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红色时空小货郎 > 第3卷 乱空 153章 盖达生态试验区

朱碧华的异时空调水报告一送到种花家的案头上,让种花家相关领导一阵惊喜。这几年的种花家,可谓日新月异,各行各业都有大发展,特别是西部的基础设施,因为扶贫攻坚政策,得到了极大改善。

对于西部的农业,种花家其实也有很多腹稿,但这些腹稿与想法,无不受限于条件。譬如西北的瓜果,产量品质都非常不错,相关技术也能跟上,现在的市场营销其实也能跟上,但就是有些资源跟不上,譬如淡水。

没有水,哪来甘甜的瓜果?

而这个银河集团,真心太可爱了,竟然在关键时刻,可以给俺种花家一年送来1000亿立方米的水。

这让原本不断萎缩的西北农业畜牧业林业等,突然间看到了曙光。

当然种花家对朱碧华提出的方案有如此反响,也是因为银河集团此前所做的事情,对种花家的帮助可谓功莫大焉。

虽然时空商人载具升级后,朱碧华郁闷于运输量不饱和。但客观上却也让种花家想要运到民国的货物,瞬间增长了数倍十数倍。

譬如抗战时空的钢铁供应,此时的种花家可谓大发其财。

哪怕朱碧华一个星期帮助种花家运送一趟钢铁,这个总量也是1000万吨。而此时日本国一年的产量,也不过300万吨以内罢了。哪怕是美国,此时的钢产量也不过3000万吨左右。

会不会影响二战的爆发?

呵呵,如果是朱碧华个人,或银河集团,肯定会担心这种事情的发生,可既然种花家已全面接管抗战时空事宜,谁会怕谁啊?你不打,难道我就不敢打?

种花家可以不挑起战争,但西方列强会甘心失败么?当种花家的工业品以白菜价格占领美国和欧洲市场时,这些资本家的代理人,难道会无动于衷?

可以说,在抗战时空,日本人已经意识到了种花家的厉害,所以想急于脱身。但其他国家,却暂时还没意识到。或许他们觉得种花家的变化有些奇怪,怎么会有那么多先进产品啊,但除了一些资本开始关注外,其帝国本身,大多还在关注着欧洲形势。

总之,银河集团的存在,让现代时空的种花家开始身轻体健,因为经济形势的走好,国家再次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这种情况下,银河集团再次送来跨时空调水的大礼,种花家怎么会不欢喜?

……

西北某县盖达,面积1.8平方公里,人口21万,根据该县提供的资料,六十年前该县河流有山区地表来水约6亿立方米,但到了现在,却只有1亿立方米了。

缺少的结果,就是沙化的严重。现在每年沙漠都会向草原和农区推进约10米左右,沙进的结果就是“人退”,该县已经有些乡镇,从建制上彻底消失了。

因为其乡镇内的土地,已经全部变成了沙漠,人在那里,完全无法生存,只得再次“走西口”啊。

但是盖达在历史上,却是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文化极为灿烂,经济极为发达。

种花家把盖达交给银河集团进行异时空调水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试点。

此时种花家在发展理念上,已经非常成熟。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牧则牧的思维已经树立。

盖达,夏热冬寒,昼夜温差大,如果水资源能够保证,至少有1.2万平方公里可以种植一季农产品。1.2万平方公里,折算成田亩数是1800万亩土地。

当种花家农业方面的领导与银河集团的负责人到达盖达考察时,盖达的领导们几乎高兴得快要晕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他们这些县上的领导,此前所做不过“维持会长”之事罢了。只要保证地盘上政令得以贯通,民众不生事不出事,就万事OK了。至于啥建设发展,你能发展得赢沙化的速度么?

听说国家要在这里进行农业开发试点,不但要建设一个超级大水库,采用超级技术进行引水、聚水,还要对整个盖达的生态、经济、文化等重新规划,打造面向未来五百年的超级经济基地,哪怕最自私的人,此时也跪了。

种花家关于盖达试验的想法,都在一份《盖达国家级生态试验区试点方案》之中。

在这份文件里,整体上是种花家出政策,也出一些政策资金、基础设施资金,但在项目推进方面却需要银河集团自筹资金。

银河集团差钱么,答案自然是不差钱。

此前的银河集团,因为要抚养抗战时空的各项事业,那时是特别差钱的。但种花家星时空接替银河集团的任务后,银河集团就不怎么差钱了。再说已经运送到抗战时空的那些设备,也是要产生效益的。

譬如建于九原的制药公司,其药品不但销售在抗战时空,也销售到了现代时空。一些利用中草药制造的药品,现代时空也非常稀缺。

譬如百年野山参,在现代时空基本见不着了,但在抗战时空和大明时空,却不少。

再说时空贸易中哪怕就是送到延河的物资,其利润也是可观的。当时朱碧华之所以感觉到难办,是因为时空商人载具也即“小载”规定,必须以抗战时空的相应价格卖出去。

譬如食盐,在现代时空完全就是粮食一个价,但在抗战时空,却是十倍数十倍于粮食价格,这中间的差价是非常大的。可惜的是,小载一限制,朱碧华就没啥活动空间了。

盖达国家级生态试验区,核心目的有二:一是彻底改善盖达生态环境,遏制或消灭沙化与沙漠,为西北地区治理探索出一条成功经验;二是振兴盖达经济,聚集盖达人气,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道路,甚至为种花家北方经济探索出一条道路。

近几十年,种花家经济重兴逐渐南移,原北方较好的经济地区,在资源利用完毕后也在逐渐萎缩。

如果你说北方不适合发展经济,那就是乱说。加拿大也属于寒冷地区,为毛别人发展得不错?

种花家这个方案,被银河集团形象地称之为“拯救盖达”。

但银河集团要做的,却远远超过了种花家提出的生态试验区的试点方案。种花家的方案,主要涉及到农业版块,但要解决盖达问题,核心却不是农业,而是工业。

在盖达,想要真正发展起来,还得依赖工业。而现在种花家的工业,却不足以支撑起盖达的发展。

譬如电力,如果以现有技术,很难在盖达覆盖到乡村,或很难遍布全境。因为风力发电效价比较低,太阳能发电同样效价比较低,除非国家大幅度补助,否则很难直接受惠到农民层面。

如果不这样,采用火力发电,那就更涉及到能源、发电、输电、环境污染与治理等诸多综合性难题。

而哪怕火力发电,也属于商业行为,当电力成本过高时,不但老百姓用不起,电力公司自身也难以发展。

譬如住房,在夏热冬寒地区,原本普通的传统住房就面临着各项困难,夏天太热,难受,冬天寒冷,难受。一句话,宜居性较差。如果想要进行改进,变得非常宜居,又涉及到大规模的改造以及高成本运作。

而列举的这两个例子,都需要银河集团以最新工业技术介入盖达的实验。

电力问题,必须采用更高级的风力电力技术以及太阳能技术。而风电与日电的根本问题,就在于材料。

譬如风电的扇叶,如果材料更轻便,更坚韧,扉叶就可做得更大;如果动力电力转换材料更加先进,其转换率就会更高。

日电同样如此,一平方米电池板,传统的电力转换可能在0.05千瓦时,也即50瓦的灯泡可以照明一个小时,那么新技术新材料下的电力转换效率,则可提升一倍或几倍,这等于是让其每度电的成本降低了一倍或几倍。

而且传统的太阳能电池,因为电池板转换率低,其发展一直受到限制,因为转换率低,其空间效价(费)比也非常低。毕竟,适合铺设电池板的空间,总是有限的。由此导致一些地方,发展日电时并不积极。

不过,因为银河集团掌握着远超这个时代的黑科技,让种花家在风电与日电技术上,不再受到限制,而困挠种花家的能源问题,也将彻底得到解决。

当然这是另外篇目要讲的内容,此时,银河集团开始在试验方案上,进行细节设计。

国家选择在盖达试验,其实有个潜意识,那就是盖达很多地方,此前是农区,但沙化过后,民众已经外迁逃离,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试验,自然不能再回到过去,把农民迁回来了事,而必须进行新的设计。

或许说,除了技术与项目的差别外,最大的不同在于,过去是小农经济,而新的盖达,将会是现代农业经济,以规模化、企业化经营为其特征。

作为1800万亩土地,银河集团只准备设立50个现代化农业公司,平均每个公司将要管理36万亩土地。

除此之外,还要设立20个草业公司和10个林业公司,将整个盖达的宜农宜草宜林土地,全部利用起来。

在这种新的设计下,除了原县城内的土地,银河集团不参与管理之外,其他土地,包括新的乡镇建设,都将以银河集团为主。

至于盖达所有项目的关键核心,盖达湖,则建立在祁连山下。

这里地势较高,除了朱碧华从大明时空运来淡水外,还可承接祁连山的天然降水,以及春季的融雪。

而在这个盖达湖之下,则以明水渠、暗水渠的方式,将水送到整个盖达境内。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