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红色时空小货郎 > 第1卷 抗战 074章 破坏抗战经济秩序事件

“呵呵,对德国的态度或策略,各类网络言论都有涉及,大多数都主张与德国联合以消灭恶邻和削弱欧洲美国,我们也曾就这个问题想过,但却一直没拿定主意。

我们分析二战德国之所以失败,一是希特勒的战略有问题,向西只打了一半,没拿下英国;向东,遭到了顽强抵抗,攻击虽然犀利但就差一口气才能拿下;二是德国资源不足,主要在铁矿石与石油。

如果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德国拿下欧洲基本不在话下。我们考虑与德国合作,主要方法有二:

一是资源,我们可以给德国以足够量的铁矿与石油,二是技术,我们可以从现代世界获取包括虎式坦克甚至更先进坦克、战机的设计图纸。

对于资源合作,前期可由德国自己来澳洲运输铁矿,中后期可由时空商人载具运输,但这个,我却没想好。因为动用时空商人载具,必定会涉及保密性问题,如果让列强们知道某个华人手上有一个超自然的神器,我们到是可以一走了之,但却会给种花家留下麻烦。

另外的技术合作,觉得也有一些风险。万一希特勒这人真的不可控,成了一代疯子,那这个世界岂不是……”

“哈哈哈……”朱碧华讲完,除了他自己,其他人都大笑起来。

“很可笑么?”朱碧华不解地问道。

“难道不可笑么?”胡大海反问。

“你们真的不可理喻。你们觉得,我说的危险不存在?”

“不,你说的危险,肯定存在,但一定不是不可控。”胥尧文接过问题:“以技术合作为例,如果德国获得了新的技术,军队特别强,而希特勒又不听我们的,难道我们就没办法了?

我们手上的装备,难道还不如德国的?希特勒不听,难道不可以打他丫的?此外,希特勒如果要乱来,难道不可以扶持其他国家?

所以,技术合作风险是有,但整体上讲是可控的,对于我们来讲,重要的是为种花家拓展生存空间。至于这个世界,被彻底打烂了又关我们何事?”

“对于资源合作,其风险也是可控的。譬如我们临时控制德国境内的某条山谷,在一定时间内给他们几百万吨铁矿或石油,叫他们给钱就是。

如果不给,立即出动战机炸他们啊!想来老希同志有求于人的时候,不会出现不给钱的情况吧?”

呃……

听到这个,朱碧华觉得被啥给堵得慌,自己为啥就没他们这么洒脱呢?这难道,也属于那种能力愈大、责任愈大、胆子愈小的情形?

是啊,有时空商人载具,想在这个世界上搞事,那有什么难度呢,这完全是自己想怎么搞事就怎么搞事啊,还怕这怕那。怕个毛啊!

“好吧,关于自治县以及二战相关意见,我看你们的态度都比较统一,那么我建议由黄伟斌牵头,司马成德和胥老协助,搞一个方案出来。设想可以细一些,可以把难度估计充分一些。争取下次碰头时,能够有成熟的文案。”

朱碧华把这个建议总结了一下,然后又问了一句:“诸位,其他方面还有没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是魏明举手说了一件事:“朱总,我们在重庆的办事处,有两人被当局抓了,理由是破坏抗战经济秩序。”

“什么时候,是现代时空的人吗?”朱碧华听得一惊,尼玛,自己担心的事情,终于出现了。

“昨天发生的事情,我正在托人了解情况。两名员工是抗战时空的重庆本地人,很明显他们这是杀鸡警猴之举,我本来想等事情调查清楚后再向你汇报的,但现在这个机会也正好。”魏明道。

“事前,有没有动向?”巴洛日扎问道。

“动向自然是有的,前不久有一个中年人带着两个背枪的前来谈合作,想要入股我们的生意。当时就被办事处负责人给回绝了,不过也被对方好好地威胁了一通,说啥一定要让环球的生意做不走啊什么的。”

“对方没说啥身份?”付怀德问道。

“对方说了身份,说他们是中统的,可问题是只说了身份,谁敢认啊。”魏明说道。

“魏总,即使对方真是中统的,我们也必须不理!诸位,这是原则!我们作为时空穿梭者,除非我们必须在意的组织或势力,否则我们不受任何掣肘。”

朱碧华黑着脸说道,“魏总,你指挥办事处的人,负责与对方接恰,我们这就回去。重庆的事情,必须用我们的方式来解决。”

“准备动武?”总会计师李文迪脸上有点兴奋。

“在现代社会,我们遇事会遵循法治原则;但这个抗战时空,并不是一个法治社会,所以除了显示实力,并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胡大海代为回答了李文迪的问题。

时空战队的几个骨干,对于抗战时空的大多数看法,都能很快形成一致意见。刚才朱碧华的那些迟疑,并不是其他人的迟疑,而是朱碧华此前并没有将他的想法拿出来分享。

另外,时空战队在对未发生之事,表现出足够的谨慎,这是非常好的传统,它可以避免因考虑不周而发生的诸多意外。

但对于这种落后时空打秋风的行为,没有人可以忍的。

当天,朱碧华带着环球企业集团总公司的人通过克拉克佣兵基地返回到了洛杉矶。现在的银河贸易,资金压力极大,这次送魏明等人回来,顺便还带了20吨银锭和800吨工业铜。

另外,此次朱碧华带着人到洛杉矶来,主要是准备利用纽约股市进行股市投机。

传统的同八路军以物换物,或者说从果府统治区以物换物,很难筹集到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真要说起来,朱碧华从抗战时空所获资金也不少了,仅澳洲黄金和贵重金属销售,每月就是1.5亿元软妹币的收入,但这个钱,真心也不叫啥钱。

因为现代社会的物价,那也是昂贵得不得了的。譬如钢铁,多是5000块钱一吨,每月1.5亿的收入,不过买3万吨钢铁罢了,而刚刚确定的福蒂断丘河铁路,就需要12万吨钢铁。

至于从抗战时空倒腾一点旧物、文玩等,虽然总价值也不少,但那只能是相对于文玩贩子的,一月出手几千万,真正的大手笔啊大手笔。可当这个文玩贩子手上还有上万人需要养活,需要给养时,估计就不这样看了。

“我们会不会步子太大了,扯着蛋?”当再次回到克拉克岛佣兵基地时,连最相信朱碧华的巴洛日扎都问了一句闲话。

“不会,我们之所以经济紧张,是因为我们在种花家北方的市场压根没有打开。”朱碧华非常相信这一点。

……

抗战时空,一群骑着现代摩托车的全幅武装的士兵,正奔行在山区小路上。

这群人,就是朱碧华和他的贴身警卫。

虽然朱碧华的个人军事素质绝对第一,但时空穿梭组织对他的保护也非常严密,至少不能让他遭到冷枪之类的意外。

在这种骑行路上,朱碧华可谓全幅武装,甚至他头盔上的面罩,都是由防弹玻璃构成,除非是专用狙击步枪近点狙击,否则朱碧华这家伙真的十分安全。

朱碧华本不想这样,但架不住手下人的强势,“老大,我们如果战死了,还有你带着大家照顾我家,可要是你出了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只有成流浪汉了。”

“你们这些家伙,怕是巴不得回不去,好在抗战时空无法无天吧?”朱碧华反驳道。

“老大,你真的想多了,我们是那样的人吗?”

你们是那样的人吗?你们不是那样的人吗?貌似这个问题,左右都不是个理。最好的办法,那就是朱碧华必须保持时空穿梭的道路畅通,唯有这样才能让大家安心。

他们此行去重庆,不过是弥补朱碧华此前犯的错误,在他还没有做出最佳也即最后的决定之前,这家伙竟然把重庆穿梭点给取消了。

现在,他能固定的穿梭点有:美为洛杉矶(此后有可能搬到纽约,再看)、西澳马迪、五台山大社、北海、包头等五个。当然包头目前还空着,但马上就会用到。

现在暂时还剩下一个,朱碧华与众人商量后,决定还是用在重庆。因为除了大社基地是专门用于联络八路军,其他基地都与工商业有关。

真要说起来,朱碧华在现代社会的时空穿梭点利用还比较低。一个是魔都,另一个则是克拉克,第三个是蜀省。实际上属省那个用处都不大。

在现代社会之所以穿梭点用不完,道理非常简单,因为现代社会物流极为方便,交通极为方便,用不着那么多穿梭点。

此去重庆,建立穿梭点只是任务之一,朱碧华真正想要做的,是向重庆投放一支小型军事力量。

这支军事力量,既要作为拳头用来打人,同时还要作为暗探用于搜集情报。

或许朱碧华在抗战时空的军事力量发展相对比较顺利,但要说情报工作却一直没找到一个好办法。

不然,也不会造成别人都抓人了,朱碧华还一无所知的情况。

如果说朱碧华能够成功,那他真还要感谢现代社会的科技与人才储备。他为了要对付重庆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敌人,他竟然只用三天时间,就找到了一个华人侦探人才马维骅。这个家伙在香港开设了一家调查所,经受受雇于港岛政府搜集情报资料。

马维骅将担任抗战时空情报处主任,挂名为环球企业集团商业信息科科长。他的任务一是情报搜集,二是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分为两批,一批是抗战时空的人,另一批是现代时空的人。当然现代时空的人,培训起来非常方便,在克拉克佣兵基地就能完成。

朱碧华对情报工作要求不高,但他却很不愿意看到这种别人找上门了自己却无法还手的情况。

在朱碧华骑行于崇山峻岭中时,在克拉克基地,马维骅正在培训未来的情报人员。

其实,马维骅还未开始情报工作,就给朱碧华等人上了一课。那就是在马维骅看来,朱碧华等人没有一个适合搞情报工作。

因为朱碧华圈子里的人,个性都太突出了。与人相处时,特别容易留下痕迹。

真正优秀的情报人员,相处时你会觉得他很容易被遗忘,转身后竟然记不起他的形象。一句话,这样的人必须是看起来极为平凡的。

其语言、行为、眼神等,不能有任何个性,在衣着上要把自己抿然于大多数之中,总之就是不能有任何特点。

当然这种情况也不绝对,有时,恰恰是外部很显然的特征可以掩盖自己真实的身份,譬如说某个太帅气的青年,大家都觉得他不适合当间谍,可他偏偏就是间谍。

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化妆一说。

走在大街上,你根本不能保证你所见的人,是否真实面貌。

现代摩托前后骑行了三天,朱碧华一行才赶到重庆近郊。此时,在大层面上正是徐州会战的关键时刻,而且徐州会战果军胜算不多,此后日军必将会进攻武汉。

这种大趋势,不要说党国要人知道,就是普通商人稍有点局势观的也能知道。也因为如此,此时的重庆,纯粹就是一个大工地,到处都在搞建设,而且来自于国府官方的建筑项目也特别多。

朱碧华恢复重庆的穿梭点,不过是站在原来的穿梭点位置上,默念一声“重置穿梭点”罢了,简单到别人根本就不会注意。

在重庆,朱碧华丢下了马维骅及行动人员后,就离开了重庆。

重庆的事,大方面有魏明主持,小的方面魏明有助手,现在又多了30名行动高手,魏明这个经营团体如果还搞不定重庆的事,说不定朱碧华就该考虑换人的事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