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靖难没我造反快 > 第120章 倭寇来袭

深夜,黄家宅邸。

黄观忍不住破口大骂:“昏君,真是昏君!”

刘言赶忙制:“恩师噤声,小心隔墙有耳!”

两人在人前以官职相称,私下里,刘言是黄观的学生,自然称呼恩师。

黄观怒道:“新君登基,不想着如何改善民生,却整日琢磨与民争利,你说说看,不是昏君是什么?”

刘言脸色很难看,心中暗道,你可消停点吧!

万一锦衣卫在你家安插了暗探,明天咱俩都得完犊子!

黄观见刘言不吱声,便不再骂,而是说道:“老家那边怎么说?”

刘言这才说道:“福州、泉州等地的士绅都在讨论这件事,如果真的放开勘合限制,大家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黄观老家在莆田,他爹年轻的时候穷,倒插门到了贵池,等到黄观平步青云之后,莆田老家的族人又锣鼓喧天将这爷俩写进族谱。

莆田、福州、泉州等地靠海,从宋元时期,就干着出海的营生。

扶桑国每年需求大量茶叶、丝绸、瓷器等货物,指望勘合贸易,远远不够。

既然有需求,肯定就会有供货途径,于是,走私就出现了。

这些年来,随着倭寇横行,大明对于海禁管的愈发严厉。

勘合贸易限定了朝廷,民间片板不得下水,杜绝百姓参与其中,上下途径都被卡死,那就只剩下中间的阶层,也就是士绅。

大明的士绅是一个极为庞大的集团,既包括士人、乡绅、缙绅、地主等各种阶层,不过,这些人归纳起来可以统称为“读书人”。

在这个年代,有钱人家才能供养读书人,读了书就可以通过科举做官,做了官便可以更加肆无忌惮敛财,有权有势便可以提携后人进入朝堂,后人再巩固家族势力,长此以往,形成了一个围绕着“读书人”的庞大利益集团。

自古皇权不下乡,由于郡县制的实施,朝廷的圣旨无法直接渗透到县以下的地区,只能依靠当地士绅协助管理,士绅集团便彻底成为百姓与朝廷之间的桥梁,上传下达,当然了,也可以欺上瞒下。

总之,这个庞大的集团虽然内部也分很多派系,互相争斗,但是,只要朝廷颁发的诏令有损整个士绅阶层的利益,他们立刻就团结起来,一致对抗朝廷。

本来你搞你的勘合贸易,老百姓老老实实种田,我们干点走私的生意,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现在你却要放开勘合限制,那些扶桑人能从正规途径买到货物,我们走私的吃什么?

让老百姓都参与到商贸中,谁来种地,我们剥削谁去?

可想而知,这道诏令一经发出,比刨了大家伙的祖坟都难受!

黄观沉思片刻,黑着脸说道:“看来,这狗皇帝是铁了心不想让大家伙过好日子,既然不让我们好过,那就都别过了!”

第一次劝谏是个警告,没想到,宏兴皇帝根本不予理会。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在这件事情上,绝不可以妥协!

别忘了,大明朝治国靠的不是皇帝,是士绅官员。

刘言问道:“需要三头蛟出手吗?”

黄观点点头,说道:“兹事体大,你亲自去一趟吧!”

刘言行礼道:“请恩师放心,学生亲自去谈!”

数日后,一封急奏送到锦衣卫镇抚司。

倭寇首领三头蛟自泉州张家庄登岸,烧杀抢掠,一连数日,十几个村庄化为灰烬。

孙虎不敢怠慢,赶忙拿着奏报进宫。

朱允熥大怒,骂道:“日他娘的,眼睁睁看着倭寇登岸,杀完人就跑,泉州知府呢,备倭卫呢,都是干什么吃的?”

孙虎说道:“备倭卫赶到的时候,倭寇已经跑了。”

朱允熥重重叹了口气,倭寇的问题存在已久,这帮人最无赖的就是不跟你打,等朝廷出兵,他们早就跑没影了。

大明海岸线广袤,不可能将每一寸都驻防,这也是朱元璋实行海禁的一个重要原因。

黄观等人就是拿着这一条,反对朝廷取消与扶桑国的勘合限制。

朱允熥大致明白了,看着奏疏,又问道:“这个三头蛟,又是个什么玩意?”

洪武到建文,有名有姓的海盗,没听说有这么一号人物啊,从哪里冒出来的?

孙虎说道:“此人是近年来出现的倭寇首领,长年混迹于东南沿海,据说他的船只经常往返于扶桑、朝鲜、琉球、吕宋等地,手底下有上千人。”

朱允熥不由得重视起来,看起来,这家伙似乎是专门干走私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走私可获取巨大的利润,为何还要铤而走险,去劫掠沿海百姓?

“朕知道了,这是有人要搞事情!”

孙虎说道:“陛下的意思……”

朱允熥轻笑道:“礼部和户部已经拟好了章程,从现在开始,取消勘合贸易限制,朕正准备昭告天下,就出现这样的事,你觉得是巧合吗?”

孙虎点点头,然后说道:“臣明白了,这些倭寇的背后有人在搞事情!”

“如果是这样,问题就更严重了,倭寇为何会听别人的安排?”

朱允熥脸色慢慢沉下来,倭寇是什么,一群海上的亡命之徒,平日靠劫掠百姓度日,若是规模大些,可以做些走私的生意。

可是,倭寇毕竟只是倭寇,如果他们和官员士绅勾结在一起,事情的性质就完全变了。

当初太祖皇帝给胡惟庸定的罪名,就是勾结倭寇,意图谋反。

没想到,这些人兜兜转转,又回来了!

孙虎已经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说道:“臣这就派锦衣卫去泉州,追查倭寇的踪迹!”

“不需要!”

朱允熥摆了摆手,说道:“如果朕猜的没错,倭寇劫掠之后,有人肯定要站出来,大做文章,你猜这些人是什么企图?”

“臣明白了,从朝廷内部开始查起!”

“这些吃里爬外的狗东西,别让朕抓着证据,否则,全都给他们咔嚓了!”

朱允熥话锋一转,突然问道:“张辅现在何处?”

“回陛下,张辅暂时在南城兵马司任职,现在应该……在看城门。”

“把他叫过来,朕有任务交给他!”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