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靖难没我造反快 > 第72章 谈判

龙潭镇,燕军大营。

此地距离金陵城只有六十里,若大军开拔,朝夕可至。

不过,燕王朱棣并没有急着进攻,因为情报断了!

虽然用尽全力攻克镇江,但是,金陵城的防御绝非镇江可比,没有内应提供情报,绝不敢轻举妄动。

“爹,我抓到一个奸细!”

大帐门帘撩开,朱高煦迈步走进。

朱棣缓缓抬起头,看到一个身穿绯色云燕服的人。

在大明朝,官服的颜色的图案有着严格的规定,文官一至四品服绯,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

从官袍来看,此人是四品文官,却很面生,没什么印象。

“跪下!”

朱高煦不由分说,呵斥对方下跪行礼。

“放开我,我不是奸细!”

此人正是新任太常寺少卿杨士奇,紧紧瞪着朱高煦,一副不甘示弱的模样。

朱高煦是个火爆脾气,当即抽出刀来,架在杨士奇脖子上。

“你信不信,我现在砍了你!”

杨士奇依然昂首挺胸,说道:“乱臣贼子,要杀便杀,何必废话!”

没想到,这句话激怒了朱高煦,更加激怒了朱棣。

“好大的口气!”

朱棣缓缓起身,来到杨士奇面前。

此人自幼跟着徐达北伐,历经大大小小战事无数,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没想到,杨士奇丝毫没有惧色,只是冷笑。

“你笑什么?”

“燕王殿下自诩太祖皇帝血脉,却是个小肚鸡肠之辈,如此待客之道,传了出去,岂不是叫人笑掉大牙?”

朱棣摆了摆手,命人松绑,然后又问道:“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在下太常寺少卿杨士奇,见过燕王殿下!”

杨士奇双手抱拳,微微颔首,就算行过礼了。

朱棣稍显迟疑,问道:“杨少卿来我阵中,所为何事?”

“奉吴王令,前来宣读诏书。”

“什么诏书?你等一下,为何是吴王?”

朱棣神色大变,似乎感觉到情况不对。

难道京城中发生了什么?

杨士奇说道:“谷王谋反,先帝崩殂,如今朝中大事由吴王主持!”

“什么?”

朱棣大惊失色,几乎要跳起来。

我这个造反的还在路上,大侄子被老十九干死了?

既然老十九被扣上谋反的名头,可想而知,结局定是以失败告终。

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打了四年,却被朱允熥那小子摘了桃子。

我入你亲娘嘞!

朱棣心中暗暗骂娘,但是转念一想,谷王的娘是自己小妈,吴王亲娘是自己大嫂,入哪个都不合适。

“爹,你别信他的!”

朱高煦感觉这件事太玄乎,当下说道:“我看此人就是招摇撞骗,企图乱我军心!”

杨士奇不予理会,从山上拿出诏书。

“这是吴王亲笔诏书,除了吴王的官印之外,还加了皇帝之宝大印,殿下一看便知真假。”

朱棣一把夺过诏书,仔细检查印章。

是真的!

既然大印在吴王手里,说明杨士奇没有骗自己,朱允炆那小子真的噶了!

他抬猛然起头,问道:“杨少卿,吴王已经登基了?”

杨士奇摇头道:“如今国中无君,吴王暂行监国之责。”

“监国……”

朱棣长出一口气,朱允熥那小子没登基,自己的机会不就来了吗?

他再次拿起诏书,细细查看起来,因为刚刚只顾着看印,忘了看内容。

杨士奇说道:“燕王殿下可以退兵了吗?”

“你说什么?”

朱高煦再次上前,抓住杨士奇的衣襟,凶相毕露。

我们全家造反,打了四年,你说退就退,开什么玩笑?

朱棣将朱高煦推开,然后说道:“本王为何要退兵?”

杨士奇说道:“殿下靖国难,乃是建文朝的事,如今新朝当立,国难何在?”

“杨少卿,朱允熥那小子只是监国,还不是皇帝。就算他登基称帝,也得我们这些叔叔承认才算数,说什么新朝当立,为时尚早了吧?”

“殿下此言极是,不过,先帝已经殡天,建文朝的事该当了却。”

“那不行!”

朱棣摇摇头,说道:“本王起兵靖难,是因为朝有奸佞,先帝已经殡天,然奸佞未除,怎可半途而废?”

“殿下所为的奸佞,究竟都是哪些人?”

“最大的奸佞,当属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人。”

“却不知这三人做了什么,为何就成了奸佞?”

朱棣顿时沉下脸,说道:“若非此三人在先帝耳边进献谗言,怎会有今日之局面?先帝登基不到一年,本王的五弟周王朱橚、七弟齐王朱榑、十三弟代王朱桂、十八弟岷王朱楩相继被废为庶人,十二弟湘王朱柏更是被逼阖家自焚。”

“本王只想好好地做个藩王,为大明镇守北方屏障,谁知道先帝受奸人蛊惑,对亲族痛下杀手。太祖皇帝遗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本王起兵靖难,实属被逼无奈!”

杨士奇默默听完,然后说道:“下官已经知晓殿下的苦衷,必将原话呈奏给吴王!”

朱高煦再次上前,抓住杨士奇的衣领。

“什么意思,你想走?”

杨士奇不解道:“高阳郡王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我补充你娘!”

朱高煦憋了半天,终于忍不住骂道:“你当这里是什么地方,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哎,你起开!”

朱棣很不耐烦,再次将他推开。

朱高煦赶忙道:“爹,这人定是刺探情报的,就这么放他走吗?”

“闭嘴,你别说话!”

说完之后,朱棣再次看向杨士奇,问道:“尊驾可是来谈判的?”

“正是!”

“既然是谈判,本王已经说了诉求,你倒是说说你的诉求啊!”

“下官刚刚已经说的很清楚,希望燕王殿下撤兵!”

“不可能!”

“告辞!”

“你站住!”

朱棣眉头紧皱,说道:“你就这么走了,今日的谈判算怎么回事?”

杨士奇回道:“下官无法做主,自然需要回京城请奏吴王,到时候,自会给殿下答复。”

“如此说来,你这也不是谈判,你是来传话的!”

“下官确是奉吴王令来谈判,只不过,殿下的要求已经远超下官权限,下官做不得主。”

朱棣想了想,这倒也是。

杨士奇只是个四品太常寺少卿,而齐泰是兵部尚书,黄子澄是太常寺卿,方孝孺是翰林学士,无论哪个,官阶都比他大。

可是,就这么放他走?

朱棣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

杨士奇见状,说道:“殿下还有什么要求,请一并告知下官。”

“这个,就是……就这些了,你去吧!”

朱棣迟疑片刻,最后一摆手,说道:“不过本王把话说清楚,最多等你三天,若三天没有回复,或者吴王的回复令本王不满意,就是金陵城破之时!”

杨士奇躬身行礼:“下官告退!”

朱高煦急了,再次上前,却被朱棣拦住。

眼睁睁杨士奇大摇大摆离开,朱高煦急忙问道:“爹,你就这么放他走了?”

“不然呢?”

“我怀疑他就是来刺探军情的,干脆绑起来打一顿,什么都招了。”

“自古以来,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你能不能懂点规矩?”

“可是……”

朱高煦很烦躁,想到杨士奇那张臭脸,气就不打一处来。

“你的性子比你大哥差远了!”

此言一出,朱高煦突然冷静下来。

他还清晰地记得那天的话,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爹这样做定有深意,是儿臣鲁莽了。”

朱棣满意地笑了笑,说道:“现在金陵城内情况不明,不宜贸然进攻。朱允熥那小子生性软弱,肯定倾向和谈,不妨以谈判为名,先拖他几天,今晚你带一支轻装骑兵,想办法靠近金陵城外围,尽可能将城防摸清楚。”

朱高煦眼前一亮,赶忙道:“爹英明,儿臣佩服!”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