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红色时空小货郎 > 第2卷 强明 111章 大明皇家近卫军

这天之后,大明皇家商行之名,以极快的速度向大明各地漫延,自然而然地,这一事物的出现也触动了某些人的神经。

这天早朝,王承恩大声说:“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首辅魏藻德站出来,“启奏皇上:近闻东郊柳田坝皇庄出现了一家名叫‘大明皇家商行’的机构,他们售卖各种闻所未闻之货物,引得京师人心浮动。

不知这处产业是何人所置?如是他人借用皇家名义,还请皇上下旨给予彻查,将其人投入大牢,其货缴获充公!”

这几天的崇祯帝,经历过很多次脑力风暴,对于大明的这些官员,已经产生了一种憎恨的感觉。

所以在听见首辅的话后,崇祯帝特意说道:“谢谢魏大人关心,那个皇庄之产业,属于朕的皇家所有。不然,你以为谁有那么大的胆子,胆敢打出‘大明皇家’的招牌?”

“皇上,这更使不得!皇上您贵为天下表率,怎可行此商人行径,起与民争利之心?如果皇上都要沾染商人气息,这大明岂不是斯文扫地,长久以往,国将不国啊!皇上,请下令将皇庄产业交给内阁处理吧!”魏藻德大声说道。

“魏藻德,你胆子很大啊!”崇祯盯着魏藻德突然说道。

“皇上,臣不明白你在说什么!”魏藻德装懵。

“记得前几天,朕要募集军饷以抵抗李贼自成,请求官员‘助饷’,你率先表示家无余财,反对征饷,让朕的计划落空,如若不是周遇吉宁武关上杀退了李贼,朕怕是真的要像你说的那样国将不国了?

其实,当时朕已相信你说的家无余财了,可后来朕得到密报,说你魏家在老家有‘魏半城’的称号,老家州府里大多数赚钱的产业都是你魏家的。

这朕就不明白了:为何你魏藻德、魏半城就能够经商赚钱,而朕作为一国之主就不能挣点吃饭的钱了呢?难道,你们真要让朕饿死,你们才能名正言顺去拥抱新主子?”

崇祯这话,可谓诛心至极。

魏藻德吓得跪倒在的,无一句回复。

崇祯看着魏藻德的形象,想起后世有文说:“李成成兵临城下,崇祯问他有何对策,一向口若悬河的他选择了闭口不言,崇祯再问,你只要开口,我立刻下旨照办,魏藻德跪在地上,屁股撅得老高,一声不吭。崇祯气疯了,一脚踢翻了龙椅。”

崇祯就忍不住笑了:“哈哈哈,魏藻德,你起来吧。朕今天,就不治你的罪了!因为,你这样的人,不值得朕大动肝火!退朝!”

“退朝——”王承恩大声吼道。

崇祯在早朝上的表现,把大明诸臣工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本来还有大臣要上奏本的,但在没有摸清崇祯为什么会有如此变化之前,也只得暂时住手。

魏藻德失败了吗?

否也!自崇祯朝以来,大臣与皇帝之间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且百分之八九十,最后都以大臣的意愿为转移。

今天早朝时折子被皇上驳回,没关系,下次早朝时再上条存即可!如果皇上要惩罚大臣,那也不要紧,俺清流人物,哪个不是以被皇上惩罚而倍感骄傲!

如果臣工们要坚持,这种斗争的结果必定以崇祯放手为结束。崇祯今天把魏藻德给赶出了朝堂,明天新上台的李藻德同样会提出相似的折子。

东林党们为了他们的利益,敢与天下人作对!

也因为如此,魏藻德还没回到自己的首辅府第,一名管家带着两小厮就挡在了魏藻德回家的大路上,“魏大人,我家主人有请。”

……

缅籍华人朱由检和王承恩,自穿梭行动开始,就激动不已,感觉不虚此生。

考虑到朱由检一辈子也没出过皇城,说起来也是一个可怜的人。朱碧华操纵着飞天龙舟,让其好好地游览了一下大明的花花江山。

当然这种游览,并不是只看好的,而是也看坏的,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更要看。

所以这浏览第一站选择的就是长城。

种花家的长城,是国家与民族的象征。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修建,而秦朝与明朝,则修得最多,故在后世有秦长城与明长城之说。

游长城不是目的,而是讲长城为何挡不住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侵。

于是话题自然而然被朱碧华和付怀德引向了游牧文明、农耕文明、海洋文明的思考。

游牧文明骑在马上,逐水草而居,飘忽、迅疾、侵略,弱于建设,强于军事,性格剽悍;海洋文明建在船上,根子在海上,好奇、求知、探险,视野总在未知的领域,喜欢冒险,强于海战,又因为海上作业需要行船之人密切配合,又养成了其民族配合与协作之理念。

种花家属于农耕文明,它依时而作,安然,稳定,守成,勤劳,民族心理倾向于守护,视野倾向于既有良田,因农耕有成而缺少冒险精神,整个民族强于生产而弱于军事。

这也是在过去和未来的历史里,种花家要么被北方游牧民族侵略,要么被来自西洋的海洋文明所侵略。

游长城游约了约半个小时,关于文明的话题也不长。但朱由检却听懂了,他最后总结道:“我大明若要立万世之业,就不能抱残守缺,必须吸收其他文明的精髓。”

看了长城,飞天龙舟顺便飞到了辽东之地,看大明大好河山被满人占领;然后又飞到太原城上空和长江中游,看李逆自成和张逆献忠将大明的江山搞得残破不堪。

“朱司令、付参谋长,你们说,朕是不是太无能了啊?”看到残破的江山社稷,朱由检开始怀疑人生。

“皇上,不是你无能,而是时代的悲剧。种花家文明走到此时,已经证明必须对其进行修正。说浅显一点,就是我们脑海里那些条条筐筐太多了,束缚了我们的思维与视野,让我们看不到问题之所在。”

“一定要改,一定要改!就从朕身上开始改变!”在长江水道上空,朱由检发出了肺腑之言。

然而飞天龙舟并没有直接回到现代社会,而是趁机带着朱由检和王承恩好好地看了看这个“地球”,让崇祯皇帝彻底明白了什么叫五大洲四大洋。

“朱司令,贤弟,你一定要帮朕,不,帮大明把这些地方占领下来!”朱由检在美洲大陆上空,兴奋得大叫起来。

“皇上,解铃还待系铃人。安天军可以帮助大明将必要的基础搭建好,但大明最终能够占领多少土地,还得看皇上自己!”付怀德提醒道。

“呃,是朕太急迫了,朕太急迫了!”朱由检听到付怀德一说,脸都红了。

然后,在美洲上空,飞天龙舟发动了时空穿梭。

对于朱由检来讲,这次时空穿梭,就是眯了一下眼的时间。

当朱由检睁开眼时,迎面而来的,是无数的摩天大楼,以及大楼间车水马龙的街道。在稍远处,便是著名的黄浦江。

不客气地说,魔都是此时地球上现代化气息最为浓厚的城市。它是种花家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是世界上最为繁华之都市。

由于时间有限,在简单地体验了一下魔都风光后,朱碧华和付怀德便安排两人看了魔都的宣传片,开着车沿魔都到宁波的高速公路体验了一番,在宁波北仑港体验了一下什么叫十万吨巨轮。

请两人吃了一顿现代中餐,又吃了一顿麦当劳。

最后是安排朱由检、王承恩和明史研究专家司马日月进行座谈。

司马日月,从其取名看,就对大明情有独钟。

司马日月,在抗战时空开始不久,就作为银河企业集团专家库成员,得到了银河企业的项目资助;在强明任务开启之后,就有专人找到司马日月,与之签订保密协议后,请求其为明末出出主意。

当然这个主意,也只是一家之言。并不是朱碧华等人拿不出主意,而是朱碧华集团更偏重于执行,对于理论或历史本身,并不在行。

而想要从理论上或知识上说服朱由检等人,也得司马日月这样的人出马。

“司马先生,我是朱由检,还请您能为大明指点迷津。”双方一见面,朱由检就有些迫不及待。

“朱先生客气了。迷津也好,坦途也罢。说一千道一万还在于我们自身。以今人看古人,都言古人愚昧无知,殊不知时也命也。所以这大明要想延续下去,还是得在一个‘命’这字上作文章。

我这话不是妄言,朱先生或许不知现代语境有一词曰‘革命’,粗鄙地讲,这革命就是杀头,但换个说法,为何又不能理解为‘诛心’?

说到底,大明的未来还是在于皇上本人,能否放下一些执念,也即是否敢于革自己的命!”司马日月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这段话,到也真的符合朱碧华等人的设想。

安天军在大明的动作有多大,能够做到啥程度,与朱由检的关系太大了。如果朱由检不同意,或朱由检出了意外,极可能朱碧华等人会失去进入大明的机会。

但这话,却又不能由朱碧华等人来说明。

“司马先生的意思是,大明的未来在我的手上?”

“自然,朱先生你是皇上,一言九鼎,大明的未来不在你的手上,又会在谁的手上?”

“司马先生,现在因为安天军的介入,或许可以说大明的未来在我的手上。可是,如果没有安天军,大明会有未来吗?”

“没有安天军,历史不是已经证明过了吗?”司马日月反问。

“先生所说的革命,是不是要把读书人全部杀头?”朱由检问道。

“呵呵,朱先生,这你就理解错了。我们所讲的革命,杀头不过是最后的行为。革命最富有价值的含义,不是他者革我命,也不是我革他者命,而是革旧思想、旧习惯、旧制度之命。想来这个问题,朱碧华他们已经同皇上谈过了。”

“还请司马先生指点。”见一个说得颇有深度的教授,朱由检怎么可能轻易放手。

“其实非常简单,不过‘破立’二字罢了,哪些该破,哪些该立?哪些该破后立,哪些该立中破?虽然较为考验人的功夫,但也不难做出正确选择。”

虽然司马日月可以谈得很深,但朱由检却难以理解到那个程度。不过朱由检却决定,此后要定期到天上人间国,听取司马日月等先生的指教。

司马日月所说,与朱碧华等人平时指点,内容基本一致。说到底就是要不断加强一个意识,大明如何,取决于崇祯如何。只要崇祯意愿改变现状的意愿强烈,那一切都很好办。

而此后的变革也证明了穿梭者初期所做的这些努力,是多么的重要。

三月十一日,崇祯皇帝在早朝上现场发布圣旨:

成立“大明皇家近卫军”,大明皇家近卫军直属皇帝领导与管辖,不受其他任何人节制;在皇帝不能履职或新皇未就任时,由大明皇家近卫军总司令、总教官会同内阁共同管理该军事机构,直到皇帝或新皇到任履职为止。

任命三关总兵周遇吉为大明皇家近卫军总司令;

任命海外天上人间国安天军司令朱碧华为大明皇家近卫军总教官。

钦此!

朱碧华?谁是朱碧华?这朱碧华是哪里来的?

崇祯的任命,顿时扰乱了朝堂形势。

此外,这个大明皇家近卫军,到底是官从几品,也没个说明。但以周遇吉为总司令看,这再怎么说也相当于九边总兵官,再怎么说也是正二品吧。

“皇上,不可啊。在京城之内,有五军都督府,还有九门提督,更有御林军、神机营等,不能再编制新兵啊!”有官员大声反对道。

“诸位臣工,反对无效!”朱由检看着大殿中数百人说道,“你们没听清楚啊,这支军队,名叫大明皇家近卫军。也就是说,它是朕成立的用以保护朕及皇室安全的一支完全由皇帝支配的军队,你们反对什么呢?难道,朕作为一国之主,还没资格建立一支护卫自己且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军队?”

“可是,皇上,这军饷怎么办啊?”户部尚书倪元璐说道。

“呵呵,倪爱卿,这军饷之事,就不劳你操心了,将由朕的内帑支付。”崇祯皇帝说道。

“皇上,这样还是不行啊!你的内帑,不是要用来赈灾救济么?大明各地之饥民,还嗷嗷待哺啊!如果皇上您用内帑来练兵,这有损皇上的英名啊!”

内阁首辅魏藻德大声说道。

“魏首辅,你说朕是英明呢还是英明呢?在你看来,朕如果有了近卫军,肯定就不英明了;朕如果有了自己的想法,肯定也不英明了,是不是这样的啊?

在你们看来,最好的皇帝就是成为你们手中的提线木偶的皇帝!否则,哪怕皇帝想有一点任何正当需要,在你们眼里都是如此的大逆不道?魏藻德,你们是不是这样想的呢?”

崇祯皇帝一席话,再次把大殿中数十个大臣给打懵了。这个朱由检,怎么变得如此尖酸刻薄啊?

对了,那啥朱碧华,皇上是不是受了那啥天上人间国朱碧华的蛊惑呢?

“好啦,诸位臣工,散了吧。”朱由检挥了挥手,自顾自地离开了太和殿。

“退朝——”王承恩大吼一声后,也跟着朱由检离开了大殿。

其实,朱由检表现得如此“无礼”,正是崇祯皇帝的策略之一。

如果说,赞同朱碧华等人成立“大明皇家产业孵化园”只是兴趣之举或试验之举,那么今天朱由检决定成立“大明皇家近卫军”则是他开始强化自己的第一步。

根据后世的研究,崇祯帝一朝,几乎每天早朝,从不缺席,其勤政的程度比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崇祯帝的“权力”又是最小的。刚开始掌权之时,魏忠贤一伙几乎要把皇帝架空;可将九千岁灭了之后,慢慢地东林党又成了尾大不掉之势,总之哪怕崇祯足够勤勉,也没过上一天舒心的日子。

反而是那些大臣,无论是在位的大臣或是被罢免的大臣,日子过得比皇帝要舒坦得多。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或许是朱由检在安天军的指点下,想明白的第一个道理。于是,周遇吉便真的成了那个一遇风云便化龙的家伙。

大明皇家近卫军,按照现代军事组织编制而成。

暂编一师二旅四团,外加近卫军直属为炮兵团、辎重团、警卫营等。总兵力12000人左右。

基本装备组成,拟按PLA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水平进行组建。枪支,以56式半自动步枪为主,精锐可持56式突击步枪。班排可用56式班用轻机枪。

火炮则基本采用迫击炮。此时在陆地上,没有谁的火炮敢与现代时空的迫击炮相抗衡。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