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人在嘉靖,金榜题名 > 第82章 胡宗宪

范凌恒跟着唐顺之下了马车,看着面前那朱红色的大门,这一刻,他仿佛踏入了另一个时空,与四百年后的自己隔空对视。

前世的他曾经在这里漫步,可彼时的三衙前街一代,包括河坊街,全是后人建成的仿古建筑,往远处看,更是能看到直插云霄,璀璨夺目,玻璃幕墙反射着阳光的高楼大厦。

橙黄色的瓦片、青白色的骑墙、明晃锃亮的牌楼,熙熙攘攘穿梭不断地旅客是他对此地的记忆,与眼前红墙黑瓦,青竹点缀,威严庄重的杭州府衙形成鲜明对比。

一晃神,便见唐顺之迈开步子走向府衙,范凌恒摇了摇脑袋赶紧跟上去。

门口两侧摆放着一对石狮子,在石狮子旁边,一队身着红色内衫、头戴凤翅盔、蓝色鱼鳞甲胄的士兵正在警备,士兵们站立如松。

离得近了,范凌恒觉得这些军士与他在潮阳县所见完全不同,即便只是静静地站着哪里,周围的空气都仿佛变得沉重起来。

见唐顺之下车,一名戴着飞碟帽、身着白色和金色山文甲,着装与其他军士不一样的军官上前抱拳道:“唐巡抚,胡总督已提前交代,若您来了,直接去他书房即可。”

“不过,按常例,这位小兄弟还需验明真身。”

“好,董亲卫请便。”说完,唐顺之侧身立于旁。

范凌恒老老实实呆在原地,拿出路引,董亲卫看完路引还给他后,便进行了简易的搜身,待确定范凌恒没有身怀利器,挥了挥手,自有一名军士上前,领着两人进入府衙。

“这是胡总督的亲卫队,每个士兵都是他亲自挑选出来的百战精兵,自从他三年前上任总督,遇到刺客无数,倭人喜暗杀,难免防范的严格一些。”

唐顺之怕弟子不适,开口解释道。

范凌恒想到未来一个无业游民,用胶布固定的自制枪械就把小日本二战后最年轻且任期最长的首相安培晋三成功暗杀,下意识点了点头:“嗯,小鬼子那种弹丸小国,暗杀是常态,确实得防着点,不过我听说他们暗杀失败都是切腹,不知道是真是假?”

不等唐顺之回答,前方带队的亲卫瓮声瓮气道:“公子说的我倒是有幸见过一次,前年我跟总督大人在东沈庄平倭首徐海,在倭寇溃败之际,有些真倭穿上民服,隐藏在县城中妄想刺杀胡总督。”

“一击不中之后,除当场击杀者,剩余的都拿着刀在自己肚子上划了两刀,流血过多而亡。”

“说来也怪,这些人不怕疼,都有切腹自尽的勇气了,为啥就不能老老实实在国内找一个生计好好生活?”

这问题范凌恒熟,他开口侃侃而谈道:“因为他们自卑啊,小鬼子最擅长的便是鞠躬,做错了事儿鞠躬、被打了也鞠躬,就是倒核废……呃……反正他们国内面临着耕地不足、资源不足、多自然灾害的生存危机;而且与咱们大明隔海相望,小鬼子们一直接受的便是咱先进中华文化的影响,这就导致很多倭人在国内过不下来就想来咱大明。”

“但是漂洋过海了他们发现大明不接受他们,回又不想回去,反正烂命一条,有些人便开始在咱们沿海一代烧杀抢掠。后来,这些人发现,大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还在劫掠过程中得了好处。这些人再回到岛上去给其他人这么一说,逐渐人便多了起来,开始形成一小团一小团的武力组织。”

“再后来,咱们大明开始海禁,“寸板不许下海”,但沿海地区民间走私屡禁不止,再加上咱们大明海军如今式微,很多地方大户私下与小鬼子狼狈为奸,形成大型武装走私集团。”

“这么一来,咱大明内有人对他们通风报信,他们往往便能瞄准官兵力量薄弱之处劫掠,这也是现在大明海患如此严重的重要原因。”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小鬼子要钱不要命,正好充当前锋,失败了也回不去自己家乡,还不如直接切腹自尽来得利索。”

范凌恒滔滔不绝,殊不知隔墙有耳。

“好,好,好,墙外何人?”一个爽朗的声音从内院传出。

“呵呵,汝贞兄,刚才说话的便是我那不成器的学生。”唐顺之笑着回答道。

几人转了个弯,只见得一个露天的开阔庭院内,几棵古树安然地伫立着,枝叶悠悠地轻摇,阳光悠悠地斜洒而下,穿过树枝,映在那有些斑驳的墙壁上。

庭院中,四周石板路蜿蜒着,但最终在庭院中央聚集在一名身着圆领右衽大红袍,上锈锦鸡的中年官员,其头上佩戴一顶用乌纱制成的古玄冠。

离得近了,能看到冠上绣有云纹,两侧各有金丝描边,腰间还有一条饰有犀角的腰带。

范凌恒一看官服便知道是谁,这身衣服上的补子图案是锦鸡,非二品不可用,所以,这位肯定是总制七省军务,兼浙江、直隶总督胡宗宪。

“呵呵,我刚才听小友对倭寇海患颇有见解,那不知在小友看来,此事可有解决法?”

此时的胡宗宪已四十有七,听闻范凌恒刚才所言,倒是起了几分考校的心思。

范凌恒跟着唐顺之在院中石桌落座,闻言看了看唐顺之,见先生点了点头,这才放心大胆的把自己对倭寇和海患的理解说了说。

关于禁海和海上贸易的事儿,他倒是只字未提,毕竟胡宗宪不比唐先生和杨知县,这两人对他有师生恩情在,畅所欲言也不过分。

“你这小徒弟了不得啊,海内寰宇无所不知,而且运气也非常人能比,你那图纸真是从黑袍教士那里得到的?”胡宗宪先是夸了两句,然后话锋一转,问出他心中困惑。

范凌恒面色如常把救人一事重新讲述一遍,最后说道:“当时和我救助老者的还有我范家范凌云和范凌孟,当时学生恰巧在学习账目整体,想挣点钱去学宫上学,老者见状便教授了我他们的数学知识,也叫做阿拉伯数字。”

“可能是学生学的速度快,老者后来又教了我一些弗朗机国的天文地理知识,最后临走时把弗朗机船的图纸传授给我,以报答救命之恩。”

这是他早早和范凌云、范凌孟私底下对过的口供,即便胡宗宪要查,他保证也查不到什么。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