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靖难没我造反快 > 第73章 刺探

朱允熥第一天监国,首先要做的是安排亲信。

吴王府总管太监王忠任司礼监掌印太监,负责皇宫大小事务。

赵思礼任右都督,掌管五城兵马司,兼中城兵马司指挥。

原南城兵马副指挥张贵升为兵马指挥,沐良调任西城兵马司,任兵马指挥。

锦衣卫的职能和人员进一步扩充,除负责侦缉的北镇抚司外,增设仪鸾司,主要负责驾前仪仗和宫中禁卫,另增设负责情报刺探的南镇抚司。

当初帮徐增寿送信的秀才陈江,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南镇抚司的一名小旗官。

原都督佥事黄竑任左军都督府左都督,长兴侯耿炳文任右军都督府左都督。

魏国公徐辉祖任京城守备,统领京营人马,准备出征。

将这些重要职位换成自己的亲信,接下来就可以大干一场了!

短短一天的时间,京城再度恢复了往昔的安宁。

次日黄昏,杨士奇从燕军营地返回,直奔奉天殿。

朱允熥正在召开军事会议,参会者有齐王朱榑,魏国公徐辉祖,长兴侯耿炳文,左都督黄竑,右都督赵思礼,以及锦衣卫指挥使孙虎。

杨士奇上前行礼,然后说道:“微臣见了燕王,并如实转述殿下的意思。”

朱允熥看到杨士奇完好无损返回,心中的石头便落了地。

自己身边武将不少,但是,称得上得力的文臣只有这一个。

“四叔怎么说?”

“燕王殿下的要求只有一个,交出奸佞,以正朝堂。”

朱允熥笑着道:“何人为奸佞?”

杨士奇回道:“燕王点名三人,齐泰、黄子澄、方孝孺。”

朱允熥看向众人,问道:“诸位怎么看?”

徐辉祖的心情较为复杂,自从朱棣起兵以来,整日受那些文臣的鸟气,却是敢怒不敢言。

自从方孝孺案爆发,这帮鸟人都显出原形,果然没一个好东西。

“既然燕王点名要这几个人,我亲自给他送过去,任由处置便是!”

朱允熥也是这个意思,不过,他还是看向另一个人。

此人正是长兴侯耿炳文,靖难爆发后,最先和四叔交战,比较有发言权。

耿炳文兵败之后,便被冷落下来,从未想过有生之年还能受到重用。

因此,当他得知京城出现变故,皇帝殡天,竟然毫无波澜。

直至昨日接到吴王诏令,邀请自己出山的时候,这个七十岁老头竟然哭了。

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有君如此,何愁天下不平?

“老臣冒昧进言,燕王生性狡诈,无论他说什么,殿下都不要信!”

朱允熥心中暗道,看来这老头被四叔坑惨了。

“还请长兴侯详细说一说,四叔究竟如何狡诈,我等需要如何防范?”

耿炳文点点头,然后缓缓闭上眼,似乎很不愿意去回忆那些往事。

“建文元年七月,老臣奉旨挂帅印,率十三万人前往平叛。八月初抵达真定,在滹沱河的南北两岸分营扎寨。都督徐凯驻扎在河间,潘忠、杨松驻军在莫州,张保率先锋九千人驻扎在雄县。”

“谁知我军立足未稳,突然遭到燕军偷袭,先锋九千人死伤殆尽。潘忠、杨松率军驰援,过月漾桥时又遭到伏击,潘忠、杨松皆战死,莫州失守。”

“张保被俘后投降,将我军虚实和盘托出,这还不算,他又回到营地,大肆宣扬雄县、莫州惨败的消息,以至于军心大乱,老臣只好命令部队渡河,准备与燕军决战。”

“谁知这一切都是燕王的阴谋,趁着我部大队人马渡河之际,燕军突然杀出,我军溃败,争相逃进城自相践踏,死伤者不可数计。”

耿炳文说完,无奈地叹了口气,论军事素养,自己确实比不上朱棣。

事实上,他擅长的是防守,最辉煌的战绩是率七千人守安州,硬生生抵住张士诚十万兵马一个多月的疯狂进攻。

由于开国功勋所剩无几,此番挂帅出征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意思。

朱允熥细细听完,这场战役当中,四叔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几乎全方位压制,耿炳文战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徐辉祖说道:“燕王擅谋略,与之作战不可有半分疏忽,想要不出错,就要稳扎稳打,步步推进,不给他可趁之机。”

朱允熥点了点头,说道:“打肯定是要打的,但是打之前,尽可能还是以谈判为主。”

这时候,齐王朱榑说道:“四哥打小深谙兵法之道,不可能这么简单就退兵,这背后定有阴谋。”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今只能见招拆招,他要奸佞,本王就给他奸佞,看看他怎么说。”

朱允熥说完之后,扫视一圈,问道:“这一次派谁出使?”

徐辉祖当即说道:“臣愿前往!”

“不妥!”

杨士奇赶忙阻拦,说道:“魏国公身负重任,万一燕王翻脸不认人,我们岂不是吃了大亏?微臣刚刚去过一次,算是轻车熟路,这一次还是由微臣前往!”

朱允熥想了想,说道:“如此也好,你切要记得见机行事,如果发现情况不对,该认怂就认怂,保命要紧。”

杨士奇:……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众人纷纷散去。

朱允熥叫住孙虎,问道:“刚刚你为何不发言?”

孙虎说道:“微臣抓人审案还行,打仗这种事没什么经验,不敢胡说。”

朱允熥笑着道:“刚刚这些都是本王亲信,就算说错什么,也没关系。”

孙虎挠了挠头,说道:“微臣真的不懂……”

“你觉得本王把人给四叔送过去,他会退兵吗?”

“肯定不会!”

“既然如此,四叔为何向本王要人呢?”

“这……”

孙虎沉思片刻,说道:“燕王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他总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吧?”

“四叔为了筹划造反,睡在猪圈里吃猪屎,你觉得他会在乎自己的脸面?”

“微臣真的不懂了,还请殿下明示!”

朱允熥说道:“李景隆被本王砍了,徐增寿被皇兄砍了,四叔安插在京城的内应全军覆没,他不清楚京城的防守力量,是不会贸然发起进攻的!”

孙虎恍然大悟,说道:“殿下的意思,燕王是在拖延时间,趁机打探情报?”

“今天晚上,你派些人手埋伏在京城外围,专门寻找那些地势较高的山头,肯定会有收获!”

“微臣明白!”

孙虎顿时来了精神,下去准备。

夜半时分,朱高煦带着一支三十人的轻装骑兵,悄悄来到金陵城外围。

他环顾四周,找到一座无名小山头,从位置和高度来看,比较适合观察金陵城的布防。

“杀!”

突然之间,火光冲天,喊杀声四起。

朱高煦大惊,心知中了埋伏,直接放弃抵抗,策马狂奔。

夜色中,不知道跑了多远,终于摆脱了追兵,但是带来的人马已经所剩无几。

此时的金陵城,孙虎将擒获的探马审问过后,顿时懊悔不已。

刚刚竟然是朱高煦亲自带队,而且,让他跑了!

朱允熥却并不在意,朱高煦亲自前来打探情报,说明自己猜对了。

四叔太了解情报的重要性,在得到可靠的情报之前,定不敢贸然进攻。

如此一来,自己便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