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靖难没我造反快 > 第76章 你毁谤我啊

杨士奇走后,张辅问道:“殿下,还打不打?”

朱棣看着齐泰等人,脸色纠结,不停地咗牙花子。

这三个人是自己点名要的,现在人家送来了,怎么办?

“算了,等他两天又何妨?”

如果现在进攻,就不是清君侧,而是真的造反了。

虽然本来就是造反……

“老二,你过来!”

朱高煦小心翼翼上前,说道:“爹,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肯定把金陵城的布防摸清楚!”

“不,你立刻回一趟北平!”

“啊?”

“将这里的情况一五一十告诉道衍和尚,为父现在需要老和尚出谋划策,最好是把他接到前线来!”

朱棣是真的不会了,自从朱允炆登基开始,他就在筹划造反。

这场仗打了四年,自己一把老骨头还在战斗,年纪轻轻的朱允炆却被熬没了。

如今上来个朱允熥,反倒处处让人捉摸不透,做事毫无章法。

思来想去,凭自己根本猜不透,只能寄希望于老和尚。

朱高煦当即带了一支轻骑兵,快速向北而去。

从浦子口过长江,快马加鞭,五天左右便可抵达北平。

大帐之中,朱棣再次将人聚在一起,商议对策。

丘福是个直性子,率先道:“要我说,干脆就反了吧,都到了金陵城下,何必遮遮掩掩?”

朱棣沉着脸,不满道:“如果此时造反,前面四年的清君侧,岂不是白喊了?”

“殿下,都到金陵城下了,喊什么口号,有区别吗?”

“怎么没区别?本王是奉太祖皇帝遗训,清君侧,靖国难……”

“行了,殿下,咱老哥几个不是外人,清什么君侧啊!”

朱棣气得脸发青,怒道:“你再说一句,信不信本王派你去喂马!”

丘福只好闭上嘴,不敢再多言。

这时候,陈亨说道:“我就实话说了,吴王究竟什么套路,我看不懂!”

朱棣瞪了他一眼:“看不懂你说个鸟?”

陈亨干脆也不吱声了,往丘福身边靠了靠。

朱能看了看丘福,又看了看陈亨,选择沉默。

张辅见状,说道:“如果吴王再次答应殿下的要求,把人都送过来,该怎么办?”

“断不可能!”

朱棣摆了摆手,补充道:“除非朱允熥不想做这个监国!”

刚刚的名单几乎囊括了半个朝廷,朱允熥还敢答应,他不过了?

“既然如此,我们还担心什么?殿下要清君侧,锄奸佞,吴王不答应,那就继续打啊!”

朱棣点点头:“好吧,再等他三天,不来就打!”

张辅想了想,又问道:“殿下,齐泰等人如何处置?”

朱棣现在的心思压根就不在这些人身上。

按照他的性格,以及起兵的口号,看到这三个人,定要碎尸万段。

可是,现在压根没有感觉。

完全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朱能说道:“要不……审一审?”

丘福不以为然道:“要我说,直接杀了得了!”

“你还别说话了!”

朱棣不耐烦地瞪了他一眼,然后说道:“来人,将齐泰、黄子澄带上来!”

方孝孺是真的疯了,没必要再去浪费时间。

不多时,护卫将齐泰、黄子澄两人押着,来到帐中。

朱棣冷冷道:“齐泰,黄子澄,你二人可知罪?”

齐泰没好气地说道:“燕王殿下好大的威风!”

“放肆!”

朱棣怒道:“你们这些奸佞小人,蛊惑建文皇帝削藩,搞的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本王今日便将你们就地正法,以告慰太祖皇帝和天下百姓!”

齐泰梗着脖子,说道:“要杀便杀,哪里来的那么多废话!”

朱棣气得青筋暴起,反手抽出刀来。

没想到,齐泰都落在自己手上,还敢这么嚣张。

黄子澄突然说道:“殿下想杀我二人,如同捏死两只蚂蚁,可是,有什么用呢?”

朱棣反问道:“若不是你们,怎会有今日之局面,本王奉天靖难……”

“燕王殿下,这种话你骗骗自己就好了,没必要整日挂在嘴边上。”

“你,你……竟敢诋毁本王?”

朱棣气得语无伦次,恨不得一刀将他剁成两半。

黄子澄说道:“殿下还请息怒,如今我二人如丧家之犬,生杀大权就握在殿下手中,就算要杀,也不必急于一时吧?”

朱棣黑着脸,问道:“你究竟想说什么?”

黄子澄也不废话,直接道:“殿下辛辛苦苦打了四年,眼看大事将成,却被吴王捡了现成的便宜,不知殿下心中作何想?”

“本王能作何想?”

朱棣愤愤道:“朱允熥那小子懂什么治国?若本王在京城,哪里轮的到他来监国?”

黄子澄饱含深意地笑了笑,说道:“殿下若这般想,真的是大错特错!”

“本王错在何处?”

“殿下知不知道,建文皇帝是怎么死的?”

“已经听说了,是老十九谋反,逼死了建文。”

“谷王为何要谋反?”

朱棣皱起眉头,说道:“你有什么话,能不能一次说完?”

“只因事情实在离奇,下官也不能一下子说清楚,殿下莫怪!”

“那就从头说起!”

黄子澄看向齐泰:“齐尚书,要不你来起个头?”

齐泰叹了口气,说道:“我们都被吴王骗了!”

朱棣顿时来了兴致,丘福等人也纷纷凑上前来。

齐泰继续说道:“吴王看似憨厚,实则一肚子坏水,他趁着先帝和殿下斗得不可开交,暗暗布局,下了一盘大棋!”

“从最开始,指使他岳丈赵思礼装病,借机掌控南城兵马司,搜查奸细,截获了徐增寿传递给殿下的情报。”

“殿下可还记得,当初凤阳一战,为何落败?”

朱棣想到当初那件事,不由得眯起眼睛,却没有回答。

黄子澄说道:“徐增寿送给殿下的密报,原文是凤阳有埋伏,淮安空虚,可是密报被吴王截获,并伪造一份,写的是凤阳空虚。”

朱棣猛地一拍桌子,怒道:“怪不得,他娘的,小兔崽子真阴险!”

齐泰轻轻笑了笑,说道:“殿下若觉得这样就算阴险,那就太小看吴王了!”

朱棣投去询问的目光,此时,他对这个侄子的兴趣愈加浓厚。

“吴王做这件事的时候,没有告诉任何人,连先帝都被蒙在鼓里,并以密信为由,揪出李景隆手下的密探,将李景隆拉下马。”

朱棣说道:“李景隆自从回到京师,便再没有跟本王联系,吴王为何要对付李景隆?”

“这个我等不知,可能是担心李景隆不好控制,也可能是担心李景隆已经归附了殿下,而且,吴王借助李景隆案,杀了很多文臣,后来我们才知道,或许他的目标并非李景隆,而是那些文臣。”

“这又是为何?”

黄子澄看了看齐泰,齐泰也看着黄子澄。

眼下命都要没了,那个秘密也就没必要瞒下去了。

“因为当年孝康皇帝的旧案。”

“你说什么?”

朱棣大惊失色,问道:“我大哥已经薨逝多年,怎么会和我大哥扯上关系?”

齐泰说道:“孝康皇帝的死因……有隐情。”

“说啊,什么隐情?”

“就是,就是……”

朱棣急不可耐,催促道:“快说,什么隐情?”

“孝康皇帝是被吕后所害,整件事和迁都有关……”

齐泰无奈,只得将当年的事和盘托出。

-----------------

-----------------

第三章奉上(今日目标7500/10000)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