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上午10点,唐华在战情中心楼外下车,先找水龙头哗啦哗啦冲了冲脑袋,让自己冷静冷静。
胡乱擦干脸上的水,这才往中心走去,一边走一边嘴里嘟哝:
“李刻农你可装得真像……”
“总理你也真能装……”
……
“小唐,唐华,快点过来,我要访问后勤管理系统的服务器主机。”
邓书记招手示意,唐华也看见了邓书记,就过去看他的计算机怎么回事。听邓书记说是要看台湾战役的后勤准备情况,就帮他把远程登录设置好。至于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倒不是事,邓书记在厦门的时候就学会了。
“因为我们是在北京读取福建的计算机上的信息,而且因为厦门到北京的线路只有一条而有时候会不止一个连接,所以有时候会有一到两秒的滞后,就是你发出一条操作以后,两秒钟对面才有反应,这时候不用急,稍等一会儿就好。”唐华说,“然后在北京您如果要协调指挥战役准备工作,长途电话的呼叫很麻烦,所以最好不要打电话,而是把指令也写在计算机里发送过去。”
邓书记:“这我知道。在厦门我们用的电话是军线,都是人工呼叫的。……倒计时就快到了呀。”
唐华看墙上,战情中心的参谋做了一个倒计时的数字板。
台湾战役,划归到战役建制内的陆军包括3个兵团27个步兵师/半摩步师、1个坦克师、1个两栖机械化师、2个两栖步兵师、3个炮兵师、3个高射炮兵师。海军参战兵力是11艘水面战舰、35艘各种小艇、30艘登陆舰和101艘登陆艇、20艘运输舰。空军参战兵力是5个歼击机师、2个轰炸机师、1个强击机师和1个独立重轰炸机团。
参战总兵力72万,超过了淮海战役。海空军和陆军技术兵器的参战数量更是史无前例的。
对面台湾岛上的国军总兵力51万,陆军是6个装备较好的美械军(有两个未完成训练)30万人、十来万人规模的杂牌部队和守备部队。海空军可能得加上美军。
虽然陆军参战人数和战斗力都占优势,不过这是两栖登陆战,对比全军数量没有意义。诺曼底登陆盟军在英国集结了280万人,其中陆军150多万,但第一波登陆只有16万人。外加三个空降师。
盟军能一波送16万人,粟峪手里的舰船只够一波送三万人的——也就是三个步兵师的战斗部队,再加上两栖坦克、炮兵、高射炮兵等等。
别看人数接近诺曼底盟军运送人数的五分之一,其实运力只有盟军当年登陆舰队的十分之一的样子——诺曼底第一波盟军就送了三个装甲旅上岸,7个步兵师其实也都是机械化步兵师,装备又多又重。
在台湾战役的登陆首战,双方兵力不是72万对51万,而是3万对1万5,或者3万对5万——这要看对面的国军调兵能有多快。
……
“邓书记,特战分队已经开始渡海渗透了吗?”唐华问。
“已经成功渗透过去两支小分队,还有两支小分队4月6日渡海。”邓书记说,“都是夜间渗透成功的,没有引起守军注意,也没有伤亡。”
唐华也打开厦门的后勤管理系统,找到了澎湖列岛现在的舰艇集结情况。
现在4艘大型导弹艇和12艘小型导弹艇已经抵达澎湖,因为小艇比较好隐藏,空中侦察不太容易发现,因此提前两周到位。
然后是登陆艇,预定在澎湖集结80艘登陆艇,现在到位的是50艘,还有30艘继续在厦门隐藏,在未来10天陆续过去。至于陆军部队,已经在3月30日全部到位。
在厦门前指,粟峪根据最新的敌情报告,重新审视地图。
常凯申在台湾中、南部放的3个军是训练时间最久的3个美械军,但因为澎湖就贴在台湾的肚皮上,国军的敌方守备部队还比较拉胯,因此这三个本应该是机动部队的军不得不担任海岸守备任务。
根据谍报和侦查报告,国军第2军在台中、第1军在嘉义-台南一带,第3军在台南-高雄一带。每个军都有两个师担任海岸守备任务、1个师稍微偏后担任机动部队。
“兵力部署没有明显的弱点,只能挑选一个稍微好打的地区上岸。”粟峪看完地图感慨,“这个整编第1兵团司令就是胡琏,好多年了打来打去都捉不到他,说明还是有些本事的啊。”
“整个台湾西海岸的地形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差,整体来说,海岸坡度太缓,登陆艇可以涉水往上冲,大型登陆舰可能要在离岸三百米的地方就开舱门放两栖坦克上去。”萧晋光司令员带着海军前指也在厦门,现在掌控着台湾周边的海上敌情,但预定用于登陆掩护的杀手锏都还藏着没露面。
“按每小时10公里算,三百米要走两分钟,这倒也不是很长。”
“如果现在胡琏兵团的部署没有调整的话,我觉得登陆地点选这里合适,”章震指着台中到台南的一处地方,“浊水溪南边。有20公里的平直海岸线,平直线好,技术
再糙的舰员也能找着自己登陆的位置。然后,其实在这个地方,如果能够控制这里的话,登陆舰可以很靠近海岸,甚至直接靠岸都有这种可能。”
粟峪:“第一波登陆突击之后,部队在最短时间控制浊水溪的3座桥梁,就可以切断第2军和第1、第3军的联系,这样我军的登陆部队就可以专心对付南部的两个军,所受的地面压力降低了三分之一。……但如果国军绕开浊水溪,走山往南增援呢?”
台湾岛中间一条纵贯的高山,高山到西边的大海有一条平地,宽度不大,最宽的地方也就50公里。高山到东边——几乎没有平原,直接入海了。
由于地形糟糕、土著凶恶,台湾中部山区现在几乎没有像样的公路。
章震:“走山除非他们是进山打游击战,那里几乎没有公路,连山间人行土路都断断续续的,重装备很难通过。”
“哦?是吗?那我们考虑考虑进山。”粟峪说。
……
沈阳。3月归国的志愿军23军、24军,离开朝鲜就在沈阳休整,迎接志愿军战士的是喧天的锣鼓和鞭炮声,以及沿途热情洋溢的群众。
张桃芳、吕长青狙击小组在进城前,和营长专门商量过一个事情。
“营长,要把枪从袋子里取出来吗?”
“当然得取出来了,要不然别人就看见你背着一帆布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运炒面的后勤兵呢。”
张桃芳:……
在朝鲜作战七个月,冷枪执勤六个月,张桃芳和吕长青小组射弹351发,击中237个目标,此外还用无线电召唤9次炮火袭击,引导摧毁联合国军1个弹药库、覆盖了4个炮兵阵地、3个停留的运输车队、1支行进中的摩托化步兵。
“三个,就差三个,”狙击营营长在张桃芳的前头,边走边回头对张桃桃芳说,“你只要再击杀3个敌人,战绩就到240人了。咱们军的番号是什么?24军!你要是杀够240个,那这战绩就太漂亮了,军长都会高兴得合不拢嘴。”
“营长,有时候这个是得看缘分的,”吕长青先说话,“后三个月鬼子也太精了,有时候耗上一天都不一定能找到个露头的。如果当面有美国鬼子的狙击手,双方还得互相算计,一算计起来,一整天就没了。”
“光算计也罢了,我有次还差点被重机枪扫到,”张桃芳说,“想想也挺吓人,一串子弹噗噗地就落在离我不到3米的地方。营长,后来我也在努力增加战绩,没看我最后一个月命中率都降了吗,不都是为了多击杀几个,在六百米左右连移动目标也打。”
吕长青:“不知道这次回国之后,下一次轮换要什么时候,再去朝鲜前线,还能打多少敌人。”
营长:“一回国肯定轮空一轮,说不定空两轮,少说七个月,多的话14个月、21个月。我都不知道美国佬还能不能撑21个月……”
……
东京,联合国军司令部。
“必须尽早结束朝鲜的战争,如果可能的话,总统希望现在就结束。”
由总统授意、参联主席布雷德利发给联合国军司令克拉克的电报很长,艾森豪威尔和布雷德利在电报里详细分析了朝鲜半岛乃至远东的局势。
“控制整个朝鲜半岛、让韩国与中国接壤的可能性从1951年1月起就不复存在。现在朝鲜半岛对于美国的价值,仅仅在于它是对马海峡的西岸。只要韩国在朝鲜半岛的南部一部分地区存在,我们就可以从两岸监控对马海峡,也就能阻止苏联太平洋舰队南下。对于美国西太平洋的海上利益,这已足够了。因此,现在朝鲜与韩国在哪里停战,是三八线还是37.5度线甚至37度线,都不影响美国的根本利益。”
“如果李承晚因为失去了汉江平原的一半而懊恼和气急败坏,坚持要联合国军继续与中国、朝鲜对抗,那么就说服他。如果不能说服他,就让他的部下说服(代替)他。”
“总统和我都认为,当前西太平洋最大的隐患不在于朝鲜半岛和三八线,而在于台湾海峡。朝鲜半岛已不可能被朝鲜完全占据,而台湾却有被中国彻底占领的可能。”
“总统已在谋划改变台湾的地位,将台湾的主权在法理上做出调整,改由联合国托管台湾,总统和中情局正在扫除一切阻碍联合国托管台湾的力量,包括常凯申本人。而一旦联合国托管台湾的程序启动,必然会引起中国的极大愤怒,届时我们西太平洋的海军、空军以及陆军都要全力以赴投入到保卫台湾的行动中。我希望在保卫台湾的战役发生时,美军要能完全从朝鲜半岛脱身。”
看完布雷德利的电报,克拉克思考了很久。
“我们在韩国军队和政界的力量现在是否处于完全可控状态?这些人有多少?”克拉克问。
“渗透进了韩国军队的情报系统和高层。但如果是要发动一场政变,这些人的力量可能不太够,主要是我们这边没控制一两个具有政治声望和治国能力的领袖。”远东情报司令部查尔斯·威洛比说。
“如果并不
是真的打算推翻李承晚总统,而只是掀起一场让他感到恐惧的高层政变呢?”
查尔斯·威洛比:“如果是这种模式,或许情报机构可以策划和发动一场兵变。但这场兵变又不能真的杀死李承晚,只是让他和他的班底狼狈不堪。如果确定要这么做,我需要一些时间做筹划。”
“报告,谈判代表团来电。”
克拉克接过电报,快速阅览一遍,脸上露出了微笑。
“查尔斯,政变,哦不,兵变的计划可以稍靠后一点准备。我想现在有转机了。”
克拉克说,“中国和朝鲜谈判代表团做出了让步,自东豆川和报川以南的北汉江平原,民政管理权归还给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