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红色时空小货郎 > 第2卷 强明 112章 商业入侵

当然在这之前,崇祯的警卫力量也必须得以加强。朱碧华可不愿意事业还未成功,朱由检同志已经成了一个死人。

近卫军是皇帝的私军,但并不是皇帝的警卫力量。只有要必要的时候,皇帝近身警卫才会动用近卫军。

崇祯的贴身警卫与皇宫警卫,有一个很好的人选,这个人就是太监方正化。

史载李自成破城之后,方正化独自一人砍杀李逆军士数十人,最终因力竭而战死。既是英雄也是忠臣!

征求过朱由检的意见之后,由方正化担任皇宫警卫队队长,下辖360人。分为三班倒外加一支机动力量,全天候保证崇祯皇帝及其家人子女的安全。

而这360人当中,有太监,有勋贵子弟,有周遇吉军中将士,有安天军20人。后者作为教官,负责教会其他人军事技能。

至于皇宫之中有健康男人,有了现代时空见识的朱由检早就放下了心态。如果真的把这男女大防看得比天还要大,那西洋那么多皇室怎么一个太监都没有?

当然,皇宫警卫队,有着严格的纪律规定,譬如包括执勤及巡逻等任务在内,必须是双人或多人在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单人面对皇宫主人的情况。

如遇到这种必须分兵的情况,就需要警卫队成员做出取舍,先去做价值最大的事,而不是分兵一人去做一件事。

而皇宫警卫队长的最高指挥官,并不是朱由检同志,而是太监方正化。至于朱碧华,则担任警卫队总督察。

因为有朱碧华担任皇宫警卫队督察,这支队伍成立时间很快。几乎在动议之后,三天内就编制完成,然后直接在煤山(景山)内进行现代步枪训练。

如此之快建立一支部队,这正是朱碧华的特殊能力。因为这些加入皇宫警卫队的家伙,都被朱碧华带到现代时空游览了一番,而游览的过程中,时空商人载具很自然地对其进行了“安全植入”。

何谓“安全植入”?

这并不是时空商人载具的新功能,而是曾经有过的功能。譬如对于穿梭到抗战时空的人,进行的双向保密命令,就是一种“安全植入”,如果你想要泄露异时空的秘密,就会触发“安全命令”,从而造成严重至死亡的悲剧。

但大明的“安全植入”,并没有抗战时空那么激烈。

二者的区别在于,抗战时空与现代时空,安全警戒度更高,安全范围更高,泄密后果更严重,所以对于其可能危害到时空穿梭的行为,其惩罚也极为严重。

大明时空的“安全植入”,其“惩罚”不再由时空商人载具掌握,而交由了时空商人载具的宿主——时空商人具体掌握。唯有在时空商人不在本时空,而又有突发事件时,才会由时空商人载具进行惩罚。

意思是,如果甲对朱由检有了不臣之心,这种不臣之行为,就会由“安全芯片”记录下来并由时空商人载具转告给朱碧华。

并由朱碧华最终决定对甲这个异己分子进行处罚。

而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给了朱碧华一个“自由栽量权”,一个事后处罚权。

而这个事后处罚,与抗战时空的“事发处罚”明显不同。抗战时空之所以只采用时空商人载具进行的“事发处罚”,原因就在于穿梭众的力量非常弱小,不要说对抗现代时空的那些人类组织,就是在抗战时空,朱碧华也不敢保证自己百战百胜。

有人会说,不会吧,朱碧华的时空战队不是很厉害么?是的,时空战队真的很厉害,可那是建立在别人对时空战队不太了解的基础上。

如果日军知道了时空战队的秘密,那么,日本人最多保需要比平时作战多一倍的兵力,不惜成本地对时空战队进行地面攻击、远距离炮击及空中打击。那么时空战队绝对会遭到重创。

特别是现代时空,在战略导弹面前,朱碧华敢保证自己的克拉克基地就一定不会被摧毁?

当然最终可能是两败惧伤,谁也奈何不了谁。虽然那也是“最大程度改变时空”,但那却不是朱碧华需要的改变。

至少在现代时空与抗战时空,朱碧华是不想将其打坏打烂,而是只想将其建得更好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朱碧华就可以把大明给打烂打坏。

对于大明,又另当别论。

大明时代,是冷兵器时代,哪怕朱由检知道了时空穿梭,朱碧华等人根本就不在意。因为大明时代没有人能威胁到穿梭者们的安全。又因为时空商人载具的“任务要求”,导致穿梭者也不会对崇祯的统治形成威胁。

当然,系统的“稳固崇祯政权”,并不是一定要听崇祯的命令行事。在穿梭者们看来,要稳固崇祯政权,必须对崇祯本人及大明肌体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如果崇祯比较顽固,那么对崇祯进行适当的鞭笞也就显得十分必要。

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的“安全植入”,其实只需要保证崇祯的个人安全即可。而崇祯执政之阻力,又或双明强盛之阻力,该怎么清除就怎么清除,对朱碧华等人来说压根就不存在伦理困难。

……

周遇吉接到圣旨后,立即带着近万名百战勇士,从宁武关直接返回京师。并在御林军的一处军营中住了下来。

而其中20名安天军士兵则以教官的身份在付怀德的带领下,直接来到近卫军营地,对周遇吉部进行整编。

与此同时,近卫军在直隶、山东的新兵征集工作正式展开。

每人每月10两银子的薪水,让“大明皇家近卫军”立即成为直隶、山东地面的新闻事件,成千上万的青年打着赤脚,迈着艰辛的步子向着征兵之地走来。

但条件要求也是极为严格的。

首先是识字条件,必须认全会写500个汉字以上,否则哪怕其他方面再优秀,近卫军也不会招收。

其次是文化合格后,对其力量、敏捷、武力等的考核。

第三关则是检查身体,视力不行的不要,听力不行的不要,个子太矮的不要,脸上有明显伤痕的不要,走路内八字的不要,身患传染病、先天性疾病的不要……其严格程度,与后世招兵相比,并无两样。

以这种条件招收大明皇家近卫军,周遇吉所带三关部队,百分之九十九都不合格。但这个不要紧,这支部队本就是“勤王军”,他们有理由在北京驻下,成为崇祯皇帝最忠实的支持者。

另外,根据与崇祯皇帝的协议,安天军也将在第一期中招收2000名士兵,而且并不排除从大明现有军户之中招收。

于是,周遇吉就有些郁闷了。

大明皇家近卫军还没有谱谱,自己的三关边军却跑了一少半。因为他们都去了安天军!

这意思是,安天军的入伍条件竟然比大明皇家近卫军还要低一些?

表面上看,还真是这样。但实际上不但不低,而且条件还要高一些。条件变高了的,主要是身体素质和军事素质。条件放宽了的,则是文化水平。

安天军之所以要这样操作,是因为朱碧华必须尽快训练出一支能够富有战斗力的部队出来,而周遇吉三关边军,因为多次血战,包括一些伤兵在内,都是极好的兵苗子。

这些人有血性,有军事技能,只要对其进行现代枪支训练之后,很快就能成为安天军的骨干。

……

安天军的招收与训练,在东郊柳田坝皇庄内悄然进行,几乎没有人知道。

大明皇家近卫军,在进驻御林军驻地,并招够了新丁之后,也开始闭门训练,没有人知道其在基地内干什么。

整个大明,前段时间闹哄哄的情形,竟然重新归于平静。李自成龟缩在太原一线,不再出动;张献忠在南方,似乎也在观望形势。

当然也有一个地方继续保持着热闹,这就是同样位于柳田坝皇庄的大明皇家商行。

如果说对大胆的权贵阶层来讲,就让大明皇家商行这样吃独食,哪怕你是皇帝,也绝对不行。那么,在这样一种意识之下的各种暗中行动,就不足为怪了。

事实上,在大明皇家商行开业第二天晚上起,商行就遭到了各种江湖人物的潜入。他们三个五个,想要潜入打打秋风,可在现代电子警察装备面前,这些所谓高来高去的江湖高手,不过成了一个笑话。

安天军的特种兵们,正好用这些家伙来练练拳脚。

诚然有些江湖人物确实颇有本事,可在特种兵们采用的现代电警棍面前,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啊。

没有人知道,这些天来安天军的特战队员们,审讯了多少江湖豪杰。

对那种罪大恶极、杀人如麻、欺负良民之辈,安天军毫不客气地当着所有被俘的江湖豪客的面给予直接爆头枪毙。

而对于那些平时名气尚好,只是受人之托前来打探皇家商行,又能幡然悔过的江湖好汉们,则给了他们一个机会,那就是强制性让他们接受现代军队训练,进入现代社会一日游,并强行进行“安全植入”。

朱碧华等人相信,这些有一定恶行的江湖人物,只要在安天军内呆十年,哪怕他是大恶人,也会被改造成为充满正能量的大明好公民。

暗战当然不仅仅是发生在晚上,也发生在白天。

在白天阶段,皇家商行都要对外售货。而一些买家则趁进货之机,对皇家商行之仓库、货物等进行窥探。

而白天进行的这种窥探,安天军也没办法制止。虽然很多地方安天军都设有禁区,但别人在禁区之外窥视、猜测,你总不能将人赶走吧?

同时这些家伙,将所窥视到的情报,与另外一批躲在商行外面,专门登记进出了多少货物的人所获得的情报一对比,他们就有了新的发现。

这第一个发现,便是皇家商行的货物特别多。有一个商铺存货平均可卖10天计算,大明皇家商行内的库存货物,至少是千万斤货物以上。

第二个发现,便是大明皇家商行的进货渠道,他们一直没有找到,结合有人说的“飞天龙舟”,那么可以肯定,大明皇家商行的进货渠道,极可能是从空中来往的。

第三个发现便是,大明皇家商行的守卫,最多时也不过三两百人,平时就是二三十个。虽然有人不听招呼被守卫手上的火药枪给击毙了,但两三百人的火枪,也就那么一回事儿。

这三个发现,让那些有心人颇为“心动”。

他们从皇家商行每天销售至少百万斤货物,其收入银两至少五万两的数字来看,这个大明皇家商行,每天净收入绝对会在二万两银之上。

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所谓巨大的财富,不仅仅是每天二万两银的净收入,而是这个货物的渠道!如果能掌握这个渠道,岂不是每年就有近千万两银子?

于是,在有心人的策划下,一张针对大明皇家商行的网络很快就形成了。

这天大明皇家商行来了几个一看就是很有钱的大商人,因为他们的随行保镖到来后,迅速驱散了皇家商行门前的小买主。

销售人员冷冷地看着这一幕,并没有制止。

“谁是商行当家的?”一个巨商模样的家伙问道。

“我就是,你谁啊?”此时主持商行销售的是特种兵杨育生。吴育生暂时充任大明皇家商行经理,其家人乃现代时空商人,本人在退伍后也曾帮家人经商,但最终拉不下对战争的热爱而加入了时空战队,后随朱碧华到了大明时空。

“呵呵你好,当家的,我们是山西晋商,此来特别向大明皇家商行订购巨额货物,我叫范永泰,还请行个方便。”这个家伙说着,从衣袖里就滑出一块约五两重的金子,递到了杨育生的手上。

杨育生接过金稞子在手上掂了掂,“原来是范老板啊,好说,好说。”这家伙说着说着,就将黄金给轻轻放进了抽屉之中。

黄金啊,至少5两呢,如果拿到现代时空兑换,这得多少软妹币呢,五五250克,每克350元,共计87500元,不行,这太多了,必须得让司令请客。

“这是我们想要购买的货物,当家的看看,多久能筹备够货物?”说着,范永泰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文字。

其中最主要的货物:

百炼金钢,100万斤;

精制大米,200万斤;

精制面粉,200万斤;

精制食盐,100万斤。

“这些货物,我们都准备有。只是食盐的数量目前只有20万斤,还请范老板稍等几天。”杨育生随意地说道。

“需要等几天?贵商行能不能快点?”说着范永泰又滑出一个金稞子悄悄塞到了杨育生的手上。

“呃,这,三天吧。最快得三天时间,货物就可备齐!”

“那其他货物,今天能够装车么?”范永泰又问。

“这……没问题。”杨育生假装思考计算了一下,答应了下来。

这个场景,对于所谓的晋商来说,可谓是天大的喜事。因为这些货物,是关外清国所托付购买之货。

只要山西晋商能够将这些货物运送到口外,他们就能获得至少20%的纯利收入。

在最初,晋商们拿到这个单子都不太相信,尼玛这可是100万斤百炼金钢呢,大胆皇家商行会卖么,敢卖么?

要知道大明对于盐、铁,一直是专营的,并禁止向北方草原地区输出。虽然近年这个禁令形同虚设,但这次晋商们要的可不是几千斤几百斤,而是百万斤起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