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穿越时空 > 第253章 历史的车轮

不用说,能在城门口这里看着的,一定是熟悉,至少是能认出崇祯皇帝的宦官。

朱海军看着这两个宦官,一直盯着城门口那,哪怕是他们聊天,眼睛也还看着城门口,他就不由得担心起来。

虽然说崇祯皇帝如今已经是和尚的模样,那些根据画像去认的人,就很难认出来。但是,原本就认识崇祯皇帝的人,只要一眼扫过去,肯定是会有熟悉的感觉,然后再仔细瞧瞧,说不定就能瞧出崇祯皇帝了。

怎么办?

眼看着还有几个人之后就会轮到崇祯皇帝他们三个人,朱海军不得不提醒崇祯皇帝道:“在你对面的瓮城之上,有两个宦官正在盯着,很可能是找你的。”

崇祯皇帝一听这话,顿时一惊。不过此时的他,根本不方便说话,就听到朱海军又对他说道:“你现在如果离开队伍,退回城内的话,也会比较显眼。”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顿时有点急了,便用非常小的声音问道:“那怎么办?”

他前面的申通和尚听到声音,不由得转头看了他一眼,发现崇祯皇帝没有继续和他说话,便又转回头去了。

朱海军也急啊,看着他们,忽然之间急中生智,顿时有了个办法。于是,他连忙对崇祯皇帝说道:“你们动作慢一点,我想到一个办法,稍微给我点时间。”

说完之后,他立刻冲到外面车上去拿东西。

崇祯皇帝这边,只能寄希望于朱海军能帮到他,便凑近了申通和尚,低声说道:“有情况,拖下时间。”

申通和尚听了,不由的一愣,不过他没有转回头,只是微微点头回应了下。

然后,崇祯皇帝这边,看到朱海军又出现在屏幕中,一只手拿了一把大剪刀,另外一只手拿着东西,让他有点吃惊。

这东西他很熟悉,就是让他能在慈善寺栖身的那个东西。

崇祯皇帝没看错,朱海军从车上拿来的东西,就是保暖急救毯,金色的那种。

之前的时候,他觉得这个东西便宜,但是应急的时候最好能有,便买了几个,丢在车里备用。当然,能不用上就最好了。

结果没想到,这东西转眼就用上了。虽然不是用到这东西该用的正途上,但是确实是用了。

就见朱海军用剪刀把手中的金色保暖急救毯剪了又剪,剪成了很多小的一块块。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他看了一下崇祯皇帝那边,发现还差三四个人就要轮到他们了,便没有再犹豫,一边开始使用扫描传送功能,一边对崇祯皇帝说道:“你马上向后转,我立刻把这些东西传给你,正好能落在你前面。他们以为这些金光闪闪的肯定是什么宝贝,肯定会去抢,到时候一片混乱,你们就趁机混出城去。”

崇祯皇帝听了,毫不犹豫的转身。

在他刚转完身时,就见白光一闪,然后在他的面前,排在他后面的某人头顶上,突然就出现了一大叠金光闪闪的东西。

一阵风吹来,这一大叠金光闪闪的东西都还没从那人头顶上掉下来,就被风吹的七零八落,甚至有不少往城里面飘去。

本来白光一闪,这效果就吸引眼球。结果白光闪了之后,还有这么多金光闪闪的东西到处乱飘。

很自然的,所有人都转头看去,看到了金光闪闪的东西满天飘的场景。

顿时,所有人都呆了一下。

然后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句:“金叶子!”

在城门洞附近的人,包括那些军卒,还有出城的人,进城的人,总之所有人都立刻扑过去抢那些金光闪闪的东西了,就怕晚一步就抢不到了。

此时的这些人,根本没有人去想,如果真的是金叶子的话,怎么会被风一吹,就飘得到处都是呢?

就连申通和中通两个和尚也是愣住了,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

崇祯皇帝一见,便连忙低声喝道:“快出城。”

瓮城上面的人,包括那两个宦官,第一时间就被那些金光闪闪的东西吸引了,哪还顾得上看谁是谁。

不得不说,这个保暖急救毯哪怕剪成了那么细小的碎片,这反光吸引注意的功能也确实是非常强大,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

城门洞里的人先开始抢,紧接着是城门附近的,还有瓮城里面的,最后是进出瓮城的,以及离城门远一些的,全都疯狂了。

金光闪闪的,大概率是金子!而金子的值钱程度,那是没得说的,哪怕只要抢到一两金子,至少几年的吃喝不愁,谁能不疯狂?

甚至有刚好出城、进城的骡马车上的人,也都是下来抢。

有人看到骡马车顶上也有金光闪闪的东西,便又抢着往骡马车上面爬。

骡马受惊,又撞到了人,现场一片混乱。

不过在疯狂抢了一会之后,有刀枪在手的大顺军军卒便开始仗势欺人了。明晃晃的刀枪逼迫下,让其他人都上交这金光闪闪的东西,现场秩序开始慢慢恢复。

不过这时候,崇祯皇帝他们已经混出城去了。

当然了,王承恩也跟出来了。他们转头看着瓮城里面,一时半会儿都是无语。

过了一会儿之后,王承恩便对崇祯皇帝说道:“老爷,真是好险,刚才我看到在乾清宫当差的两个宦官了。要不是刚才这一幕,他们肯定能认出我们俩。”

朱海军听到这话,看到他们还傻站那里,便赶紧提醒道:“赶紧走,看啥热闹?”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便回过神来,连忙招呼着同伴出发。

朱海军看了一会儿,见他们用两条腿走路,心中便想着,这要走到猴年马月才能走到南京?

要不给他们传两辆自行车?但关键的问题是,他们不会骑啊,而且也很引人注意。

等回头到有买马的地方,他们买马赶路更稳妥一点。

这么想着,他关掉了和崇祯位面的时空通讯,然后打开了永乐位面那边的时空通讯,获取视频的同时,也顺便告诉永乐皇帝,说崇祯皇帝已经出城了。

再说崇祯位面这边,京师不算内外城门,最终能出京师的一共有十三个城门。王之心等人,肯定顾不过来,只能是让原本宫里的小宦官,只要认识崇祯皇帝的来守着城门。

德胜门这边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他们也很快就听说了。其他人都在谈天降金叶子的消息,但是王之心却眼珠子一转,立刻意识到了脱罪的理由,便马上赶去见牛金星。

“牛大人,德胜门混乱,肯定是那狗皇帝搞的鬼。奴婢敢断定,那狗皇帝已经趁乱出城,还请大人派骑兵尽快追赶。”

此时,牛金星面前的案几上,正摆着缴获上来的“金叶子”。

真的,他搞不懂眼前的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

要是说这是金子吧,肯定不是!

金子没有这么轻,最多是涂了一层金粉。但是又刮不下来。

你要说不是金子吧,那有什么东西是这么金光闪闪的,比真正金子的颜色都要亮。

最为关键的是,他也算是走南闯北,见识不凡了,可就是不认识这种东西到底是何等东西所制?

此时,他听到王之心的禀告,便有点好奇的看着他问道:“你是说,这东西是宫里头的?”

王之心能够混上崇祯皇帝的心腹,哄得崇祯皇帝把他当宝,自然是有他一套本事的。

此时,就见他听到牛金星的问话之后,便立刻回答道:“大人,要说天下的稀罕之物,还有谁能比大明皇帝还要多?奴婢就算是在宫中服侍过皇帝,也没那个福分把皇帝的宝贝都看个遍啊!”

“所以奴婢一听这德胜门突然出现了似金非金这种稀罕物,引发了城门混乱,以至于被不少人溜出城去,便断言这绝对和那狗皇帝有关。”

牛金星听到这话,他不得不承认,王之心说的有道理。

如果崇祯皇帝真的逃出城去,那当然是要追的。于是,他便立刻下令调派人马,出德胜门追捕。

王之心听了,心中便松了口气。

开始的时候,他希望能抓到崇祯皇帝,这样就能在大顺国这边立功。

但是找到后来,一直找不到崇祯皇帝的时候,他就少了能抓到崇祯皇帝的心思,就希望崇祯皇帝的消息从某个地方冒出来,这样他也能解脱。

结果没想到,牛金星竟然下了期限,要他们一定抓到崇祯皇帝,抓不到的话,每天十大板,那他也受不了。

本来想着要是抓不到的话,就拿个尸体来顶替,但是那样容易被发现他作假。哪怕他可以狡辩说,当时他就认为那是崇祯皇帝的尸体,可也免不了会被问罪。

如今一口咬住那崇祯皇帝已经混出城去,至于牛金星派出的人马能不能抓到崇祯皇帝?就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只是没想到,他这误打误撞之下,还真被他说对了。

………………

再说李自成领兵出征,是在四月十三,按照原本历史上的发展,他是到四月二十一日才到达山海关。

六七百里的路程,他是走了十一天,平均一天行军六十来里左右。

要说这个行军速度,其实也不算慢,毕竟步骑混合的。

但是,建虏在奴酋多尔衮的带领下,一日夜疾行二百余里,共行军十三日,于四月二十一日抵达山海关附近,还得到了休整的时间。

再说李来亨追赶李自成大军,那是快马加鞭,速度极快,于傍晚时分就赶上了李自成的大军。

此时,李自成大军正在安营扎寨,准备过夜了。李来亨匆匆求见李自成,把李邦华的事情一说。

可谁知,李自成听了之后,却是哈哈大笑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李来亨一听,顿时就急了,连忙问道:“陛下,为何绝对不可能?”

李自成听到这个问话,便胸有成竹地解释道:“正因为吴三桂一直镇守在辽东这边,一直和北兵交战,双方早已结下血海深仇。你说这等情况下,北兵如何会救吴三桂?”

他口中的北兵,就是指建虏。

李来亨听了一愣,在他听来,这个话似乎也有道理。

李邦华说的有道理,李自成说的也有道理。到底哪个是对的?他有点懵了。

不过回过神来之后,他还是提醒道:“小心驶得万年船,这可是陛下一直说的。万一建虏真的是来救吴三桂,突然攻击我们,那我们必败无疑。”

他这话刚说完,他的义父李过,听到他来了,便也找了过来。

刚好听到他的话,李过便问道:“什么小心驶得万年船,什么我们必败无疑?就凭吴三桂?”

吴三桂杀了李自成的招降使者之后,一直在招兵买马积极备战,但是在李过看来,不管吴三桂如何备战,实力相差悬殊,不可能挡住他们的进攻。

李来亨一听,连忙把刚才的事情重新说了一遍。

李过听了之后,皱了眉头,对李自成说道:“陛下,北兵虽然一直和我们和睦相处,甚至还想和我们联手,这不正好说明,他们其实有觊觎中原之意么?要是奴酋是个枭雄,能放下仇恨,以大局为重的话,未必不会趁这个难得的机会来救吴三桂?”

李自成听到这话,不由的笑着摇摇头,然后指着李过说道:“你啊你,是不是最近的追赃助饷,银子把你脑子都迷了。朕问你,北兵就算来救,衣粮马匹器械,尚须整顿而来,也得旷日累月。是也不是?”

一听这话,李过顿时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然后转头看向李来亨说道:“陛下说得有道理,吴三桂要想等到北兵援军,至少要个把月,就这么多的时间,我们还灭不了吴三桂?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说了,陛下的打算,也不准备真的刀兵相见,非要灭了吴三桂。军中带着前朝太子朱慈烺,还有吴三桂之父吴襄,以大军压境,再让前朝太子和吴三桂之父劝之,陛下再给他保证,便能兵不血刃拿下山海关了。”

听到这话,李来亨想想,便觉得有道理,就听李自成的话,下去休息了。

而此时,军师宋献策在巡视营地,并不知道此事。

一般来说,等他巡视回来,李自成这边会把消息告诉他,听听他的意见如何。

但是,偏偏李自成对这个事情很有把握,觉得没必要咨询宋献策,没有说的必要,所以,宋献策压根就不知道这事。

不过不管怎么样,蝴蝶效应还是有的,比如说牛金星派人去保定那边通知刘方亮,让他暂时不要攻打山东那边,而是集结兵马备战。

历史有惯性,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立刻改变的。李自成的看法,正常来说也未必有错。只是他错估了建虏想趁这个机会问鼎天下的决心。

那奴酋多尔衮收到李自成攻下京师的消息之后,是下定了决定,动员了十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男性参战,要趁这个机会捞到好处。

这种魄力,确实非同一般。

因此,当多尔衮接到吴三桂的求援之时,他其实已经领着大军在半路上,而不是李自成认为的,还要征集粮草,调配兵力之类的。

如果说,朱海军把这个消息告诉李邦华,让李邦华告诉李自成这边。李自成也同样不会信,因为他自己就不会有这个魄力,反而会觉得李邦华在信口胡扯。人在京师,怎么可能知道建虏是全国动员,并且在赶来山海关的路上。

…………

朱海军这边更多的是在忙洪武位面的事情,或者说是在忙和他婚姻有关的事情。至于崇祯皇帝这边,人都已经逃出来了,他也就是每天上去看一下而已。只要没事,他就不操心。

他先是打电话到私人医院进行预约,但是对方听说是老人要进行胃镜时,便提议先进行其他检查,如果检查没问题,再进行胃镜检查。

开始的时候,朱海军以为私人医院要赚钱,所以才这么说。但是他在网上搜了一下之后,还真有这样的章程主要是为了确保做胃镜不会发生意外。

他本来想说洪武皇帝的身体好的很,但是想想毕竟是洪武皇帝,要是在现代出了事,他也不好交代,于是就定了胃镜先不做。

结果这倒好,洪武皇帝听了之后就很是开心,传送过来的时候一直乐呵呵的。

对古人来说确实也有点恐怖的,一根管子从嘴巴里塞进去,塞到肚子里面。

朱元璋再次坐在副驾驶位上,兴致极好,东张西望,看到什么东西都会问一问,远比马皇后或者春兰更要八卦。

车子下了高速之后,就听到朱元璋在那感慨道:“我原本以为,我那个水泥路已经是极好了,没想到你这边,这个路又远超过我那边的路。这一日之间,真的是能去很多地方了。”

交通的便利,现代和古代相比,肯定是不能比的。

朱元璋感慨了之后,又开始东张西望。

忽然,他用手指着车外,对朱海军说道:“原来你这里也有人闹事啊,围了那么多人,不会出了什么大事吧?”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