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925章 保举姜殊

第925章 保举姜殊

沈之鹤是奉召进京的,在大湾稍微休整了两日,汇报了西南的战况,就和吏部传旨官员一起北上。

朝中得知沈之鹤回京的消息,不少人心中都叹道,姜首辅的势力更大了。

工部尚书年后已递了告老折子,陛下按流程留中挽留。但告老只是流程问题,沈之鹤已是工部左侍郎,入主工部只是时间问题。

这一部尚书,是姜首辅的故吏旧属!

但细论起来,也不能说姜丰结党。这朝中百官,谁和谁还没有一点拐弯抹角的关系呢?

兵部尚书毛文英是施伦一手推上台的;礼部右侍郎朱昭和施伦是同科;安全部正卿王玢和姜丰是同乡好友、副卿是姜丰的旧属;吏部尚书傅霄是章成贺旧属......

其余各部,也都有各种各样的人脉。

沈之鹤进京,最高兴的人要属太子殿下。皇帝已给太子赐婚,要等沈之鹤回京,才命钦天监择期举办大婚。

太子殿下大婚,这流程是非常繁琐的,光是筹备工作都要大半年......皇后娘娘已经暗暗开始准备了。

沈之鹤在南洋政绩卓越,马喇甲又是此次征西亚的后方粮草军备中转地,能获知第一手战报。

朝中上下对征西亚的战况还是挺关心的,虽然西亚遥远,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且姜首辅在十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用海外殖民地的资源发展国内......这西亚听说也是有丰富的资源的。

姜首辅说西亚蕴藏有大量的黑火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大多数人都深信不疑,因为“姜子”是科学派的开山祖师啊!

为此,姜丰请示皇帝,为迎接沈之鹤回朝,加开一次大朝会,皇帝准了。

沈之鹤得知朝廷加开了大朝会,从津港连夜赶回了京城,第二日换上正三品的侍郎官服,精神抖擞地去上朝。

天还蒙蒙亮,百官陆续抵达宫门,在朝房“待漏”。沈之鹤到了高官暂歇的直房,已经有好些六部高官到了,相互之间寒暄见礼,就见姜丰也走了进来。

姜丰一走进,就拉着沈之鹤说:“我可是望穿秋水,终于等到了飞卿回朝!”

沈之鹤笑道:“大人等的不是我,是西亚的战报。”

西亚的战报,比沈之鹤更早抵达京城。姜丰已经知道了三路大军征西亚的战果,心中还是颇为喜悦和欣慰的。

世界三大咽喉,马喇甲海峡、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终于都到了华夏帝国手中!

掌握了这三大咽喉,就掌握了世界经济的命脉、占据了军事的领先权!

春日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天地,朝鼓声响起,众人不再寒暄,文武百官分两列缓缓前行,向金銮殿走去。

威国公岑巍朝姜丰点了点头,沈之鹤进京,西亚战事结束,他们那个移民镇守苏伊士地区的计划也要提出来了。

那一日密探,岑巍最终还是被姜丰说服了,同意迁徙西北回教民到西亚,并且说服了马蔷。

他是怎么说服马蔷的,姜丰不得而知,总归是名与利相结合。马蔷的母亲虽是岑家旁支,算是岑家外甥,但没有足够的利益,是不能让强悍的西北马家军动心的。

百官依次在大殿上等候,皇帝升座,文武百官一拜三扣,早朝正式开始。

这次大朝会本是为了沈之鹤回京而加开的,沈之鹤出列谢恩,便汇报起南洋和西亚的政务军务。

他本是马喇甲城城主,统管马喇甲政务及海关诸事,如今他回朝任工部左侍郎,便将公务暂时交接给副手。

“马喇甲乃南洋重镇,主官不可久缺。臣与马喇甲驻军将军林海联名保举西征军主帅姜殊为马喇甲城主!”

沈之鹤话音一落,金銮殿中响起一阵不小的议论声。

吏部尚书质疑道:“先不说姜殊无功名,他本是武将,又如何能任城主?城主可是文官,统管一地政务,岂容轻忽!”

沈之鹤正色道:“非常之地,用非常之人。马喇甲城乃四战之地,政务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军备防务。在战时,城主也是要亲自守城的,本官当初就参与过马喇甲守城之战,姜首辅和太子殿下是亲历的。”

姜丰及一旁上朝听政的太子都点头。

沈之鹤又说道:“吾等保举姜殊,是因为其文武双全。此前他与卢远扬共同建设仰光城,把一河口滩涂之地建设成南洋大城。为了仰光城的建设,姜殊沟通缅甸、暹罗、天竺,夙兴夜寐,功不可没。此次征西亚,他更是主帅......”

接着,沈之鹤说起了此次西征的战况,这也是满朝君臣都在等待的事。

整个大殿一片寂静,只有沈之鹤清朗而不疾不徐的声音。

姜丰虽提早得到了战报,此时听沈之鹤再次说起,又听他着重说了姜殊在大马士革与奥斯曼帝国的陆地遭遇战,还是提起了心。

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儿子万里征战,做父母又怎么可能不挂心?

当初钱勇在新约海战中失踪,险些丧命......姜丰对自己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别人能死,自家人当然也能死。

可道理是这么说,又如何能不伤心?

沈之鹤此前在大湾说姜殊和钱勇是轻伤,到了朝堂之上,他才清楚地说出来,此战关系到我朝能否在苏伊士地区站稳脚跟,敌我双方可谓是拼死一战,姜殊作为主将身先士卒,身上也中了一枪。

火枪的威力,众人是知道的。

这一枪没有射死姜殊,已是上天保佑!

沈之鹤朗声道:“姜殊作为此次西征军主帅,统帅仰光、马喇甲、安南、爪哇各路兵马,立下赫赫战功,他在南洋威望极高。马喇甲军民一致恳请姜殊来任城主,有他做城主,马喇甲全体军民才可安心!”

掷地有声的话音落下,众人想到姜殊的勇武,一时也无法再反驳其任马喇甲城主,更多的是感慨佩服,齐齐向姜丰看去......

这可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皇帝也看向姜丰,赞道:“姜爱卿为国培养了一个栋梁,朕心甚慰!”

他的心情更复杂......听说姜媛已是大夏的下一任总督,现在姜殊在南洋也是声望正隆,这日不落帝国是萧家的,也是姜家的啊!

姜丰宠辱不惊的微笑道:“满朝文武皆国之栋梁,姜殊能立下微末之功,全靠陛下威震宇内。”

兵部尚书毛文英出列道:“姜殊文武双全,如今人又在苏伊士地区,何不就由他任苏伊士总督,镇守此地、开凿运河?苏伊士运河开通,其险要不下于马喇甲!”

沈之鹤和姜丰还没说什么,岑巍已出列道:“老臣有本上奏!”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