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红色时空小货郎 > 第2卷 强明 122章 震怒,求变

这一夜,北方大地有多少人成了不眠之夜,从满清龙兴之地、老巢东北,到晋商老家平遥,再到京师甚至江南的东林党大佬老家,都在盼望着一个惊天霹雳。

做发财梦的有没有?应该说还有。

但做发财梦的,大多被打死了或被安天军战场给俘虏了。那些隐藏在幕后的人,真正做发财梦的很少。譬如江南东林党,以其说他们贪婪那点经济利益,但他们更看重政治利益。再说,一个大明皇家商行,哪怕银钱再多,因为分的人多了,那也是有限的。

特别是东林党,虽然出面与山西晋商接洽的只是祝遥等少数代表,但参与密谋这事的,包括“水太冷”钱谦益在内,共有30个二品大臣以上人员。

实际上纵观大明历史就会明白,进入大明中后期,皇帝只能是提线木偶,必须是提线木偶了。

朝政的大多数事项,都是朝臣议决。皇帝在其中有没有作用?只能说当某一事项不违背东林党利益时,或者说有利于东林党利益时,东林党便会与皇帝形成统一战线。

万历为什么在位后28年终身不上朝?想来皇帝在他成为皇帝之前所受的教育中,一定不是这样的情况,但为什么万历在上了20年朝后就再也不上朝,而且一坚持就是28年?

网络上总结得非常好,最大的原因是万历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他无论有什么想法,都会受到一大帮大臣的反对,那反对的奏折是一批一批的递给他;决定重大事情的时候,他的意见都得不到大臣们的认可,根本没什么用处,相当于他这个皇帝只是一个摆设而已。

朱由检的哥哥朱由校,号称“木匠皇帝”,也不爱上朝。有人说他看做木工,或许是真的,但也未必没有不愿意上朝当提线木偶的原因。

至于崇祯朝,朱由检的感觉怕是更深。

而政治就是这样,当皇帝权威受到削弱时,大臣的权力就大大膨胀与扩张。得了好处的大臣们,怎么愿意崇祯皇帝的日子再次好过起来。

所以在有心人提议要对付大明皇家商行时,既出于经济利益更出于政治利益的考量,他们纷纷出谋划策,决定以武力打掉大明皇家商行的这个怪胎。

而东林党的人虽然很多,但核心人物却也只有那么多。只要取得了核心人物的意见,这事儿就算成了。

不眠之夜,远在京师的人只有望着星空思念,或默默念叨着此次行动能够增长多少财货。但在京师城内的不眠之人,却经历了有如过山车般的感觉。

他们先是知道了大军已经秘密地做好了准备,然后还知道大军已经攻入皇家商行。再后来虽然也知道了皇家商行的抵抗很顽强,但毕竟大军已经攻入了皇家商行,拿下商行是迟早的事。

因为在古代就基本上没出现过攻城一座城还拿不下一座城的情况。再说大明皇家商行不过一个皇庄而已,哪有一座城防备森严?

再然后,再然后就是现场打得更厉害了,火铳声、爆炸声传得老远老远,但很长时间都没得到大军攻打皇庄的具体消息。

中途有人传说,有一支不明身份的骑兵想要攻打皇庄,可却被另一支不明军队给消灭了。总之,这期间的消息似是而非,但一些知兵之人却开始感觉到恐惧。

原本是很简单的事情啊,怎么攻进皇庄后会变得如此复杂?哪怕皇庄抵抗再厉害,大不了多死几个人也该拿下了吧,可是……

天亮后,情况终于明白了,因为此时皇庄内的火铳声早已停止了,防御皇庄的安天军开始向着皇庄外运送尸体,那尸体穿着各色服装,一看就知道他们是干嘛的,其中竟然有数百名身穿大明军服的尸体。

相干的人不相干的人,看到这一幕,都知道天塌下来了,尼玛,大明官军去攻打皇庄,这算啥事啊!

这天早晨,朱由检没有上朝,因为这是一个周末。朱由检非常羡慕现代时空的人,工作五天还可以休息两天,朱碧华等人在此则当起了“佞臣”,纷纷鼓励朱由检先从自己身上实行周五工作制。

朱由检没上早朝,但晚上睡觉时,该有的娱乐还是会有的。所以早晨朱由检还在搂着一个妃子睡觉时,值班太监就急忙前来秉告:“近卫军总教官朱碧华求见!”

目前朱碧华在大明只有这一个公开官职,没品没阶,但却是极少数几个能够随时求见崇祯的人。

“贤弟,你这不是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啊!”崇祯皇帝梳洗了一番,见到朱碧华时还使用了一句现代语招呼。

“皇上,臣临夜可是一夜未合眼呢。”朱碧华道。

“发生什么事了?”崇祯皇帝收起玩笑心态,此时朱碧华来见自己,肯定有事。

“事情太复杂,还是去皇上的书房说事吧。”朱碧华说道。

在崇祯的书房里,朱碧华只是简单地介绍了情况,就给朱由检放起了视频。是的,“视频”,这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冷兵器与热兵器对撞的一个作战场景。

视频内容十分丰富,从皇庄大门的监视画面开始,到无人机升空有计划拍摄,当然也包括时空商人载具升空后自动拍摄的内容。

疯狂、野蛮、无法无天!

现场喊出的口号,几乎个个都达到了诛灭九族的恶毒意境。

朱碧华作了一些讲解,譬如看到一群官兵攻打皇庄时,朱由检肺都要气炸了,但朱碧华却平静地说道,“这群官兵,带队的军队名叫范谦,是山西范家的人;他从大同西延堡带了400名大明官兵,参与了此次攻打大明皇庄的行动。”

看到满清骑兵埋伏的山谷时,朱碧华又说道:“满清摄政王多尔衮,此次零敲碎打三五人一群,共派了一千人近三千战马,由镶黄旗甲喇额真博尔泰率领,准备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计的,本来他们极有可能成功,但我在驾驶飞天龙舟起飞后,竟然率先发现了这群图谋不轨的家伙!”

听到这里,崇祯脸色铁青。

事实上崇祯对于大明内部的反对派,他是特别反感与看重的,尼玛全是吃里扒外的家伙啊!但对于满清真正的危害,他虽然通过看后世资料,知道了其后果,但毕竟亲身经历得较少,痛入骨髓的经验不多,所以总是有些不以为然。

但显然,满清的做法,证明了其“亡明之心不死”!

“该杀!该杀!”崇祯大声吼道。

书房外正在值班的大明时空的警卫,听到崇祯如此大吼,都吓得缩了缩脖子。

对于这些大明警卫来讲,自从那次杨千河杨大人带来了一个叫朱碧华的人之后,崇祯帝整个人的性子都变了。过去的崇祯帝,小气多疑;而现在的崇祯帝,已经是“喜怒无常”了。

喜时,让所有人都感觉到和风细雨;怒时,可谓雷霆震怒,声震屋宇。

但他们也知道,虽然现在崇祯帝很愤怒很震怒,但崇祯帝保证一会儿就会没事,哪怕有事,也会让朱碧华的安天军去处理。

安天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这些警卫大体上都是清楚的。他们自认为武艺高强,但在安天军的格杀计前,他们也走不了几招。重要的是,安天军手上的那些火器,绝不是他们能够对付的。

好在现在他们作为崇祯帝最为亲近的警卫,也拥有了安天军士兵手上的大杀器。有了这种名叫五六式突击步枪的利器,哪怕再多的人,也无法通过自己一个警卫小组的火力封锁。

“此事的所有参与者,朕要诛他们九族!”看完所有视频之后,崇祯看着朱碧华认真地说道。

“皇上,息怒。如果杀人有用,安天军早就上门把这些人给杀了!”朱碧华道。

“难道放过他们?”崇祯反问。

“呵呵,放过他们,肯定不行。对这次的事件,臣有一个不成熟的考虑,这个不成熟的考虑就一个字:忍!”

“忍?”

“是的,忍。”

“要忍多久?”

“忍不了多久,等到大明皇家近卫军训练合格时,就可动手了!”

“好,朕可以忍!不过,贤弟,朕也有一个不情之请!”

“皇上,请讲。”

“朕想在灭了这些乱臣贼子之后,请贤弟为大明宰相!”

“啊?这个,绝无可能!”朱碧华当即摇头道。

“为什么?难道要让朕把皇位让于你?”崇祯反问。

“呵呵,皇上,你不必再考虑我们了。皇位虽好,但还不是安天军所求;宰相虽有实权,但同样不是安天军所求。

呃,皇上,不怕你生气,这大明的花花世界,我们安天军真还看不起。如果我们真在意的,是在海外开疆拓土,并最终将这些领土并列到大明疆域之中!”

朱碧华说这些话时,也是无奈。这个崇祯,经常让要让皇位,有时他是考验,但有时他真还是有一种真诚在内。

因为崇祯看到了后世,有很多皇帝让位后也活得很好,譬如像他朱由检,退位后做个国公,全世界哪里会去不得啊,当个皇帝当不好,难道当个先贤徐霞客还不行么?

不过这事儿却不能开玩笑。因为系统规定,“一年内稳固崇祯政权”呢。

“呃,贤弟,我现在有些相信你说的制度的问题了。看来不只是大明,包括已经灭亡了的那些先朝,他们走到最后都落入了土地集中的困境,而土地之所以集中,就是因为各个王朝对于王公贵族、达官巨贾缺少了制度约束!

而想要对他们进行制度约束,王朝的基础却不能建在依赖于这些人之上,并且从一开始,就要对这些人进行限制!唯有如此,王朝才会长久盛世。”

崇祯这是第一次答应朱碧华按照历史经验对大明社会进行改造。

“皇上,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长盛不衰,除了要立一个好制度外,还要有纠错体系。一个好制度,哪怕他再好,也不太可能适应百年千年。

同时,一个制度是否是好,大臣说好未必就真的好,皇上说好未必就真的好,如果按现代时空语境理解,那还得民众说好才是真的好,为什么呢?

因为,民众不但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皇粮国锐的缴纳者,更是文化与历史的创造者。

一个睿智的上位者,重要的是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让每一个阶层都能在这个时代里好好地活下去。

平衡各阶层的利益,不是要让上位者给某个阶层以利益,而是要限制优势强势阶层的过度利益。

譬如现代时空个人所得税的累进税率,就是一个很好的制度。世界各国都在实行,凡是实行得好的国家,无不一片繁荣昌盛。”

有这种机会,朱碧华也不吝多向朱由检灌输几句。

“贤弟,你说,这现代时空的那些富户,哪儿遭灾了都能踊跃损献,可我大明的士绅富商,哪怕民众饿死数千数万,就不见几个捐献者呢?”此时,朱由检已经气愤过了,开始正式探讨治国之道了。

“皇上,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首先是现代时空的理念,除了少部分国家外,其主流意识里,都主张众生平等;其次是文化氛围的不同以及更新的人生价值观的确立;

再次则是现代时空有一套慈善捐赠较为完善的运作体系,有钱人可以放心地把钱捐给社会第三方组织,由他们代替自己去行慈善。”

朱碧华的解释还算合格。

其实现代时空是个复杂的时代,譬如有慈善之风,但也有为富不仁。总体上讲社会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好与坏,有时对立得比较厉害,有时相处又比较温和。

“贤弟,还请你答应朕一件事。”朱由检又提出了要求。

“皇上,您有事就说,不用这么太正式。”朱碧华有时都有点不习惯。

“这事儿非常重要。”

“重要?有多重要?难道有皇上你去现代时空旅游一天重要?”

“比那个还要重要。”

“那……请说。”

“我想请你把皇子皇女,全部带到现代时空去看一看,就让他们参加明史学习班吧!另外,我觉得可以把参加明史学习班形成制度,凡是此后想要新晋七品以上官员,必须把去现代时空参加过明史学习班作为晋职条件。”

朱碧华还未表态,朱由检又说道:

“朕赞同贤弟你们的主张,此后选朝廷大臣,必须知基层知民众,得从基层官员一步一步做上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