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捷克崛起,从造枪到军工巨头 > 第6章 新枪诞生

“弗朗茨同志,你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吧。”

车间内光线昏暗,机器的轰鸣声盖过了众人紧张的心跳。比安卡站在车床旁,亲自监督工人操作机床生产司登的零件。

“小姐,咱还是别搞什么创新了吧?这次我们产品出了岔子,得罪了捷克国防军,现在当务之急应该是抓紧完成订单,并补上之前的欠的枪。”

机加工车间负责人弗朗茨站在比安卡身边,神情有些紧张和不解。

“没事,我计算过了,工厂产能够用。”比安卡指着眼前的工人,“而且我只占用一台机位。”

“弗朗茨,你胆子挺大啊,连比安卡小姐的命令都敢质疑?”

亨特阴阳怪气地质疑弗朗茨,转头又谄媚地看向比安卡。

“嘿嘿,小姐您不用紧张,雷泽诺夫是机加工车间手艺最好的工人,他做出来的零件误差不会超过三丝。让他亲自出马切割零件,这次试验肯定马到成功。”

“少贫嘴,亨特,你又不是技术人员。”

为了最快速度造出司登,比安卡不顾各车间领导反对,力排众议,从各车间截留一部分工人进行司登的试生产。

“叫你打听约瑟夫少校和其它几名军官的爱好,你都打听的这么样了?”

“放心,都是生意上的老熟人了,他们喜欢什么我都一清二楚。”

亨特拍胸脯保证。

比安卡点点头,将目光转向高速旋转的铣刀上,不再理会身边的人。

自从知道自己背负了1000万美元的巨额债务,比安卡虽然没有被直接压垮,但是不知不觉中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变得多虑、话少,失眠、烦躁,讨厌人多嘈杂的环境等等。

徐念秋穿越前,比安卡是一个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女孩;如今海因里希病倒,债务的重压来到了她的肩上,纵使徐念秋有系统帮助,也感觉压力山大。

偏偏这些都不能和工厂里的人说,比安卡只能把压力藏在心里。

根据比安卡的计划,用廉价易生产的武器抢占西班牙市场,从而获得足够的利润,是她振兴兵工厂至关重要的一步。

她希望做出少量司登冲锋枪,在本周步枪交付时将新枪作为赔礼送给约瑟夫少校。

让司登进入捷克陆军,通过士兵们的使用意见,改进司登冲锋枪,让物美价廉、操作简单、方便运输的司登,在西班牙内战爆发后,成为双方武装各自填线炮灰的最好选择。

因此,司登的生产制造万不可出错。比安卡决定全程亲自监督。

“雷泽诺夫同志手艺那么厉害,那么他的收入想必较其它工人高一些咯?”

看着飞溅的铁屑,比安卡突然问道。

“并没有,咱们车间除了实习生,同一岗位工资都一样的。但是工厂不景气,好久没有招过新工人进厂实习了。”

“那普通工人每天的工资是固定的吗?”

比安卡突然想到了什么,问弗朗茨。

“那肯定啊,厂子不景气的时候,大家也一起少发工资,每个人如果工资不同,那发工资的时候计算起来多麻烦。”

弗朗茨一脸理所当然的样子。

比安卡想到了前世的八级工制度和工资计件制,前者可以激发工人们学习技术,锻炼本领;后者可以激发工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让勤劳的工人获得更多的报酬。

如今的管理学尚不发达,各工厂管理方式普遍较粗糙、原始。

如果能引入这些制度,相比能给自家工厂带来优势。

想到这些,比安卡急忙掏出小本子开始记录。

“小姐,最后一个零件加工完成了。”

雷泽诺夫摇动y轴转盘,抬起铣床主轴刀具,关闭电源,松开夹紧的平口钳。

早已等候在旁的组装员,熟练地将木工车间制作的枪托与金属零件拼装到一起。

机加工车间的工人们围在一起窃窃私语,他们都很怀疑,眼前这个丑不拉几,像根水管一样毫无美感的枪械,是否真的能发射子弹。

“小姐,这枪这么奇怪,真的能打吗?”

“居然让雷泽诺夫去车水管,简直就是大材小用。”

“嘘,别让比安卡小姐听到。”

……

比安卡端起枪,没有理会周遭工人的讨论,好奇地打量手中豪华版的司登protype。

这把枪所有金属零件都采用了切削加工,枪身泛着钢铁银白色的光泽。

设计图上简陋的钢筋枪托,被木工车间的工人们换成了和vz.24步枪同款胡桃木枪托。

胡桃木色泽温润,触感很不错,可惜枪身没来得及上漆或烤蓝,冷冰冰的金属枪身与温润的胡桃木搭配显得十分突兀,仿佛置于意大利面中的中式卤蛋。

比安卡端起枪,还能闻到木蜡油和胡桃木的气息。她看向枪体侧面时,看到一个短短的小弹匣。

“这弹匣是怎么回事?”比安卡气笑了。

“小姐,厂里没有生产冲锋枪的经验,一下子造不出你需要的冲锋枪弹匣,就只能用库存的同口径手枪弹匣凑合。”亨特解释道。

“小姐,你可能不知道,大名鼎鼎的布尔诺国营兵工厂,曾经设计过两款冲锋枪,结果都被武器局驳回了,没有大规模采购。”

弗朗茨在旁边插嘴,“就算咱们这枪能通过武器局,得到军方的订单,能拿到的订单也有限。”

“我知道我知道,”比安卡以手扶额,一脸难蚌,“司登冲锋枪,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国内订单设计的。”

从一开始,比安卡瞄准的就是出口市场,主要是西班牙和种花家这俩大卖家。捷克陆军那三瓜两枣?不稀罕!

可惜除了自己,在场没有人知道西班牙会在几个月后爆发内战,比安卡也没多费口舌和众人解释。

几人来到试枪场,看着工人从油纸包里拆出来的斯太尔手枪弹,比安卡有些好奇,“我们厂还生产这种子弹吗?”

“小姐,这些子弹都是工厂仓库里的旧货。帝国解体以后,原本要交付帝国军队的订单失去了卖家,工厂仓库里有好多这样积压的旧武器和弹药。这些旧家伙卖不出去,还要花钱保养维护。”

靶场工人一边解释,一边往短弹匣里装弹。

“啥?枪炮弹药还能卖不出去?”比安卡有些傻眼。

“周边各国都有自己的兵工厂,不需要从我们这里进货。这些枪又是一战时候的老东西,比不上现役的vz.24步枪,捷克斯洛伐克当局也看不上。”仓库工人向比安卡解释道。

“叮,新任务发布:想办法解决工厂积压的不良资产,减轻工厂负担。任务奖励根据解决方式随机。”原本沉默的系统突然插话。

比安卡眼前一亮,她意识到自己现在身处工业发达、生产过剩的欧洲,而不是积贫积弱、缺枪少弹的种花家。

她连忙掏出小本本记下这件事,打算等完成这批军方订单后,清点仓库里积压的旧枪和封存的设备,以一个合理的价格卖给种花家,也算支援种花家不久后的抗战事业。

(布尔诺国营兵工厂是二战前捷克最大的军火生产商之一,相比于能造坦克和大炮的斯柯达,布尔诺更专注于轻武器。

《我的兄弟我的团》、《亮剑》、《雪豹》等抗战剧的“捷克造”轻机枪就是布尔诺生产的zb-26,这款机枪打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用到了抗美援朝、还送了一批给猴子抗美援越,我国地方民兵也一直用到七、八十年代才彻底退役这枪。堪称我国近现代陆军发展史的活化石。

剧情里提到的“大名鼎鼎的布尔诺国营兵工厂,曾经设计过两款冲锋枪”,指的是zk383与vz. 38,两款冲锋枪研发后,都没有大规模投产,反倒是德国拿下捷克后,将前者改名“mp383(t)”,生产了不少自己用。)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