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红色时空小货郎 > 第3卷 乱空 152章 异时空调取淡水可行性研究

而在时空商人载具再次升级为“时空飞船”后,种花家的这种钢铁销售速度,就大大提高了。

只要愿意,每次去一趟抗战时空或大明时空,可以装载1000万吨钢铁,哪怕整个种花家全部的钢铁产量相加,也不过够朱碧华装载100次左右罢了。

所以,小载将时空飞船一下子搞得这样大,貌似浪费了很多运载能力。

即使不以钢铁而是以各类矿产品农产品为运输对象,可这1000万吨一次的能力,也太大了一点。譬如1000万吨铁矿?煤矿?粮食?总之,不管你想像任何运输方式,貌似都不太可能是件小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时空飞船这种跨时空的运载能力,并不是指那个直径2000米的时空飞船本身,它采用了顶级的空间技术,本身可大可小;但能够运输1000万吨货物的能力,却是指时空飞船所具备的二次元空间载货能力。

当某一天朱碧华想到这些问题时,心里觉得很不安。因为不能满载,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浪费。浪费就是可耻地犯罪啊!就像你家买了一辆载重货车,可以装60吨货,可每次都拉一两吨就跑,这能赚钱么?

所以这天朱碧华找到欧阳克勤喝闷酒,讲了内心的郁闷与不甘。自己身具异宝,可却无啥用处。或者说有用处,可那用处与应该发挥的作用之间,相差太大。

“小朱啊,这个你得换个思考角度。过去载具一次性运输能力小,自然要捡性价比高的东西运输;现在运输能力超级大,就不能只盯在矿产品、工业品、农产品了,而应该更宽泛一些,譬如一些自然资源。

这种自然资源,并不是指矿产,而是指泥土、淡水等。我先说淡水,如果你愿意从其他时空调集淡水到祖国的西北,想来西北的生态环境将会因你的这个行动而变得更加美好。

至于泥土,国家正在一些小岛上进行建设,急需大量的沙石泥土以填海,如果你在这方面帮助国家,想来就更好了。”

不愧是老知识分子,欧阳克勤很简单地就为朱碧华的运输能力找到了出路。

这个思路,是非常有价值的。现在除了抗战时空外,朱碧华还得努力建设大明时空。大明建设,所需要的物资材料,比抗战时空都还多得多。毕竟抗战时空的种花家,已经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只要借助于外力,抗战时空的种花家很快就能发展起来。

但大明时空想要发展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因为它的基础太差,差得哪怕你将一件工业品送到他们手上,他们也不知道咋个用。

而且大明时空本身,并无任何一件具有近代意义的工业品。如果有,那也只能称之为手工业品。

也因为如此,大明时空需要发展起来,需要向其输入更多的物资材料。但是,大明时空却又较少用于时空贸易的东西。

当然,大明时空作为待开发之处/女/地,矿产肯定不少,只是想要开发出来,暂时还太困难。而且,朱碧华已经将李自成一系放到了海外,总得给他们的子孙留点东西吧。

所以哪怕不是为了种花家的现代化建设,只是为了保持时空贸易平衡,欧阳克勤这个想法也是非常可行的。

或许有人会说,如果你把大明时空的啥淡水运送到现代时空来,岂不是增加了现代时空地球的质量,会不会引发啥不可预知之危险呢?

这个想法,也很有道理。但朱碧华也不是没有对策。大不了从现代时空运1000万吨淡水到现代时空,然后从现代时空的海上,运送1000万吨海水去大明时空得了。反正在大明时空,各大河流下游特别是亚马逊河的下游的淡水,基本就是白白流入了大海,没起到任何作用。

“小载,你觉得运送淡水,可行吗?”外面的专家咨询之后,朱碧华才咨询最大的专家。

“只要符合时空贸易原则,本载具不干涉时空商人的任何具体做法。”小载很臭屁地说道。

朱碧华没说话,内心却竖起了一个中指,十分鄙视。尼玛,还啥符合时空贸易原则,请问你是一个有原则的存在么?

欧阳克勤说没问题,小载也说没问题。朱碧华便开始查找一些资料、数据。这一查找,他发现自己的这个想法,真还十分可行,而且是种花家最迫切需要的项目之一。只不过此前,因为没有这种机会,哪怕种花家有想法,也无法落实、具现。

对于缓解西北以及北方的水资源,种花家有一个大的工程项目,南水北调工程。现已完成东、中线工程建设,理论上可向北方年调水278亿吨(立方米)淡水,如果西线工程实施完毕,全部调水量可达448亿立方米淡水。

朱碧华的时空飞船,其调水量有多大呢?

根据小载提供的数字,如果取水口的水深能达到20米深,200米宽,其理论装水速度为:每秒钟4000立方米(吨),每分钟24万立方米,每小时1440万立方米(吨),也即用不了一个小时,时空飞船就可将1000万立方米的淡水送到现代时空。

如果以一天来往10次计算,每天的调水量刚好是1亿吨,一年是365亿吨,与整个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量相当。

好处是这样调水,不需要大量工程,也不影响长江水量;坏处是朱碧华大量的时间,将会消耗在这个项目之上。

但账不是这样算的。

先说调水的时间,其实并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亚马逊河的下游海口,河面宽达240公里,河水平均深20-50米,最深处达100米,在海岸160公里内,海水盐份大大降低。

也即,只要在海口内取水,压根不担心海水倒灌之事。

在这样的宽度与深度上取水,小载说只需要3分钟就可完成一次取水行动。再加上把水运送到现代,同样需要倒入一个大型人工湖泊,也以3分钟为计。即使加上时空穿梭也需要一点时间,最终每运输一趟淡水的时间,也不会超过10分钟。

如果是这个速度,朱碧华如果一天连续运输10小时,就可从大明时空运送60次淡水,总量达6亿立方米。一个星期为此项事业工作一天,一年就可调300亿立方米的淡水。

如果这个事情,变成了现实,等于是朱碧华以一己之力,为种花家建设了一个南水北调工程。

种花家的南水北调工程,虽然调水总量不小,但种花家地盘极大,人口极多,工业企业更不少,所以这些水,目前主要解决太行山以东、黄河以北的人畜饮水及工业用水,至于农业用水,暂时是不要想了。

而种花家西北生态想要得到彻底改变,必须要解决农业用水和植物成活用水问题。有关资料表明,西北地区年蒸发量达2400-4000毫米之间,也即一平方米面积要蒸发4立方米的水量。

但解决农业及植被用水,甚至改造沙漠,其实际用水量比这个蒸发量要小得多。种花家近几年改善生态环境,沙漠南下的状态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遏制。

不过朱碧华调水量也不会只限于年300亿吨,而是极可能突破1000亿吨。

朱碧华的基本想法是,在整个西北地区,建设1000个蓄水量达1亿立方米的大型人工湖泊。考虑到蒸发量的巨大,这些湖泊可以建在山上,湖泊可以挖深一些。既能承接山上的雨水,又能减少蒸发。

而由于水量来源的奇特,这些水库每隔几年,还可以干库清底,将淤泥挖走取净。有这1000个大型水库,种花家的缺水问题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想通了问题的节点,朱碧华便把自己的这一设想提交银河集团讨论。

这一讨论,又讨论出了更大范围的价值与意义。

有人分析说,虽然西北地区蒸发量很大,但只要保证相关技术投入,成活一棵树的用水量可以控制在500公斤以内,也即朱碧华跨时空运输一次淡水,可以保证2000万株树苗的成活。而众所周知的是,一株大型乔木所占的面积,至少在15平方米以上。这样计算下来,朱碧华一次运送的淡水,理论上可以保证3亿平方米面积一年的绿化用水需要。而3亿平方米就是300平方公里。

一次可以绿化300平方公里,一小时就是1800平方公里,一天以10小时计就是18000平方公里。西部青省面积72万平方公里,理论上朱碧华只需要40天就可保证其全省的全年用水量。

在供水量有充足保证的前提下,如何做好用水规划,包括制定更加严格的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法律法规,就变得极为重要。

譬如农业用水,就必须坚决反对浸灌漫灌的方式,而只能采取喷灌甚至是滴灌的技术。真要审视种花家这个农业大国,其实就会发现,种花家的农业已经落后于世界先进农业至少40年的距离了。

美国等发达国家,亩产农产品净收益已经达到了1000美元,但种花家的亩产收益却一直在300美元以内。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农业技术包括用水技术的落后。

用水技术的落后,不但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更会导致亩产用水成本的急剧上升,从而加大整个社会的水利成本。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