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红色时空小货郎 > 第2卷 强明 124章 皇商末日(1)

因为其重要性,所以在推进“代理商”的过程中,朱碧华等人并没有着急,而是请来后世的商业专家对这一制度进行“预设”。

专家们设计出来的东西,与朱碧华等人所设想的,可以说基本意思相同,但具体执行上又有了重大的变化。

首先对代理权的定义进行确定,所谓代理商的代理权,是指“有权代理(享有)大明皇家商行某种商品在某一地区销售的权力”。

注意,这个代理权,并不是地区代理权,而是某一种(项)商品在某地的销售权。重要的是一种商品在一个地区的代理权,而不是一个地区的所有商品的代理权。这二者的区别非常重要。

譬如前面讲到的黔国公沐家沐王府,他可以拿下相当多的商品代理权,但绝不可能拿下全部商品的代理权;他可以拿下此时大明皇家商行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商品代理销售权,但他不可能拿下大明皇家商行此后新增商品的代理销售权。

其次是对代理商进行分级。分为一级代理商、二级代理商、三级代理商,大体上对应省、州、县三级。在三级代理商之下,便是零售商了。

这个分级制度也很重要,譬如后世可口可乐的销售代理,一个省找一家或最多两家一级代理,最后层层代理铺货,让这种商品很快就能铺向整个市场。

再次则是代理商的加入条件。首批加入者,可以是身份、实力等东西。但第二批起,就必须交纳“保证金”。

这个保证金,可以用着在大明开发与生产新的产品,总之保证金你可以理解为是以皇帝的名义,将民间的钱集中起来去办一些该由国家出面办理的大事。

最后则是代理商的退出制度。代理商可以退出,可提前一个月向上级代理商申请。上级代理商可在衙门的公正下解除代理合同或与新的代理商签订新的合同。全国性的一级代理商采取同样的方法处理。

有进入有退出,才是健全的商业制度。你说你这东西很挣钱,但别人挣到钱后却想去挣更多的钱,所以看不起你这种货物的代理销售也算是情有可原。

但因为代理制愈来愈承载了大明的理想与未来,所以最初崇祯想要的“解决眼前危机”之目的,并未实现。

事实上大明皇家商行并不急在这一两个月时间,至于皇上说没有钱用。这个好办,在与皇上签订相关协议后,其大明皇家近卫军的供给,全部先由安天军给垫支着。

……

大明崇祯十七年,六月初十日,大明御林军某营地,旌旗招展,锣鼓阵阵。大明皇家近卫军第一师12000人正式编成并举行成军典礼。

这支部队,是一支现代火器部队。原计划只编制10000人左右,但很快崇祯在见到“天下全图”特别是得知现代时空的先进与繁华后,主动要求将这个大明皇家近卫军编制为一个集团军,朱由检当时说,“你这是一个师,为何说是一个军呢?如果真的叫军,那就按一个集团军的编制来搞吧。”

与现代时空相比,大明皇家近卫军的编制相当简化。

班级编制10人,设班长一人,授八品官衔,装备56式半自动步枪10支。

排级编制32人,设排长一人,授六品官衔;副排长一人,授从六品官衔。

班排,皆不设其他技术单位。

连级部队,编制119人,设机枪班1个10人,配4挺56式班用轻机枪;设迫击炮班1个10人,配备3门60mm迫击炮;编制排级部队3人;设连长1人,授五品官衔;设副连长2人,授从五品官衔。

营级部队,编制500人;设营长1人,授四品官衔;副营长3人,授从四品官衔;营部23人,设辎重排一个32人;工兵排1个32人;卫生排一个20人;82迫击炮排32人,装备PP87式82毫米迫击炮6门;连级部队3个。

根据穿梭众们的设想,营级自动火力外加火炮,将是未来100年以内最强悍的火力编制了,所以营级编制为火器部队之最。

一个自动火器营500人+1个骑兵营(500人,冷兵器)+2个步兵营(700人X2,冷兵器)+辎重连119人+工兵连119人+50人团部+医院50人,合计为2738人,为一个团。

团长授三品官衔,副团长从三品官衔。

4个团+火器警卫连119人+侦察营(手枪+骑兵)500人+医院120人+师部109人,合计一个师编制11800人。

师长授二品官衔,副师长授从二品官衔。

此外排以上部队皆设监军。监军为各级军官副职身份,监军可以是太监出身,也可以是老兵出身。监军只负责监理部队法令、军纪、士兵待遇等,不指挥和干扰作战。但在重要时刻,监军如发现部队主官指挥有误时,可及时提出,甚至可向上级监军反映。

如事后查实部队主官犯了相关错误,主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

落成典礼非常盛大,皇上及在京各部五品以上大员、皇亲国戚、王公贵族等上千人参与了观礼。

观礼与后世的阅兵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先是展示了各营的分列式,当各辎重营的农用车出现在大明长安街时,几乎所有的大臣们都吓得直打哆嗦。

“尼玛,啥怪物啊?”

“哎呀,怪物来了,可皇上为何一点也不害怕,还面带微笑呢?”

如果不是执行警卫的皇宫警卫队虎视耽耽地看着这些大臣,说不定有的人都吓得跑下了观礼台。

分列式后是崇祯为所有武官授衔。当然,因为低级军官人数太多,只是派上了代表接受皇上的祝贺。

周遇吉以大明皇家近卫军军长之身,被授予一品武官衔,加封宁武伯、太子少保。

翁之琪以大明皇家近卫军副军长之身,被授予从一品武官,加太子少保。

翁之琪,浙江钱塘县人,原为杭州府生员,后投笔从戎,中崇祯丙子科武状元,曾为舟山守备,累功升为总兵。并在弘光朝击败左良玉军,升左都督,挂重击将军印,加太子少保,后清军南下,弘光帝出奔,翁之琪见大势已去,投水自尽。

可以说,翁之琪是一个有节操也有能力的人。

这样的人,作为时空穿梭者们,岂能不用?

杨大河以大明皇家近卫军总监军之身,被授予从一品武官衔。

朱碧华以大明皇家近卫军总教官之身,被授予从一品武官衔。

何腾蛟以大明皇家近卫军第一师师长之身,被授予二品武官衔。

何腾蛟生于1592年,其主要成就为1645年的南明湖广总督。此人在崇祯手上曾任知县,在崇祯最后的日子里任淮徐兵备佥事,其任职期间“削平了当地的贼寇,使自己的辖区内一无战事,格外平静。”

可以说,何腾蛟也是一个十分有能力的人。

何腾蛟在穿梭众的计划中,肯定是第一批需要重用的人。其实何腾蛟本人已经进入了首届“明史学习班”,受到了崇祯皇帝的接见。

就是因为大明皇家近卫军成军迫在眉捷,所以他只是从现代时空拿了很多资料,就被派到了近卫军中主持新军训练等事项。

典礼最后一项,是作战演习,核心是向大臣们展示一下大明皇家近卫军的火炮之犀利。

当一溜全部50门火炮向着四里外的预定目标进行炮击时,其惊天的爆炸声以及浓烟、火势,让心里有鬼的一些臣工,当场吓尿了。

事实上,自从柳田坝皇庄被袭事件之后,大明就陷入了诡异的寂静状态,李自成、张献忠两支逆贼,各自住在原地不动。

因为朝廷无法向下面发兵饷,包括左良玉这类军阀也不想动。

关外的满清军队也因为摸不清楚虚实,或还在探望大明的动向,也不敢轻举妄动。

其实这一切,大家都清楚,那就是看大明的皇帝,最终能玩出一个啥花样来!

如果大明皇帝真的有那个能力威镇四海,大家或许会退让半步。如果大明皇帝只是个外强中干的架子货、唬人货,呵呵,那就不好意思了,大家绝对会立即扑上来,将崇祯帝给撕咬得一口不剩。

但是,显然,他们等来的结果,与他们所愿,大相径庭。

崇祯皇帝不只是玩出了花样,而且还玩出了很残酷的花样。可以说,在那种几乎无限威力的大炮声中,所有的反抗都将变得毫无意义。

最让这些表面上是文人大臣,但几乎所有家族都是当地豪强,深筑沟壑堡垒的家伙感到心惊的是,他们那啥深沟堡垒,那动不动上千数千的手握着大刀可以随时以命换命的家丁,在崇祯皇帝面前,有些不够看啊!

所以观礼结束之时,众多大臣们都坐在原地,久久不愿意离去。

他们没有找到对付崇祯皇帝的办法。

不过,终究还是有人很聪明,悄悄地制造出了一则流言:“想要这个啥装备,也不是不可以,可以去找朱碧华啊。既然朱碧华能够与皇帝合作,为何不能与我等大臣合作?如果朱碧华愿意,我们也可推举他担任大明的皇帝啊?”

当然这话是在这次观礼之后流传的,目的么,这个就不好说了。总之其啥目的都有,但终极目的肯定不是为了朱碧华好,更不是为了崇祯好。

好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土鸡瓦狗。有如这些心怀不轨的人所看到的那样,崇祯帝对于朱碧华等人的理解,远比东林党人强。

而且,哪怕朱碧华等人真想做皇帝,也不会找东林党人去合作。因为东林党所想要皇帝,朱碧华早就说得很清楚了:那不过是一具提线木偶而已。

问题的关键在于,崇祯帝已经没有时间去听这些传言了。

……

在观礼仪式结束当天,崇祯皇帝就命令大明皇家近卫军立即发兵山西,全力捉拿晋商范永斗、王登库、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等八人及其家人。

以上八人,就是“八大皇商”。

这八大家晋商,数十年来与满清进行商业往来,通过各种手段把大明战略物资输向关外,极大地武装了满清集团。

这八人的行为,以现代标准看,就是标准的“汉奸”。他们不但让满清出让战略物资,还向满清出卖情报。

要缉拿和剿灭“八大皇商”,普通的手段是不行的。

这也是此前,哪怕朱由检再急迫,朱碧华也不同意行动的原因。因为除了大明皇家近卫军和自己的安天军之外,他不知道敢用哪支军队去执行这一任务。

此时的晋商,对大明官场的渗透,已经令人防不胜防了。其实就是在大明皇家近卫军内部,朱碧华也不敢保证这些人是否与朱由检真正一条心。

一旦消息走漏,就将给穿梭者们的事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原因么,也很简单。当时周遇吉的部队就驻在山西,作为山西总兵下的官兵,谁敢保证他们与八大皇商没啥关系?

或许他们在面对李自成时,在周遇吉的军令之下,他们不敢战也敢战了,后来改编为大明皇家近卫军,他们也都非常乐意。但要说他们就此会与大明皇帝一条线,却未必。

而且大明皇家近卫军里存在着晋商系统的人,几乎是肯定和必然之事。只不过晋商的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

好在朱碧华并不只有一手,而是有两手。一手在明,一手在暗。在明的是大明皇家近卫军,在暗的是安天军。

安天军,确实只训练了3000人的部队,但这支部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去过所谓的天上人间国,属于开了眼界之人。

重要的是,这3000人只要上了时空商人载具,他们就不可能背叛安天军,因为他们只要产生这样的想法,朱碧华就会通过时空商人载具而知晓。

这3000名安天军,才是朱碧华剿灭晋商的中坚力量。

周遇吉和大明皇家近卫军高层,一接到皇帝朱由检的命令后,以最快的速度召开营级军官以上会议,作战前动员。

但周遇吉也耍了一个小心眼,他并没有向与会战传达作战的具体任务目标,而是只指明了此次军事行动的地点在山西。

而在这个会议结束之后,在无人侦察机的监督之下,有三名营级军官借故出了军营,而杨千河带领的军法队和侦缉队,差不多同时就盯上了这三人。

对于这种吃里扒外的家伙,大明皇家近卫军并不准备现在就进行抓捕。因为现在抓捕了,表明信息败露,谁知道近卫军里还有没有其他晋商奸细?

不过此时朱碧华已经开始向着张家口等地输送安天军了。

此时的安天军,除了200人监视张献忠,另200人监视李自成外,还有2600人可以动用。

除了留下600人保卫京畿之外,有2000人可以直接空降到张家口以及大同、平遥等地。

此次行动,朱碧华也异常谨慎。

谨慎的不是怕走失了人。真的走失了主要的人犯,朱碧华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哪怕藏得再严实的人,朱碧华都能将之找回来。

朱碧华只是怕走失了财货。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