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穿越时空 > 第301章 左懋第背锅

朱海军这边,每天联系下崇祯位面,没有特别的事情就立刻下线,节约时空通讯能量。

毕竟以崇祯位面的情况来说,多少时空通讯能量都不嫌多。因此,节约出来的时空通讯能量,还必须花在最需要的地方。

这一天,他又联系崇祯位面,只是刚打开,崇祯皇帝一见到他,就连忙说道:“天师,有个事情,我拿不定主意,想请天师帮忙看看。”

朱海军一听,有点好奇,便马上问道:“什么事情,说来听听。”

于是,崇祯皇帝把史可法的事情,简单地说了下,包括可能的得失情况,最后犹豫地说道:“我就不知道,这史可法会不会可靠?”

听到他的这些话,朱海军不由得也陷入了沉思。

要不要向史可法暴露崇祯皇帝的身份,这确实是个问题!

很快,朱海军就比崇祯皇帝多想了一些。如果按照原本历史发展,史可法在扬州坚决抵抗满清,最终失败,然后满清屠了扬州。

如果说,史可法能投靠崇祯皇帝的话,那扬州必然不会再抵抗,说不定扬州的百姓能幸免于难,可以救下满城百姓!

没有扬州这边的抵抗,必然也会加速南京弘光朝的灭亡。因为在原本历史上,满清南下之后,有规模的抵抗,其实就只是史可法驻守的扬州而已。

要能救下扬州府,就要让史可法投靠崇祯皇帝的,听崇祯皇帝的。

想着这个,朱海军想了下,便对崇祯皇帝说道:“应该是没问题的,不只是史可法,还可以包括黄得功在内,那些忠于大明,能以死报国的,应该都没问题,都可以让沈廷扬联系他们,来一趟登州府。”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先是一喜,然后还是犹豫,提醒朱海军道:“可对他们来说,南京也还有一个大明,他们未必就愿意奉我为主啊!”

朱海军听到这话,当即呵呵一笑道:“这有什么可以担心的,让洪武皇帝显灵一次就好了。”

这种事情,他已经驾轻就熟.大明朝开国皇帝出马,这些忠于大明的文武官员,还能不听开国皇帝的?

崇祯皇帝听到他的话,先是很高兴,不过很快,他就想到了一个问题道:“天师不要忘记了,只有我能看到太祖皇帝,他们既看不到,也听不到,如何显灵?”

朱海军听得哈哈一笑,说道:“我说了行,那就行。你只管让沈廷扬联系他们,让他们秘密来一趟登州府。有关以死殉国的文武官员名单,我可以给你,让沈廷扬去联系,这样你也能多一批人才可以用。”

崇祯皇帝肯定是相信朱海军的,听到他这胸有成竹的话,很是高兴,连忙答应一声。

不过随后,他忽然又想到了一个问题,便连忙问朱海军道:“对了,天师,还有一个问题。我如今的基本国策定得是土地公有制,这些人虽然以死殉国,可万一有很多土地的,他们是不是就可能会反对我?”

朱海军听到这话,稍微想了下,然后摇摇头说道:“改朝换代之际,他们没有投降,反而以死殉国。你想想,连命都能舍弃,去捍卫大明的人,还会在意身外物?真要如此的话,他们能舍得死么?”

崇祯皇帝一想也是,便立刻高兴的答应了。能偷偷从南京那边挖来一批连死都不怕的人才,那对于他中兴大明的事情,绝对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于是,朱海军便立刻断开崇祯位面的通讯联系。然后马上查起扬州之战的信息。

还真别说,在扬州之战前后,确实是有一批人以死殉国的。

于是,他连忙记录了下来,然后重新联系崇祯皇帝,把他记录的人物和事迹给崇祯皇帝看了,这样回头崇祯皇帝也能通过回放随时查看这份名单。

说起来,大明朝不是没有忠臣,只是忠臣得不到重用。

崇祯皇帝这边看了之后,也是大喜,便到约定时间,就立刻用对讲机联系沈廷扬。

但是可能是天气原因,联系不通畅,一直到第三天才联系上,把情况给沈廷扬交代了。

沈廷扬这边大喜,便立刻记下了名单,然后前去拜访史可法。

此时的史可法,正是一头包的时候,听到手下说沈廷扬拜访,不由得有些意外,便连忙接见。

只是一见面,史可法都等不及见礼,便连忙问道:“此行如何,可有答应?”

他当然知道,沈廷扬是去给吴三桂送钱粮,拉拢吴三桂的。

如果说,要是真能拉拢吴三桂,对于弘光朝,对于当前的局势来说,绝对是有非常大的帮助。

也是如此,他才会失态,压根不顾及官场礼仪,就急忙问结果了。

看到他如此,沈廷扬不由得心中叹了口气,然后摇摇头,回答史可法道:“不收,是铁了心投靠建虏了。”

史可法一听,犹如中了雷击一般,愣在那里不动。

过了好一会,他缓缓找了个椅子,一屁股重重坐下,随后叹了口气。

沈廷扬看到史可法这个样子,心中也是无奈。因为他来之前,已经知道史可法如今的处境,很是明白史可法的心情如何。

他正想开口说话时,忽然,就见史可法又回过神来,马上看向沈廷扬问道:“那那些钱粮呢,可有交回南京?”

说完之后,他看到沈廷扬摇头,便立刻大喜,连忙又说道:“那本官留了,回头上奏皇帝便是。”

史可法一直有上奏,要求给粮饷招兵买马,同时也要钱粮来安抚那些军头。但是,南京那边,一直给不出钱粮。

如今,有十万石大米,还有两万两白银,多少都能顶一阵了。正好,也能用这些钱粮安抚下黄得功。

可谁知,沈廷扬听了之后,却依旧摇头道:“钱粮没带回来.“

史可法一听这话,脸上理科露出失望的表情,马上想到了什么,便立刻追问道:“按理来说,你应该早就回来的。是遇到海难了么?”

按理来说,确实是早该回来的。不就是沈廷扬在登州耽搁了,然后回到松江府之后他立刻南下福建,就又耽搁了差不多一个来月。

此时,沈廷扬听到他的问话,还是摇摇头,然后说道:“史大人,下官听闻扬州府这边竟然有三个督辅,这是明显不相信大人,在分大人的兵权啊!”

南京那边以原翰林院编修,卫胤文,总督淮扬军事.这么一来,此时的扬州,竟然有三个督府,分别是卫胤文、高起潜、史可法。

世人都认为,这是南京朝廷在分权,是忌惮且不信任史可法。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无奈之下,史可法只好离开扬州,转而驻扎泗州。

此时,听到沈廷扬的说话,史可法又何尝不知道,便没有说话,只是又叹了口气。

沈廷扬看他样子,感觉差不多了,便对史可法说道:“大人,下官还有一事要密报。”

史可法听到这话,脸上露出疑惑之色,不过他倒也没有说什么,似乎是有些疲惫,挥手让手下全都退下,然后才问道:“什么事?”

沈廷扬见了,走近了史可法一些,然后低声说道:“下官在回来的路上,见到左懋第左大人了!”

“哦?”史可法一听,顿时意外,身体都坐稳了一些,看着沈廷扬问道:“他如今在何处,不可能是投靠建虏了吧?”

左懋第为正使出使京师,结果到了后来,竟然就没了音信。多方证实,左懋第一行也没有到京师,在半路失踪了。

在这兵荒马乱的乱世,就只是一百多人,还带着不少财物,遭遇兵灾而没,也是有可能的。

因此,南京这边,只能自认倒霉,这事情也不了了之了。

此时,史可法突然听到沈廷扬的话,当然就惊讶了。

既然还活着,又没有回来,那估计就在建虏那边了。

但是,这么一来,他也有点奇怪了。以他对左懋第的了解,还有左懋第出发前的言行,不至于投靠建虏才对。

沈廷扬听到他的问话,便低声说道:“他在登州府老家。”

左懋第的老家就是登州府,这一点,史可法也是知道的。

这一听之下,他眉头顿时一皱,有些意外道:“什么意思,不出使京师完成皇帝的旨意,反而跑回了老家,也不禀告南京这边?”

问到这里,他想起什么,便又接着追问道:“还有其他两人呢,陈洪范他们,也在登州府?”

陈洪范才是联系京师的关键人物,只是因为他是武将,因此以左懋第为正使。

沈廷扬听了,低声说道:“死了。”

史可法一听,顿时愣了下,然后有点恼火地问道:“这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

他自己这边,破事一大堆,到处救火,如今又知道左懋第那边也有幺蛾子,真的感觉头大。

沈廷扬看到他这样子,便低声说道:“下官见到了左大人,他对下官说,他有陛下的消息。”

史可法一听这话,无奈地说道:“陛下的消息?陛下的什么消息?陛下不是好好地在南京,还能有……”

说到这里,他忽然回过神来,顿时大惊失色,连忙向沈廷扬确认道:“哪个陛下?不会是……”

他本来先说是先帝,但是,他又听出来,好像崇祯皇帝没死,那就不能说先帝了。

崇祯皇帝的下落,一直是个谜。绝大部分人认为,皇帝肯定是已经死在什么地方了。

也是如此,史可法一听沈廷扬的话,意识到崇祯皇帝可能没死,他自然非常震惊了。

这不,回过神来之后,史可法便再也坐不住,连忙站起来,到了沈廷扬身边,急忙问道:“陛下如何了?”

沈廷扬听到他的声音有点响,便连忙转头看了下门口,发现没什么动静之后,才低声对史可法说道:“左大人不肯说,在下官的再三追问下,他便点了一些人名,说要是那些人都去了,他才会说。”

史可法听出来了,第一,崇祯皇帝肯定还活着。第二,很可能崇祯皇帝需要保护,要不然不安全,因此左懋第就不说。最大的可能性,是逃出了京师,就在山东某地,甚至很可能是躲在登州府,可能是某个寺庙,还有可能就是躲在左懋第家里……

史可法想了下,便连忙追问沈廷扬道:“是要哪些人去了才会说?”

沈廷扬听了,便低声回答他道:“史大人你,还有黄得功黄大帅……”

他一口气报出了十来个人,都是在扬州或者扬州城外的。

说完这些人名,沈廷扬又补充说道:“左大人还说了,如今山东已经沦陷,但是他在家乡还有点影响,因此如果史大人等人要大张旗鼓地去找他,那他必然不能见,甚至连登州府都无法再落脚。可乘船走海路到登州府,便能如愿。”

史可法一听这个要求,便犹豫了,说道:“如今局势艰难,本官如何能弃之离去?如若陛下真在登州府,那本官就上奏南京,集结重兵打过去,从徐州到山东并不算远。”

沈廷扬一听,眉头一皱,马上提醒道:“左大人可没说陛下在哪里?只是说有陛下的消息。如果我们真忠心于陛下,那就按他所说去做。否则为了陛下的安危,宁死不说。”

史可法听到这话,眉头紧皱,道一声:“这……”

然后,他便思考了起来,显然,在做艰难的决定。

看到他这样子,沈廷扬想了下,便又说道:“扬州这边还有两个督辅,而且南京那边,也未必想要史大人在扬州!”

这句话,就有点诛心,戳中史可法的痛点了。

“而且也不需要到登州府城,到临近南直隶的大嵩卫便可,左大人会在那等着的。一来一回,并不需要花多少时间。”

从淮河出海,到大嵩卫的话,确实比较近。

史可法听到他这些话之后,抬头看看沈廷扬,当即决定道:“好,不管如何,有陛下的消息,那一定是要知道的。本官就坐船走海路。”

沈廷扬听了,心中欢喜,连忙提醒道:“史大人,这事务必保密,事关陛下的安危,除大人和下官之外,任何人都不能说。其余那些人,就只让他们陪同大人便可,等到了海上,再说不迟。”

史可法听了,正要回答时,沈廷扬又特别指出道:“包括大人的义子,也是不行,只限定你,我!“

史可法自己没有子女,身边跟随史得威,但是这人是江南世家豪族出身。在史可法安排后事,让史得威继承家业照顾他年迈的母亲时,都犹豫不敢决定,说要家里同意才行。

因此,这个史得威就先排除。

史可法听沈廷扬再三强调,便又答应下来。然后,他就没有犹豫,立刻让人去传令,把点了名的那些人都传到了他这边。

沈廷扬在边上看着的,史可法让他们随他走一趟。

一开始,这些人都没多想,但是跟着史可法走了之后,发现是要出城快马北上,在扬州府任职的官员就问了。

毕竟他们在扬州府任职,那是有事情要忙的,史可法直接带着他们出城,总要有个说法。

甚至连黄得功也是说了:“大人这是要去哪里,末将驻防扬州的事情,都还没有着落呢!高家贼军,还留着干嘛?”

此时的黄得功,就是要趁着高杰刚死,准备灭了还驻守在扬州的高杰剩余人马。这一次,连史可法都安抚不下去。

如果是在原本的历史上,事情最终闹到了南京,弘光帝的旨意下来,黄得功才没再闹。

史可法听到他们问话,便严肃地说道:“要是没有天大的事情,本官会如此么?不管你们心中想什么,不管你们有什么事情,都跟着本官便是。”

史可法的眼界虽然不高,但是他的人品却是有目共睹的。他这么强硬地发话了,其他人,包括黄得功在内,便没有说什么,只好跟着他一路快马加鞭北上。

不过,等到淮河出海口附近要坐船时,黄得功等人就又有问题了,再次质疑了起来。

因为他们看这情况,史可法是要带他们出海,而且还只是坐一艘船而已。他们就闹不明白了,这到底是有什么天大的事情,竟然在这时候出海?

这一次,史可法依旧是态度强硬,但是也退了一步,对他们说道:“事关重大,等都上了船之后,本官便给你们说是什么事情!”

听到这话,黄得功等人没法,只好跟着史可法上船。

当船出海北上之时,他们终于再也忍不住,纷纷围着史可法要个交代。

这时候,史可法便看向沈廷扬,然后对他们说道:“沈大人南返之时,在登州府遇到了左懋第左大人,从他口中得知了陛下的消息。说我们这些人秘密到登州府见左大人,便会告知陛下的消息。”

听到这个话,黄得功等人先是没弄明白,后来回过神来,一时之间,都是震惊。

他们的反应,就和史可法差不多。他们心中就一个念头:崇祯帝,还活着?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