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穿越时空 > 第252章 死到临头

第二天一早,牛金星依旧在乐呵呵地统计金银铜钱。虽然说,追赃助饷已经到了尾声,可还是有很多金银没清点完。

为此,他都不得不感慨,京师的富人,那是真的多啊!这十来年的追赃助饷总额,都比不上京师一城之地的数额!

这不,他对正在他边上忙碌的一只虎义子李来亨说道:“你看看,边军都发不出饷银,朝廷没钱赈灾,如今知道这钱在哪里了吧?”

李来亨听了,点头说道:“都是些狗贪官,死了活该!”

这次追赃助饷,弄死了不少狗官,真的是大快人心。

正当他们正在说着时,忽然就见门口有校尉进来禀告道:“大人,门外来了一个自称明国都察院左都御史的人,叫李邦华,说是有要事求见大顺国在京师能做主的。”

牛金星一听有点意外,当即确认道:“左都御史李邦华?”

得到确认之后,他便立刻吩咐接见。

边上的李来亨有点好奇,便问道:“这个是清官么?”

大顺军也不是什么官都杀,对于那些名望高,口碑好的官,一般不会苛求。但是这一类官,也把名节看得很重,基本没有投降大顺军的。

李来亨并不清楚大部分当官的,但是牛金星是举人出身,比李来亨要懂得多一些。

此时,听到李来亨的话,牛金星便马上回答道:“这李邦华在万历年间和他爹一起从江西步行赴京赶考,一起中了进士,算是当年的一段佳话。为官上,名声不错,所以有大半时间被赶出朝堂,我原以为他是为明国尽忠了,却没想到还没死,而且还主动找上门来了,有点奇怪!”

李来亨听了,有点好奇地问道:“他不会是来投降的吧?”

牛金星一听,有点疑惑,不敢确定道:“按理来说,不会!”

李来亨还想再问时,却见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头被校尉引到了大堂上。于是,他便好奇地打量这个老头。

虽然身穿普通衣裳,却也有一股官气,走在大街上也能看出来,这大概是个当官的。

不过光是看这,还是看不出来的。李来亨之前见过太多狗官了,真的是人模狗样的,但是追赃助饷之下才知道有多贪。

此时,就见这个老头只是向牛金星抱拳一礼而已,然后就站在那里说道:“我乃大明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敢问当面是大顺国牛丞相?”

牛金星听了,却是冷笑一声道:“知道还不下跪?”

李来亨也跟着附和,大声喝道:“跪下!”

可李邦华听到他们的话,却是一声冷笑道:“死到临头还不知礼贤下士,你真是闯王倚重的宰相?”

听到这话,牛金星和李来亨都是一惊,随后大怒。

这个李邦华脑子有病,竟然跑上门来骂人?不想活了?

于是,就见牛金星阴沉了脸,喝道:“何为死到临头?要敢危言耸听,本官叫你生不如死!”

边上的李来亨也是手握刀柄,似乎随时能砍人一样。

李邦华却是一点不惧,只是问道:“闯王领兵前往山海关,要拿吴三桂,是否?”

牛金星没想到他说的是这事,便嘲笑他道:“你该不会认为我大顺军还拿不下区区吴三桂吧?”

李自成领兵出征山海关的事情,是京师最大的事情,基本上京师的人都知道,因此,李邦华知道也不奇怪。

此时,李邦华听到他的话,便立刻反问道:“如此,吴三桂束手就擒?”

牛金星听了,带着嘲讽之色反问道:“要么死,要么束手就擒,还能如何?我大顺军的强大,岂是区区山海关的明军能比!”

“如若如此,敢问牛宰相,吴三桂镇守山海关多年,并非是个有勇无谋之辈。明知不敌而反悔,此事合理么?”

牛金星一听李邦华这话,顿时愣了下。不过他想了下,却也没想多,少了一些嘲讽,当即回答道:“冲冠一怒,京师人人皆知,有甚合理与否?”

“真要是这样,你们大顺上下,也真是小瞧了吴三桂!”

李来亨听到李邦华竟然如此小瞧大顺军上下,顿时大怒,刀柄拔出半截,厉声喝道:“吴三桂还有什么阴谋诡计,要是不说出个信服的理由,胆敢瞎编的话,信不信老子砍了你!”

李邦华看到一个小屁孩就自称老子的,根本懒得理他,只是看着牛金星。

李来亨见此大怒,便想上前收拾李邦华,不过却被牛金星拦住,然后有点严肃地问道:“那吴三桂还有何底牌?”

听到这话,李邦华却没马上回答,而是说道:“我欲回乡,讨要一道通关行文,让沿途大顺军不得为难于我,我便告知!”

崇祯皇帝是要让他潜伏在大顺军这边,但是李邦华自己知道,直接说投靠大顺军太过突兀,因此,他并没有直接提出来。

牛金星听了,眼珠子一转,当即点头说道:“好,你且说吧!”

李邦华听他答应地这么爽快,心中顿时一声冷笑.不过表面上,他却是当作相信了,马上回答道:“我料吴三桂必勾结关外建虏,闯王所部被建虏突袭,必遭大败!”

一听这话,李来亨顿时一惊,下意识地说道:“不可能!”

牛金星的脸色却变得非常慎重,自己一边琢磨一边说道:“何以见得?”

“吴三桂镇守辽东多年,奴酋一直多有拉拢。且如今建虏那边,也多吴三桂之亲戚。他明知无力独自抵挡大顺军却又要打,那么就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投靠建虏!”

李来亨听得大为震惊,转头看向牛金星说道:“建虏不是每次抢了就回,还会图谋关内,来和我们大顺为难?”

牛金星听了,有点头疼地说道:“年初时候,建虏就联系过我们,希望平分中原.找到了陕北,但是我们已经出发,由榆林守将转了建虏的信给陛下的。”

这个事情,李邦华没有听说过.这一听之下,顿时暗暗吃惊:建虏果然狼子野心!

他在想着,李来亨却又在那说道:“那也没什么,建虏只要敢来,就一起收拾了,正好收复辽东!”

听到这话,李邦华不由得冷笑了起来。

李来亨听到,顿时看向他,怒喝道:“你笑什么?”

李邦华也不惧他,只是说道:“朝廷官军的精锐,能追着你们杀,但是最后都是葬送在辽东。每次朝廷要剿灭你们的时候,都是建虏大举入关救了你们。你说,你们如何一起收拾了建虏?”

“你……”

李来亨一听之下,气得说不出话来。但是仔细想想,哪怕他初生牛犊不怕虎,也还是认识到李邦华说得未必没有道理!

换句话说,闯王有危险!

想明白了这边,他都来不及和李邦华斗嘴,连忙转向牛金星说道:“那我们怎么办,赶紧叫陛下回来?”

李邦华听到这话,又是一声冷笑道:“一旦山海关为建虏所得,便能虎视燕地,京师早晚沦为建虏之手。”

听到这话,牛金星的表情也非常严峻,摇摇头说道:“就算吴三桂要投靠建虏,未必也来得及,只要陛下动作够快,或许可以在建虏到达之前就拿下山海关。”

说到这里,他又有点遗憾地说道:“可惜我们大顺军的一部分主力正在襄阳一带,无法增援京师这边。”

之前从陕西出发的时候,大顺军白旺所部和左良玉等人争夺中原,兵力不足求援,因此,袁宗第领着老营一部分主力南下增援白旺去了。

牛金星说到这里,想了下,又接着说道:“得赶紧通知保定的刘芳亮所部,让他先别打山东,增援山海关要紧。”

说完之后,他又看向李邦华道:“李大人可有什么补充?”

李邦华听到这话,摇头说道:“牛宰相高看老朽了。老朽又不知大顺军中之事,只是对吴三桂有所了解而已,因此特来提醒下换取一份路引归乡等死而已!”

牛金星听了,再次确认道:“真没有补充了?”

李邦华摇摇头说道:“还不够么?”

牛金星听到这话,脸色一变,当即喝道:“你怕不是给自己要路引,而是替你的皇帝要路引来的吧?”

李邦华一听,顿时露出大喜之色,连忙问道:“陛下还活着?”

看到他这样子,牛金星不由得一愣。不过他还是有点不信,冷笑一声道:“休要再装了,你肯定知道皇帝在哪里,对不对?”

李邦华听到这话,当即哈哈大笑道:“原来陛下还活着,好,好啊!”

不知道的人看他这表现,绝对不会知道他其实参与了窝藏崇祯皇帝!

从某种角度来说,朝堂上的这些当官的,一个个都是影帝级别的演员。

牛金星见了,还是有些怀疑,当即下令道:“来啊,把他关入大牢,再传王之心来审问!”

李来亨听到这话,眉头一皱,对牛金星说道:“他来告知建虏的消息,不管怎么样,都是有功的吧,这样做会让天下英雄不耻的!”

牛金星听了,却不为所动,只是对他说道:“建虏的事情,事关重大,你立刻赶去先向陛下禀告,其他事情,我自有章程!”

李来亨听到这话,没办法,只好照办。

他不知道,表面上牛金星是这么说,真实的原因,是牛金星嫉妒贤能而已。

说起来,他就只是一个举人而已,做官的资历更是没有。要是口碑不好的官员还没什么,但是口碑好的官员投奔大顺国的话,李自成必然是要用的。

以李邦华的名气,这个时候冒出来,并且还有投名状,指出建虏的威胁。光是这个眼光,就不是他能有的。

如果李邦华留在大顺朝的话,很可能会得到李自成的重用,这绝对不是牛金星愿意看到的。因此,他就先扣了李邦华一顶帽子。

不过他也没想到,他扣的这顶帽子,其实是真扣对了,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

再说崇祯皇帝这边,已经收拾停当,在主持的送别下,由中通、申通两个和尚的护送下,三人做行脚僧打扮,只背一个普通包裹,手持一根棍棒,便向京师北部的德胜门出发了。

慈善寺的和尚,事先已经打听过,往南那边去的城门,虽然早已不再限制城里的人出城,但是出城的盘查要比北上的城门这边严多了。因此,崇祯皇帝决定先出城再说,然后绕道南下。

王承恩自然也要一起去,但是他不是僧人,就不能走在一起,而是落后他们一段路,准备先后出城。

崇祯皇帝出城,这是第一个难关,朱海军当然开了时空通讯,看他出城的。要是出什么意外,说不定还能帮忙一二。毕竟存了那么多天的时空通讯能量,随时可以传送东西支援的。

此时,朱海军把视频切换到了俯视的模式,能看到更远,算是崇祯皇帝观察四周,当一个异时空的保镖。

当然了,他也会观察一下崇祯皇帝。至少从目前来看,真看不出崇祯皇帝这个和尚,和其他几个和尚在走路姿态方面有什么区别?也算是当了半个月和尚的成果吧!

其实还真别说,崇祯皇帝此时走在大街上,就跟在中通、申通的后面,他心里还真不慌。

说来也是运气,今日一早就收到一个好消息,街上搜查他的那些人都已经撤了,没再见到。估计是搜了这半个多月,实在搜不到的缘故。

另外,贼军原本是不许人出城的,几天之后,就不得不允许人出城,要不然全城的吃喝拉撒都有问题。但是出城的检查极其严格,去开具路引的时候,不但再三盘查还要熟人担保。

不过等到吴三桂反叛之后,李自成领大军出征,这路引开具就明显松多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又一次在大顺军这边体现了出来。不但是大顺军在这段追赃助饷的时间段内捞惯了银子,而且在大顺军手下办差的文吏,原本就是崇祯朝的那些人。

当官的换,他们这些当吏的,却是基本没事。有权在手,岂能不用之!

因此,慈善寺这边开出的路引,就来得很轻松。

崇祯皇帝这三个和尚,在大街上走着,也并不显眼。

因为在这一片区,可不只是慈善寺一座寺庙。

在慈善寺对面的金台坊,有万宁寺,慈隆寺,净土寺,法通寺,吉祥寺。

然后去往德胜门路上的日忠坊,寺庙更多,有广化寺,寿明寺,龙华寺,佑圣寺,离大街远一点,但也不是太远的,还有碧峰寺,千佛寺,双寺,大觉寺。在德胜门周边,还有什刹海寺,金刚寺,兴德寺,净业寺。

当然,尼姑庵和道观也有不少,只是和崇祯皇帝无关,就不一一例举了。

所以说,在大街上出现和尚,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这些寺庙有大有小,最大的便是千佛寺,能顶慈善寺十个那么大!也因此,慈善寺的和尚,并不引人注意。

崇祯皇帝三人,走了小半个时辰,终于走到了德胜门附近。

虽然京师刚经历了战火,但是德胜门这边是被王德化开门迎进了大顺军,因此基本上就没有遭受兵事破坏。

城门洞这里,不时有人进进出出。不过进城的人少,出城的人多,需要排队。

大门这里是一队军卒守着,在城门楼上,也还有军卒在站岗。要想硬闯,那是不可能的。

申通和尚看了崇祯皇帝一眼,便走到了最前面。他和中通两人,就是慈善寺这边派出的护佑崇祯皇帝的僧人。不但是因为一旦崇祯皇帝重新当了皇帝,慈善寺能受益,更因为佛祖都在保佑崇祯皇帝,他们就没理由不尽力保护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这边,则往后看了一眼跟在后面不远的王承恩,然后便跟上申通,排在中通的前面,去排队去了。

王承恩看到他们三人的身后没人,就先逗留了一会,等到有其他路人排在他们身后,才跟过去排队。

城门口的墙壁上,没有任何意外,贴着崇祯皇帝的画像,悬赏千金之多。但是,那画像上画的是崇祯皇帝的画像,关天通什么事!

崇祯皇帝只是看了一眼,便没理会,只是去注意守门军卒了。

两个守门军卒就在队伍的前头,喝问情况,查看路引,偶尔翻看下包裹,然后便放行,基本上,也就做个样子而已。其他军卒则压根没过来检查,都躲在门后避风。

朱海军看了下情况,感觉崇祯皇帝装作和尚混出城去没任何问题。

放心一些的他,又切换了俯视的模式,去看看德胜门的瓮城。

在朱海军那个时代,只有少数几个地方还保留有瓮城,而朱海军又没有去旅游过,因此他对这瓮城比较好奇,正好可以看个究竟。

结果没想到,他切换成俯视模式,观看这座瓮城时,就发现在瓮城的城头上,有两个宦官模样的人,正盯着出城的城门洞那。

一看这,朱海军便知道,他们在这里盯着,绝对是在找崇祯皇帝来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