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靖难没我造反快 > 第139章 征北大将军

朵颜山下,溯儿河畔。

北风呼啸,草原上银装素裹。

朱棣深吸了一口气,抽出腰间长刀,直指前方:“进攻!”

轰隆!

轰隆!

轰隆!

战斗开始幕,火炮开始怒吼,炮弹呼啸着飞出去。

在震耳欲聋的巨响声中,城墙轰然倒塌,出现一处缺口。

“杀!”

明军开始冲锋,对面的朵颜卫守军开始还击,漫天的箭雨飞过来,却被前排的藤牌兵挡住。

轰隆!

轰隆!

火炮再次轰鸣,砸向朵颜卫弓箭手,顿时血肉模糊,惨叫声连连。

明军在火炮的掩护下,士气如虹,如同猛虎下山,势不可挡,一鼓作气地冲向城墙。

城墙在炮火的轰击下已经摇摇欲坠,明军趁机一举突破,杀入城内。

朵颜军中,指挥使脱鲁忽察儿亲自上阵指挥作战。

他挥舞着手中的弯刀,大声呐喊着:“不要后退,给我上!”

话音刚落,一发炮弹落在身旁,当场将一名朵颜骑兵砸成肉泥,血肉四溅。

这一幕让所有人都惊呆了,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脱鲁忽察儿大怒,他瞪大了眼睛,怒吼道:“朱棣小儿,你言而无信!所有人听着,今日一战乃是死战,后退就是死,儿郎们,随我冲锋!”

双方主力遭遇,战斗立刻进入白热化。

朱棣远远地看着,心情无比复杂。

虽然面对朱允熥的时候吃了大亏,不过,自从来到大宁以后,自信心突然爆棚。

因为明军手里有火器,打的朵颜三卫节节败退,接连拿下泰宁、福余两卫,只剩下实力最强的朵颜卫。

当然了,这个强只是相对而言,在三卫内部争老大还是有点实力的。

可是,面对燕王朱棣的大举进攻,脱鲁忽察儿想尽了一切法子,却始终无法阻止对方的脚步。

今日决战,朱棣志在必得,当即下令,全员出击。

“杀!”

“杀!”

明军摆开阵型,最前排是藤牌手,抵御蒙古人的弓箭。

第二排是火铳手,躲在藤牌手的掩护下,寻找机会射击,蒙古骑兵根本无法展开阵型,只得饶到侧翼。

明军的侧翼则是长枪兵,专门对付骑兵,所有人的枪尖对外,联结成阵,骑兵一旦冲过来,连人带马都得被扎出一百个透明窟窿。

轰隆!

轰隆!

明军列阵向前之时,后方的火炮还在呼啸,不断砸向敌军阵地。

脱鲁忽察儿不断变换阵形,好不容易冲开一个缺口,还没来得及扩大优势,只听空中呼啸声传来,迎头便是一轮火炮,当场又折损了数十人。

“有本事别用火器,大家真刀真枪干一场,不讲武德!”

脱鲁忽察儿又气又怒,打也打不过,跑也没处跑,因为朵颜三卫本就是投降大明的蒙古人,向北就是鞑靼部地盘,若跑去那边,依然没有活路。

朱棣却压根没打算讲武德,因为打应天的时候,遇到的那位更加不讲武德。

成千上万斤的火药埋在地里,被炸的稀里哗啦,一塌糊涂。

“杀!”

明军的藤牌兵突然向两侧散开,一支骑兵如旋风般杀出。

郑亨手持铁枪,一马当先,身后的骑兵全都是从朵颜三卫收复的蒙古人,这些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认钱不认人,只要给钱,让杀谁就杀谁。

即便要杀的是朵颜卫指挥使,那也没关系,加钱!

朵颜卫的阵型被火炮压制,又被火铳打的稀烂,面对洪水猛兽般的骑兵,一个个再无战意,有些人已经开始悄悄向后退去。

郑亨速度极快,瞬间就冲到敌军阵前,抡起铁枪就刺。

脱鲁忽察儿见状,无奈地叹了口气,转身向后逃去。

打不过,不打了!

其他人眼看首领都跑了,那还还打个毛啊。

士兵们直接放弃抵抗,纷纷四散逃窜。

郑亨大手一挥:“随我杀敌!”

明军趁势发起猛攻,如杀瓜切菜开始屠杀,场面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

朱棣见状,哈哈大笑道:“进城!”

明军大队人马进城,开始大范围搜索,将城中顽抗的蒙古人全部被斩杀,余者逃的逃,降的降,从此宣告着朵颜三卫全部落入明军的掌控。

确切来说,是落入了燕王朱棣的手里。

可怜的脱鲁忽察儿没有跑掉,被人押着,来到中军大帐。

这里是虽然是朵颜卫的主城,但是蒙古人实在不擅长盖房子,这些年来只砌了一道并不结实城墙,城内依然是各种蒙古包和帐篷。

“朱棣,你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当初承诺过我们的事情,难道都忘了吗?”

脱鲁忽察儿眼中充满了愤怒与不甘,恨不得要吃人一般。

朱棣闻言,眉头一挑,冷冷地问道:“我承诺过你什么?”

“你……”

脱鲁忽察儿气得浑身发抖,说道:“当初你起兵靖难,被你侄子打得落花流水,是你亲自来到大宁,从我们手里借走了三千骑兵。你当时承诺过,若得天下,便将大宁之地赠予我朵颜三卫!”

朱棣听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本王何时说过这样的话?你可有凭证?”

脱鲁忽察儿被这一问,顿时哑口无言。

这种事哪里来的书面凭证,全都是口头上的约定,如今对方翻脸不认人,又能如何?

“哼!”

朱棣轻哼一声,继续说道:“本王行事,向来都是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怎会做出这种背信弃义之事?你若是想借此事来诋毁我,那可真是打错了算盘。”

脱鲁忽察儿咬牙切齿,眼中满是恨意,一字一顿地说道:“朱棣,你忘恩负义,长生天会惩罚你的!”

朱棣却不以为意,淡淡道:“你们信奉长生天,说什么天道循环,报应不爽,可本王好端端就在这站着,为何没有受到惩罚?”

“你……你不得好死!”

“本王先杀了你!”

朱棣一声令下,郑亨带人将脱鲁忽察儿押下去,一刀砍了。

“殿下,人已经杀了,现在怎么办?”

朱棣四下看了看,满心欢喜,说道:“本王现在有地盘,有军队,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找朱允熥那小兔崽子报仇了!”

郑亨皱眉道:“殿下,您可别想不开。”

朱棣顿时不悦,反问道:“你是不是觉得本王打不过他?”

郑亨点头道:“是!”

朱棣:……

郑亨解释道:“吴王坐了天下,派出宣慰使对北方各省进行宣慰,安抚百姓,减轻赋税,兴办学堂,修路架桥,改善民生,收复土地的同时,也在收服人心,恕我直言,现在人家是民心所向,殿下根本没希望。”

“本王有那么差吗?”

“殿下并不差,只是吴王太高明了!”

朱棣闻言,越想越气,说道:“本王以前怎么没看出来,这孩子心机竟然如此之深,比他那个废物兄长心眼多太多了!”

郑亨说道:“殿下还是先在此地站稳脚跟,争天下之主的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急不得。”

“你说得对,唉!”

朱棣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摊开舆图,指向北方。

“如果能将鞑靼吃掉,本王就打垮了整个北元朝廷,功劳堪比太祖皇帝,威望绝不会输给朱允熥那小子。”

郑亨摇了摇头,说道:“鞑靼部已经在集结重兵,我们刚刚拿下朵颜三卫,短时间内不宜大动干戈,如果和鞑靼正面交锋,就算能取胜,必定损失惨重,绝非明智之举。”

“若不吃掉鞑靼部,本王如何与朱允熥争天下?”

“殿下有没有考虑向东发展?”

“向东……”

朱棣在舆图上看去,东边是建州女真。

“女真人还不够本王塞牙缝的,不值一提!”

“殿下不要忘了,拿下建州三卫,继续向东,就是朝鲜国!”

朱棣闻言,身躯一震,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朝鲜国的位置。

朝鲜国是朱元璋钦定的不征之国,不过,事到如今,顾不上了。

只要打下来有好处,那就打吧,以后给老爹上坟的时候,多烧点纸钱意思意思得了。

郑亨继续说道:“就算先不打朝鲜国,我们可以拿下整个辽东,从辽东到中原,只有山海关一条路,这里易守难攻,我们打不过去,吴王也打不过来,等殿下将整个辽东收入囊中,再寻找时机出关,便可与吴王一决高下!”

“妙极,妙极!”

朱棣眼睛直了,拍手称赞道:“拿下整个辽东,进可攻,退可守,就算本王在此处登基,朱允熥那小兔崽子能奈我何?”

朵颜三卫的驻地是一片草原,虽然广袤,却不适合耕种。

这里的百姓,也就是牧民,平日里以放牧为生,牛羊肉虽然好吃,但是贵啊,还不稳定,哪有粮食来的实在?

辽东却不同,那里是平原,可以耕种,相当于有了稳定的粮食供应。

等到兵强马壮之时,只需要三五年的时间,便足以拿下整个辽东,再顺势拿下朝鲜,山海关以北的土地尽入我斛中。

等到那一天,便可以整顿兵马,挥师南下。

“辽东之地,本王志在必得,那就先拿建州三卫开刀!”

郑亨却摇了摇头,说道:“建州三卫不构成威胁,殿下只要想吃,随时都能吃掉,当务之急是修建一处驻地,难道殿下准备回大宁?”

朱棣听完后,眉头再次皱起来。

这倒也是,我堂堂燕王,大明第一宗室,总不能跑去别人的藩地混日子吧?

大宁是老十七的地盘,暂住些时日还没什么,现在拿下朵颜三卫,地盘有的是,干脆在朵颜卫老家住下得了。

这里依山傍水,视野开阔,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传本王令,全体将士原地休整,接下来咱不打仗了,修建城池,好好过个年!”

此时年关将近,众将士本就不想再打了,听到这里消息,顿时欢喜起来。

接下来的工作就简单了,开山凿石,烧砖制瓦,在朵颜卫原来的主城上,进行大幅度改进,修建新的城池。

燕王拿下朵颜卫的消息很快传回大宁驻地,宁王朱权看完奏报,脸上露出一抹笑意,然后递给面前的神秘来客。

“陈百户所料不差,四哥已经拿下朵颜三卫。”

此人身穿儒衫,一副书生打扮,正是锦衣卫百户陈江。

他看完奏报,然后抬起头,说道:“殿下送去应天的奏疏,陛下已经看到了,虽说燕王有谋逆之心,但毕竟都是一家人,如今又去开疆拓土,陛下得知后,肯定不会急着出兵征讨,只不过,殿下的处境……”

“本王自会顺势而为,却不知陛下有什么具体的安排?”

陈江说道:“陛下的意思是,殿下暂时不要有什么动作,因为燕王绝不会就此罢手,定会继续扩充实力,殿下只需要表面逢迎,理应不会出什么问题。”

朱权点点头,说道:“四哥这个人心高气傲,他打下朵颜三卫,有了新的驻地,怕是以后连大宁都不会来了。”

陈江指着舆图,说道:“陛下还说了,燕王接下来的目标很可能是整个辽东,甚至有可能延伸到朝鲜国。”

朱权盯着舆图看了许久,皱眉道:“四哥有勇有谋,现在手里兵马充裕,如果真的让他拿下整个辽东,岂不是有了与朝廷抗衡的实力?”

“殿下尽管放心,陛下自有安排。”

朱权更加疑惑,问道:“莫非陛下已经准备出兵征讨了?”

“陛下说不急,等养肥了再杀。”

“杀……杀什么?”

“辽东鱼龙混杂,有蒙古人,有女真人,有回鹘人,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朝廷很难指挥得动,干脆借燕王的刀,把这里全部收拾一遍,然后陛下再从燕王手里去拿。”

朱权愣住,心中暗道,还能这样?

敢情四哥辛辛苦苦,四处征讨,到头来,反成了你的征北大将军?

当今陛下也太狡猾了吧,怪不得老谋深算的四哥也栽了。

同时,他也在暗暗庆幸自己的选择。

从放权给燕王,再到秘密上奏朝廷,似乎每一步都走对了。

以后不管是燕王得势,还是陛下在朝,自己的地位绝对不会动摇。

你们叔侄俩慢慢打吧,我看戏就好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