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红色时空小货郎 > 第1卷 抗战 091章 潜山歼敌(3)

日军野炮兵联队,近战能力确实比较差。

但并不表示说这次作战的任务就很轻松,因为在距离老梅镇三公里之南,就有日军一个步兵大队,在老梅镇以北五公里,同样有另一个日军步兵大队。

可以说,如果第二支队在半个小时内不能将老梅镇内的鬼子炮兵全部歼灭,就将面临着鬼子的南北夹击,到时不要说牵走鬼子的48门野炮,就是自身想要干净地脱身都极为困难。

这次作战任务,其实非常艰巨。考验的就是快速作战能力,就是火力打击能力,就是摧毁敌人的速度。

接火之前,第二支队陈青山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但接火之后呢?

这里得说说日军的编制。

后世的军迷说到日军的编制时,也颇为头痛。因为日军的编制十分混乱。以日军的四单位师团(甲种师团)为例:

在驮马制师团(满编28500人)中,它的炮兵联队辖有四个炮兵大队(装备:36门75mm山炮+12门75mm野炮),炮兵联队兵员3699人,马3600匹。这个炮兵联队,可以称为山炮兵联队。

在挽马制师团(满编25000人)中,它的炮兵联队同样辖有四个炮兵大队(装备:36门75mm野炮+12门120mm榴弹炮),炮兵联队兵员2894人,马2269人,各种枪541支。

也就是说,挽马制师团兵力总人数、炮兵联队人员,都比驮马制师团人数要少,而且炮弹联队的马匹数量也更少(少1300匹以上),但日军似乎是为了平衡,却将挽马制师团的炮兵联队的装备给弄得更加厉害一些。

日军第六师团,是挽马制师团。

因此,貌似12门120mm榴弹炮,作为压制性火炮,可比75mm野炮要强大得多。但如果有人这样想,那真的是错了。

因为120口径虽然大,但这款炮却是明治三十八年制造的,也即是1911年制造的老式火炮,主要缺陷是做为野炮射程太近,而且弹丸威力不大,做为山炮又重了些,复杂地形不那么好机动,所以山炮兵野炮兵都不愿要。

从这个意义上看,其12门120mm榴弹炮,不要也罢。

因此,第二支队这次作战的任务就包括:第一,击杀日军炮兵联队2894人,第二,缴获36门明治三八年式改75mm野炮。

所以第二支队攻入镇内后,最前面的自动火力就一直向前冲个不停,紧承其后的则是60迫和40火!

这两款武器,是步兵最需要的火力支援装备。前者,打坦克,打堡垒,打啥都行,反正日军的装甲或堡垒工事,大多经不住一发40火;后者,打机枪阵地,打集群冲锋之敌,总之60迫的轻便灵活,时空战队将之用得不输给日军的掷弹筒兵。

陈青山的布阵非常正确,鬼子果然在街心利用街边条石建立了两个机枪掩体,以阻挡可能的袭击。

总共8挺歪把子机枪虽然不足以给时空战队造成致命伤害,但其作为封锁性火力,还是让时空战队很难推进。

虽然班用机枪的有效射程更远,但在这种街头战斗中,射程远未必就能建立更多的优势。同时这种优势,也是相对的,并且需要时间来证明,譬如长期对抗,或突然相遇,班用机枪肯定更厉害,可这种对峙局面,班用机枪却难以短题意内取得绝对优势。

甚至,60迫在对付这种条石垒就的临时堡垒性工事时,也没多大的效果。

唯有直射性反坦克武器,譬如56-2无后坐力炮,可惜的是此次作战,混编纵队并没有编制有无后坐力炮,只有40火。

原因就是江南作战,鬼子的装甲战车作用甚小,而且有了40火也不错了。当然,无后坐力炮也是有编制的,不过却在常规编制的支队一级。

好吧,40火在此终将提当大任。

40火的的基本型、一型直射距离都有300米,虽然破甲能力略弱,但打小日本那是足够的。

一个连的3只40火,有如猎犬一样,沿着街脚向着街心堡垒悄然接近。双方的机枪在空中交织着啪啪的火星。

60迫、82迫等,虽然短时间内破不了堡垒,但也在给日军制造威胁。在更远的方向,鬼子炮兵也在不断被迫击炮火削弱。

鬼子一个炮兵联队的人数虽然很多,但在火力上,却百分百分输给了第二支队。

这是炮兵的悲剧,他们在远距离时,打得步兵闭声闭气;但在近身战斗时,其战斗力不及步兵的五分之一,甚至是如街宰的羔羊,几无还手之力。

鬼子机枪堡垒虽然打得比较欢实,但野炮兵第6联队指挥官藤村谦大佐却知道,这种情况不可持久,因为袭击者的火力似乎更猛,炮兵联队的防守虽然也不错,但却是借助地利形成的。

所以此场战斗一开打,藤村谦就开始呼叫支援。既向第六师团呼叫,也向前后两个步兵大队呼叫。

从袭击者的枪炮声判断,这是一支支那的精锐部队,但从炮弹的威力看,对方并没有啥大口径火炮。所以只要救援部队来得快,就可以将这支卑鄙的袭击者歼灭在老梅镇。

藤村谦的想法虽好,但他对他的对手的判断并不准确。这支部队不是没有大口径火炮,也不是没有拿下他堡垒的手段。

而是所有的作战节奏,都在他的对手的掌控之中。藤村谦的部队,其实是在被这种节奏拖曳着走向消亡而不自知。

几乎就在这前后几分钟里,野炮兵第6联队的大部队炮兵,都已死在第二支队的82迫和120迫的炮击轰炸之下。

因为第二支队精准的炮击,让下面的鬼子根本来不及向联队部报告。

轰轰轰——三具40火,从两侧街角接近目标,在大约230米的位置上,准确地射出了一发火箭弹。

条石虽然坚固,但还不足以挡住能击穿T62装甲的40火箭弹。

鬼子顽强的抵抗,几乎在火箭弹钻入堡垒的瞬间就已被瓦解。鬼子的机枪一停,从两端攻入街心阵地的第二支队,就等着收拾那些漂亮可爱的战利品了。

法国人浪漫地把他们的75mm山炮称之为“法国小姐”,日本人的明治三十八年改75mm山炮,同样是火炮技术的典型代表。

75mm炮弹,能够最远射程11500米,这本身就是奇迹。

支队长陈青山双手抚摸着75mm野炮,心情激动得几乎不能自己。曾经,他的东北军,也是有过炮的,但连战场都没怎么上过,就自废武功被赶到了关内。后来加入淞沪会战,虽然打得非常艰苦,死伤无数,但作为军人的雄心却并没有熄灭。

有了这些缴获的火炮,再加上朱司令说已经在现代时空制造炮弹,甚至还准备在抗战时空生产这种火炮,陈青山就浑身充满着力量。

作为一名步兵指挥官,陈青山其实是会打炮的,对于现代火炮也有着较深的认识,他心里默默地种下了一个愿望,那就是等到野炮部队成立时,直接申请去担任炮兵部队。

陈青山有野望,但战斗指挥节奏却把握得相当好,在部队刚刚突入老梅镇时,他就让汽车驾驶员开着装甲农用车进城,现在战斗已经结束,而装甲农用车开着雪亮的车灯已经驶进了镇子。

日本人的野炮,采用的是马匹拖曳,但从此之后的这些火炮,将采用专门用农用车改造的炮车进行拖曳。炮车上,不但装有炮弹,还装备有高级的行军床。

在行军的时候,炮兵及警卫步兵可以在车辆上休息。而一到驻地,炮兵及警卫部队则可以保持相当的精力投入警戒与驻防。

其实,日军野炮兵第6联队像老梅镇这样的驻扎,根本上讲是不合格的。因为在没有人袭击的时候,这样做自然是好的,展开容易,收拢更容易,想要出发时也特别方便。

可问题是,一旦遭到袭击,这样把火炮集中在一起的方式就犯了大忌。且不说偷袭的敌人多少,仅仅是这样密集地摆放火炮,就等于自废武功,因为他们根本就开不了炮啊。

“报告,日军一个骑兵中队已经到了镇南!”就在农用车一辆一辆地把大炮拉离老梅镇时,鬼子追过来了。

“迫击炮,炸他龟儿子的!”陈青山与几个西蜀兵混熟了,语言也还有一些西蜀味道。

这个中队的鬼子骑兵,属于意外来客,他们负责从桐城到潜山沿途的自由巡逻或联络事项,在得知前出骑兵联队遭到重创后,这个独立骑兵中队更是加快了巡逻频率。

但就在他们要到达老梅镇时,接到当地一个步兵大队的报告,说有人正在老梅镇袭击野炮兵第6联队。

于是,这个独立骑兵中队快马加鞭地冲了上来。

于是,这个独立骑兵中队便成了第二支队临撤出老梅村前最后一个战利品,上百发各型迫击炮弹,将这群自以为是的鬼子骑兵消灭在距镇街口约三百米之外的荒原之中。

而距离骑兵中队最近的鬼子步兵,已经只有500米了。

这500米,也救援不得。

至于黑夜之中的500米之外的远方,袭击者正带着自己的战利品向正西方向的岳西境内撤退。

陈青山相信,哪怕他此后不再战斗,他的支队有了这48门大小口径的火炮,也足够大家评定战功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