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859章 皇帝动怒

第859章 皇帝动怒

萧玦早就做好了被皇帝质问的准备,此时施施然说道:“父皇承天景命,威加海内、御宇四方,海内黎庶莫不臣服!儿代天子守藩篱,虽远在天涯,亦时刻思念父皇、不忘父皇教诲!”

“安南离开我朝数百年,新近收复,百姓对祖国感情复杂,既钦羡又警惕,唯有公正大义,可定民心。因此,得闻施太后之逆行,儿臣慨然上书,为大义尔!”

萧玦慷慨激昂,姿态恭敬却不谦卑。

他的话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想要藩属国臣服,大义也是不可缺的。

但是!坚守公正大义就要讨伐亲祖母?

人皆私其亲,你闭嘴也没人说你!

皇帝冷笑:“好一个‘公正大义’,你是在教朕怎么当皇帝了?”

他后悔了,他就不该召这逆子回京。

萧玦“噗通”一声跪倒,叩首道:“父皇息怒,儿臣绝无此意!”

“是谁挑唆你的?左长史曾桐也没拦着?”皇帝吸了一口气,问道。

要不是一国之君的涵养,他现在就该把桌上的镇纸、笔架砸到逆子头上!

“无人教唆。儿臣看到朝廷邸报,心中惊骇、悲愤、羞愧......拟檄文时,曾长史并无劝阻。”萧玦恳切地说。

邸报?曾桐?

朝廷邸报是由内阁发出的,曾桐是章成贺的旧属......难道说发檄文的事是章成贺暗中示意的?

以当时章成贺咄咄逼人的姿态,确有可能。

但是,檄文来得太迅捷了,还是缅甸、安南、琼海三地同时发出......不是他看低自己的内阁,实在是朝廷办什么事都拖拖拉拉的,哪有这个速度?

总而言之,皇帝觉得章成贺嫌疑不大。

看着阶下诚惶诚恐的萧玦,皇帝没让他起来,而是继续问道:“藩王不得插手地方政务、不得与官员勾结,你和莫明关系不错啊?”

“父皇明鉴,我和莫总督就是礼节上的往来。至于煤矿,是在我的封地上发现的,按律获得分成。”萧玦坦然道。

“不是煤矿的事。檄文真不是莫明的授意?”皇帝追问。

在皇帝心中,耿耿于怀的还是檄文一事。

金銮殿状告太后、三封檄文、天下抗税......是他登基以来最大的危机,也是最大的耻辱!

经历了这个事,令他对文官集团都更加警惕了。这些读书人,口口声声忠君爱国、公正大义,其实不过是为了权利!

萧玦恭敬答道:“檄文是王府属官草拟,儿臣润色后亲笔书写。至于莫总督,他从头到尾没有参与此事。父皇,莫明当年进京会试铩羽而归,连个进士都没中,臣看过他写的公文,才华只是一般。我这檄文花团锦簇、文采斐然,是他写得出的吗?”

“你还挺骄傲的。”皇帝简直要气笑了。

这逆子肯定是对蔡慧妃一事怀恨在心,故意来气他的。

檄文的事,锦衣卫都没查出幕后主使,看来在萧玦这里也问不出什么了......以这逆子的脑子,就算莫明暗中布置了什么,他恐怕也分辨不出。

说不准连他身边的人,都被人收买了!

对莫明的能力,皇帝还是比较认可的。

能够布局十年,安插探子到邻国殿前大将军家中,就算幕后是姜丰的授意,莫明这执行力也很惊人了。

萧玦这十来岁的孩子,还不得被莫明玩弄于鼓掌之中?

想到这里,皇帝的气倒是消了些......自家儿子心地不坏的,就是被人蒙蔽、教唆了!

“起来吧!”皇帝淡淡地说。

萧玦毕恭毕敬地站起,因跪得有些久,腿还有些抖......心里却暗暗松了一口气,看来是度过一劫了?

还是装傻有用!

皇帝宁愿要个傻儿子,也不愿要个不孝子。

无法再追究檄文的事,也无法再追究幕后的主使......皇帝叹了口气,这件事恐怕只能到此为止了。

也怪傅冲不中用,锦衣卫在他手中,要查什么都查不出,若是陈璋还在......

陈璋啊!

看着萧玦发抖的样子,皇帝淡淡地说:“你已是王爷了,脾气也该硬一些。代天子守藩篱,你这个样子守什么?来年你也满十六岁了,就把婚事办了吧。”

萧玦迟疑地说:“可阮家小公主才十二岁,是不是小了一些?”

“先成婚,不圆房。”皇帝道,“如此也是为了安定民心。你娶了阮氏后人,能够赢得安南人的支持,以后在督抚面前也有底气些。朕让你们到地方就藩,不是让你们做笼中鸟的!”

近些日子,三皇子的生母常在他耳边念叨,想让儿子分封瀚海。

真是被宝石迷了眼!

萧玦在安南尚且如此,其他皇子到了瀚海,还不是成了施伦手中的旗帜?除了九皇子萧玮,他是岑家的外孙,施伦恐怕拿捏不住。

萧玦这才高兴地应了,成了婚就是大人了!

而且太子还未大婚,他先成婚......不管怎么说,算是赢了太子一回?

萧玦回到宣和会馆,皇帝便下旨礼部和宗人府,筹备安王与阮家公主大婚事宜。

朝臣们松了口气,看来安南无事啊!若像去年那样动荡,朝臣一不小心也受牵连,还是天下太平的好啊!

皇帝从萧玦这里没有得到答案,但对章成贺的不满却还是加深了一些。

不久之后,去淮扬查访的人也回来了。

金陵城外避税码头的事,也呈到了御前。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这个避税码头是那几家漕商的私产。但锦衣卫查明,这只是被推出来的替死鬼,背后和章家脱不了关系。

“我们没有查到确凿的证据,章家似乎早有防备,在我们赶到之前,把账册都毁了。”负责此事的锦衣卫镇抚使秉道,“但是金陵各家商贾口供,这码头和仓库就是章家的产业。”

皇帝看着奏报,心情很不好。

这些挖国家墙角的蛀虫!堂堂一国首辅,竟然私设码头拦截国家税银,就是抄家流放都不为过!

原来如此,怪不得章成贺突然就在姜丰手中败下阵来、上旨乞骸骨!原来是有把柄在姜丰手中。

这乞骸骨还真的“乞”,慢一步就尸骨无存了。

更可气的是,姜丰明知此事,却拿来做把柄要挟章成贺,而不是上奏朝廷。

这一个两个的,竟然都对挖国家墙角的事如此淡然!

满朝朱紫贵,竟无一忠臣?

那镇抚使见皇帝半晌不语,小心翼翼地抬头看了一眼皇帝的脸色,发现皇帝阴沉得如暴雨将来......心中也不禁忐忑了,皇帝该不会气出病来吧?

现在只等皇帝一声令下,他就拿章成贺下诏狱!没了物证又如何?酷刑之下,没有不招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