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904章 收复高丽

第904章 收复高丽

五月,施伦回京献俘,获皇帝赐丹书铁券、任塞北总督,统摄塞北草原及鲜卑利亚广袤的地域。

塞北草原有金矿,乌拉尔山有宝石矿都让许多人垂涎不已。而最令岑家羡慕嫉妒的,仍是那份丹书铁券!

这对勋贵、武将来说是最高的荣誉,也是家族长存的保障。

岑家作为外戚,一直有种不安,既怕有朝一日太子出事,岑家受牵连,又怕太子顺利继位后忌惮岑家势力、削弱外戚。

自古以来,顺利继位的元后嫡出太子有几个?权势过大的外戚能善终的有几个?

长孙无忌作为唐高宗的亲舅舅,都被逼得自缢、子孙流放岭南为奴。

岑家想想就忧心。

有丹书铁券这种誓约就不一样了。

岑巍召集岑家子弟力求为岑家也获得一份丹书铁券,乃将目光投向高丽。

高丽从唐朝起就是我朝领土,如今收复故土岂非名正言顺?

岑家突然发难,攻讦高丽编排我朝明君、狂妄自大,有不臣不敬之心,引发朝野对高丽的谴责,朝廷遣使去高丽问责。

高丽君臣突然收到宗主国的问责文书,一开始是懵的。

他们的史书,向来是那么写的,唐太宗征高句丽大败而归,眼睛被射瞎,难道不是事实?

孔子是高丽人、端午祭是高丽传统习俗,那不是事实?鲁地和东北,历史上都是高丽的。

......反正他们的史书就是这么认为的。

高丽历来如此,华国也一直不计较,怎么突然就计较起来了呢?

一开始,高丽君臣还心存侥幸,想着是不是出了什么误会?或者有人恶意挑拨两国关系?

自扶桑被征服后,他们一直战战兢兢、安分老实,应该不会再引起华国厌恶了啊?

高丽忙派人送上一份自辩奏折,一切都是误会!我们作为藩属国,对宗主国一向是最尊敬的!这不,还集全国之力为皇后娘娘准备了一份千秋节礼呢!

高丽使臣也不傻,进京后打听这件事的前因后果,知道和岑家有关,马上为岑皇后备了一份贵重的千秋节礼,希望贿赂岑皇后,让岑家为高丽说话。

他们态度如此诚恳,应该平安无事了吧?

可谁知岑皇后收了千秋节礼,使臣却进不了威国公府的门。

不仅如此,不久之后听说两国边境发生冲突,一个华国士兵莫不奇妙死了,凶手是高丽人。

岑巍义愤填膺,指责高丽不满朝廷问责,蓄意报复!华国每一个士兵的性命都是珍贵的,是可忍孰不可忍,必须让高丽付出代价!

图穷匕见。

即使是最敦厚的国子监祭酒都看出了岑巍的用心,高丽使臣焦头烂额,近乎绝望。

接下来,就是朝廷以威国公世子岑泽为统帅、大同总兵黎思安为东征提督,征讨高丽、严惩不臣不敬的高丽君臣。

檄文一出,高丽顿时慌了,此时他们也明白,所谓凶手不过是莫须有的。

华国就是想打他们,不需要理由。

被逼到绝境,高丽李国主反而生出一丝勇气来,集结各路兵马到东北边境抵抗。

“华国也不是无敌的。历史上,隋朝征高句丽,征得自己都亡国了。唐太宗亲征,眼睛都被我们射瞎了。蒙古人那么厉害,也只是短暂统治我们......我高丽民族勇敢、坚毅,绝不会轻易屈服!”李国主登上城楼,高声鼓舞着出征的士兵。

这些话,既是给将士壮行,同样是给自己鼓气。

内心深处,他明白以华国今时今日的实力,想要征服整个高丽半岛,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但如果能坚守一段时间,华国就退兵了呢?

高丽一边派兵抵抗,一边继续派使臣进京求情,甚至在威国公府前上演了“壮烈殉国”的一幕,只希望激情华国仁人君子的同情,放弃征讨高丽。

如果是过去,高丽这一招可能会有用。

当初姜丰提议征扶桑的时候,就有不少老学究严词反对,说什么“远人不服而不能来,则修文德以来之”;而姜丰征暹罗的时候,更是被人指责“无端对藩属国开战,不合王道”......

姜丰听了吗?没有。

该打哪里就打哪里。

有了这样的例子,后来征天竺、打北美,都没有人啰嗦了。

满朝文武已经习惯了我朝不断的对外开拓,现在岑家征高丽,更不会有人置喙了。

爆炸案发生后,皇帝把锦衣卫指挥使傅冲派到高丽“督军”,以避风头。

岑泽和黎思安率领大军穿过辽东,直抵鸭绿江。

此时高丽京城在半岛的中部京畿道汉城府,思及边境有鸭绿江高地、盖马高地等天险,山高林密,又派有大军阻挡,高丽君臣稍稍安心。

只要拖到冬天,有冰雪为阻,说不定敌军就撤兵了。

岑家大军抵达鸭绿江高地,与高丽兵马酣战。

岑泽作为威国公世子、北军四镇统帅,实际上只是个官二代,没指挥过前线战争,此时很识相地把指挥权交给了黎思安。

“傅大人,锦衣卫有没有高丽的地形图、驻防图?”黎思安询问傅冲。

锦衣卫不是监察地方、无孔不入吗?对藩属国有没有监察?

傅冲神色尴尬:“没有。”

他们已经好多年不对外监察了。

陈璋在的时候,还亲自带人到扶桑、虾夷、北美等地,也派人下南洋、渗透高丽,确实有收集到一些情报。

后来陈璋去北美,带走了一些自己的亲信,扶桑、虾夷暗探都在陈璋手里。傅冲上任后,又清理了陈璋留下来的一些人,自己把南洋、高丽的耳目给割了。

反正,南洋、高丽都是藩属国,监不监察没啥要紧的。

谁知有一天会打高丽呢?

黎思安淡淡地点了点头,本来也没对锦衣卫抱多大希望。

只是岑泽说要分一些功劳给锦衣卫,那他们总不能什么也不做吧?

傅冲也很识相,连忙派人去刺探情报、刺杀敌军将领。

在鸭绿江高地僵持了一段时间,我朝军队仰仗火器之力终于往前推进了不少,即将抵达北部平安道的平壤府。

平壤府是高丽的大城重镇,也是通往京畿道汉城府的一道重要防线,高丽派了大将防守。

傅冲艺高人胆大,提出要亲自带人去刺杀高丽大将,立首功!

刺探情报、刺杀敌酋本是锦衣卫的看家本领,他既主动请缨,岑泽和黎思安商议之下就同意了。

若能成功刺杀敌军大将,必能让敌军大乱,消息传到汉城府,只怕那李国主都得弃京城而逃。

“傅冲若能立此功,就不用我们特意分功劳给他了。”岑泽含笑说道。

黎思安也说:“他能有如此勇气亲入险地,令我刮目相看,不愧是陛下看重的锦衣卫指挥使。”

至于失败什么的......傅冲有这个想法,想必计划充分吧?

且锦衣卫指挥使都是身手敏捷的,即使刺杀不成,全身而退总不会太难?

听闻当年陈璋随军征扶桑,把幕府将军都生擒了,傅冲不会差太远吧?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