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靖难没我造反快 > 第119章 祖制不可违

朱允熥刚刚回宫,却看到一行人堵在门口。

孙虎赶忙上前查看,简单交谈之后,回来禀报。

“陛下,前面拦路是礼部左侍郎黄观等人,说是要弹劾礼部尚书韩颓之。”

“侍郎弹劾尚书,有趣!”

朱允熥大概明白发生了什么,微笑着说道:“告诉他们,别在这等着了,全都到奉天殿,再去把韩尚书叫过来。”

“是!”

孙虎上前传话,一行人跟在朱允熥身后,来到奉天殿。

“都到齐了,那就开始吧,谁要弹劾?”

“启禀陛下,臣黄观,弹劾礼部尚书韩颓之!”

韩颓之闻言,并没有说什么,就站在一旁,似乎在看别人的热闹。

朱允熥对黄观没多少印象,只知道此人是大明朝第一位六首状元。

换言之,此人从参加县试开始,到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名。

进入官场,更是平步青云,洪武年间就做到了礼部侍郎,到了建文朝,因为很多官员需要提拔,但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上面的人不走,底下上不来,于是乎,朱允炆开始了一番骚操作,在侍郎之上设立侍中,比侍郎高半级,比尚书低半级。

朱允熥上台之后废除侍中,原来那些侍中又成为侍郎。

黄观这个气啊,本来距离尚书仅有一步之遥,没想到,半路杀出个韩颓之,自己非但没有更上一层楼,反而掉了回去,换做是谁,能忍的下?

因此,他一直憋着气,时时刻刻准备扳倒韩颓之,取而代之。

朱允熥脸上带着几分玩味,看向韩颓之,说道:“韩尚书,这么多人要弹劾你,可知为何?”

韩颓之悠然自若,说道:“臣不知!”

黄观转过身,一字一句地说道:“韩尚书草拟定我大明与扶桑国的贸易条款,已经违反了祖制。解除勘合贸易限制,将会让百姓们纷纷放弃耕种,转为经商。长此以往,粮食产量下降,必将动摇国之根本。”

韩颓之反驳道:“黄侍郎此言过于偏颇,新的贸易制度是为了两国之间的互惠互利。至于你所说的百姓放弃耕种,粮食产量下降,完全是杞人忧天。经商和耕种并非水火不容,百姓们自会权衡利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出路。”

这时候,佥都御史刘言站出来,说道:“韩尚书,你太过乐观了。一旦百姓们看到经商的巨大利润,他们怎会再愿意辛苦耕种?如果新的贸易制度出台,粮食产量必然下降,这将是一个无法挽回的趋势。”

韩颓之反驳道:“刘御史,你这番话有点危言耸听之嫌,孰不知,贸易的繁荣同样能带动我大明整体发展,怎能只看到眼前的短视之利?”

黄观见状,立刻说道:“韩尚书,你口口声声说贸易能带动国家发展,但你可曾想过,百姓们若都出海贸易,国家的安稳将如何保障?太祖皇帝立下的规矩,岂是儿戏?”

“太祖皇帝的规矩,自然是要遵守。但时代在变,规矩也要因时制宜。建文皇帝曾开新政四十七条,到了宏兴朝,为何不能推陈出新?”

“你……大胆!”

刘言愤怒地指着韩颓之,说道:“韩尚书,你这是公然违背太祖皇帝的规矩,你这是在挑衅皇权,是在挑战大明的根基!”

韩颓之面不改色,说道:“刘御史休要血口喷人,老夫所作所为,皆是为了大明的发展,为了百姓的福祉,尔等如此诋毁,究竟是何居心?”

刘言冷笑一声,说道:“说的冠冕堂皇,不过是为了自己的政绩罢了。你如此胆大妄为,置国家安危于不顾,置百姓生死于不顾,怎配担任礼部尚书一职?”

韩颓之见对方终于图穷匕见,反倒更加坦然。

黄观小儿,你想搞我,也不看看我后台是谁?

就凭你们这几条杂鱼,也配?

果然,黄观趁机说道:“韩尚书,粮食是国家之根本,若粮食产量下降,国家何以为继?再者,大明与扶桑的贸易量增加后,百姓们为了更大的利益,必会纷纷出海,这岂不是违背了太祖皇帝‘民间片板不得下水’的规矩?”

韩颓之突然说道:“洪武二十五年,太祖皇帝立下规定,正一品月俸八十七石,从一品至正三品,递减十三石至三十五石,从三品二十六石,正四品二十四石,从四品二十一石,正五品十六石,从五品十四石,正六品十石,从六品八石,正七品至从九品递减五斗,至五石为止。”

听到这里,众人突然变了脸色,一个个闭上嘴,不敢吱声。

韩颓之继续说道:“老夫倒想问问诸位,到了今日,诸位的薪俸是多少?谈到贸易和出海,就是祖制不可违,为何谈到薪俸,就不需要遵循祖制了?”

这招太狠了,直接把所有人干沉默了。

黄观额头上汗渍滴落,但是,今天已经撕破脸,绝不能退。

“启禀陛下,太祖皇帝颁发海禁,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

朱允熥正在看戏,看到矛头对准自己,无奈道:“有什么话,但讲无妨!”

黄观定了定心神,说道:“当初胡惟庸勾结海上倭寇,有谋逆之举,后虽伏诛,但是东南沿海倭患不断,百姓苦不堪言,太祖皇帝这才决心实施海禁,将沿海百姓迁至内陆,远离倭患,如果沿海贸易增加,倭寇必然更加猖獗,我大明海岸线广袤无比,需要设立多少卫所才守得过来?”

朱允熥点点头,说道:“你说得对,倭寇跑的太快,等我们的兵马出动,他们就跑了,实在可恨!”

黄观面带喜色,赶忙继续说道:“臣等恳请陛下恢复勘合贸易,方才是长治久安之举。”

朱允熥看向韩颓之,问道:“韩尚书,你觉得呢?”

韩颓之摇摇头,说道:“近来并未听说沿海有倭寇行动,应该是他们听说陛下登基,不敢再犯。”

朱允熥笑了:“卿家言之有理!”

黄观大急,说道:“陛下千万不要被表象所欺骗,倭寇只是暂时蛰伏,只要开放贸易,他们肯定会随之出现!”

朱允熥却毫不在意,说道:“那就等他们来了再说吧!”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