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红色时空小货郎 > 第1卷 抗战 084章 到抗战时空去

“工人的最低薪水,也是每月5个大洋。不过你有文化,如果你肯努力,将来会作为班组长进行安排。”

“班组长?”这个词可够新鲜。

“呃,班组长相当于小工头,每月至少会多1个大洋以上。”负责联系赵小东的,也是一位普通的军官,只得用这个时代能够理解的词汇解释。

“好啊,我愿意。”赵小东道。

赵小东的选择,是必然的,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会这样选择。如果说日本人在这里时,他因为某种仇恨没有去帮日本人做事,还有某种心理不适,但帮时空战队没问题啊,这支队伍,一看就是抗日队伍,而且对百姓特别好。

当然,这支队伍对那些汉奸蒙奸二鬼子,可一点也不好;另外对于日本人,这支队伍也一点都不客气。

仅仅大半天时间,九原城内的日本人的产业,已经被时空战队给没收得差不多了。

好多年以后,赵小东作为共和国最为资深的企业管理者,在一次经验介绍会上说,“那时,我什么都不懂,怀着一种很朴素的感情跟着大军走,大军叫做啥,我们就做啥,而且干啥都有干劲,再加上大军治好了我母亲的病,当时恨不得把全部的力量都贡献给九原城的建设事业。”

……

九原城西,正在设围栏的一片空地,至少有上万亩的面积。

这片过去放牛放羊的草场,已经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石灰、水泥、钢铁、木材,以及大量装在各种包装中的物品,那数量,已经堆成了十数座小山。

在围栏的一侧,摆放着上百辆蓝色的农用车,这些农用车,并没有加装甲。

这一百辆农用车以及随后送到的400辆车总计500辆,将组建由时空战队控股的“九原运输公司”。

这个公司的运行原则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当然九原运输公司肯定是亏损不了的,因为这是一个新生事物。至少从九原建设项目上看,前几年时间内,这个运输公司都有干不完的活儿。

可主动请缨的“九原运输公司”经理施从德,看着这一百辆车,却是愁眉苦脸的模样。

因为他在了解了九原周边的情况后,他最早设计的那些生意,都面临着风险。譬如他想向新疆运送货物,或向苏俄运送货物,当个抗战时期的“边贸”,但现在路途不干净啊。

当然他可以请时空战队给他护航,他自己也可以组织武装运输队,可那成本,是他能承担的么?

“老施,我觉得你想远了,想多了。”他的助手李青说道。

“啥想远想多了?”

“呃,你没想过,时空战队这些人都是干啥的?既然他们还占有大股,他们难道就不管?你放心吧,只要我们用心经营,保证赚一大笔的。”李青安慰道。

“也只能如此想了。”对于李青的话,施从德还是相信的。

施从德今年29岁,早年从汽车学院毕业后,进了一家大修理厂,担任修理技术员,现已混到修理部工程师的地位;李青,26岁,比施从德小三岁,是某著名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的,在施从德所在的汽车修理厂做办公室主任。

这一理一文两人,没多久竟然成了好朋友。

当施从德从一个朋友处听到说有个地方有一支几百辆汽车的运输公司,准备招一个懂汽车制造或修理的人当经理时,施从德就动心了。

到了克拉克佣兵基地,并签署了保密协议后,竟然真的实现了时空穿梭。尼玛的,施从德当时就决定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然后这家伙回来后就忽悠李青两人一起干,他当经理,李青负责行政后勤什么的。在说定李青加入后,施从德果断地把家里的房产拿去当了,贷了60万现金作为股金占了运输公司部分股份。

可以说,施从德赌上了身家性命。

施从德的愁眉苦脸,不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与他同样痛并快乐着的,还有“九原路桥公司”的经理廖明光。

廖明光年龄要大一些,今年已经37岁,在现代时空,廖明光曾经也是一个很风光的人物,年纪轻轻傍上了市交通局领导,从最小的项目建筑开始,直到成为市上首屈一指的路桥公司,廖明光只用了五年时间。

但这种傍人而获得的业务,后果往往都不太好。好在廖明光与局长的关系,还涉及到一些其他人物,最终也算是破财免灾,差不多倾家荡产后能够全身而退。

对于这种沉沉浮浮的人,有机会来抗战时空,又怎么会不抓住?

时空战队打下九原第二天,廖明光就带着自己的技术队伍,来到了黄河边上,对黄河大桥进行实地测量。

他们第一步自然不是建黄河公路铁路两用桥,而是用小铁船横连而成一座浮桥。

用时空战队后勤部主任孙世海的话讲,延河方向的八路军,已经快揭不开锅了,必须尽快建一座浮桥,以便向延河方向运送物资。

虽然廖明光不知道抗战时期八路军有多贫穷,但他对孙世海的话深信不疑。作为现代时空的人,能够在赚钱的时候帮助帮助八路军,可谓是善莫大焉。

廖明光在路桥公司中,也有一些股份。但股份并不多。不过作为富有经验的廖明光知道,在保证工程量的前提下,又能及时结款,而且还没有卡拿吃要,哪怕股份再少,这收入也不会少。

现代时空,本来做任何工程,都是有收益的。但因为卡拿吃要,因为拖欠工程款,导致很多老板最后都不得不破产改行。

像廖明光这样找到有关系的,工程款到是不太担心拿不到,但又要承担另外的风险。你送别人钱,那也是有风险的啊是不是。

更重要的是,廖明光作为一个庸人俗人,竟然可以参与创造历史的活动。这让廖明光在得知他此后的工作将与历史纠缠在一起时,他隐隐有些兴奋。

譬如这九原的黄河大桥,如果由他来建设,那百分百不用说,是载入历史史册的。虽然这不是黄河上的第一座大桥,但却是黄河上游的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

其实,廖明光不想创造历史都不行。

因为时空战队后勤部主任孙世海孙将军,给他特别签订了一份合同,那就是在路桥建设中,要为八路军培养出一支专业施工队伍。据说仅在黄河大桥一个项目上,八路军就会派出50名施工技术人才前来观摩学习。

对此,廖明光表示压力山大。

运输公司、路桥公司,这只是时空战队要从后世引进的各种建设公司的两个不起眼的公司。

因为时空战队要在九原做的事,绝不是前在规划的几个企业就能代表的。那些企业,只不过是时空战队需要重点控制的行业而已,或者说需要重点引导的行业而已。

当然这并不表示时空战队就一定很强大了或很先进了。事实上时空战队从现代时空引进的企业,也是很先进的。

譬如路桥公司,廖明光在与孙世海谈判时,就特别讲到要引进现代时空的施工机械,包括最现代化的测量设备等。

对此时空战队到是没有意见,只是一再强调,在施工挣钱的过程中,要保证完成对八路军人才的培养工作。

譬如“九原牛羊综合加工公司”,它将对牛羊等牲畜进行全面而科学的加工,原生态的牛羊肉,进行科学的分级后,运到现代时空将作为顶级食材使用;皮毛、骨骼等也是极好的工业原料,但在抗战时空却大多浪费了。

时空战队通过公开的招商引资,以及时空战队官兵私下联系,至少有上千家企业或个人愿意到抗战时空来办厂经商。

这些项目,分散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中。

朱碧华原本以为,投资第一产业的人数怕是很少,但实际上投资第一产业的人数与资本却相当多。

原因么,自然是农业等产业项目,技术门槛低,投资规模可大可小较为灵活,再加上现代时空,优质农产品从来就不愁销售。

农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各类农产品种植、各类畜牧养殖等方面。这些项目如果都建设成功,绝对会大幅改变种花家农业落后的局面。

哪怕改变的只是九原一地或者黄河沿岸,但不是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么。

第二产业及工业方面,原本以为投资者不会少,但当项目统计结束后,朱碧华却发现其项目没有预料的多。

穿越众们,对此很不理解。

还是欧阳克勤等人给朱碧华解了惑。那就是现代时空的工业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了,这些先进的技术,此时并不能直接拿到抗战时空来使用。

以冶金工业为例,几乎所有的冶金企业都采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相关管理手段。但这些东西,想要在抗战时空“再现”,却并不那么容易。因为抗战时空的技术人员或工人,想要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关技术,基本不太可能。

所以这种但凡涉及到大规模的全方位的工业技术提升事项,还得时空战队以自己的财力来推进。

当然也不是说其他资本不能搞或搞不起来,别人是否愿意投资,最终还得看效益。毕竟资本就是逐利之本啊是不是。

这个问题,朱碧华后来还是想通了。工业投资,向来是资本密集,特别是生产性工业,它需要建设厂房、购买机器、组织生产、市场营销等多个环节,而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相当的资金和人力投入。

而吸引工业投资的,不外是建好后稳定的收益。但在这个问题上,朱碧华等人恰恰不能给投资者保证什么。因为朱碧华自己,都不知道未来是个什么样子。

真正让投资者感兴趣的领域,还是现代时空的商业服务业。

俗话说衣食住行,首先说衣。申请在九原城开设服装店、布匹店的商家,总数就达上千家,但朱碧华显然不会让这么多服装商人落户九原,最后只确定了150家服装、布匹商人落户九原。

然后说吃。现代时空,一代又一代青年,把自己定义为“吃货”,可见国人对吃是多么的喜爱。特别是一些年轻女性,只要下班后,其生活就是一列失控的火车,除了“逛吃逛吃逛吃”外,啥也没有。

而投资饭馆、食品店、食品厂之类,可谓是轻松至极,几万元就可干事。虽然说穿梭时空,需要一笔不菲的“船票”,从现代时空进各种货物,也需要不菲的“运费”,但各路创业者也不是笨蛋,他们从两个时空的货币中进行对比,最后发现哪怕被“时空商人载具”剥夺了很多,他们还是能够赚钱。

住,房地产?这个肯定不会开放。但与住密切相关的的酒店客栈等,却没有任何限制。

衣食住行的行,也暂时无法开展。原因么,很简单,时空战队控制的地盘很有限。

有人看到朱碧华和时空战队如此搞,估计开始担心了:那么多人涌入抗战时空,这个保密工作如何做呢?

保密工作,如果说过去朱碧华很看重的话,此时已经不再特别注意了。因为时空商人载具会在每一个穿梭者脑海中置入一个“遗忘程序”。

如果你想泄露点什么,刚刚产生那个想法,就什么也想不起了,那段经历有如消灭了一般。

此外,对于一些商人到了抗战时空,对于抗战时空讲现代生活如何等等,同样的情况也会出现,只要你想讲,就突然想不起来了。

如果一个对于自己的嘴巴不是怎么管得住的人,或者说喜欢张着嘴巴到处乱说的人,确实不太适合这种时空穿梭的生活。

至于这些时空穿梭者到了抗战时空后,乱窜乱走的问题,时空战队经过反复思考,特别是请欧阳克勤等专家思考后,认为遇到这种情况,可以任其自由行动,如果出了问题,那只能算是他个人倒霉。当然,相关责任义务会界定得非常清楚的。

不过时空战队还是为这些人上了一道保险,那就是任何现代人想要到抗战时空,都必须要有“担保”。

这个“担保”到不是经济上的担保,而是人脉的担保,具体说一个商人想要到抗战时空来投资赚钱,就必须由时空战队的官兵进行担保。

而这个担保也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即时空战队现代人,不论职务高低,都最多只能提保2人。

注意,是2人,而不是2家。譬如一个年轻的特种兵,如果他愿意,可以把自己的父母接到抗战时空来,父母做生意也好或是什么也不做也好,这便是时空战队官兵的特权。

除此之外,也还有其他进入的方式。

譬如没有任何担保的人员,想要进入抗战时空,必须进行资产抵押,这个资产抵押最低是500万元,当然如果在抗战时空进行投资,也算是抵押,其数额也不低于500万元。

譬如你想去抗战时空,只要有500万元,就可以了。但是这500万元,不是揣在你身上,而是必须交给时空战队专门经营这块业务的部门,到了抗战时空后,这500万元会变成抗战时空的货币或物资返给你,当然抗战时期的货币,就只能是纸币了。

此外,现代时空任何人进入抗战时空后,都不能以个人身份向现代时空输入文物、金属货币等价值差异太大的物品,这些物品,或这个渠道,为时空战队特控。

或许有人想要走私什么的。但在时空商人载具面前,你真的是想多了。反正时空战队说清楚了,个人不能带些东西回现代时空,否则后果自负。

这个后果并不复杂,就是时空商人载具直接将其没收为时空战队的缴获品。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