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903章 太子定亲

第903章 太子定亲

皇帝光明正大的给姜丰挖坑,这是阳谋,姜丰避无可避,只能说道:“臣附议宗正大人,可先给太子殿下定亲。”

定就定吧,人选是你们选的,又不是我选的。

且沈家都同意了这门婚事......太子算得上佳婿了。

皇帝笑道:“诸位爱卿言之有理,太子也确实到了成婚的年龄。”

乃命待诏学士拟旨:“朕之太子萧璟人品贵重,行孝有嘉,亲征海外,于国有功,今已至弱冠。今有工部左侍郎沈之鹤之长女,值及笄之年,少而婉顺,长而贤明,行合礼经,言应图史。故朕下旨钦定为太子萧璟之嫡妻,择吉日大婚。”

听皇帝毫不犹豫地说出赐婚圣旨,众臣明白,这太子妃的人选是早已内定的了。宗正趁此机会提出太子婚事,正合上意!

大朝会,太子随朝听政,听到赐婚旨意,连忙出列谢恩,脸上带着喜气和少年人的腼腆。

内阁众臣、勋贵武将、督抚等齐齐向太子道贺,一时之间,殿内喜气洋洋。

赐婚圣旨一下,一些人恍然大悟,难怪不久前朝廷升沈之鹤为工部左侍郎呢,原来是皇家相中了沈氏女!

有心谋太子妃一职的人家则暗自叹息,论门第出身,沈家也只是中等人家而已,偏偏皇家相中他家......

太子的亲事定下,言归正传,皇帝也命钦天监给安王萧玦选黄道吉日,由礼部、宗人府派人随莫明下安南主持婚礼。

至于安南修铁路一事,听闻由安南出资、出民夫,户部和工部商量了一会儿最终同意了。

姜首辅早已流露出要修铁路的意思,如今拿安南来做试验也好。

若是建得好、运行顺畅,再在国内其他地方建;若是不可行,安南偏远之地,影响也有限。

这两件事便定了下来。

接着,又有凉州巡抚马蔷等出列,提出反对撤销锦衣卫。

马蔷朗声道:“锦衣卫凉州卫所,有兵士两千余人,在抗击马贼、安定地方中立下大功。姜首辅说锦衣卫于国无用了,臣是不赞同的!”

姜丰从容说道:“马巡抚博览群书,想必看过盲人摸象的故事。锦衣卫在西北可抗击马贼,在其他地方却白领朝廷俸禄,尸位素餐甚至行欺压百姓之事,官民敢怒不敢言。这些事,历年各地巡抚、知府奏折可见一斑。”

“且抗击马贼不是府军的责任吗?锦衣卫凉州卫所既行此职责,何不合并到府军中,请功封赏亦更为名正言顺?”

马蔷被堵了回来,不由得向威国公看去。

岑巍持笏出列,笑道:“老臣记得,姜首辅提出裁撤锦衣卫时,曾指责锦衣卫‘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德配不配位,口说无凭。今锦衣卫指挥使傅冲已抵达高丽,若其能在此役中立下大功,岂非证明锦衣卫不曾抛去初衷,于国仍有大用?”

马蔷立刻接道:“吾等边疆督抚,不擅长与人论道,只手底下见真章!臣昔日也曾见过傅指挥使,其英勇忠义,实为一时豪杰。说其德不配位,乃至整个锦衣卫都德不配位,未免偏颇了。臣知姜首辅与夏国大将军陈璋情谊深厚,但评价一个人或一个衙门,岂能以感情用事?”

姜丰:......你来教我当官?

礼部尚书卢昆闻言出列道:“老臣与陈璋可没有什么情谊,和傅指挥使也没有私仇。从公而论,亦认为其德不配位,锦衣卫擅权逾矩、弊大于利,当裁撤改组!”

礼部右侍郎朱昭亦笑道:“马巡抚认为傅指挥使是一时豪杰,想来与其是惺惺相惜。然而塞北总督施伦却言傅冲谋略、眼光、才能、城府,无一可及前任陈璋。其什么都做不了主,不愿与其多谈。施总督盖世英雄,却与马巡抚意见相反呢!”

你马蔷看人眼光不行啊!你既和傅冲惺惺相惜,那就是一类人了?

岑巍皱了皱眉,心中暗骂傅冲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平白无故把礼部得罪死了,以致四面树敌,想保他都难!

兵部尚书毛文英正色道:“各地锦衣卫卫所并入府军,从锦衣卫中选拔精干组成‘国家安全部’已获得内阁上下认同。听闻马巡抚亦承认锦衣卫有积弊当改,裁撤改组锦衣卫,正是为朝廷、为陛下挖去腐肉,重长新肌。请陛下明鉴!”

人人都说请陛下明鉴,皇帝冷声道:“诸位爱卿各有见解,是否裁撤,还是要等傅冲回京再说。威国公所言,德是否配位,口说无凭,便看傅冲能否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锦衣卫的作用吧!”

“吾皇英明!”威国公朗声颂道。

马蔷往姜丰的方向望了一眼,暗自得意。

泱泱大国征一个小小的高丽,还不是手到擒来?此战眼看着就是给岑家、给傅冲送功劳的,皇帝此言,是偏向锦衣卫啊!

姜丰云淡风轻地说道:“陛下英明,就等傅冲的消息!”

他这么镇定,岑巍反而心中一咯噔,有种不祥的预感。

皇帝也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他倒不是要维护锦衣卫。

事到如今,他也想通了,把锦衣卫改组成“国家安全部”,对他来说并没太大损失;把锦衣卫合并进府军,精兵简政,还能减轻国家财政的负担。

之所以顺着威国公的话,不过是不想太轻易让姜丰如愿。

内阁提出削弱皇权的政策,皇帝总得挣扎一番才合理嘛!

但是,姜丰如此镇定......难道是高丽情况不妙?

皇帝一锤定音,群臣不再争论,此事暂时达成共识。

今日又有给太子赐婚这样的大喜事,其他朝臣没有要上奏的,大朝会便结束了。

散朝之后,百官按照顺序井然有序地退出金銮殿。

岑巍和姜丰都是高官,位置相近,最后才慢慢退出。

走到姜丰身边,岑巍试探着问道:“姜大人向来主张收复故土,想必也希望早日收复高丽了?”

拉锦衣卫一把只是顺带,最重要的还是岑家收复故土的军功,这关系到岑家能不能如愿获得丹书铁券呢!

以姜丰的人品,当不至于为私仇拖岑家后腿吧?

姜丰微笑:“我当然希望高丽早日回到祖国怀抱!也正在期待征高丽的捷报呢!”

岑巍拿不准姜丰说的是不是真心话,微笑道:“待捷报回京,老夫立即告知大人。”

接着拱了拱手告别,姜丰含笑目送他离开。

岑巍回到府中,对马蔷在内的心腹下属道:“唐高宗时,大军进至平壤城下,灭亡当时的高句丽政权,设置安东都护府,统治高句丽各地,高句丽名副其实是我朝故土。如今的高丽政权身为藩属国竟然对我朝不敬,讨伐是名正言顺的。以姜丰的性格,对收复高丽一事当乐见其成才是。”

马蔷以西北“土著”自居,听到岑巍理所当然地把高丽视为华国的一部分,心中微微有点不舒服,但没有说什么。

众人分析着此事有何不妥之处,毕竟姜丰的态度实在有些奇怪。

过了一会儿,岑巍一个心腹幕僚突然说道:“不好!姜丰恐怕不仅不拖后腿,还助我们一臂之力!”

嗯?助我们一臂之力算什么不好?

岑巍愣了愣才反应过来,猛地站起:“果然不好!来人,速速派人去东北打探消息!”

其他人想明白后,都是脸色惨白......算一算时间,如果姜丰真的做了什么,恐怕来不及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