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穿越时空 > 第251章 君臣一别,后会无期

都不用朱海军解释,朱元璋就一边穿衣,一边在回答马皇后的问题了。

“虽然天黑了,但是还和海军贤婿出去逛了逛,看看夜幕之下的情况。”

“先是去看了一处火灾,正好碰到他们救火,那叫一个厉害,算是开了眼界了。”

“还有海军贤婿那边的老人,晚上不睡觉,都在外面玩,还玩得很尽兴。”

“……”

马皇后去了两次,都是白天,听到朱元璋的话,别的没什么,但是她听到老人在晚上都在外面玩,她就觉得稀奇了,当即问起朱元璋更多的细节。

朱元璋这边,也是高兴地回答马皇后的问题。

而朱海军这边,则对朱标说道:“父皇传送过来的时候,有提示肠胃不健康,最好是去体检的时候,加上肠胃镜的检查。但是我和父皇说饿了之后,他还没同意。”

一听这话,朱标顿时紧张起来了,连忙问道:“那要不要紧?”

朱海军看到他这样子,便安慰他道:“之前母后传送过来的时候,提示血压有问题,但是检查结果,血压还是可以的,就是要多注意一下。因此,父皇的肠胃不健康,也不一定是病。要是检查下,知道是什么结果的话,就能安心一点。”

朱标一听,立刻就说道:“那肯定要检查啊!”

马皇后自然也能听到朱标说话的,就立刻被朱标的话吸引了注意,也不听朱元璋的话了,转头关心地问道:“什么情况,你父皇的身体有什么问题么?”

朱元璋此时已经穿好了衣裳,转出了屏风,赶紧说道:“没啥事,就贤婿关心我,所以才大惊小怪的。”

马皇后听了,瞪了他一眼,然后看向朱标道:“你父皇的事情可没小事,赶紧和娘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朱元璋当然是了解马皇后的,知道不说清楚马皇后是不会罢休的,就只好自己主动交代,把朱海军给他说的事情复述了一遍。

马皇后一听,顿时就明白是什么情况了。说真的,她也觉得这种检查好难堪。

但是,这又是关系到身体健康的,因此,她就问朱海军道:“没有别的办法查这个肠胃么?”

朱海军听到这话,想了下说道:“我怀疑父皇的胃可能会有点问题,肠道问题应该不大。要不然的话,可能在原本的历史上活不到七十一岁。因此,或许可以先做胃镜看看,那就只是从嘴里塞入带镜子的仪器看看,不用肠胃镜一起做那么麻烦。”

说到这里,他又补充说道:“这种检查是最直观的,能看到胃里的情况。有什么问题,差不多都能发现。”

马皇后听了朱标的转述之后,便对朱元璋说道:“那我们就只做一个胃镜吧,好不好?我们自己这里,就是想做都做不了。做了,我才能放心。要不然,我老惦记这个事情,晚上睡不着,精神不好,身体就不好……”

朱元璋听得头大,连忙说道:“行行行,我做总行了吧!”

朱海军看得顿时就笑了,果然能治朱元璋同学的,也就只有马皇后。

………………

再说崇祯位面这边,崇祯皇帝看到主界面那边消失之后,便合上手中的书,塞入被褥底下,然后拿起台子上的油灯,出了门,往隔壁庭院过去。

夜幕之下,周边都是黑乎乎的,也静悄悄的。

要是以前的崇祯皇帝,说不定会害怕,毕竟他从小身边都是有人陪同。就算走这种夜路,也是前呼后拥,有人打灯笼。

可此时,崇祯皇帝却已很淡定,走得很从容。

不得不说,国破家亡之下,他改变了很多。

等他走到隔壁庭院时,这里也是黑乎乎的,厢房中并无灯光。

不过崇祯皇帝并没有在意,直接来到偏厢房,刚敲门,就听到里面传来略微带着警惕的声音道:“是大师来访么?”

崇祯皇帝听了,道:“是我!”

屋里的王承恩一听,连忙一骨碌起床,顾不得穿衣,赶紧去开了门,让崇祯皇帝进屋。

他正要说话时,就听崇祯皇帝先交代他道:“你去一趟养济院,找李老过来见我!”

王承恩听到这话,顿时有点意外。

这些天来,自从皇帝剃发之后,就一直闭门不出,过去就只看到皇帝在看书,过去就只看到皇帝在看书,再无别的动静。

原本王承恩都以为皇帝该不会就真的这样当和尚一辈子了?

不过,随后外面的消息传来,那天皇帝和李邦华所说得话,都一一得以证实,贼军追赃助饷之下,那些投降了贼军的皇亲勋贵、文武百官基本上都遭受了拷打,家财被掠夺。

根据传闻,说贼军至少得到了五六千万两银子。当崇祯皇帝听到这个消息时,哪怕他事先已经从朱海军那边听说过,也还是愣了好久。

如此消息之下,王承恩便知道皇帝应该不是真的一直当和尚。只是没想到,这个时候,皇帝会突然有所动作了。

在意外之后,王承恩激动之下,便连忙答应一声,然后稍微收拾下,就立刻出门去了。

而崇祯皇帝则回到自己的厢房内,继续掌灯看书。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左右,房门敲响,王承恩领着李邦华回来了。

李邦华是第一次过来,一看到崇祯皇帝当了和尚时,顿时就非常意外。

崇祯皇帝看到他的表情,就知道他想什么,便对他解释道:“没有这和尚身份,我怕是被贼军抓到了。”

虽然贼军抓到了崇祯皇帝的三个儿子,但是一直没有他的下落,因此就一直在搜城。

慈善寺这里也来过一次,但是他们却万万没想到,崇祯皇帝已经当了和尚。有圆通主持他们掩护,有惊无险地过去了。

此时,崇祯皇帝也不多废话,只是对李邦华说道:“明日我便要混出城,赶往南京去了。你找个机会,越快越好,想办法警告贼军,说吴三桂会引建虏主力入关。山海关之战,极有可能是吴三桂和建虏联合打贼军!”

李邦华听了,不由得大吃一惊。他看看崇祯皇帝,有点疑惑地说道:“大师这是何意?贼军有了防备,胜了怎么办?”

亏了是皇帝说这话,要不然他都以为要降贼了呢!

边上的王承恩听到这话,也有些不解。皇帝难道这么快就忘记了国仇家恨?

崇祯皇帝看看他们两人,平静地说道:“这是太祖皇帝老人家的指示,说不提醒下贼军,则出乎贼军意料之外的建虏主力突然出现在战场之上,便能摧枯拉朽地击败京畿之地的贼军。不过就算提醒了贼军,最终的结果也不会变,但是会让建虏多付出一些代价,有利于朝廷多缓口气!”

李邦华听到这话,顿时非常意外,也有点难以相信。

但是,之前崇祯皇帝对他说的那些话,这些天都灵验了。按理来说,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正想着时,已经见识过传送的王承恩,却是相信的,连忙解释道:“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都有显灵过,甚至连佛祖都显灵帮过老爷的。要不然,我们被僧人发现,就被他们赶出寺去了。”

李邦华听得目瞪口呆,竟然还有这么一回事。

崇祯皇帝没想着解释这些,而是想着成祖皇帝教他的那些经验,联系了下当下之后,他又对李邦华说道:“这样,明日你直接去见李贼,把消息告诉他作为你的投名状,而后尽量帮他出谋划策抵抗建虏,让贼军不至于惨败。”

“等我以后反攻中原之时,我再派人和你联系,而后随机应变?”

李邦华已经老了,本来是不想动了,但是皇帝这么要求,他就没有犹豫,便马上回答道:“大师如此吩咐,那我自当从命.万一我不幸早亡,还请大师公告天下,给我一个清白!”

他是不耻那些投降贼军的,因此国破之时选择了以死殉国。如今要他投降贼军,传出去之后名声肯定是毁了的。为防万一,他就提醒了下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听了,认真地说道:“我一直记得卿的馅饼,中兴大明,卿是首功,必封爵以待!“

这个话,李邦华也只是听听而已,就算皇帝真的中兴了大明朝,那也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估计那个时候,他早就不在了。

随后,崇祯皇帝又给他说了医协历史上的细节。而李邦华也给崇祯皇帝进言,说到了南京之后,一定要尽快平息党争,一致对外,才有中兴机会。

君臣在此一别,很可能后会无期。

李邦华有些激动,面向崇祯皇帝跪下,三拜九叩,做得一丝不苟。

然后,他压抑着情绪,低声说道:“陛下此去南京,千里迢迢,路途险恶,还请陛下一定保重,早日打回京师!”

崇祯皇帝听了,也是有些感动。就见他想了一下,便从自己的床头摸出了个东西,拿在手里又看了一会儿,似乎是又稍微犹豫了一会儿,然后就见他伸手递给李邦华说道:“此乃天师给朕的东西,叫风油精,具有提神醒脑,清凉、止痛、驱风、止痒,以及驱赶蚊虫之功效。赐给李卿,也请李卿保重,等他日看朕打回京师,论功行赏。”

李邦华听得有点意外,下意识的接过一看,发现是个透明的小瓶子,里面似乎装了绿色的水。

这个瓶子的材质,他是见过的,那些西方传教士带过来的,好像叫做玻璃。但是这等形状的,还是没见过。

看明白了之后,李邦华连忙跪下,双手呈上手中的东西,赶紧说道:“如此贵重之物,老臣实不敢收。”

边上的王承恩见到,也连忙附和道:“是啊,老爷,此乃天师所赐之物,不是我们这能有的。”

崇祯皇帝其实心中也有点舍不得,这个风油精是天师看到他在看书的时候,有蚊虫。而且看到深夜犯困还在看,就给了他这个东西,他用了之后也觉得非常好用。

但是此时,他还是坚决的说道:“此物是贵重,但是卿之忠君报国之心更是难得。此物赏赐于卿,也算是朕的一份心意,朕也不可能再收回!”

李邦华知道,崇祯皇帝是真的不会再收回去的,于是,他又感激涕零,再次叩谢皇恩。

崇祯皇帝教了他用法之后,又提醒他道:“天师有交代过,此物既然用了,就不能一直留着不用。功效是有时限的,该用就用了。”

说完之后,他又亲自送李邦华出了院子的门,再由王承恩把他送回去。

与此同时,大顺军坐镇京师的是宰相牛金星,也还没入睡,正在听从几个投降过去的太监消息。

这不,就听他很不高兴地发火道:“都找了快半个月了,为何还没找到?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人呢,尸呢?你们是干什么吃的,是不是还心怀故主,有意包庇,故意不找出来?”

几个太监一听,想着这些天来大顺军对文武百官的追赃助饷,顿时双腿一软,纷纷跪下,惶恐地自辩起来。

“牛大人,冤枉啊!我王之心对大顺可是忠心耿耿,天地可鉴啊!”

“牛大人,我可是开了德胜门引陛下入京的,我怎么可能藏着那狗皇帝呢!”

“京师实在太多人了,要找一个人,犹如大海捞针,还请牛大人再宽限时日。”

“……”

牛金星听着他们说话,心中却是冷笑。要相信这些没卵的人忠心,狗皇帝有话说!

不过他虽然不屑于这些人,但是也知道,只有他们是真的认识崇祯皇帝。要想找到崇祯皇帝,还是要靠他们才行。

而且另外一个,李自成也没有给他随意处置他们的权力,因此,最多只能是吓吓他们。

此时,这些太监看到牛金星只是冷笑不说话,他们心里一个个都发毛。

王之心情急之下,忽然心生一计,连忙对牛金星说道:“牛大人,我们之前满城查找那狗皇帝,他肯定闻讯躲得很深,就越发难以找到。因此,奴婢以为,或许可以外松内紧,就假装是放弃了,然后偷偷守着城门等地方。”

“只要那狗皇帝还在城里,他必然会急着去南京,因此就必然会急着出城。如此一来,我们便能守株待兔,逮到这个狗皇帝。”

听到他的这个建议,其他太监便纷纷附和,觉得这个法子好。

牛金星自己听听,也觉得这个办法似乎不错,便点头说道:“好,那就以你们的这个法子去做,再给你们三天时间,要是还没有任何消息,每拖一天就打你们十板子。”

一听这话,王德化就哭了,连忙说道:“牛大人,万一狗皇帝要是已经死了怎么办?或者他已经逃出城去了,那我们不是要被活活打死?”

每天打十板子,虽然不多,但是每天打的话,也没人能坚持得了多少天的。

其他太监也哭丧着脸,便又纷纷说了起来。

“以奴婢对那狗皇帝的性格了解,他指不定是死在什么地方了。”

“对,奴婢也是这么认为的,他连老婆女儿都杀了,肯定是自己也不想活了。”

“……”

事实上,找了快半个月,他们大部分人其实都相信,崇祯皇帝肯定是死在什么地方了。但是,只要崇祯皇帝没找到,他们就可以继续找,就能躲避追赃助饷。

可如今追赃助饷已经差不多要结束了,牛金星又对他们说,要是三天之后再找不到崇祯皇帝的话,就要每天打他们屁股,那他们哪受得了?口风就顿时变了!

但是牛金星才不管他们,说了按照那个法子做,那就要按照那个法子做。也懒得听他们啰嗦,直接就让他们滚蛋。

几个原本崇祯皇帝最为信赖的太监,出了宰相府,然后互相看看,都是欲哭无泪。

其中王之心看着其他几人,说道:“要是陛下在京师的话,我们求求陛下应该还能躲过一劫,但是这牛金星是读书人,和我们不对付,这明显是故意要整我们啊?你们说,该怎么办好?”

一听他这个话,其他几人才来气,纷纷呵斥起来。

“还不都是你出了这个馊主意,如今连累了我们!”

“对,这主意是你出的,是你害了我们,你得想办法来解决此事!”

“……”

王之心听得愁眉苦脸,忍不住自己打了自己几个耳光,道:“打你这个臭嘴,打你这个臭嘴……”

王德化看了,不耐烦的说道:“好了好了,在我们面前用这个没用,还是赶紧想想该怎么办吧!”

王之心听到他说在他们面前用这个没用,忽然心中一动,顿时有了主意,便对其他几人说道:“只要狗皇帝还在城里,那这三天时间,我觉得肯定能抓到他。”

“三天之后要是再抓不到那狗皇帝的话,我们就随便找具尸体,说是狗皇帝的,那不就交差了!反正那个狗皇帝十之八九已经死了,就是不知道死在哪个角落。”

杜勋听了,反问道:“要是他已经逃出去了呢?回头牛大人知道狗皇帝的消息,就知道我们骗他了,怎么办?”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