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红色时空小货郎 > 第2卷 强明 108章 崇祯的决断

“朱司令,请恕我先小人后君子,你们这样帮助我和周大人,想必是想通过我们与皇上建立联系,对此我们也不反对。但是,我想知道的是,你们此后将如何对待大明和皇上?以你们如此强大的能力,又有谁能治得住你们呢?”

杨千河很严肃地说道。甚至在说这句话之前,他也是考虑了很久的。

“杨大人问的这话,非常真诚,那我也如实作答!”朱碧华说道,“想必两位还记得我们送给两位的那张‘天下全图’,那个是真实的;而那张崇祯十七年的天下全图,与今天的天下全图所存在的国家并不一样。

我之所以说这个,其实是想表明,我们志不在大明,我们是现代人,在大明也生活不习惯。但是,我们穿梭到大明时空,自然也不会无所欲求。

具体讲:我们愿意帮崇祯皇帝稳定局面,甚至开疆拓土,成为种花家历史上的千古一帝;不过我们却需要收取种花家工商税收之一成以及海外营收净利润之三成,而且均要以黄金或各种奇物计价。

或许两位对我们说的这个暂时还不太了解,那我们就再说详细一点:安天军的任务主要有,第一,帮助崇祯帝稳固政权,消灭一切反对派;第二,帮助崇祯帝开疆拓土;第三,我们要在大明及海外发展工商,在海外开挖矿业冶炼金属。

除此之外,我还可以向两位承诺:我们在大明的时间,受限于时空穿梭的影响,只能在大明存在十年,十年之后,我们就有可能离开大明。

所以崇祯帝是否愿意抓住我们到来的这个机会励精图治,重振大明雄风,其主动权并不在我们手上。”

这段话,虽然不够完美,但也能解释朱碧华等人的动机,古人不是讲千里求官只为财么?朱碧华也只能找出这样的理由。

至于啥采挖矿业冶炼金属等,真心讲跟朱碧华没啥关系。时空商人载具的限定运输重量,哪怕每次运送100吨黄金,对于种花家如此大国来讲,也不过是杯水与车薪的关系,解决不了啥大问题。

再说,以未来的热兵器和随时穿梭带来的优势,穿梭众们虽然只有100人,但要对付大明的敌人,甚至包括要对付大明的皇帝,都是很轻松的事。并不特别需要钱财补充或交换。

所以,朱碧华如此说的唯一目的,不过是强调其在大明活动的合理性罢了。

如果他再解释一下时空商人载具,说是时空商人载具下达了一个“强明”任务,要求拯救崇祯皇帝等,那这个故事反而会变得更加复杂。

当然,朱碧华这段话,并不那么简单。事实上朱碧华已经提前说出了:士绅阶层是大明的敌人,要出手消灭他们,至少要限制他们的权力,取消他们的特权。而要做到这一点,则是必须保证安天军的实力。

……

因为要急着回大明时空见崇祯,周遇吉和杨千河两人,只在现代时空呆了24小时就回到了宁武关。

而在宁武关睡了一觉后,朱碧华直接用飞天龙舟将杨千河及他的助手送到了京师城外。

“大捷!大捷!宁武关周遇吉歼灭大顺军十万,李自成已率兵退居太原!”杨千河打出仪仗,就让手下开始向围观群众吼道。

当然,他们是骑在马上的,一众战马风驰电掣般地冲向皇宫。

崇祯十七年春的朱由检,日子极不好过。因为李自成在攻克了襄阳等府之后,兵锋直指北方。如果不出意外,李自成打到北京城下,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崇祯帝唯一能做的,貌似就是祈祷哪路将领,突然之间大发神威,阻李贼自成于京师之外。

前不久,三关总兵周遇吉于忻州阻敌十余日,杀敌众多,朱由检看到了一丝希望。但是,周遇吉最终却因兵力不济,不得不退守宁武关。

虽然周遇吉是员少见的良将猛将,是崇祯末年少见的忠臣,但崇祯帝也知道,仅靠一个周遇吉,大约是难以抵挡李逆自成的逆贼大军的。所以这个时候,朱由检已经在思考,是不是发旨山海关,让吴三桂带兵勤王?

就在这时,大殿外突然传来“大捷,大捷”的叫声。

大捷?哪里来的大捷?朱由检没来由地精神一振,从坐姿变成了站姿。

“皇上,宁武关大捷,周遇吉消灭李逆自成逆兵十万!”一个太监冲进大殿,手持一封报捷之信,伏于地上。

“你是杨千河?快起,快起!”崇祯皇帝听见是喜讯,对于太监杨千河热情地说道。

此时崇祯皇帝外派的监军,没有一百也有几十,他能够很快记得杨千河的名字,也算是很勤政的皇帝了。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大明之忧自此得解!”伏在地上的杨千河,并没有起来,而是继续伏着,嘴里颂扬着皇帝。

他知道,只要崇祯皇帝不是一个丧心病狂之人,那么他此次之后,一定会由一个普通太监成为内廷重臣!

“你这家伙,嘴上抹油了。”崇祯皇帝一边说道,一边打开捷报。

捷报并不长,讲清主要事实及原因即可。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新闻报道,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等,讲清楚就行。

所以崇祯皇帝看得很快,只几分钟就看完了。

可看完之后的朱由检,却并没有笑容,而是一脸黑着:“杨千河,你可知欺君之罪!?”

“皇上,你是否怀疑捷报时间不对?”杨千河对此早有准备,捷报上写的时间,是二十四日,可今天才二十六日呢,捷报哪有这么快的时间?

“是啊,从宁武关到京师千里,难道你是飞过来的?今天你不说过明白,那就尽忠吧!”朱由检恨恨地说道。

“皇上真是英明,臣正是飞过来的!”杨千河当即回道。

“来人啊,把这个欺君罔上的小人拉下去,杖毙!”朱由检大声吼道。尼玛,你还飞来的,你以为你是一只鸟啊!

“皇上,请息怒!”就在这时,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出现在了大殿之中。

“王承恩,你可是要向杨千河求情?”朱由检冷冷地说道。

“皇上,并非臣要为杨千河求情,实乃杨千河之说,几为事实。”王承恩不慌不忙地说道。

这件事,其实是朱碧华等人根据崇祯性格而设定的做事步骤。

在杨千河见崇祯时,杨千河同时让他的随从见到了王承恩,并由随从一边给他放映视频一边讲解安天军帮助周遇吉打败了李自成,并由安天军派了一艘飞天龙舟送杨千河回京报捷!

视频里,并不是周遇吉与杨千河在现代时空所见的那些内容,而是一些飞机起飞以及在空中巡航的内容。

要给崇祯以及皇宫内的人以最大的震撼,必须拿出在大明人看来是最厉害的东西,而这个东西莫过于人能够在天空上飞行,或造出巨大的飞行器飞行于空中。

“他说的是从宁武关飞回来的,你认为他说的是事实?”崇祯反问道。

“皇上,刚才杨千河给了我一个东西,也请你一并看看。”王承恩说着,就让随行小太监拿出一个平板电脑,按照傻瓜式操作方式,将视频放了出来。

这还说什么呢。

现代的战斗机等,以及现代的声光电手段,让崇祯皇帝没等到一秒钟,就完全陷入了进去。

那些画面,比仙境还要漂亮啊。

那些女兵,对,看起来竟然是女的,竟然如此的英姿飒爽!

那巨大的战机,比飞鸟还要快的战机,发出轰隆隆的声音,从跑道上、甲板上一飞冲天的镜头,让朱由检的小心肝不由自主地颤动。

这个视频并不长,朱由检看了看这个平板电脑,又看了看杨千河,“你就是坐这个飞回来的?”

“秉告皇上,送我过来的飞行器,比这个战机还要厉害,大约每个时辰能够飞行一万里以上。我从宁武关到京师城外,也就倏忽之间。”

“既然这样,为何不直接飞到皇宫,也让朕开开眼界啊!”朱由检半信半疑。

“皇上,那个飞行器很大,没经您同意飞到京师城内,那可是大不敬呢。所以,他们在城外就把我放下了。”

“他们,你说的他们是谁?”崇祯皇帝并不笨,他敏感地抓到了关键。

“启秉皇上,我听从山西回来的小太监说,此次周遇吉能够在宁武关击退李自成的大顺军,实是因为有安天军将士的支援。想来杨千河说的他们,就是指的安天军吧?”

“就是,王公公说的就是。”杨千河此时,终于从危险中解脱了出来。伴君如伴虎,这真不是吹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升官发财与身死道消就在一念之间。

“安天军?哪里来的?”听到一支新的军队,崇祯瞬间警觉起来。

“秉告皇上,安天军来自天上人间国,刚才皇上所看视频,就是天上人间国发生的事,拥有的武器。”

“天上人间国?我怎么没听说过?”崇祯陷入了思索。

而这个,正好是杨千河所喜欢的。于是,他就顺着崇祯的意思说道:“皇上,天上人间国,是未来的国,有如明天的国一样,只不过他们是从今天开始计算376年之后的国家。”

“杨千河,你少来蒙朕,哪有此后的人逆时间而回到过去的?”崇祯自然不信。

“哎呀,皇上,您真是睿智,安天军正是顺着时间的河流,逆流而来的。”杨千河道。

“好吧,我相信你说的。他们安天军,如此逆流而来,所图为啥?”崇祯皇帝并不昏庸,他只是处于一个错误的时代罢了。如果在现代社会,以崇祯之勤劳、节俭,绝对比大多数二代都强。

“皇上,这事儿一言难尽!”杨千河只好从《明史》开始说起,并将随从带的《明史》呈给朱由检。

当看到原本三月十八日自己就将要吊死煤山,王承恩及上百名太监都将循主而亡,又有户部尚书倪元璐、工部尚书范景文等自然而亡时,眼睛里已饱含着眼泪,可看到包括国丈在内的诸多王公大臣一毛不拔,自己招集群臣议事,上百群臣无一到场时,崇祯气得把书房里的各种器物摔了一地!

因为他本能地警觉到,这些内容都是真的!这些大臣在关键时刻,绝对会以出卖自己的皇帝为荣。

但最后,朱由检抹干了眼泪,坚定地问道:“安天军,所图为啥?”

“秉告皇上,据微臣初步了解,他们此来一是为财,二是恨满清。因为满清取代大明之后,将种花家带入了深渊,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国家都可以来欺负一下种花家,让种花家从那时起就陷入了泥淖,差点万劫不复!”

杨千河解释道。

“可他们已经算是经历了,难道还能重来?”崇祯皇帝真心不笨,竟然还是发现了时空穿梭者极可能是“多此一举”。

“不能重来,他们也说皇上的大明是一个平行时空,他们此来大明,并不会直接影响他们那里的国家。”

“可如果他们占着大明不走,大明又能怎么办?”崇祯又问了一个问题。别说崇祯多疑,这个问题,乃是关键之中的关键。

“秉告皇上,安天军的人走不走我也说不准,但他们那里被称为天上人间国,到是真实的情况。如果王公公愿意,可以乘坐他们的飞天龙舟去天上人间国看一看。只要看过了,就一定会明白,他们真还有可能看不起大明。”

说这话,杨千河也是提心吊胆的,害怕崇祯突然发难。好在崇祯的心理非常强大,你看不起大明,这很正常啊,俺此时也有些看不起大明呢。

“这么说,你和周遇吉两人,已经去过天上人间国了?”崇祯皇帝听出了杨千河话中隐藏的意思。

“秉告皇上,确实如此。我们去了回来,总共只用了一天时间,甚至还可能会用更少的时间,我们之所以用时一天,是因为去看了天上人间国很多城市。”

“那好,杨千河,你让那啥安天军把飞天龙舟飞过来,我和王公公两人要去天上人间国看看,那里到底有多好!”朱由检突然说道。

“皇上,使不得,使不得!”不只是王承恩,就是杨千河也不敢让崇祯此时去冒险。毕竟有些事儿得慢慢来不是。

不过,杨千河与王承恩两人的“使不得”,意义却完全不同。

王承恩的使不得,是指崇祯如果去,极可能有生命危险什么的,一国之君,怎么能如此轻率地决定自己出行呢?再说,大明对那啥安天军也不了解啊。

至于杨千河的使不得,那是因为杨千河还有话没有说完。

“为何使不得?”崇祯反问。

王承恩没及时回,杨千河却回了:“皇上,您即使要去天上人间国,您也得先找安天军的人来了解一下情况,然后再作决定吧。

此外,我和周总兵从安天军身上,发现他们的礼仪与大明有所不同。譬如他们见上官见皇上都不跪。对此,他们的解释是:礼仪也在不断发展,古人的跪礼,实际上是将一个人的骨气给跪没了。所以他们主张的是跪天跪地跪父母,却没有跪皇帝和上官的!”

崇祯听杨千河如此说,本能地一怔,这是一群不知礼仪的人啊。可转念一想,对方这样坚持,说明对方对于大明,真还有可能没啥所图。不然,他们制造这种礼仪障碍就显得蠢笨了。

“可以把他们请来谈谈,但我和王公公一定要做好去天上人间国的准备!”崇祯再次坚定地说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