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死的虫子!”韩致远抬步便追。
可是,刚追了几步却听不到前面人的脚步声。
韩致远也不得不停下来,仔细的听,没有任何动静。
慕清颜一定是停在了黑暗中的某个地方,纹丝不动。而且她不会跑多远,就在他的周围。
“慕景彦!”韩致远叫了一声。
没人理会。
他便也没有再叫。
他知道,如果慕清颜不答应,就算他叫破了嗓子她也不会出来。而在这四面八方的黑暗中,即使人就在他的附近,他也一下找不到。
“快,这边搜!你们去那边!”
林中晃起了点点火把,有大批的人从白洋湖那边搜寻而来。
“没见他们跑出去,必然还在林中,不要放过每一块地方!”
声音不断的隐隐作响。
韩致远按着被咬了一口的手背,对着四野漆黑道了一声,“小心!”
他终究不能因为她耽误了自己要做的事。这般相劝阻拦,他也已经算是做到了仁至义尽,接下来只有她自己……好自为之!
听得韩致远的脚步行远,慕清颜从一棵大树后站出来,定睛看了看晃动在林中的火把,抬步走去。
“喂,什么人!”
慕清颜很快就被发现,几个人瞬间将她包围,确实是一队官兵,应该是白洋湖那边分出来的人。
由于数艘私船驶向白洋湖,得到韩致远传去消息的赵扩将这里安派的人数不少,巡防营副指挥使也驻守在这里,直接就分出了十几个人在树林中搜寻拦截。
“过来看看,是不是他?”一个人招呼身后。
之前赶去报信的那三个人上前,借着火把的光照仔仔细细的打量慕清颜,然后各自摇头,“李承信,不是他。”
“看仔细了?”那位姓李的承信郎在确问了一次。
三个人又凑近看了看慕清颜,还是摇头,“那个男人身形比他高,跟在他旁边的是名女子,确实不是这个人。”
当时跟在韩致远身边的慕清颜,一身女装又低着头,众人的注意力又都在回话的韩致远身上,对她还真是没怎么特别留意,这三个人距离慕清颜又远一些,中间隔着他们的头儿,更没看清她的样子。此时见他是个男人,个子又瘦小许多,便认为不是他们要追捕的人。
“李承信。”慕清颜拱了拱手,上前问,“你们可是在找什么人?”
“没错。”李承信上下扫了眼慕清颜,并未放松警惕,“你是什么人?黑天半夜在林中做什么?可有见到一男一女从林中跑过?”
慕清颜回道,“在下慕景彦,暂时为刑部偏堂供事,刚刚进入林中,不曾见到什么人。”
“你是慕景彦?”李承信一怔。
显然,他也听说了这个名字。
“正是。”
“可有凭信?”
“行事匆忙,不曾带有凭信。”
慕清颜是真的没有身份文碟。
身份文碟是证明一个人身份的东西,一般居住在本地的人不会特意去衙门办理,只有出远门或者经商买办,求学出仕以及参军务政的人才会携带,当然几乎都是男人所有。
而且,在户籍制度上朝廷管的并不严,只是平常来往,也不会有人专门查看,所以没有身份文碟的大有人在,只是依照律制,各级衙门都会将管辖内的人口登记造册,留作备存。除非像参加御演等皇家盛事,才会严格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有清白的身份,以身份文碟作为查看的依据,即使是临安本地人也要查看文牒。
可显然,这样也存有不小的漏洞,比如像“借走”吴顺海等人的身份文碟,盗用其身份也是轻而易举的事,令人防不胜防。
慕清颜就是拿不出身份文碟,才一开始便被临安知府贺则礼怀疑身份的真伪。可对她来说,除非拥有吴庆等人的手段,她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慕景彦的身份文碟。
“没有凭信,如何信你?”那位李承信挺直腰杆,两手叉腰,“说不准你还就是那两个人的同党!”
“你们可以把我送到仁和县衙,之前我曾随韩公子在县衙做事,县衙里的人认得。”慕清颜不慌不忙道,心想着这些下面的人许是还不知道韩致远刚在梅家桥的吴家,她便将他们朝仁和县衙的方向带。
“就算你真是慕景彦,你一个人跑到这里来做什么?”
“韩公子让我来白洋湖代他查看。”
“韩公子让你来查看?我看还是先确定了你的身份再说吧!把他送到仁和县衙验明正身!”
李承信说话间便挥手,两个兵卒上前二话不说便将慕清颜双手扭后反缚,“如今紧张时刻,任何人均不可懈怠,如果你真是慕景彦,我定当向你与韩公子赔礼,如若不是,就小心你自己的脑袋吧!带走!”
慕清颜被两个兵卒押走,李承信继续带人在林中搜寻。
树林西边有一条窄渠,连着白洋湖与城中大河,只能容一条木筏通过,是在暴雨汛期疏通河道之用。
在慕清颜拦住李承信等人的时候,韩致远赶至渠边,“孟义?”
一个人影从隐在芦苇丛中的木筏上站起来,“是韩公子吗?”
“是我。”韩致远应道。
木筏向渠边靠了靠,那个人点燃手中的火折子为韩致远引路。
韩致远跳上木筏,“交代你的事都完成了?”
“公子放心,都照您的吩咐去做了。”
此人正是那名在吴家被韩致远支走的随行差役,将周虎的令牌交还给韩致远。
韩致远收起令牌,“没有惊动仁和县衙的人吧?”
“没有,依公子交代,他们都是秘密行事,最先的一部分在天黑前已经进城,消息已经散出去,最迟的那批人也赶在城门关闭前抵达城中,如约等候公子差使。”
“嗯。”韩致远将手中的一团衣衫递给差役孟义,“你先把这个套上。”
“这是……”孟义接过衣衫,就着火折子的苗头查看,愣住了。
“快点!这是新任务。”韩致远从孟义手中拿过火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