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全家被流放,我八岁科举翻身 > 第五十八章:从上到下……

“呵呵,你们说笑了。”

王勋眼也不睁,眯眯笑开,回答这些人的话。“本太师只是顺便出来走走、活动活动筋骨而已,主要还是为朝廷选拔人才,咱们都是为了国朝着想嘛。”

“是是是,您劳苦功高、高瞻远瞩。”

“哎呀,还得是太师您啊,真真是时时处处为了国朝殚精竭虑,不愧为太师也。”

“……”

内帘官们纷纷出声附和、赞扬、奉迎。只是心下都明白:王勋的确有了要推上榜的目标,至少是两个。

有人便眼珠一转,就拿起考生名录册,向王勋建议道:“太师,不如趁着这会闲暇,让下官们先熟悉下考生的名讳和成绩如何?”

话音落,听王勋微微回了句:“如此甚好。”

便知此举甚是中太师的意。赶紧从最有希望的廪生念起,眼角余光一直悄悄注意着太师的反应。

见念了两三人后,太师没有任何反应,遂知太师要的人并不在廪生之内。便跳过廪生,从增生开始。

没反应、没反应、还是没反应。

另一内帘官见这人太蠢,拿过名册,直接从各县的县案首开始。

果见,太师放在肚上的手、一根手指开始随着他每念一个名字、点动了一下。

方向对了!

这人赶紧继续念,直念到“离县案首、葛学彬”时,注意到太师手指的点动顿住。

心下恍然,再继续,又见手指动。

再到“新县、余建炎”时,太师的手指再次静止。

之后,一直在轻点,没有停顿过。

内帘官们的心里就纷纷猜测起来:难道正是这两人?还有吗?

“绵州开县,晏旭,11岁。”

王勋的手指不自觉停了下来,脑中被这个名字给怔住一瞬。

绵州啊,11岁,王奄续、晏旭……这会不会有什么关联呢?

“说说这个晏旭的户籍情况吧。”

王勋双眼依旧闭着,仿佛云淡风轻般出声问道。

这可不在内帘们的预料范围之内。

本着他们的想法,太师即便有暗中要照顾之人,顶多就是手指点动微微给出提示,不会直接开口询问。

那这晏旭……?

“晏旭,生父病亡,祖上皆死于战乱。母亲周氏,名、慧。祖上亦是逝到离乱途中。”那内帘官赶紧念出。

王勋的眉头稍稍动了动。

姓周!

不过名对不上。那位叫周娉婷。

只是,怎么这位周慧娘家和婆家的人都死亡了呢?相公也死了?是不是也太巧了些呢?

王勋在朝中摸爬滚打多年,从来不相信巧合。他更信奉:不错过。

一个小小的乡村孩子而已,才11岁,考的什么科举啊。

王勋不在乎会不会冤枉这么个人,但他也不会直接提醒这些内帘官们。

他舒展开眉头,微微抬起两指摆了摆:“休息吧。”

内帘官们遂悄悄对视一眼,安静地退到自己床榻上,平平展展躺下去,再不出声。

有的人在心里猜测:太师要保的是三个人;

有的人则猜测:太师不喜那晏旭,得保证其不能上榜。

常元纶的心里就是暗暗衡量不定。

按他的计划,晏旭必须得顺利考完全场,之后就没用了。可如果太师的意思是想保晏旭,那……怎么办呢?

还真是纠结啊。

……

而晏旭,还什么都不知道。

既不知道原主的曾祖父注意到了自己,也不知道其还想害自己。

至于周慧的名讳被改一事,他倒是知晓的。也只家人内部知晓,明面儿和书信上,都再没提过以往的娉婷相关。

正在考棚内,为了自己及家人前途努力的晏旭,迷迷糊糊睡到天色微明,起身,活动一下睡得酸痛的身骨,简单洗漱后,点燃小炭炉,坐上小锅,烧上水。

馒头已在搜检时被掰碎,就将碎渣放一部分在锅里,再将带来的腊肉片,放两片。煮不几滚,端下锅,放温。

然后稀哩糊噜喝下去。嗯,胃暖暖,身暖暖。再烧点水将锅洗净,再坐上干净水,放点儿茶叶下锅里煮着。

这样,半日份的精神就有了保证。

也正好,等到他做完这一切的准备,试卷,发下来了。

今日是八月初九,为第一场。

晏旭先阅卷。有3道四书题,【论语】、【中庸】和【大学】中各有一道需破题。每道需得在200字以上。

4道经义题,每道需得写300字以上。

另有五言八韵诗一诗、经义四首。

经义,需得阐明题中义理。

比县试那些要深得多。但没有能难得住晏旭的。

他便安心磨墨,提笔先写下名姓、住址那些,写完便弥封,然后再一一答题。

答题时,他用上了自己的写字习惯。

这是他从“借尸还魂”后,就特意培养出的一种习惯。就是在保留和进展原主字体的同时,也加入自己本来的字体一点点。

这样既不会让字体显得远超出当前年龄水平,又会使字体结构不松散、有力、有特点。

比如:務字下方的上提勾,别人都是下竖、上轻提,他会在提起后,稍稍留力,使勾尖微弯。从而使字体整体看起来,会略有方圆。

前世,他的字体就过于有力与尖锐,会给人扑面而来的刀耕笔伐之感。

这一世,得改改了。

这一试,他有悄悄在每一竖列的字迹中间,或高、或低的位置,微微点上不着痕迹的淡淡一小点。

为什么?

这叫暗记,防止被人调换试卷。

虽然他们的试卷,会被誊抄官给重新抄录,再交给内帘官阅卷,直到决定名次以后,再掀封名。

按理,不知是谁的试卷的情况下,不会存在调换试卷的可能。

但万一呢?

他可是一直有感觉到知州大人很奇怪来着,那就在不明对方用意的情况下,多做些防备总是好的。

如果被人“割卷”,也即换卷。原卷,至少是他自己的。

届时,他总认得出是不是自己的卷子。

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过去。

至午时,感觉腹中饥饿,晏旭便搁下笔,翻过卷子,收好用镇纸压去一边,再煮馒头渣、腊肠,这次就放了些晒干的青干菜。

有了腊肉和腊肠,盐都无须带。再加青干菜,有荤有素,既提供了营养,也不会导致油腻闹肚子。

晏旭正吃着呢,正想着呢,就听对面考棚门被敲响的声音。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