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 第473章 分歧

长安城外,官道旁的垂柳下小儿嬉戏玩闹。

田间的大人们则在田野阡陌间收割夏麦,一边在日头下紧张忙碌着,偶尔还要抬头看看玩闹的孩子们,不要去道路中央玩耍,因为官道经常有驿马驰骋而过,若是避之不及被撞到了少说也是筋断骨折,重者就得丢命。

并且被官家的马撞到还没出说理去,都是传递军情诏命的,紧急的很,治你个阻拦军情的罪名,那可是要杀头的。

小儿们大概是时常受大人们叮嘱,也就在敢在道旁和田亩之间的树下玩耍。因为大人们总是吓唬他们说,去了道路中间要被官府捉了去打屁股的。

不过看到奔驰而过的军马,总是会引起小儿们的瞩目。

尤其是偶尔能看到负责缉盗的游骑,这些骑着高头大马还穿着皮甲的士卒在孩子们眼中形象极为高大。

若是能看到穿铁甲的,那可是要吹嘘好一阵的。

而今天道旁小儿却是开了眼见,先是数十骑奔驰而过,打着幡,全都穿着一种在他们眼中很新式的甲胄,外面是布,钉着扣,带着弓箭和长矛,还有横刀。

这种规模的骑队驰骋,他们有些人还从没见过。

而在不远处的后面,大地仿佛是传来响动,道上有大队的士卒整齐的列队前进。

声势引得田间劳作的大人们都暂时放下手上的活计,来到了道路两旁,大抵是喜欢热闹这种事也不分大小。

不管是大军调动,还是大人物出行,百姓们总是喜欢暗自揣测一番。

“这是要打仗了吗?这么多兵士,多久么见过了,是不是要去长安集结?”

“打个屁的仗,老子就是左骁卫的,咱们关中的府兵就没集结过,能打什么仗?这大概是个贵人回长安.这么大的队伍,少说也是个大将军才有的排场”人群之中一個府军士兵看着队伍显摆着自己的见闻,但又说不清个一二三来。

这时候一个打过十来年仗的老兵,已经做到了队正的府兵头目看着队伍道:“这是亲王仪仗,看,那边那个大马车看见了吗,那叫象辂,高一丈一尺六寸九分,是给亲王用的居然是这么大王回来了”

终于那队伍出现在眼前,一列列士兵穿着统一制式的号衣,全都竖着各色的旗号和兵器,戟氅、吾杖、仪刀、班剑、立瓜、卧瓜、骨朵、镫杖光是步军仪仗队伍就绵延了一里多长,后面还有骑兵和巨大的马车。

而在象辂后面,一面大纛和诸多旗号上说明了这支庞大队伍主人的身份。

“是齐王回来了,齐王回来了.”

旗号上分别上书:“天策上将”“太尉”“都督关东诸军事”“东都留守”“陕东道大行台”“齐王”

居然是齐王殿下?这位大王可有些年头没回长安了。难怪这么大排场,这可是执掌关东一都六州的大人物。

李元徽所乘坐的象辂,高一丈一尺六寸九分。阔七尺九分。辂上平盘板。前后车棂、并凤翅板。其下辕三条、皆朱红漆。辕、各长一丈八尺五寸。用抹金铜龙头、龙尾、叶片装钉。前施朱红油马搭攀皮一条。

平盘左右下、护泥板、及车轮二。贯轴一。每轮辐、十有八条、皆朱红漆。周围辋全、各以抹金铜叶片装钉。

轮内车毂各一、用抹金铜鈒莲花瓣、轮盘装钉。轴首左右、各用红漆铁插拴一个、以抹金铜鈒龙顶管心装钉。轴中缠红绒驾辕等索。面至地、三尺五分。

巨大的马车内,两个十岁左右的少年趴在窗户边上好奇的打量着外面,时间已经来到了武德十年,车内坐着齐王李元徽本人留着整齐的胡子,整个人看起来须容严整,王妃慕容佳音,侧妃张嫣。倒是保养得宜,犹如二八佳人。

两个半大孩子则是齐王府的长子、次子,承平、承道。

“上次回关中,好像已经很久了,得有十几年了”“我还没来过关中呢.”

慕容佳音和张嫣小声说着话,李元徽这边则在看着一卷不知道是什么内容的文书。

只是许久不曾翻页,大概是在想些什么。

从武德四年开始,他也有六年没有回长安。

武德六年的大战后,武德七年一年,大唐和周边的邻居始终没有爆发太大的冲突,战事的规模都比较小。

双方在黄河、汾水沿线筑起戍堡烽燧,攻守之间多为数千人的规模的小型战斗。

武德八年,蛰伏了一年的大汉展露杀机,刘玄机率军从晋阳出兵,试图攻取河东,但却被阻挡在玉璧。

在攻城损失了数千名士兵之后,汉军就知道想靠强攻打下这城基本上不太可能了。除非守军送大礼。

于是就开始了围城模式,刘玄机率十万大军在玉璧城下围成了数月,原本还打算靠围城的方式夺取这个重要的战略节点,但却发现玉璧城所在的峨眉台地上,居然还能种植粮食,加上存粮没有三年五载想把玉璧唐军的粮食耗光多少有点痴人说梦了。

而大唐并州都督赵郡王李怀真也在率数万兵马沿着汾水而上,迫使汉军只能退兵,无功而返。

有感于玉璧城的如鲠在喉,无法利用汾水运兵运粮进攻河东,大汉谋士和将领们又把目光看向了洛阳。

武德九年,刘玄机再发大军二十万,进至河内,想要强渡黄河进攻洛阳。

而李元徽率军十万驻扎与邙山,与其相持。

刘玄机见唐军营垒防线无懈可击,始终没有轻举妄动,双方隔着黄河对峙了数月之久,汉军因为粮食供应不足,所以退兵了。

至于江东,这几年每年都要派遣使者至洛阳拜会,东魏皇帝曹炎也时常对李元徽赞誉有加,仿佛没有北伐的心思,但李元徽知道,这些都是假象。

因此严令江淮各部不得松懈。

至于西魏,基本上是无岁不战,连年兴师。但却始终无法撼动大唐在荆州的重要据点。宛城新野,以及江州的夏口。

这也就是说,从武德六年后的四年间,各方的情况基本上都维持了实际控制区域没有太大的变化。

大唐在这几年,也逐渐从白沟之战的惨败之中恢复过来。这几年长安的政局也相对稳定。

基本上是李源和晋王、太子三足鼎立。

李源回到长安,作为皇帝仍然是有众多的旧部支持。

晋王和太子基本上瓜分了朝堂和关中军府,渐渐有了分庭抗礼的苗头,这种情况握着大义名分的李源也能左右逢源。

而李元徽回长安,也是应父兄之邀,过来制定新的国策。

先南后北,还是先北后南?

(本章完)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