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926章 日不落帝国

第926章 日不落帝国

岑巍突然出列,提出了一系列稳定西亚局势的政策,是满朝君臣都没有料到的。

此时一个个目瞪口呆地听着这位老当益壮的国公爷侃侃而谈。

确实是老当益壮啊,国公爷都年过六旬了,还惦记着遥远西亚的局势,不是老当益壮是什么?

迁徙西北回民到埃及,由马家军镇守苏伊士、招募当地百姓开凿运河?

这可真是何从想来!

可偏偏仔细一想,又觉得不无道理。姜丰不是说西亚百姓信仰大食教,宗教势力复杂吗?那回教和大食教同出一源,把他们派出去,可减少当地百姓的抵触。

只是,这个地方是南洋军打下来的,姜丰会心甘情愿地让给马家军吗?

一些心思灵敏的人想到年前姜丰到岑家赏梅......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难道姜家和岑家达成了什么协议?

果然,岑巍一提出移民西亚的策略,姜丰就持笏出列:“臣附议威国公所奏!马家军在西北威名赫赫,实力是有的,由他们驻守苏伊士,和南洋遥相呼应、守望相助,稳定地方应当无虞!巡抚马蔷精通经典,由其去西亚教化当地百姓,传播华夏文明,也正合适!”

他们真的达成协议了......内阁次辅辜鸿、吏部尚书傅霄等人面面相觑,一时想不清楚这样布局的战略意义,只想着姜、岑两家联合对朝堂的影响......

兵部尚书毛文英回过神来,沉吟道:“威国公此策是老成谋国之策,对稳定西北有重要意义,可谓替子孙后代消除隐患,本官佩服。然而西北本来就是各民族聚居的地方,贸然迁徙一个民族,他们可愿意?可会引起其他民族的恐慌?”

岑巍淡定地说:“老夫能提出这个策略,就是说服了马蔷,且有把握说服整个马家。”

以马家在回民中的势力,说服了马家,迁徙整个民族就问题不大了。

姜丰笑道:“如此全族迁徙的事,也是有过先例的。此前大湾高山族迁徙到大夏,也是全族移民。大湾在处理移民方面很有经验,可以作为借鉴。”

皇帝看看姜丰,又看看岑巍,明白这个政策肯定是姜丰提出的,只是岑巍也被说服了,倒有些出乎意料。

但不管这些臣子想什么,皇帝只思考这件事情对国家的利与弊。

其中有利之处,毛文英虽碍于民族和谐未把话说透,但意思已经很明确了。想必姜丰提出这个策略,最重要的也是这个目的。

至于岑家......他们在高丽一战中没有取得功劳,莫非是想借马家建立自己在海外的影响力?

方方面面的利弊关系想了一遍,皇帝沉吟道:“全族迁徙事关重大,如今马蔷只怕都还未回到凉州呢,先等他那边的消息。等东海水师凯旋,西北做出了决定,再议迁徙之事不迟!”

“陛下圣明!”众臣齐齐颂道。

听陛下话中之意......是同意迁徙之事的,只等回民自己的决断。

在国家大事上,陛下是从来不糊涂的。

“至于马喇甲城主一事,既然是马喇甲军民众望,朕亦不好让百姓失望。”皇帝看了一眼姜丰,缓缓说道:“吏部拟旨,升仰光驻军将军姜殊为马喇甲城主,安排好苏伊士驻军一事后择日上任。”

吏部尚书傅霄虽觉得姜殊这官升得太快,皇帝一锤定音了,他也不好反驳了。

没听陛下说吗?这是马喇甲军民的众望,这是民心所向啊!

姜丰替儿子谢恩,又说道:“‘苏伊士’这个地名,原是西洋人所拟,他们本来想在这里开凿运河,如今我朝不远万里帮助埃及人民脱离黑暗统治,不辞劳苦帮助当地百姓开凿运河,这条即将开凿的运河也该另取一个名字才是。”

百官的注意力顿时被转移了,这命名可是大事啊!

想想未来人们提起这条运河,从名字上就知道它是由华夏国开凿的,这是华夏民族的荣光。

翰林院掌院学士是名老学究,此时出列道:“姜首辅所言极是,臣以为莫如‘华夏运河’更为贴切了!臣听姜首辅说过,这埃及也曾是一个文明古国,其远古文明和我朝夏商文明颇有渊源,如今算是重回华夏文明之中,便以‘华夏运河’作为纪念。”

皇帝看向群臣:“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其他人都看向姜丰,毕竟这是南洋军打下来的,姜丰该有命名权。

姜丰笑道:“臣以为,‘华夏运河’极好!”

皇帝也觉得这个名字很好,在遥远的西亚,亚、非、欧三块大陆交接的地方,有条以“华夏”命名的运河!这是几百年后,天下万民也必须仰望的事!

此次大朝会可谓圆满结束,我朝西征大捷、姜首辅的儿子荣升四品海外城主、陛下准了移民之事......文武百官,无论是亲近姜家的还是亲近岑家的,都很满意。

早朝结束,皇帝留姜丰共用午膳。

百官依次退朝,都羡慕地看向姜丰。

做一个实权首辅,还能得到皇帝如此信重,姜首辅真乃神人也!佩服!佩服!

此时大朝会刚结束,还没到用午膳的时间,君臣也都累了。

皇帝先回寝宫更衣,姜丰也回都堂的休息室略微歇了一会儿,才随小太监到养心殿用御膳。

等候上菜的时间,皇帝笑道:“世界三大咽喉,终究还是在我华夏手中,从东到西,由南至北,皆有我华夏龙旗,爱卿当初描述的‘日不落帝国’蓝图,终于实现了。”

姜丰诚挚地说:“华夏成为日不落帝国,是臣此生最大的梦想,全靠陛下英明神武,一力支持海外开拓,这个梦想才得以实现。臣对威国公说,陛下是当世最大的英雄,乃肺腑之言!”

皇帝听了姜丰的话,哈哈大笑......心中也升起了一股豪气!他当然是当世最大的英雄,如姜丰、施伦等人,再强势也在他的掌控之下!

只是此时此刻,想到姜家的势力,也不得不心生警惕。

其实,他同意了岑巍提出的移民之策,也有牵制姜家的意图。姜殊做马喇甲城主,整个南洋都是姜家的势力范围,有一支属于别家的军队在西亚,对姜家也是一个震慑。

帝王之道,在于制衡。

“东海水师凯旋已在途中,岭南水师徐康也已返航,我朝南方又有两支大军了,海防无忧矣!”皇帝凝视着姜丰,似乎叹息着说:“不知姜爱卿对这两支水师有何安排?”

姜丰笑道:“东海水师是在夏国的支持下重建的,徐恭同时领了夏国海军元帅一职。这支军队可成为华、夏两国的桥梁,加强华、夏两国的联系。大湾已经开拓了从我朝到南美的商道,由东海水师护航南美、大夏商道是最合适的。”

“至于岭南水师,有其震慑南洋,如陛下所言,海防无忧矣!”

他所有的言行,都是一心为这个国家打算,坦荡无私。

皇帝听着,也不知该信还是不该信。

大奸似忠,大忠似奸。

不一时,太监呈上了一样又一样的御膳,姜丰陪着皇帝入座。

正午的阳光照进殿中,给所有的一切蒙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看着其中一道红烧狮子头,姜丰恍惚想起,那一年正旦大朝会,皇帝赐给他一品狮子头,结果差点把他噎死......

一晃眼,那么多年过去了。

他已从一个战战兢兢的小官成为了当朝首辅,皇帝也成为当世最强帝国的君主。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他的个人理想实现了;世界三大咽喉尽在掌握,华夏日不落帝国的理想也实现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