

他超越千般阻碍才走到今日这一步,从此虽千万人,吾往矣!

有了姜丰的准言,姜衡和周佳恒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登上了开往江南的海船。

而此时,安王萧玦顺利抵达京城。

安王使臣来给姜衡贺喜,就说了安王奉召进京,贺皇后千秋节。

如今萧玦抵达京城,皇后千秋未到,他就住在宣和会馆,等候皇帝召见。

皇帝对萧玦的感情很复杂......最如鲠在喉的,就是萧玦发檄文讨伐施太后一事。

亲孙子讨伐亲祖母,令天下为之侧目,都在说施太后肯定是犯了大罪,才逼得亲孙子大义灭亲!

而这种行为,无疑是把皇帝的脸面按在地上摩擦。

每每想起此事,想起自己被百官逼迫,皇帝就恨不得把这个逆子杖毙了。

去年召他回京,他还敢称病不回,如今是觉得风平浪静了,敢回来了?

皇帝没有召见萧玦,京中也都是人精......萧玦在宣和会馆清清静静的,诸皇子公主和宗人府都没有派人来探望他。

萧玦也不以为意。

今时不同往日了!他不再是宫中战战兢兢的受气包了,他是敢剑指太后的藩王!卖煤矿挣的金子装满了他的库房,更让他底气十足。

钱壮怂人胆!

父皇总不会毙了他,大不了训几句,不痛不痒的......等父皇出了气了,他拍拍屁股回安南,继续做他逍遥自在的藩王。

姜大人给他指点了这条出路,可真是个大好人啊!

晾了萧玦几天后,皇帝才召见了他。

安王穿了亲王的大朝服,坐着亲王大轿、在锦衣卫的扈从下大张旗鼓地进宫。

倒不是他有心招摇,而是亲王的排场就是这样的。

在都堂办公的内阁官员也就都知道了安王进宫的事。

“陛下召安王进京,是要查问安南金矿一事?此事三司已经回报,纯属子虚乌有。”内阁次辅辜鸿道。

首辅章成贺笑道:“也不仅为了此事......父子亲情,陛下思念二殿下也是有的。”

其他人口里称是,内心都在腹诽......陛下会思念萧玦就见鬼了,怕不是施太后托梦,让陛下打萧玦一顿!

萧玦走进殿中,行大礼跪拜。

说好无欲则刚的,可到了父皇跟前,他还是不由自主地忐忑了。

皇帝端坐上方,好半晌才沉声道:“起。”

萧玦闻声站起,皇帝没给他赐座,他就老老实实的站着。

皇帝凝视着萧玦......在他的印象中,萧玦就藩时是个清瘦苍白的阴沉少年。在安南几年,虽然黑了些,人却结实了,看着比从前更强壮了些。

为人父的,看到儿子身体好转,理应是高兴的。

但是......天家无父子。

“萧玦,你出息了!”皇帝冷声道,“那道檄文,是你亲笔所拟?我还不知道你有这文采!”

皇帝心中还是猜疑,那道檄文到底是谁的意思,是安南总督莫明?是缅甸萧瑢串联?还是......姜家?

萧玦却慨然道:“启禀父皇,檄文确为我亲笔所拟!”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