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穿越时空 > 第288章 朕才是真正的大明皇帝

李士元听到崇祯皇帝这话,就更惊讶了,睁大了眼睛,看着眼前这人。

因为他听到崇祯皇帝说话的这个口气,似乎是有居高临下指责衡王的意思。这种语气,不是普通人能有的。

再一个,这人竟然还知道崇祯十五年时,建虏攻打青州时衡王的表现。

想着这个,李士元心中不由的非常纳闷,这人到底是什么身份?

就在他愣着时,崇祯皇帝皱着眉头冷喝一声道:“说!”

虽然只是吐出一个字,但是在李士元听来,却是带着一种威严,扑面而来一种上位者的气息。

他还没来得及说话,他的一个家丁就替他分辩道:“我家老爷句句属实,就是那衡王让我家老爷灰了心,他们朱家都放弃了,我们还打个屁啊!”

他的另外一个家丁,也跟着说话道:“没错,我家老爷几次救了青州,一腔热血报国,但是朱家都要投降,那我家老爷还能做什么?”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有点无言以对。

朱家的大明江山,朱家人自己都投降。这种事情发生了,对于其他人来说,确实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忽然之间,他想起了什么,便看着眼前这人说道:“你说你叫李士元,就是十五年那次建虏攻打青州时候,是你投下万人敌,打退了偷城的建虏,保住了青州那个李士元?”

崇祯皇帝记得当年青州上报战况的时候,有提起过一个叫李士元的人。说建虏万余人马攻城激战相持了三天忽然拔寨撤离。

当时所有人都已经建虏打不下青州就走了,因此放松警惕,安心睡觉。

但是,李士元却感到蹊跷,严加防备,果然在半夜发现建虏杀了回马枪来偷城,于是,他大声疾呼,结果守城兵士惊醒,以为大事不妙,竟然都逃了。

多亏李士元一边大声疾呼,加以阻止,一边又仗着自己力气大,直接往城下丢万人敌,响如轰雷,烧坏敌军云梯,挡住了建虏第一波偷城让城内守军有了缓过来的机会。

最终建虏见没了机会,只好撤围,拔营东去。

能守住青州,真的全靠了李士元胆大心细又勇猛,因此战报上就提及了他的功劳。

崇祯皇帝本来都忘记了,过了好一会,这才想起来有这个事情。

而李士元听到这话,心中对眼前这个人的身份越加好奇了,没想到他也知道自己的事情。

心中想着,他便马上回答道:“正是在下!不知阁下是何人?”

崇祯皇帝听到他的问话,并没有马上就回答,而是看着他,稍微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忽然开口问他道:“福王不是在南京登基,也不算朱家就没有人挑担子吧?你为何不去投奔南京那边,而是要弃官回乡?”

李士元听到这话,也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看着崇祯皇帝回答道:“某去了南京能有啥,只是区区青州守备而已,到了南京那边,啥也不是!最关键的是,南京,只是乌合之众而已,一旦建虏南下,必定势如破竹,不堪一击!”

“哦?”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对眼前这人的兴致更浓厚了,当即追问道:“为何?”

李士元听了,叹了口气道:“福王无能,朝堂内外勾心斗角,甚至某还听说,南京那边一心求和,毫无战意,已向京师派出求和使者。如此,焉能立足?”

说到这里,他自己主动接着再说道:“正是因为衡王在崇祯十五年守城战时让人刮目相看,因此某还对他抱有期望,觉得他会是一代明君,结果没想到,如今已然没了斗志,整天在王府醉生梦死,还想着建虏能饶他一命。哎……”

说到最后的时候,他又重重地叹了口气,露出一种非常无奈的表情。

不止崇祯皇帝,任何人都能听出来,他确实是心灰意冷,难怪会弃官回乡。

崇祯皇帝沉默了一会,然后便吩咐道:“给他松绑!”

张文壮听了,正要上前时,王承恩急忙提醒崇祯皇帝道:“将军,这只是他的一面之词,一旦放了他,怕是会泄露……”

他的话还没说完,崇祯皇帝便看着张文壮,又道:“松绑!”

说话的语气,很坚决。

王承恩见崇祯皇帝已经有了决断,便只好不再往下说了。

张文壮倒是有些佩服李士元了,亲自上前,给李士元松绑。他的手下,则给那两个家丁松绑。

崇祯皇帝看着在揉自己手腕勒痕的李士元,带着期待之色问道:“如今天下大乱,你回乡又能如何,还是在鞑子治下,难不成,你愿意剃发易服,和鞑子一样?”

李士元听了,皱着眉头说道:“建虏并没有强令剃发易服,回到家乡,至少也是落叶归根!”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当即摇头说道:“如今天下局势还不明朗,建虏才会让步,不强制剃发易服。等到明年,建虏觉得天下已定,必然会强制剃发易服。等到那时,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如之奈何?”

一听这话,李士元不由得沉默了。

如果按照原本历史上发展,他回乡之后,最终投靠了建虏,并又带人返回山东青州。这个时候,青州已经被李自成部将赵应元以假降之计杀了建虏所派户部侍郎王鳌永。

于是,李士元带领数人入城,假意要与赵应元联合抗虏。赵应元亦仰慕李士元的名声,未加防备,被李士元所杀。青州城再次易主,不过没有发生战事。

之后,李士元没有做官,遁迹故里。此后二十年,有人看到李士元经商为生,做起贩卖马匹的生意。

李士元三全青州城的事迹非常突出,影响很大,青州城北门内建有李将军祠。

过了一会儿之后,就见李士元叹了口气,然后看向崇祯皇帝说道:“如之奈何?某能如何?某空有一腔报国之心,却是报国无门,还能如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随波逐流罢了。”

带着一些感慨,说完这些话之后,他又有点好奇地问崇祯皇帝道:“不知阁下是何人?”

说真的,他实在是有点奇怪,因为从眼前这人的谈吐上,他可以断定,这绝对不是普通人,甚至可以说,绝对不是一般的达官贵人。

他一度怀疑眼前这人说不定是皇室宗亲,但是他又想不出来,有哪个皇室宗亲有眼前这人的气度。

崇祯皇帝听到他又一次问自己的身份,便看着他认真的说道:“我现在可以放你离去,但是你要是知道了我的身份的话,就只能跟着我了。”

说到这里,他盯着李士元,一字一句的问道:“你还想知道我的身份吗?”

李士元听到他的这些话,特别是听到他说要放自己离去时,这个人身边的那些人的反应,似乎很是有点担心的样子,他便知道,这个人的身份绝对非同凡响。

他没有立刻回答,只是看了崇祯皇帝一会,忽然表情肃然,对崇祯皇帝说道:“阁下就不怕某知道阁下身份之后,假装顺从跟随,但是回头就跑了么?”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却是自信一笑,并没有开口回答这个问题。

李士元见此,便也没有再多说,只是简短说道:“还请阁下告知!”

崇祯皇帝听了,露出了一丝微笑说道:“朕才是真正的大明皇帝,京师城破半月之后出城,组建了太平军,如今要前去登州府以为根基,重新打天下,还天下一个太平!”

一听这话,李士元顿时露出不可思议表情,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这人。

说真的,他是下意识地觉得不相信!

不相信眼前这人会是崇祯皇帝,不相信皇帝还能在城破半月之后逃出城,更不相信皇帝逃出城后还能组建太平军……

一想到这里,他又立刻感觉到不对,太平军?太平?

非常地熟悉!

他很快想起了之前听说过的童谣,甚至连建虏那边,也都在流传的。

天落石,太平兴,皇帝来了天下定。

之前所有人都不解,这句童谣的后半段,到底是什么意思?

按理来说,从当下的局势看,是建虏皇帝来了的意思。但是又听说,天上真得掉石头,但是砸的却是建虏的军队,那就应该不是建虏皇帝。

之前没法理解,可如今眼前这人真是当今皇帝的话,他又组建了太平军,那岂不是刚好能对上了!

还有李士元从刚才和眼前这人的对话中,就感觉出他的身份绝对非同一般,如果说他就是当今皇帝的话,那他刚才所说的那些话,也符合他的身份。

也只有当今皇帝可以直呼衡王的姓名,可以居高临下的训斥衡王!

如此种种,基本上可以确定,眼前这人确实是当今皇帝。

李士元想到这里,便立刻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向崇祯皇帝见礼道:“末将青州守备李士元,见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身后的两个家丁见他们老爷如此,便也都跪了下去。

崇祯皇帝骑在马上,看着李士元微笑的说道:“平身!”

等到李士元站起来之后,崇祯皇帝便又问他道:“为何朕一说身份,你就相信了?你应该是没有见过朕的。”

李士元只是地方的守备,一个武将而已,这种级别的根本就不可能见到皇帝。但如果他是地方县令,崇祯年间的进士的话,就一定是见过崇祯皇帝的。

因此崇祯皇帝就有点好奇,为何他一说,这李士元就信了呢?

于是,李士元便把他的想法都说了出来,最后又说道:“如此,末将便相信末将不会认错。”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哈哈一笑,然后转头对王承恩说道:“大伴,听到没有,有勇有谋,良将也!”

王承恩一听,便立刻恭维道:“皇爷慧眼,奴婢佩服!”

之前的时候,李士元听到王承恩说话,就觉得有点奇怪。此时再听王承恩说话,不管是说话内容还是嗓音,都能让他立刻明白了王承恩的身份。从这,又进一步证明了眼前这人的身份。

对于李士元来说,崇祯皇帝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毕竟是当了十七年的皇帝。

队伍继续前进,李士元跟在崇祯皇帝的身边,有些好奇地问道:“陛下,我们这是去登州府?”

刚才的时候,崇祯皇帝已经有说过。

此时,他确认了之后,便有点疑惑,提醒道:“登州府靠海,乃是绝地,一旦强敌压境,无处可退。”

一般来说,确实是这样,除非能守住登州府,但是强敌压境,对于李士元看来,崇祯皇帝所带的人马就这么一点而已,怎么守?

到时候,守,守不住;逃,又没法逃,真的是绝境了!

崇祯皇帝听到他的话,却是微微一笑道:“朕要的就是绝境,可以不用担心海的方向,安心发展,产粮,整军。至于强敌,不管是谁,只要来犯,朕都有把握击退之!”

李士元听得无语,心中想着,皇帝真要有这本事的话,京师还能被流贼攻破?

崇祯皇帝一看他脸色,便知道他在想什么了,因此,便又对李士元说道:“朕本来是在城破之日以死殉国,但是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显灵,然后在天师的帮助下,才有了今天。你且看着好了,便会相信朕之所言,绝非虚言!”

李士元听了,再度无语。

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都显灵了?还有天师?这都哪和哪了?

虽然华夏人确实信祖宗,求祖宗保佑,但是真正有祖宗显灵的,又有谁见过?

因此,说真的,李士元有点不信。

但是,这是皇帝说得话,他不信皇帝说得话,就感觉又有点不对。

正在犹豫呢,忽然,他听到一个声音响起:“将军,下官已经让苟千户暂摄登州府城守备一职。完毕。”

李士元听了,闻声看去,却发现好像不是在场这些人在说话,并且这个说话很奇怪。又是将军,又是登州府守备,还有什么完璧,是什么意思?

王承恩听到这话,却是从马背上拿出了对讲机,然后递给了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接过之后,按下按钮说道:“收到了,完毕。”

说完之后,他看到李士元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说真的,他都有点麻木了,便晃了晃手中的对讲机说道:“此乃天师所赐,刚才是左懋第左卿在说话,他先一步去了登州府,如今已经控制了登州城。”

李士元呆若木鸡:“……”

“将军是朕对外的称号,因为太祖皇帝建议,暂时还不好对外公布身份,等到明年建虏强制剃发易服,并且朕积蓄了兵力之后再公开为好!”

李士元继续呆若木鸡:“……”

亏了此时的崇祯皇帝并没有再继续说,不像对左懋第一样所有都说出,要不然,李士元这种呆若木鸡状会保持很久。

不过,就算这样,他回过神来之后,还是一脑门的疑惑。

有很多问题,也有很多疑惑,还有不可思议的事情,等等。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多问什么,崇祯皇帝就要处理其他事情去了。不过崇祯皇帝临走之前,吩咐李士元,让他去看押那些临时收容来的路人,对他们进行甄别,毕竟李士元是熟悉这边的人。

李士元听了,也没有多说什么,立刻领命,便由其他人带着他去了看押收容来的那些人那边。

等他一走,王承恩便有点担心地问崇祯皇帝道:“皇爷,不知道此人可靠不可靠,让他去看押那些收容来的人,万一他有异心,放跑了那些人怎么办?”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微微一笑道:“无妨,有无人机在天上看着,就算他们逃跑,也逃不掉的。”

说完之后,他脸上的笑容消失,有点阴郁地说道:“希望他不要让朕失望了!”

王承恩一听这话,便明白崇祯皇帝让李士元去看押那些收容来的人,其实是一个考验而已,这也就难怪皇帝并没有对李士元说无人机的事情。

于是,他便连忙奉承道:“皇爷英明!”

就这么的,一直走到傍晚之后,队伍便安营扎寨休息了。

太平军这边,外松内紧。不管如何,对于路上收容来的人,肯定是还有另外防备的。

崇祯皇帝在第二天早上一醒来之时,便立刻问闻声过来服侍他的王承恩道:“李士元那边怎么样,人还在么?”

很显然,他心中是非常在意这个李士元的。不管是李士元以前的事迹,还是从昨天的谈话中,他都能感觉出来,这个李士元不但勇武,而且有谋,是个将才。

如今他的手下,正是最缺人才的时候。

苟文雄和张文壮他们,说起来也只是夜不收出身,并没有领兵打过打仗,而是听令行事。是需要时间培养,才能放心让他们带多兵。

而这个李士元就不一样,本身就是武将来的,虽然级别不高,但到底是负责青州府的守备,又和建虏大军交手过,是有经验的武将。

因此,他希望这个李士元是真心为他效命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