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靖难没我造反快 > 第138章 形势逆转

京城的百姓听说又要砍人,全都跑来看热闹。

但是看到杀头,不是凌迟,又纷纷觉得索然无味。

没法子,口味养起来了,由奢入俭难。

黄观诛三族,家财全部充公,国库顿时多了五百万两现银,算是解决了挤兑的燃眉之急。

可是,这还不够。

因为办钱庄的目的不是为了兑换银子,而是吸纳民间资本,用以储蓄放贷,从而投放到各项产业当中,循环往复,才能发展经济,才能改善民生。

这其中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朱允熥并不擅长,但是他知道有这么个模式,按照这个模式做下来,肯定没错。

现在储备银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是,白银全部流入民间,国库全是宝钞,这怎么行?

思来想去,还是要亲自去钱庄看看,再做打算。

实在不行的话,就找个不开眼的,让锦衣卫查出点罪名,把人杀了,家资充公,再不行就继续杀,杀到士绅不再去兑换为止。

当然了,这是下下之策,不到万不得已,不能随便动刀子。

舆论还控制在士绅手中,他们定会大做文章,抹黑朝廷,到时候什么与民争利之类的大帽子又扣上来。

朱允熥倒不是怕了这些人,只是,如果局面太紧张,不利于新钞的流通。

如果国家的货币不能正常流通,还谈何发展?

孙虎安排了大量暗哨随行,自己打扮成护院的模样,跟随朱允熥来到京城的钱庄。

由于京城人数众多,京城的钱庄也是最大的,占地百亩,门前车水马龙,极为繁华。

钱庄分为几个区域,有宝钞兑换,包括兑进兑出,还有借贷区,抵押区……

当初规划的时候好好的,现在却只有兑换宝钞的区域人满为患,其他区域门可罗雀。

“宝钞五百二十贯,兑换现银八十三两二钱!”

“宝钞三千贯整,兑换现银四百八十两!”

“宝钞五十贯,兑换现银八两……”

柜台上的账房把算盘珠子敲的啪啪,都快敲冒烟了,伙计来回穿梭,白花花的银子不断被人兑走。

朱允熥远远地看着,脸色很难看。

银子啊,这是储备银啊!

我发新钞,用白银做储备,是让你们拿去花,去消费,去投资,去做什么都行,但是货币要流通啊……

你们倒好,将白银放家里藏起来,我发行了个寂寞!

“让一让,让一让!”

门口又出现一辆马车,看样子,又是个大手笔。

“哟,这不是老刘吗,我记得你三天前才兑走了八千两多银子,怎么,今天又来?”

朱允熥低声问道:“前面那是谁家的马车?”

孙虎仔细打量一番,然后说道:“这人我知道,是左都御史杨荣府上管家,刘大宝。”

“杨荣,哼!”

朱允熥冷哼一声,看来,杀了个黄观还远远不够。

八千多两银子,换算下来就是五万贯宝钞。

“下来去查一查杨荣,看看他的钱都是哪来的!”

“遵旨!”

就在两人交谈之际,刘大宝却招呼车夫往前走,试图挤过去。

其他人顿时不乐意了,大家伙都在排队,凭什么让你先啊?

虽说你家主子是左都御史,可是,能赶着骡车来换银子的,谁没点背景?

“没看见这么多人,赶紧排队去!”

“就是,我一大早就来了,都等了两个时辰,饭都没吃呢!”

“听说排最前面那几个,三更天就来排队了。”

众人纷纷上前,试图将刘大宝赶到后面去排队。

这时候,刘大宝说道:“诸位,诸位,还请行个方便……”

“我们行你方便,谁给我们行方便,赶紧排队去!”

“不是,那个,我今天来是换宝钞的。”

“你这不是废话么,我们都是来换宝钞的。”

“我跟你们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的,就你家老爷搞特殊是不是?”

“不是!”

刘大宝用力喊了一声,打断众人,然后趁着这个空档,赶忙解释道:“我是来用银子换宝钞的!”

“我们都是来……你说什么?”

众人纷纷诧异起来,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朱允熥离得远些,却也听到的明明白白,立刻竖起耳朵。

刘大宝说道:“我家老爷说了,全部家当,总共一万五千两白银,全部换成宝钞,我要去的前面柜台,大家伙慢慢等,让我先过去。”

“我说刘大宝,你没病吧,大白天的说什么胡话呢?”

刘大宝不置可否,继续往前挤:“诸位受累让一让,借过,借过啊……”

“你家老爷真的要将银子换成宝钞?”

“当然是真的,我骗你们做什么?”

众人很是意外,纷纷让开一条路,然后全都盯着刘大宝。

在众目睽睽之下,刘大宝带着车夫来到另一处柜台,这边的伙计和账房全都闲着,看到有人来,顿时迎上前。

“客官,您办什么业务?”

刘大宝直接说道:“一万五千两白银,全部换成宝钞。”

这个举动顿时炸开了锅,众人顿时议论纷纷,一片哗然。

就在此时,又一辆马车穿过人群,来到刘大宝身后。

“掌柜的,换宝钞,总共八千两银子,赶紧来清点。”

朱允熥问道:“这个又是谁家的?”

孙虎盯了许久,说道:“不太确信,看起来像是大理寺卿胡闰的管家。”

“都察院,大理寺,还少个刑部,三法司就到齐了。”

朱允熥戏谑地说了一句,接下来,第三辆马车出现了。

“让一让,借过啊!”

孙虎仔细打量,说道:“陛下说的没错,此人正是刑部尚书侯顺怀的管家。”

朱允熥愣住,很快像是明白了什么,笑了。

其他人则全都炸开了锅,这边排着长队兑换银子,人家却主动把银子往钱庄里送,这是什么道理?

消息很快传遍京城,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有些人不以为然,以为是朝廷找人唱双簧,担心银子被兑出去。

朝廷越担心,反而说明钱庄的问题很大。

但是,有些人反应比较快,立刻停止兑换宝钞的行为,甚至开始拿小笔现银出来,兑换一部分宝钞,至少先观望一下,而不是站在朝廷的对立面。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