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916章 祭天大典

第916章 祭天大典

今日的献捷之礼,因为恰逢冬至祭天大典,比鲜卑利亚大捷的献捷之礼更要隆重。

周延年随着朱昭押送高丽降臣到太庙,便见皇帝、太子及勋贵、内阁重臣皆在此。

整个祭坛彩旗招展,礼乐飘扬。四周守卫的是高大挺拔、衣甲鲜明的禁卫,冬日和煦的阳光照在刀枪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高丽君臣也是第一次参与这么庄严隆重的祭典,不知该做什么表情......难道真的要感到荣幸吗?

因献捷之礼和祭天大典合二为一,流程又格外繁琐。

庄严的礼乐声中,行第一项“迎神”之礼。

皇帝身着衮服,头戴冠冕,先至昊天大帝神位前行跪拜之礼。接着,携太子到祖宗牌位前上香。

皇帝乃天子,能让他跪拜的只有上天和祖宗。《公羊传》曰“天子祭天,诸侯祭土”。

皇帝念了祭奠昊天的祭文,接着是百官祭诸神。

以姜丰为首的内阁重臣在圆坛上对诸神行三跪九叩礼。姜丰是从外官入主内阁的,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冬至祭天大典。

郎朗晴空,暖暖旭日,宽阔的祭坛上一片肃穆,仿佛真的能沟通天地神明。

三跪九叩后,姜丰朗声念了祭天祷文:“吾等法天地始祖......以祀诸神,祁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重臣齐声祈祷“......祁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在外围等待被“献祭”的高丽君臣,听得懂汉语的都是一言难尽的神色......你们不去征伐别人,就是天下太平了!

主动南征北战的人祈祷“天下太平”,这不是最大的笑话吗?

第二项是“进俎”之礼,献俘也是这个时候。

皇帝在太常寺官员陪同下,到主神位行现爵礼。

礼乐声响,侍臣高声唱道:“今日冬至,引献俘以祭天地。”

随即,礼部官员和周延年麾下士兵一起引降臣到献俘位。

到了这个地步,高丽君臣再没有什么想说的了,如提线木偶一般,让他们跪就跪,让他们拜就拜。

顶多在心中安慰自己,这祭拜的是天地,受得起他们的跪拜。

周延年朗声告道:“今扶桑军、大夏军及北军收复高丽,引降臣至此敬告天地,请有司处置。”

刑部尚书刘东山出列道:“今冬至祭日,感上天好生之德,虽高丽君臣不敬不臣,吾皇恩德,特赦之,并封高丽罪王为安乐公,沐我华夏恩典。”

众臣齐颂:“吾皇恩典,泽被天下!”

这阵阵的歌颂声在礼乐的衬托下格外神圣,仿佛真是上天降下的声音。

跪在献俘位上、新出炉的安乐公都不由得一阵恍惚,难道这就是天意吗?高丽亡国,不是自己不够勤勉,不是高丽军队不够强,而是天意?

最后,皇帝行饮福受胙礼,光禄寺官员向皇帝进上福酒和胙肉。皇帝饮下福酒,将白水煮肉的胙肉分成一份份,赐给诸皇子以示恩宠。

这胙肉官员就吃不到了,只有天子才能接受上天的赐福。皇子们也只是沾上天子的福气,得赐胙肉的皇子们都会很荣幸地把这沾着白色油花的福肉吃下。

引福受胙后,天子带百官送神。

进帛官捧帛,读祝官捧祝,掌祭官捧撰......皇帝到望燎位观看焚烧祭文,礼乐声毕,祭天大典才正式结束。

整个流程中,作为特殊祭品的高丽君臣都一脸木然,直到祭礼结束,他们才被刑部官员带了下去。

这些人中,凡参与“篡改史书、污蔑我朝明君”、“见王师而不降、抵抗被俘”的人都要接受刑罚,但安乐公是特赦的,他可以参加接下来进行的宫宴。

其实,这位新出炉的安乐公是一点也不想去参加什么宫宴,在那样的地方,他怕被人问一句“还想念高丽吗?”......

冬至不仅是皇室和朝廷的大事,也是民间的大节日。

今日又有献捷之喜,城里的鞭炮声从早到晚响个不停,百姓们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国家大事虽然距离普通百姓很远,但自己国家打了胜仗还是值得庆贺的,何况还能看到献捷的热闹。

威国公岑巍作为勋贵也去了太庙参加祭天大典,亲眼看着姜丰作为文官之首率领百官祭神、看着高丽君臣垂头丧气地跪在献俘位上,看着那周延年昂首挺胸地念告文......

今日的荣耀,本来是属于岑家的。

此时,不孝子岑泽或许已经回到家中了吧?

岑巍板着脸,倒也符合这祭天大典庄严肃穆的氛围。

而祭典结束,百官奉圣驾回宫,到宫中参加宫宴,就该换一张笑脸了。

周延年此时已在礼部官员的安排下换了一身从三品的官服。就在方才,礼部宣读了皇帝的旨意,升周延年为从三品的国家安全部副卿。

这个国家安全部,终于名正言顺的摆在了台前。只是这副卿人选有了,正卿呢?

从三品已算是高官,周延年也终于可以走到姜丰身前了,只见他单膝下跪,在众目睽睽之下向姜丰行了个下属之礼,说道:“属下周延年,奉大人之命协助施总督征罗刹、助北军收复高丽,幸不辱命,今向大人复命!”

此时皇帝还未升座,举行宫宴的大殿上只有文武百官和一脸晦气的安乐公。

众人虽早已猜测,这个周延年恐怕和姜丰有关系,出兵高丽也有姜丰的授意,但毕竟没有真凭实据。

万没想到,周延年在众人面前,直接揭露了这一点。

众人看向姜丰的目光都有些复杂,姜首辅,你把属下派到施伦身边去,他知道吗?

你派人去抢岑家军的功劳,他知道吗?

想到这里,有人去看岑巍的脸色,果然国公爷的脸色已变得铁青!

姜丰似乎也怔了怔,连忙扶起周延年,笑道:“你我同朝为官,何须如此多礼?”

看到众人好奇的目光,姜丰也只能解释:“周大人是江南人,早年到大湾求学,也是大湾理工学院的高材生,因其擅长机变,就投到了扶桑施总督麾下,随其收复鲜卑利亚。”

至于周延年是大湾机要局探子,曾跟随顾卿学习这种事就不必说了。

岑巍忍无可忍,终于说道:“姜首辅好手段,却不知我岑家可有‘擅长机变’的人投来?”

有?还是没有?

姜丰笑容不变地说:“国公爷麾下人才济济,这擅长机变的人自然是有的。当然,和我是无关的。”

岑巍原只是气话,听到姜丰的答复,却不禁疑心起来,难道自家真的也有姜丰的探子?

说起来,那个莫明近来老是找马蔷喝酒辩论,莫非是想挖他墙角?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