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魏都和林亚楠进入第一排房子的堂屋中,很快就被挂在堂屋中堂的一幅人物画给吸引了。
这幅人物画是以国画的形式绘画出来的。
众所周知,国画人物画没有西方的素描人物画和油画人物画那么逼真。
不过,马魏都和林亚楠还是一眼就认出这幅人物画中的人物,就是王羽前辈。
因为画中之人的神态,与王羽前辈一模一样。
十分的传神!
起初,马魏都倒是没觉得什么。
当代的一些国画家,也有能力画出这种国画人物画。
不过,他仔仔细细地看了一下这幅画的画风、线条、布局等等。
很快,他就发现了一个十分惊人的情况。
这幅画居然很像东晋顾恺之的手迹!
他盯着这幅画,双瞳猛然一缩,忍不住惊呼一声:“这这这……这是顾恺之的真迹?”
其他所有人听见了马魏都的惊呼声,全都大吃一惊。
“什么?”
“这幅画是顾恺之的真迹?”
“怎么可能?”
“这老头的脑袋是不是被门缝夹了?”
“这幅画怎么可能是顾恺之的真迹?”
“虽然我是学渣,但是我也知道顾恺之是宋朝时候的人物,怎么可能穿越到现代给老前辈画画!”
“我去,楼上的果然是学渣,顾恺之明明是唐朝时候的人物嘛!”
“难道顾恺之不是隋朝时候的人?”
“我特么方了,顾恺之到底是什么时候的人啊!”
“一群学渣,你们的历史都是体育老师教的吗?我来科普一下吧,顾恺之生于348年,死于409年,晋陵无锡人,是东晋时期杰出的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人称画绝、文绝和痴绝。”
“楼上正解!”
“顾恺之都是一千多年前的人,怎么可能给老前辈画画?”
“经过鉴定,马老的脑袋的确是被门缝夹了,都开始说胡话了!”
“……”
直播间的网友们,听到了马魏都的话,都觉得马魏都在胡言乱语。
一个一千多年前的人物,怎么可能给王羽前辈画画。
虽然王羽前辈的年纪比较大,但是也不至于活了一千多年啊!
而且,王羽前辈虽然头发一片雪白。
但是论相貌,论神态,完全吊打现在绝大部分的年轻人!
若说画中的人物是王羽前辈。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王羽前辈是神仙!
可以长生不老!
不过,现在特么都是21世纪了!
大家都是经过唯物主义教育的新世纪接班人。
谁还会相信这世上有神仙!
所以,大家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
那就是马魏都的脑袋绝对是被门缝夹了,开始胡言乱语了!
不光是网友不相信马魏都的话。
还有在场之人也都不相信马魏都的话。
“马老,您说这是顾恺之的真迹?”
“不可能啊!”
“顾恺之可是东晋时期的人物,距今有一千多年了。”
“如果这幅画是顾恺之的真迹,那我太师祖岂不是一千多岁了?”
陆浣溪十分疑惑地对马魏都说道。
她和黄老师等人刚刚做好了午饭,准备叫王羽等人吃午饭,却发现马魏都等人全都进了堂屋。
因此,他们进了堂屋,刚好听见马魏都说中堂上挂的画是顾恺之的真迹。
“是啊,马老,您肯定是看错了!”
黄老师附和了一句。
何老师等人全都赞同地点了点头。
“魏都,你再仔细看看!”
“你是不是看错了?”
“或许是有人模仿顾恺之的画风!”
站在马魏都身旁的林亚楠,也不相信这幅画是顾恺之的手迹。
如今民间有不少的‘高手’,对于临摹模仿十分的拿手。
他觉得或许是有人模仿了顾恺之的画风,给王羽前辈画了一幅人物画。
其实,不用林亚楠提醒,马魏都的心头也产生了同样的想法。
因为他也觉得这幅画不应该是顾恺之的手迹!
毕竟顾恺之可是一千多年前的人物。
顾恺之不可能穿越到一千多年以后,给王羽前辈画画。
可是,他又仔细地看了一下这幅画。
这幅画无论是画风,还是整体的布局,都像极了顾恺之的特点。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顾恺之精通绘画,尤其是擅长人物肖像画!”
“他在画人物画的时候,主张传神,重视点睛!”
“他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而阿堵指的就是眼睛!”
“画龙点睛,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相传,顾恺之有一次在画人物画的时候,所有的地方都画好了,唯独眼睛一直都没有画!”
“有人就很奇怪地问他,为什么不画眼睛。”
“他回答道,要是他画了眼睛,画中人就能从画中走出来了!”
“虽然这是坊间之言,作不得真!”
“不过也说明了一点,顾恺之的人物画,都是十分的传神,惟妙惟肖,感觉就像活了一样。”
“而这幅画,完全尽得顾恺之画风的精髓!”
“一般人是很难模仿出来的!”
马魏都一脸凝重地说道。
“话虽如此!”
“不过据我所知,顾恺之的真迹,没有一件流传下来。”
“如今流传下来的顾恺之作品,全部都是后人临摹的摹本!”
“比如顾恺之的代表之作《洛神赋图》,目前已知存世的,一共就有八种摹本。”
“有宋代摹本,还有明代摹本等等!”
“其中不乏一些精品之作!”
“所以说,有人能够模仿出顾恺之的画风,也就不奇怪了!”
林亚楠开口说道。
虽然他对书画并不是十分的精通。
但是,对于顾恺之的情况,他还是了解一些的。
“林兄说的没错!”
“顾恺之的真迹的确没有一件流传下来!”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或许真有人模仿了顾恺之的画风,画了这幅画!”
马魏都微微点头,赞同林亚楠的说法。
要不然的话,就无法解释顾恺之是怎么给王羽前辈画画的。
不过,他还是有些疑惑。
于是,他冲到了这幅画的面前,拿出了放大镜,开始仔仔细细地研究了起来。
这不研究还好!
一研究,更多的疑问全都冒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